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

鄭芝龍和鄭軍主力早就從通州退走了,那裡只剩下鄭軍的一個尾巴還在,可以說,不多久這裡一個鄭軍都不會有了。

但有的人卻纔風塵僕僕的趕到通州。

這人就是閻應元,一個通州小家族子弟,崇禎十四年赴江陰爲典史,剛剛上任就露了一個大臉。

海寇顧三麻子率部進犯黃田港,閻應元領兵據守,連發三箭,皆有人應弦而倒。海寇心驚膽戰,不敢再犯。因爲任內平定鹽盜,平服民亂,政紀突出,江陰百姓感激他的恩德,在社學中爲他畫像留念。

可是這出衆的才能卻根本不爲明廷所用,任滿三年,閻應元還是一典史。

隨着甲申事變暴起,滿清入關,祖籍通州的閻應元已有家不能回,本是要調去他縣任職,還是典史,也因爲母親病重,又道路堵塞,沒能成行,全家便在江陰城外砂山腳下暫時住了下。

鄭芝龍又如何會忘了他這個大才?

千古華夏,幽幽青史,如閻應元者,是獨此一例。張巡且還是進士出身的縣令呢。而閻應元呢,不過是個薄有家資的小地主。

他並沒甚拿得出手的功名,就是一個捐來的監生,這個就純粹看財力了,實際上南北直隸國子監的監生七八成都是捐的,有錢以監生再走門路銓選個典史並不難。

但如此走來的人,在大明官場上那前途也是有限了。沒有功名在身,天然的就被當政者鄙視,你不是進士,哪怕是個舉人呢?舉人做大官的人雖不多,卻也不是沒有。

遠的有海瑞,近的有邱民仰、侯安國,這都是舉人出身。可閻應元就是一個監生。

這個時空裡,因爲崇禎帝的南下,帶來了大批的官員,引發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這閻應元就是連邁入品官的門檻都不得了。

原時空他因爲在江陰乾的好,已經是被選取他地做主簿的,這好歹是個佐貳官。即知縣的副手,正九品的。這是正兒八經的官。有自己的獨立的辦公衙署,在一些地域較廣或事務較繁雜的縣,佐貳官還有自己的管轄範圍。

甚至於在知縣空缺時或新知縣尚未到任前,一般都以佐貳官署理知縣的職務。有不少知縣也是直接從縣丞提拔上來。

但眼下時空裡,閻應元便是挪地方了,他還就是一個典史。縱然那實際地位真就不比主簿遜色,某種程度上言,典史就好比後世的辦公室主任。沒有縣丞、主簿的時候,由典史兼領其事,所以典史同樣是由吏部吏部銓選、皇帝任命的,所以同樣屬於“命官”,爲雜職首領官。

但一個入品一個沒入品,這就是天與地的差別。

鄭芝龍並沒有使人去正兒八經的招攬閻應元,因爲這太突兀了,二者差距太大,想找一個合適的藉口都不得。就一直等到閻應元任期到滿,又不能赴任履新,於是他就叫人使了個歪招,把閻應元‘新’調去了定海任職。

初開始也是一樣的一刀切,整個定海衙門的上上下下都被開了麼,但很快就又以“簡歷出衆”爲由給招入了縣衙。

這時候的閻應元是有家不能歸,有國不能投。

因爲把定海讓給鄭芝龍的是崇禎皇帝,這有國不能投還不明顯嗎?他要敢下船,那就只有告別官場這一條路可走了。而他的家在北直隸的通州,通州已經是韃子的地盤了。如此的,閻應元就只能坐吃山空。這可不是中國人願意接受的‘現實’。

所以,閻應元雖然有些不情不願,但還是上了鄭家的船。

這一上去,就再沒有下船了。尤其去歲大明北伐失敗後,閻應元打回老家的希望全寄託在了鄭軍的身上,那真的是死心塌地了。

先前都已經做到了定海總管府二把手的位置了。

這當然有鄭芝龍特意照顧他的原因在,但不能否認這能憑真能耐青史留名的人,的確沒有傻逼。閻應元功名拿不出手,可在處理庶務上,真是一把好手。

就是鄭芝龍不着重的提點他,一干公務員裡他也能脫穎而出。

而鄭芝龍在把閻應元圈到手之後,說真的還真不知道該如何安置他。讓閻應元從軍吧,他能適應麼?

