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州折家

趙構要動兵了。但他要對付的並不是北面的金人,而是依舊盤踞在河北河東山林湖澤裡的陸匪水寇。

他是要剿匪。

隨着王善的投降,河東河北地界成氣候的匪軍/義軍是沒有一支了,但小蝦米卻多不勝數。

就像水滸裡的清風山、二龍山、桃花山一樣,三五百人縮在山林中打家劫舍,可謂多如牛毛。

隨後是兩月時間裡,在宗澤手下效力的王善頻頻建功,順利達成了河東河北地界的‘剿匪第一人’的成就。

因爲他往日在綠林中的名頭,把自己的名聲拿出來做招降納叛的資本,河東之地明明地形地勢遠較河北來的複雜,但那‘剿匪進度’卻能與河北兩路齊平,這都賴王善之力。

然後王善便就得到趙構的重用了,被一紙調令調到了真定府,成爲了真定城南門守將。

這是個很叫王善蛋疼的調命,也是個叫人說不出滋味來的調命。

按照眼下燕王軍的建制,五大營的框架依舊還在。之下依舊是每營五軍,每軍至少五個營,也就是兩千五百人,這是至少。

如此的,趙構手下只精挑細選出的披甲精銳,就有六萬餘人。事實上五大營在編的軍兵數量幾乎於八萬衆。

除了這支主力軍外,餘下的就是守備軍了。

與主力部隊裡每軍至少五個營的規定不同,守備部隊中卻是每個軍最多五個營。

營官就是指揮使,軍將就是都指揮使,與主力部隊裡的統制官的稱呼也是不同。

王善一開始就是個都指揮使,他手下名義上的幾十萬人,十個裡有九個是老百姓,都是往日裡跟着王善混飯吃的流民難民,在王善被宗澤引兵擊敗後就紛紛選擇投降。

而他僅有的一些骨幹,在被擊敗後或是被俘投降,或是四散逃去,等到王善也舉兵投降之時,他手下已經只剩了七八千人。裁剪老弱之後,能收入軍中的也就四五千人。

給他一個都指揮使是頭銜,可一點也沒有虧待他。

誰叫他是被打敗後投降的呢?

但王善隨後就在河東的剿匪作戰中立下了大功,這自然是要賞賜的,最簡單的賞賜莫過於提升一級,放到隆德府或是被趙構使軍硬生生從關西地界搶過來的河中府,亦或是晉州、代州這種軍政要地做個兵馬副總管。

兵馬總管與副總管就是都指揮使更上一級的官銜,其上再有正副都總管,這就是一路/省守備軍的分層大框架了。

尋常的州府,比如地處腹心的,或是非戰略要地經濟重地的,那就不設兵馬總管,守備部隊只有都指揮使,轄下都不見得能有五個營。

但在要害之地,不論州府軍,皆設立兵馬總管一職,轄下二到五軍不等。像隆德府、河中府和晉州、代州。

作爲一個三面受敵之處,河東路不管是南面的汴梁,還是西面的党項人,亦或是北邊的金人,通通不能小覷,各州府的守備軍普遍都是五營建制。

隆德府、太原府的意義就不需要多說了,前者可是大名鼎鼎的上黨、壺關所在。而河中府呢,這地兒本屬於關西永興軍路,就是長安京兆,但因爲鹽池的原因,宗澤受命拿下了彼處。

當然,他打出的旗號是掃滅金虜。那河中府丟也是永興軍路先丟的。

河中府對岸(黃河)就是陝州,也就是後世的三門峽,就是李彥仙的駐地。

眼下河東路下轄的幾處設有兵馬總管的地方,最安逸,也是最不關鍵的自然是晉州,那地方跟隆德府一樣都只有兩軍守備,臨汾盆地麼。

王善本人當然也樂意去晉州‘頤養天年’。

因爲他發家在河東,往日手下不少人都進了河東軍,更招攬了不少綠林好漢,很多人也被宗澤納入了河東軍,他在河東之地可是有一些影響力的。

卻如何想得到趙構會一紙調令把他拉去真定府做守將?

真定府的守將,轄下兵馬不變,也是五個營,但級別較之軍指揮使卻高出一頭。因爲這裡是趙構落腳的行在。

趙構不是對王善真的有意見,可他在河東軍中的‘故交’也太多了些,現在把人調出河東,不止是防患於未然,也是對他的一種保護。

誰敢保證王善不會被皇城司的人給勾動?

