本來大夥因此次戰役損失慘重,可以說是雖勝如敗,導致心情沮喪,士氣敗壞,可此時大夥感劉明的真情流露,頓生士爲知己者死的豪情。尤其是那張飛更是哇哇暴叫:“大哥,休得如此悲傷,都是弟弟無能,沒有帶好這些強騎兵,不僅沒有解大哥之危,還連累了許多弟兄喪命,這絕不是大哥的錯。要怪就怪我吧。請大哥治小弟的罪!”其他人等也紛紛說道:“莊主休要悲傷,我等亂世之人,如沒有遇到莊主,不知多早之前,就化作了怨鬼!時至今日那都是賺的,而且死去的弟兄是爲了保衛莊園而死,是爲了莊主建功立業而亡,也可說是死得其所,他們在九泉之下也只會高興,絕不會抱怨莊主。”那關羽也厲聲說道:“大哥,自古以來,瓦罐難免井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何況是當兵之人,既然從伍,就必然有陣亡的覺悟,關鍵是我們這些活下來的人,絕不能讓死去的人白死。大哥您一定要振作,只要您能帶着我們這些活下來的弟兄,建功立業,使我虎嘯山莊威名遠傳,那這些死去的人就沒有白死!”
其實劉明也沒什麼,不過是看到死了這麼多的往日夥伴,一時控制不住心中的悲傷之情,可沒想到,這些古人竟如此的見不得男人流淚。竟引出了那麼大的反應,開始劉明還覺得好笑,其中張飛的真性情也着實的讓劉明感動,可後來劉明再聽他人的言語,不由得怒火漸起,憑什麼別人就要爲你們這些活着的人建功立業而死。可是隨後關羽的話讓劉明心中頓悟了:是呀!自己也是當兵的人,既然當兵自然要有爲了保家衛國而犧牲的覺悟。雖然此時之人沒有爲國家如何如何的念頭,可也有保家和爲自己出力的想法。爲國,在現在這個家族至上的時期,沒有人會這麼想,凡是說爲國怎麼,怎麼樣的人,也只是說說而已,打着一個如此的旗號罷了。現在這些追隨自己的人只是簡單的把死歸結到爲了幫自己建功立業,雖然他們的想法狹隘了些,可是如果自己不讓他們如此想,那他們豈不是連一點的目的都沒有了嗎?那他們不更是死得沒有任何價值了嗎?多麼樸質,憨厚的人,就爲了自己幫過他們,他們就可以,以死相報。而且確實,死者已死,死者什麼也帶不走,也不會感覺到什麼,所有爲死者操辦的事情,不過是爲了安慰活着的人。就讓他們這樣想吧!也算是給他們一個微薄的價值取向吧。劉明想明白了此中環節,收起了悲容。(早在想發火時就沒有悲容了)高聲對大夥說道:“爲了不讓死去的弟兄白死,我劉明一定帶領大家擊潰黃巾,讓我們虎嘯山莊威名遠揚,我劉明要領着你們共同的建功立業,而你們也一定要頑強的活下去,努力的拼搏,要知道從現在起,你們不再是一個人活着了,你們還要替那些死去的弟兄更好的活下去,你們是他們的希望,你們決不可辜負這些死去弟兄的厚望!!”
這些倖存下來的士兵,聽到劉明的話頓感跟平常不一樣了,好像有了什麼寄託,覺得活着的有意義了。這些兵的士氣,一下就振奮起來。不只是誰先高聲地喊道:“爲了莊主,爲了死去的弟兄,我們戰無不勝!!!”緊跟着此起彼伏的喊聲匯聚成了一個巨大的聲浪:“我戰無不勝!”
劉明手下所有的將領都感到震驚,關羽也暗自佩服:大哥果非常人也!不僅這麼快從打擊中恢復過來,而且幾句話就讓士兵們整個變了個人似的。其實關羽又哪裡知道,劉明說得這些話,在現代的追悼會上都快用濫了;至於打擊,劉明連時空逆轉都挺過來了,這又明白了生死的意義,當然給它造成不了什麼了。可是也不說是劉明沒什麼改變,最少劉明就爲自己套上了一幅領着活下來的人建功立業,不讓死去的人白死的枷鎖。
劉明看大夥也休息的差不多了,命令收斂部隊,押解俘虜,迴歸虎嘯山莊別院,到了莊園,論功行賞,關羽不用說自是首功一件,其次就是拓跋鷹。這拓跋鷹所率領的突騎兵在戰後統計,不僅無一傷亡,而且是所有作戰部隊中殺傷敵軍最大的。其他人等也各記功勞。
此次戰役劉明和衆將領總結了一下,大夥都覺得,此次戰役中:
首先,是匣弩手的射擊,由於黃巾軍是成縱向陣列衝擊,匣弩手的拋射只能射殺靠前的士卒,威力大減,而且由於負重的原因,一個匣弩手只能帶三匣弩箭,在弩箭射完後,就只能算是一個輕步兵了,如不能大規模的使用,使其成爲集團化,一次性的大規模殺傷敵軍,則下匣弩手的威力不大。建議以後集中使用,最少成立一個兩千一百六十人的匣弩團,纔可當大用,而且根據匣弩每射一箭,都要來拉動一下弩機,使弩弦繃緊,同時讓匣中的弩箭滑下這一不足,建議命匣弩手分三排站立,在一排射擊之時,二排準備,三排上弩;再一排射完時,一排退後,二排射擊,三排準備,此時一排轉爲三排,開始上弩;如此循環反覆,形成不間斷的箭雨,謂之三連射。當然此時劉明還沒有這個實力,成立如此大的軍團。應該說劉明鼎盛之時也不過是十一營的人馬,離兩個團還差一個營。這只是此時大夥的一個美好願望,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個願望離實現已經不遠了。
其次,是刀盾手雖然堅不可摧,可是在不能成其規模之時,尤其是人數相差懸殊之下,只要被推dao在地,雖然敵人不能把他砍死,可是盔甲之中得刀盾兵也承受不了衆多人等的碾踏和蹂躪。同理還是要和匣弩手一樣成規模,擴大軍團人數。
至於強騎兵和突騎兵的評論,還是下章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