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回 關羽讀《春秋》得來歷

bookmark

劉明部隊在樂安休整了一日。

原因一個是隊伍已經連續作戰多日,而且馬上就要到臨淄了,根據探馬的報告,此時臨淄已被黃巾大軍團團圍住,龔太守正在堅守,等待援軍。爲了迎接即將來到的大戰,調整一下戰士們的狀態,這是相當重要的。

另一個就是此時俘虜的問題相當的嚴重,原先劉明每次帶隊擊潰黃巾士卒,俘虜的敵兵都立馬由虎嘯山莊吸收,分化了。可是此次長途奔襲,一路之上,雖然都是打的小股黃巾和盜賊,可是架不住次數多呀,現在楊軍和鄒靖帶着的五千幽州兵,竟然押運了一萬五千多的俘虜,押運比例竟高達1:3,不僅這些俘虜需要吃喝,對部隊的補養,輜重造成了沉重的壓力;就光是看管,那都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就算是其中有大部分俘虜願意歸降,可是也不能就這樣插入隊伍,如果真這麼辦了,那隊伍還不立馬就翻了天。

誰能保證這些剛剛投降的黃巾士卒和盜匪,到時候不會反水?偷跑,那是好的;炸營和窩裡反,也不過是讓幽州的兵馬再傷一些元氣;可是!如果是在兩軍對壘之時,這些降兵萬一反水,則自己的部隊絕對會陷入絕境,到那時可就真是萬劫不復了。

爲此楊軍和鄒靖多次建議劉明,與其這些俘虜,尾大不掉,不如現在立馬全部殺死,來個斬草除根,到還利索乾淨。

可是劉明現在,雖然領着隊伍剿殺黃巾士卒,已經沒什麼心理障礙了,也都習慣了。可是要他屠殺這些手無寸鐵,毫無反抗之力的俘虜,他還真下不了這個決定。

這日子就一天天的拖到這晚兒,可眼看此時就要和黃巾的主力交鋒了,勢必不能押着這些俘虜前去,劉明不管如何都要做個決定。

藉着休整的一天,劉明好好的把前因後果想了一遍,最後得出結論,自己絕對不是一個爲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就可以犧牲另一部分人的主兒。

殺俘虜的事,自己絕對做不出來!

可是現在的問題又擺在了這。不解決也是不行,劉明終於想了一個辦法,叫來了關羽、張飛和楊軍,四人聚在一起商議俘虜問題。

劉明先問了問他們的看法。

楊軍還是堅決的認爲,這些俘虜還是直接殺了,最爲簡單,利索。同時勸劉明:“主公,亂世之中,萬不可存婦人之仁。老話說得好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並且遍數歷代以來的成大事者,又有哪一個不是心狠手辣之輩。差點把劉明說蒙,讓劉明把早就準備好的想法拋到一邊去了。

劉明沉醉在“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的這句話中,這句話幾乎是現代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一句古語,大意是說道德高尚的人應該有肚量,有志氣有作爲的人該狠毒時就要狠毒,凡不能夠心狠手辣處事者便不可能成爲有大作爲的。

可是劉明心裡嘀咕,若是人人如此,那該是懷着怎樣的志氣,如此人生又有何樂趣?

劉明正在浮想聯翩之時,旁邊張飛愣不唧唧的插言道:“楊老,你是不是記錯了?這句話好像應該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吧!”

楊軍狠狠地瞪了張飛一眼,衝着張飛說道:“我這是在勸你大哥呢。不懂就別插嘴!”

“哦。”張飛委屈的閉嘴退在一旁。

劉明看的好笑,心想:歷史的真相,真是莫名其妙呀。象張飛這樣一個莽撞的人,竟如此的尊敬老人,敬戴士林之人,以至於被楊軍這個老頭克的死死的,真想不到呀,這要是自己回到現代,說出來誰信呀?而且歷史上那麼高傲的關羽,被自己、楊軍和張飛薰陶的也會開玩笑了,就算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這也應是二弟真性情的流露吧!二弟本來就是一個熱心腸,豪爽,義氣的漢子;要不,也不會幫無關的百姓出頭,以至殺了人,亡命江湖。可見原本歷史上二弟跟了那喜怒不行於色的劉皇叔,吃了多少的苦,受了多少的憋屈。對了,劉備哪裡去了?自己在涿郡建了分院怎麼都沒發現他呢?