至於真定守將的位置是不是更重要,這卻是因爲趙構根本就不會叫人殺到真定城外。

王善爲自己的遭遇嘆息,因爲他心中有對比對象啊。樑興、趙雲啊,沒對比沒有傷害,有了對比才會更加傷心。

他被扔到了真定當守將,看似也很不錯了。但樑興、趙雲呢,那可一開始就是御營的統制官(御營就是中大營)。

據說燕王專門叫他們去訓練一支慣在山中奔走作戰的軍隊,名義上也是一個軍,下轄卻有十個營。

但是河東最最失落的人遠不是王善,而是府州折家。

折彥質早在元宵節後就帶着一批震天雷趕到了府州,這可以看做是趙構對摺家的信重,尤其是親眼目睹了震天雷的威力之後,整個府麟二州都轟動起來。

有如此法寶在手,折家今後便是大軍十出八九,那也不怕党項賊趁虛而入了。

作爲遼宋夏許多年反覆鏖戰之地,府州城建於黃河北岸的石山樑上,負山阻河,地勢險峻,城牆依山勢而建,大致呈靴狀,周長四里有半,完全就是小而彌堅的代表!

現在又有了威力巨大的震天雷在手,折可求覺得自己就是隻有三兩千人在手,只要有這一百顆震天雷在,党項人就是發十萬大軍而來,他也不怕。

在他眼中,如燕王那般只憑着震天雷去炸死殺死敵軍,那是十分奢侈的做法。

他們折家本身是不能造震天雷的,故而,最適合他們的做法就是利用震天雷去摧毀敵人是陣列,而後弓弩齊發。

他們府州本身就依山勢而建,西夏人要攻城,只城頭的滾木礌石就有夠他們喝一壺的了,現在又有了無堅不摧的震天雷,府州城固若金湯啊。

但是這高興勁只持續到了二月裡,連徐徽言、孫昂都成爲了河東路的正副都總管,而折家卻還是原先的老樣子。不管是繼續做着府州知州的折可求,還是被趙構命爲大元帥府副元帥的折彥質,燕王根本就沒重用折家人的意思麼。

趙構是大元帥府可沒有解散,他只是把手頭的幾個人物分派去了地方。舊人去了,新人自然就來了。可是,此一時彼一時,眼下的大元帥府與當初的大元帥府,如何能比?

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士的恥辱要用鮮血清洗第二百六十三章 崇禎帝的奮起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交兵權,留着過年啊?第四百九十章 呂宋第二百八十三章 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不是他鄭芝龍的天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二十五章 世之大義(求收藏)第一百零一章 殺賊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來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守不住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三章 皇子第二百六十三章 崇禎帝的奮起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商第四百零二章 開掛人生第二百六十章 桃源生活(求訂閱)第六十二章 率獸食人(求收藏)第五百一十九章 下下之策第五百七十六章 使團北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賊,殺虜!第五百八十一章 奶一口第五百八十二章 僱傭兵第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二百三十八章 登萊敵我(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五百六十四章 遷移法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青果不做崇禎第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海東總管第一百二十五章 斬立決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三百四十八章 河北大元帥府第一百九十七章 主子爺,奴才們不想死啊作戰(求訂閱)第二十五章 世之大義(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三章 進兵島南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自成進考場了……(求訂閱)番外2第三百三十四章 家族のために……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兒孫留個念想,給自家留個體面第十八章 罪該萬死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員培訓班第三百零四章 決戰的開始第三百四十七章 國難之際第二百九十八章 氣昏崇禎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爾袞的得意第三十九章 殺韃子可真痛快!第五百五十一章 北巡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選妃第五百零五章 高昌第三百四十四章 空頭王爺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王觀戰,軍中可有勇士敢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踏陣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擊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聰明人啊(求訂閱)第五百六十八章 正旦使第二百七十五章 痛快,痛快,真是痛快!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九十八章 過河第四百一十二章 相州韓氏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三百一十六章 憔悴的多爾袞,狠辣的鄭芝龍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家人!第十三章 此乃好事第三十一章 這就是大明朝的柱石麼?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險第二百九十章 保定已先敗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兒輩第二百九十章 保定已先敗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三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軍之俺不是韭菜第二百七十二章 漢奸沒人權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四十八章 突圍(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第三百九十一章 無可奈何第三百一十三章 熱刀子插進豬油裡,輕鬆的很!第一百九十八章 啥是壕無人性(求訂閱)第五百九十四章 做個好皇帝第七十四章 庸臣碌碌第一百九十三章 幫一把李自成(求訂閱)第五百一十八章 叫城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自成說東虜(求訂閱)第三十三章 趁虛再入第四百零五章 盡人事聽天命爾!第三十章 捷報傳來第二百九十七章 齊王?鄭芝龍想幹啥?第一百七十一章 追兵(求訂閱)第一百零三章 捷報傳來第二百五十一章 復仇的吶喊聲(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九章 南遷(求首訂,1/10)第四百六十四章 過了這村兒沒這店兒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五百五十章 嶽雷受罰第九十八章 過河第四百零五章 盡人事聽天命爾!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羣衆想看戲(求訂閱)第九十六章 殺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