鄭軍可不是冷兵器軍隊,那是已經形成規模的火器大軍。甚至今後的清軍、明軍也都極可能向着火器部隊轉型。

槍林彈雨中,閻應元太容易折損在戰場上了,他只是一個低級軍官(剛入夥),鄭芝龍不可能給他以足夠縝密的保護。

偏偏鄭芝龍也沒理由把他迅速提高到一定程度。

就是施琅和江哲,那也是屢有建功,這才被提升到現在的地位。閻應元只是一介典史,他又鳥功勞?

但讓閻應元走文官路線,鄭芝龍卻又真的捨不得。

看江陰守城戰,此光輝足以媲美張巡守睢陽之戰。整個過程慷慨激烈,悲壯凜然,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叫人思之就兩眼發熱。

而且也跟張巡守睢陽一樣,三十六計裡能用到的都用了上。

詐降、偷營、火攻、釘炮眼、草人借箭、裝神弄鬼、小股出擊、登陴楚歌……無所不用其極,無不閃爍着創造性的光芒。

歷史上的閻應元,在被陳明遇請入江陰城後,立即把全城的戶口分別丁壯老幼編列成冊,挑選年輕力壯的男子組成民兵。又對城中過往行人嚴加盤詰,肅清內奸。在他的領導下,江陰城數萬百姓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分派得井井有條,立時把江陰小城變作了一個守衛嚴密的堡壘。

這種超強的統帥和統籌能力,就足以叫閻應元成爲一個優秀的戰將。

足智多謀,更有絕高的統率統籌能力,這種人叫他離開軍隊,走文職路線,那是不是太浪費了?

如是鄭芝龍就爲他尋找到了一個絕佳之地——北海道,在那裡他既能打仗,又能治民。偏偏北海道還處在‘荒蕪’狀態,以他的資歷,足以跑去坐上一把手了。

現在閻應元風塵僕僕的趕回通州,這自然是要帶走故鄉的家眷親友的,就是跟着他去北海道,那也比待在通州受韃子管束好不是?

閻應元沒父親了。可他還有一個大伯,兩個姑姑,以及堂兄弟、堂叔、堂伯一大羣。

因爲他的到來,這天整個閻氏都歡天喜地的,在如今的亂世裡,能得一個實實在在的庇護,這就是萬金不換的。

閻大伯家是一處不怎大的三進院子,早早就張燈結綵,安插一新,僕人們雖然忙個不斷,只是每人臉上卻是喜氣洋洋,精神百倍,絲毫沒有感到一絲累的感覺。

原因無它,就是因爲閻應元的到來,就是因爲閻應元的許諾。

都先去北海道,那地方隔着大海,比濟南比登萊都要安全,暫且貓上三五年頭,等這中原有了分論,大家真願意回來的,到時候就再回通州不遲。這裡是閻氏的祖墳祠堂所在,他閻應元還能不要祖宗的忽悠所有人麼?

而要還留在通州,不說今後的廝殺戰亂的影響,就說眼下這檔口一過,韃子勢必會尋上門來。閻應元這麼一回來,閻家人這般一熱鬧,通州城內外誰還不知道閻家除了一個閻應元,在鄭芝龍那兒做起了官。韃子能放過閻家人嗎?那就是閻應元這一支的旁院兄弟都也不會得好。

閻應元要麼是不回通州,回通州後要還把他們留在老家,那就是害了他們了。

可是閻應元也有必須回家的原因啊。他娘自從幾年前病了一次後,身子骨一直不好,這要不趁着機會回來一趟,等北地真的塵埃落定了,她回來的可就是一口棺材了。

萬幸,這閻氏一族並沒啥幺蛾子來。因爲現在就是再膽小怕事的人也知道,韃子已是日薄西山,很難再翻身了。大明朝的兵將在無數百姓心中也是垃圾一堆,李順也不行,因爲他們都被滿清反覆吊打過的,而滿清卻被鄭軍一次次的吊打。這鄭芝龍的兵馬現下倒是更有一統天下的可能。

