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回 玄德弟

bookmark

曹操興高采烈的,聽着手下人,向他彙報此次戰鬥的結果。此役斬首黃巾亂黨萬餘人,俘虜兩千餘人,奪得旗幟、金鼓、馬匹極多。

曹操一邊聽着,一邊不斷的與劉明搭話,得意地訴說此次的戰果,如何的顯赫。

劉明對此,卻不是十分的在意。不說曹操所言的馬匹極多,不過就是幾十匹的駑馬!就是說繳獲的那些旗幟、金鼓,又有什麼用處?而且黃巾倉皇逃竄,所攜物資可想而知!這裡唯一可以一提的,就是斬首萬餘,俘虜兩千。可是,劉明最近又見慣了大場面,對如此的數字,已是提不起興趣了!只不過,爲了不掃曹操的興致,劉明還是嗯嗯啊啊的捧着場。可劉明的心裡卻惦記着張飛怎麼還不回來!

這不!想誰,誰到!劉明正想着張飛呢,張飛就回來了!

這張飛離着劉明還老遠,就高聲地喊道:“大哥,我回來了,你看我給你帶什麼來了?”張飛一邊說着,一邊用手揮舞着一件事物。

劉明仔細一瞧,差點沒把鼻子氣歪了。怎麼呢?感情張飛拿着一個人頭,在手裡亂舞。劉明再怎麼說,也是受過現代教育的文明人!看到如此野蠻的舉動,如何不彆扭!而且劉明心裡也嘀咕:三弟呀!三弟!你給我帶什麼不好?帶個人頭給我,這不是觸我的黴頭嗎!最有氣的,你還喊這麼大聲!這有什麼可喊得?

不過,此時在劉明身邊的曹操,卻是興致十足的向劉明問道:“劉將軍,此人聲若巨雷,中氣十足,體格魁梧,煞氣逼人,手舞頭顱,必是剛斬上將首級,前來邀功!如此猛將,不知又是將軍帳下何人?”

劉明一愣,這才醒悟過來,此時尚有持人頭請功,這一說法。倒不是張飛誠心觸自己黴頭。又見曹操發問,於是回道:“此乃我三弟張飛,張翼德。乃是一莽撞人,到要將軍見笑了。”

此時,張飛已是來到劉明近前,看關羽也在旁邊,於是也沒理會在劉明身旁的另一個人是誰,高聲對着劉明說道:“大哥,二哥,你們看!這就是黃巾賊首張寶的人頭,這回咱們可立了大功了!”言罷,張飛得意得哈哈大笑。

待劉明等人,聽完張飛的敘述,大夥這才知道事情的經過。

原來張飛率突騎兵,繞路追趕逃竄的黃巾敗軍,仗着突騎兵的馬快,不多時已是追上了那些黃巾敗軍。

不過,再張飛看到這些逃竄的黃巾敗軍之時,這些人都還是聚在一起的,雖然是慌張奔逃,可是人數還是不少!怎麼說,也還有個幾萬的人馬!

於是張飛利用突騎兵的高機動力,反覆的奔射,騷擾,把那些黃巾敗軍弄得疲憊不堪,傷亡慘重!

期間,那黃巾敗軍也有幾回,組織人力,反攻張飛,意圖消滅張飛這一小輟的追兵!

奈何張飛領的突騎兵,機動性實在是太高了!這才真應了毛老爺爺那十六字的方針:敵進我退,敵住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在張飛如此的打擊下,這些黃巾潰軍奔行緩慢,傷亡巨大。

而就在張飛以爲此戰就會如此進行下去之時,突然有一黃巾將領,率衆迎戰張飛,並高聲呼道:“我乃黃巾天軍之人公將軍張寶!來將可敢與我一戰!”

張飛聽到有人敢挑戰,哪會有不理之舉。尤其是這麼大的一個黃巾賊首。張飛立馬應戰!那張寶雖然也有幾分武藝,可是!他又如何會是張飛的敵手?

