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事情不妙。吳家人被皇帝使人看的牢牢地!”長隨長話短說,讓張縉彥心情立時大壞。
他可不想跟着崇禎帝去江南,別看他是被崇禎皇帝一手提拔來的。當初,兵部尚書馮元飆去職,推薦李邦華、史可法代替自己,然崇禎不聽,擢升張縉彥爲兵部尚書。
但人心散了,就是人心散了。
大明丟了北都之後,撐死了就一個南北朝,張縉彥他可是中原人,老家已經被李自成拿下,如何能跟着崇禎帝南下?
況乎他與李自成也不是沒打過交道,當初張縉彥在延安府清間縣做縣令時,李自成纔剛下海跟着高迎祥創業,彼地已爲民軍之根據地,張縉彥爲保全自己,向農民軍宣揚封建的“忠義”之道,使2000餘名農民軍受騙歸田。
雖然從後事角度看,那確確實實是‘受騙歸田’,但張縉彥無疑也給高迎祥、李自成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月中,李自成席捲晉西,逼近京師,張縉彥拒絕採納急招士卒固守、號召天下勤王入援的正確建議,並且還隱匿一部分軍情不報。就是因爲他與李自成已然在暗中有了聯繫。
但張縉彥也清楚,自己雖然爲兵部尚書,但手下無一兵一卒,孤身一人投效李自成,怕是連錦上添花都要不如,他要聯絡一批人來搖旗吶喊,把聲勢做大了,才能顯出他的能耐。同樣的也能招攬一批黨羽。但在那一干暗中聯繫的人物裡,張縉彥最是看重的便是吳家了。
因爲吳三桂手握重兵,更地處要害位置。吳家份量對於李自成言,相比較自己都要重出許多。
同時也因爲吳三桂的大軍歷年來都是明廷集天下之力供養出來的,沒有了朝廷的錢糧支持,吳三桂根本無力養軍。
他只能在隨崇禎帝南下和投降之間做選擇。
可吳三桂手下的軍兵都是遼人,一個個在關外有家有口,有田有宅,豈能都拋家舍業的追隨崇禎帝?
就是吳三桂要忠心追隨,他手下人也不會同去的。數萬關寧軍一夕之間就可能分崩離析。
如此情況,只要是個聰明人,那就該知道作何選擇!
張縉彥一點也不覺得吳三桂是個笨蛋。他只是吳襄的二兒子,能撅掉老大吳三輔成爲吳家的主事人,吳三桂豈會是笨蛋?
到了眼下歲月,誰還不知道有兵就有權的道理?
數萬關寧軍就是吳家權利的源泉,就是吳三桂的前途資本,他是絕不會放手的。那般一來,吳三桂就也只能束手就降。
張縉彥的算盤就是暗中聯繫上吳家人,約定了時間後好中途開溜。可現在看……,真是計劃沒有變化快啊。該死的鄭芝龍!
張縉彥內心中痛罵道。“那陳家的人呢?”陳演家。
“老爺,那也是一樣。”
“陛下駕到,羣臣相迎……”
嘹亮的叫喊聲傳進了張縉彥的耳中,後者立刻收拾了臉上的愁容,迅速回到了班列裡。
鄭芝龍這時候使人在城內大大小小的衙門處裝點東西,比如說戶部的戶籍、魚鱗冊存檔,兵部、工部的地理地圖和大大小小的秘策,以及二者下屬的匠人,一些手藝精湛的大匠,通通都被鄭芝龍收編來。
包括刑部的諸多存檔,鄭芝龍也收拾了一些來。
反倒是吏部、禮部被他無視了。
欽天監也被一掃而空,上至湯若望、李天經,下到八九品芝麻小官,都被他一網打盡。
“奴婢見過安南伯。王爺爺使小的告訴伯爺一聲,聖駕已經出城了。”
欽天監裡,鄭芝龍正在翻看一本名爲《坤輿格致》的礦產類書籍,這是一部分卷十二冊,涉及到礦業和相關冶金工序的每一個階段的書籍。其內容包括礦山管理、開採原理、勘探技術、採礦技術、採礦工具和設備、檢驗礦石物方法,礦石熔鍊法,貴金屬與非金屬分離法等等。
據湯若望講,這是他與李天經主持編撰的一本書,選歐洲德意志礦冶學家,阿格里科拉於西曆1550年撰寫的論述16世紀歐洲開採、冶金技術的鉅著《礦冶全書》爲底本。由歷局楊之華、胡宏憲等進行翻譯。
書成之後受到了崇禎帝的嘉賞,御批:“發下‘坤輿格致’全書,着地方官相酌地形,便宜採取”。但因朝政已經混亂,該書至今尚未及刊行。
於此一般結局的還有去歲才編成的《火攻挈要》。這是由湯若望口述,焦勖筆錄整理的一部書。是一部關於歐洲火炮的製造方法與火攻策略的彙集。全書約4萬字,分上、中、下三卷,附有插圖40幅。上卷敘述製造火器的方法,包括造銃、造炮、造彈、造銃車、狼機、鳥槍、火箭、噴筒、火藥、地雷。並連帶介紹量尺的規格和比例,起重、運重、引重之機器,配料、選料、化銅的方法。中卷爲製造、貯藏火藥須知,試放新銃,裝置各銃,運銃上臺,上山下山及火攻的基本原理。下卷則爲西銃之攻法,鑄銃應防止的問題,守城、海戰以及炮戰有關事項。可以說是明末有關西洋火器的一本最具權威的著作,火炮製造涉及化學、數學、採礦、冶金等各方面,是多種科學技術的結晶。
湯若望本身也爲明廷鑄造了20尊大炮,崇禎帝“嘉其堅利,詔再鑄五百位”。
從這點上就可知道鄭芝龍爲什麼非要把湯若望帶走了,這人要留在京城,待到韃子入關後,必然會對滿清的火炮製造大有增益。
雖然這事兒你根本攔不住,京城內諸多的工匠,會鑄造大炮的多了。而傳教士更不止眼下的這一些,歐洲人能在澳門落腳,他們多的機會去燕京,只要滿清能滿足他們的一些條件。槍炮鑄造根本不是事兒。但能延遲一段時間也總是好的。
同樣呢,這也能看出崇禎皇帝的不靠譜。張口就是五百尊大炮,他知道湯若望現在用的泥模鑄炮法,鑄造五百尊大炮需要花費多久時間,多少人力物力,多少銀子嗎?
張口就是五百,真二百五的二百五了。
“你去回稟王督公,務必要行抵通州後方可休息。”通州知州周文貴在鄭芝龍來京師的時候就得過他的吩咐,籌集境內的大小船隻,以供不時之需。
鄭芝龍對着小太監一擺手。
說真的,在穿越之前,不管是看電視機還是小說上,一提起太監的嗓音那就都離不開尖厲和公鴨腔。但現在他進了一趟燕京城,真正的見到了崇禎皇帝,真正的看到了太監,鄭芝龍才知道那都是扯淡的。
因爲身體構造的原因,有的太監嗓音尖厲和公鴨腔,這是少不了的。可是御前斥候的太監,卻一個個都有一副好嗓子。
就像剛纔的小太監,吐字清晰,嗓音清脆,還都一口正宗的官話。
“大帥……”陳鼎的目光看向了翰林院方向,那裡是這個世界上最古老悠久、收藏也最豐富的國家圖書館,裡頭肯定還有好多的“寶貝”。
鄭芝龍拍了下他肩頭。“再等幾年吧,咱們又不是不回來了。皇帝已經起駕,咱們也該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