那就好了,現如今的閻氏一族裡,誰不誇閻應元眼光獨到?更別說很多本就要遷移外地的人家,那也對閻家湊趣了過來,自然是希望能在閻應元跟前討一個好。

甚至是連留守通州的施大瑄也驚動了,特意叫人備了一份禮物送到。不爲別的,就是爲結個好。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儘可能的編織關係,儘可能的誰都不得罪,彷彿沒啥棱角了一樣。

等到了午時,那消息已經傳了來,閻應元已經在張家灣下漕船了。能在這個時間點裡帶着二三十艘漕船奔來通州,接家眷家屬,就只這個能耐,施大瑄都要高看他一眼的。

整個閻氏近親都騷動了起來,不單丫環僕人沉不住氣,頻頻向大門口張望,就是閻大伯自己都沉不住氣,幾次派人到大門口查看。

直到快正點十分,一行車馬這才駛了來,這馬車的樣子一點都不出衆,幾名閻大伯家的下人正要出來驅趕,馬牟停下了來,他們正苦苦期待的閻應元從馬車裡鑽了出來。

閻應元早就聽聞閻氏熱鬧了來,但看到眼下這等大的陣仗,面上不顯露,心裡也高興的很:“衣錦還鄉,衣錦還鄉,這就是衣錦還鄉!”

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戰艦第八十八章 夠無恥,夠光棍第二百五十九章 “鄭家天下”必須死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內閣非彼內閣第四百八十四章 過年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芝龍想幹啥呢?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四百六十七章 風氣在變(元旦快樂!)第三百一十六章 憔悴的多爾袞,狠辣的鄭芝龍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兒孫留個念想,給自家留個體面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舉而多得第五百七十三章 別無選擇!第四百八十六章 娛樂大衆第五百零九章 活例子第六十一章 大寫的“服”(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五章 有點不一樣的宗爺爺第四百八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敗比一敗,豪格也大敗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五百六十五章 爲君之道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書,一手拎棍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城費(求訂閱,3/10)第三百九十六章 女真後繼有人啊第七十六章 清軍南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軍必勝!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手筆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勢複雜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王觀戰,軍中可有勇士敢戰?第四十七章 你爲何不早來,你爲何不早來?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順文武(求訂閱,10/10)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五百八十一章 奶一口第三百四十四章 空頭王爺第四百四十五章 天道好輪迴第一百二十六章 該死的中國人第二百零一章 金陵城爆炸了(求訂閱)第四百八十四章 過年第二百九十八章 氣昏崇禎第一百一十章 戰爭的準備第二百零五章 臨走前去一趟關外(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二章 漢奸國賊吳三桂(求訂閱)第二百二十八章 鄭芝龍“傲”出了一個新境界(求訂閱)第一百九十八章 啥是壕無人性(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二章 北狩第四百七十七章 餘波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網打盡第三百四十七章 國難之際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紳之敵,士林之敵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五百章 ‘李二’第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餘波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個個都戲精啊(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十五走親戚,第三更來不及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三百一十六章 憔悴的多爾袞,狠辣的鄭芝龍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一百八十一章 李自成的‘王者’馬甲能保住嗎?第六十章 未來的鄭軍陸師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五百一十四章 招女婿第二百六十三章 崇禎帝的奮起第五百八十七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人大譁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陵第四百九十二章 over!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個個都戲精啊(求訂閱)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八十一章 硬骨頭第五百六十七章 差點遺忘的大殺器第四百三十三章 天下一統快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主要靠韃靼人(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一章 踏陣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選擇第四百七十章 虛頭巴腦的表面功夫第一百二十一章 遭雷劈的南蠻第二百一十三章 這是爲了崇禎好,爲了大明好……(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二章 指鹿爲馬的樂趣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擊第三百五十七章 與趙構小兒一會第三百四十六章 風光一時,後悔一世第二百六十二章 朕要揮師北上,重興大明第二百五十三章 我要當國公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四百七十一章 成就感第一百四十章 暴風雨前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勢所趨!第五百二十七章 他還需要學習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