單條的結果,自然是張飛輕易取勝,張寶身首異處,黃巾餘黨,四散奔逃。

那張飛惦記着劉明的囑咐,而且突騎兵確實已經殺了不少黃巾賊子,張飛自己又殺了黃巾賊首張寶,今日也可算是盡興。於是,張飛就領着突騎兵回來邀功了。

大夥聽得明白,都對張飛稱讚不已。那曹操還說道:“好一個莽撞之人!劉將軍,令賢弟率騎兵,進退有度。三百餘騎,追擊幾萬的潰軍,斬首無數,而本身毫髮無傷!可見其,膽大神勇,兵法蓋世!斬匪首張寶,可見其,武藝超羣!如此良材,皆稱是莽撞人,天下無英雄也!如此可見劉將軍帳下,英傑輩出,人才濟濟。雖說我兵微將寡,不過就是如此,那劉將軍剛纔也不至於哄騙於我。”曹操這話,本來有打趣劉明的意思。

可張飛在一旁聽有人說自己的大哥壞話,也不管那人是否在誇將自己,當時就火了,怒聲喝道:“你是何人?敢如此的質疑我家大哥!來,來,來!與我老張走上幾合,讓我老張教訓,教訓你!”

關於在一旁,也是面有怒色,手中緊握青龍偃月刀。

劉明連忙說道:“三弟休的無禮!這位是曹將軍,快給曹將軍賠禮!”

張飛無奈的給曹操賠了個禮,退到了一旁。

曹操連忙說道:“無妨,無妨。三將軍果然是性情中人!倒是曹某言語不當了,還請三將軍見諒。”曹操嘴上說得客氣,可心中卻是暗自驚歎劉明在張飛、關羽心中的分量,尤其是張飛如此的猛漢,被劉明呼喝,毫無不滿,唯令是從!着實得令曹操對劉明高看一眼。

其實以曹操的性格,他又怎麼會理解,什麼叫兄弟情深!只是一廂情願的以爲劉明御下嚴謹,將領擁護。

衆人見此事了,一同迴轉大營,會合皇甫嵩及朱雋。

到的大營,皇甫嵩、朱雋二人也以得勝回來。衆人論及收穫,功勞。

皇甫嵩首先言道:“此戰,劉將軍首先是獻策有功,其後,其部下又連斬黃巾賊首波才,張寶,尤其是那張寶,他乃是黃巾總匪首張角之弟,也使黃巾亂黨三大首領之一,漢光此次,可以說是位居首功!我定要和公偉,聯合保舉漢光於朝廷。”

那朱雋也說道:“正是此理!我定當和義真兄保舉劉將軍。”

其後,大夥也稱讚了曹操功勞。可是隨着清點的報告,大夥這才發現走了黃巾賊首張樑!

曹操當時就反應過來,連忙說道:“那賊首張樑,定是和張寶共同逃跑!在張寶死後,隱於亂軍之中逃跑的。否則,黃巾之中,又何人可使張寶捨命阻擋我軍追殺!”

衆人皆覺得曹操說的有理,紛紛點首認可。

事實上,曹操還真說的差不離。當時張寶見張飛領着突騎兵不斷的騷擾,殺傷自己的部隊,而自己卻奈何不了張飛的隊伍。如此下來,隊伍跑得不快,恐怕官軍的後續部隊殺到,到時候就一個都跑不成了,於是毅然的成全了自己的兄長,在囑咐哥哥爲自己報仇後,決然的衝了出來,用自己的死換取了兄長張樑和那些黃巾士卒逃生的機會。

曹操見衆人無異議,緊接着說道:“黃巾新敗,且根基不穩,無有補給,也無城池可援助!此時應當,晝夜奔襲以潰之!這正是我們擴大戰果,建功立業的良機!曹某不才,要先行告退了。”說完,曹操對在座的衆人行了一禮,急忙忙得領本部人馬追殺張樑去了。

劉明有些愕然,心說:曹操就這麼地走了,不配合大隊共同作戰嗎?