劉明正在這裡胡思亂想,那邊關羽看劉明神遊物外,現在目光又聚到了自己身上,知道大哥又走神了,連忙提醒劉明道:“大哥,我們還等着你拿主意呢。”

“哦。”劉明恍然回過神來,扭頭對張飛說道:“三弟,你剛纔說什麼來着?好好的給我講講?”

“主公!”楊軍在一旁惦着制止。

“楊老等一下,先讓翼德說完。”劉明止住了楊軍。

楊軍無奈的退到一旁。

張飛興高采烈的說道:“大哥,剛纔楊老那句話是錯的。我的師傅教我讀書之時曾經教過,那句話原文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是說真正的君子、大丈夫決不是心胸狹小和狠毒之人,而是那種胸懷開闊,容忍大度的人。孔子曰:小不忍則亂大謀。老子《道德經》上也有:曲則全,枉則直,注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他們講得也是這個道理。”

劉明聽完心中豁然開朗:是呀!事之萬物,有容乃大。自己又怎能爲了別人的隻言片語,改變了自己的初衷。如果一個人爲了目的都不折手段了,那他本身做這件事的意義也就不存在了,又怎麼會真的做好?確實歷史上那些成大事的都是一些心狠手辣之輩,可是也正是如此,才導致成就大事之後,只是換湯不換藥。怪不得中國那麼多年來統治的王朝都是開始好一些,後來越來越腐朽,還產生了那麼多的腐敗分子,感情全都是歪曲原意。可想而知,心狠手辣的歹徒建立起來的王朝,又能好到那去?

就在劉明感慨之時,關羽在一旁佩服得說道:“三弟,你懂得真多,都是那學的?”

張飛脫口答道:“都是我那原來的老師教的。這些在《詩經》,《論語》,《大學》,《道德經》上都有。二哥您要是樂意學,我那還有一卷《春秋》,回頭我給您送去。”

關羽連聲稱謝。

劉明呆立一旁,感情關羽讀《春秋》是這麼來的。

第211回 恐怖的秘密武器第185回 全力一搏第607回 首戰泰山第374回 金融風暴第81回 不可小瞧的蘇雙第398回 修仙之人第593回 盡在山人掌握中第254回 打死也不能說第77回 張秀兒VS張飛第493回 開放市場第599回 劉明新政第145回 豐收第280回 形勢嚴峻第429回 周瑜的計劃第320回 忠心的表現第431回 諸葛亮是誰第385回 大笑的曹操第445回 詭異的曹軍第112回 奪寶風波第446回 清河郡主第540回 張飛的價值第31回 空兵第89回 軍紀第494回 老鼠拖木楔第446回 清河郡主第429回 周瑜的計劃第432回 諸葛亮的陰影第379回 敢爲天下先第580回 酒後真言第493回 開放市場第560回 誰去第412回 誘殺第70回 禮節(下)第534回 膽大包天張翼德第256回 謠言第594回 令諸葛亮鬱悶無比的草船借箭第483回 殺手六人組第345回 屠殺第426回 家族的無奈第310回 坑死第190回 想上調,進軍校第218回 應對第271回 背叛第484回 諸葛亮出世第202回 遭遇戰第296回 雄圖壯志第390回 見解總是不同的第263回 忙與閒第253回 劫駕第74回 劉明地另一個餿主意第513回 公理第486回 無敵二人組第412回 誘殺第214回 攘外必先安內第465回 釣魚戰第195回 水軍奇才第585回 賈詡小策第25回 回扣第537回 二喬第11回 腐敗地主的幸福生活第521回 化工第184回 兩難第366回 還是能忽悠的吃香第129回 劉備之死第55回 關羽讀《春秋》得來歷第435回 情色小說的鼻祖第12回 “唐僧”降臧霸第17回 張飛買酒第330回 屠龍手第275回 陣第153回 亂第169回 玩物喪志第96回 出走第453回 古代無間道第224 軍事化管理第55回 關羽讀《春秋》得來歷第556回 魏延請戰第505回 喜第367回 什麼事都能解決的高人第564回 神秘的魯肅護衛第343回 神秘第89回 軍紀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203回 父親的感情第540回 張飛的價值第381回 舌辯無雙第467回 追擊第277回 衰第438回 行賄第161回 結交第228回 價值幾何第163回 擁護劉明的心願第594回 令諸葛亮鬱悶無比的草船借箭第183回 詐降第472回 小麻煩第306回 坑不死你不姓李(二)第212回 戰爭促進社會進步第22回 張飛用蛇矛前用什麼第156回 軍校第342回 你要戰,我便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