劉明沒想到在曹操走了之後,皇甫嵩和朱雋皆慶幸道:“這個阿瞞可走了。中官黨羽,不足爲謀也!”

劉明徹底的無言了。心說:看來這裡面的事,還挺多,自己還是要小心應付。

皇甫嵩對劉明說道:“劉將軍,那曹將軍已領兵追趕賊寇去了。我料那賊首張樑,此時勢窮力乏,必投廣宗,前去依附其兄張角,以此再整旗鼓。今唯有漢光的騎兵,快速無比,你可星夜前往廣宗,告訴子幹兄臺,我和公偉隨後就到,讓他堅守待援,到時我們三軍會合,共破賊寇!”

劉明領命,率關張二人帶自己的本部人馬,趕往廣宗。

這劉明領兵前往廣宗,一路之上,片刻不敢耽誤。這一日,已是行至鄴城附近,忽見一隊兵馬,護送這一輛囚車,這囚車裡關着的人,正是盧植!囚車旁邊還有一人正與盧植說話。

劉明很是奇怪,盧植怎麼給關起來了?連忙上前問那盧植怎麼會事。

盧植看見劉明,也是心中歡喜,見劉明尋問自己,於是答道:“老夫圍那張角,敵衆而不可破,本欲待黃巾賊衆,糧草耗盡,我三路大軍,合圍此城,共同破之。然,朝廷差黃門左豐,前來體探。那左豐小人也!不管我軍將士舍死殺敵,競向我所求賄賂。不說老夫一生清廉,沒有那個錢給他,就算有錢,我又豈可自甘墮落,行此苟且之事!於是我回絕他道:‘軍糧尚缺,安有餘錢以奉天使?’那小人左豐,索賄不成,挾恨而去。不成想,那小人回到朝廷,竟說我高壘不戰,惰慢軍心,徒耗糧餉,中飽私囊。因此朝廷震怒,遣中郎將董卓代替我來領軍,並將我拿回京中問罪。”

張飛平常最見不管小人行徑,又可憐盧植的遭遇,同時也佩服盧植的正氣,於是對劉明說道:“大哥,這老頭也甚是可憐,不如我等將他救下,再作打算。大哥您意下如何?”

劉明心說:怎麼樣,不明時事,遭到打擊報復了吧。光是一本正,能辦成多少事!非得碰個頭破血流,才能辦成的事,又有幾份價值?不過此時此景,劉明還不能這麼說。

劉明剛要惦着說些什麼,正好看進盧植身旁之人,欲言又止。於是劉明不再理會張飛的問話,轉問盧植道:“盧公身旁之人,又是何人?”

盧植道:“此乃我的記名弟子劉備,劉玄德。他也是領兵前來助我。不成想,卻是如此相見。”盧植轉首,又對劉備說道:“此是名揚天下的劉明,劉漢光將軍,也是漢室的宗親,現爲幽州別駕,是皇甫將軍請調來此破賊的,你可上前見禮,今後要多向劉將軍學習。”

劉備聞言過來給劉明見禮。

劉明一聽這人是劉備,心中高興:不錯。見完曹操,總算是見到劉皇叔了。

劉明仔細的打量了一下劉備。只見那劉備絕不能說是英俊,甚至可以說是奇怪。

那劉備身量倒是不小,足有七尺五寸,按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一米七往上,可是劉備這耳朵也太大了,雖然說雙耳垂肩有些誇張,可是那招風大耳,是絕對的跑不掉了。如果說耳大有福,咱們暫且不管。可那劉備的眼睛也是絕對的有問題,這雙眼也分的太開了吧!都快能看見自己的耳朵了。而且臉色倍白,可嘴脣卻又太紅了。如果這些都不足爲奇!那劉備這雙胳膊,就絕對的引人發笑了。劉明怎麼看,怎麼覺得象動物園裡的猩猩,那劉備的雙手都快挨着地了。如果劉備在貓點腰,就絕對的和猩猩一個樣了,都是四掌着地的行走。(三國演義原文:雙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脣若塗脂。^_^)

不過這一回,劉明有先前看過曹操的經驗墊底,倒是沒有失態。

不過劉明也還是強忍笑意。在給劉備回禮後。連忙轉移精神想到:這盧植竟是劉備的老師,真是讓人想不到。嗯,這回先看看劉備怎麼說。於是劉明問劉備道:“玄德公對令師之事,有何看法?”

劉備受寵若驚,沒想到名揚天下的劉明竟會稱自己爲玄德公,真是讓人沒想到呀!不過劉備是誰?立馬就打蛇順棍爬,恭敬的對劉明說道:“大人,您名揚天下,我如何甘當您稱我爲公。且你我都是漢室宗親,我也是中山靖王之後,漢景帝閣下之玄孫,您叫我一聲弟弟即可。”

劉明點點了頭,心說:這個劉備可真是人不可貌相,真會拉關係呀。不過劉明還是很樂意先佔這個便宜的,至於以後有嘛事,到時再說唄。於是劉明微笑的說道:“既然如此,玄德弟!你怎麼看待令師之事呢?”

第260回 兇器第247回 對撞第53回 正名第228回 價值幾何第236回 進攻第112回 奪寶風波第155回 立誓第519回 逼供第196 擎天柱第589回 明白人周瑜第365回 不共戴天之仇第580回 酒後真言第73回 你可知罪第167回 常勝子龍第549回 魯肅兵敗第34回 劉明說理第402回 鬼老精第2回 賣酒遇惡霸第156回 軍校第108回 各有妙計第244回 戰爭就是搶劫第244回 戰爭就是搶劫第428回 孫吳第617回 諸葛餘毒第429回 周瑜的計劃第265回 捧得高,摔得狠第417回 三韓和鮮卑騎兵第349回 有什麼不滿意第391回 冷笑的曹操第520回 根第385回 大笑的曹操第363回 日月雙輪第518回 五雷正法還是手雷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70回 禮節(上)第518回 五雷正法還是手雷第376回 兵制第67回 楊軍的誤會第381回 舌辯無雙第232回 沒門第391回 冷笑的曹操第374回 金融風暴第5回 初見流民第427回 病第206回 五十六第71回 妙收郭嘉(下)第548回 二氣諸葛亮第14回 法墨傳人第314回 官本位第98回 現代人的適應性第579回 多事的羣英會第48回 險勝第130回 廢立之策第549回 魯肅兵敗第390回 見解總是不同的第234回 好事連連第431回 諸葛亮是誰第545回 計中計中計第199回 七大寇第430回 釜山第224 軍事化管理第499回 劉明卑鄙的三封信第242回 無奈的轉換第137回 激戰第444回 進攻第454回 拼命第375回 軍事問題第346回 橫衝直撞第312回 意外第3回 行賄的脫身第22回 張飛用蛇矛前用什麼第583回 上者爲何?第295回 傭兵工會第468回 意外的攻城第216回 連鎖反應第449回 笑閻羅第470回 程昱薦諸葛第264回 剿滅曹操,一念之間第570回 巧戲魯肅第435回 情色小說的鼻祖第471回 齊頭並進第461回 奪權第372回 一波又起第625回 甘寧突圍第592回 周瑜妙對第210回 對決第488回 突飛猛進的呂布第105回 忘戰必危第571回 曹操使臣第495回 諸葛亮頭疼第一事第159回 神算第134回 燕雀焉知鴻鵠志第178回 郭嘉對賈詡第280回 形勢嚴峻第338回 胡漢之分第263回 忙與閒第557回 亂戰第171回 風生水起第240回 圍城打援第378回 定國十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