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城市內的廝殺聲徹底散去,時間已經到了午後。大批的原住民被回鶻軍一吆喝,就歡天喜地的跑出家來替聯軍打掃起了戰場。
這些日子裡,他們可是被憋屈壞了。
從外頭殺進來的東喀喇部落,那都是信真神的,一佔了烏蘇,就立刻將城內城外的寺廟給悉數搗毀。接着就逼迫他們該信!
烏蘇城位於高昌國西北境,各階層與東喀喇多有往來,甚至內裡不少人對真神都不感到陌生。但高昌國畢竟是佛教爲本,對真神再是不陌生,驟然間轉變態度,那心中也不可能沒有怨言。
守兵的戰死者,就是集體埋葬,而聯軍的戰死者,尤其是宋軍的陣亡將士,卻是一一分辨出來,有軍法官記錄着,清點着身份銘牌。
宋軍並沒有進城,而是在城外安營紮寨,當城內的廝殺聲已經停歇的時候,營寨裡的炊煙已經升騰。
姚友仲也沒有停在城裡與亦都護等吃吃喝喝,而是回到營地裡探望傷病員。就見那傷兵營裡,就用木門板作的桌案,大批的兵丁圍坐着,正不講儀態的胡吃海喝着。
烏蘇這一戰並不艱難,但宋軍即便武備精良,遠勝過敵手,可在城頭的攻防戰中還是有不少士兵掛了彩,奪了城池,後方殺豬宰羊的,犒賞全軍。
一筐筐的麪餅擡了上來,還有着用盆裝的大塊肥肉,以及用骨頭內臟和下腳料熬成的大湯鍋,這就是軍中最好的伙食。而軍官的檔次就更高一級,比如吊着一條胳膊的楊再興,身前不止放着一甕酒,還有烤的金黃流油的牛羊肉。
姚友仲來傷病營視察時,現在重傷員處轉了一圈,攏共也沒多少人,然後就帶人直奔楊再興處。
這可是他極爲依賴的一員猛將,聽到他受傷的消息後還嚇了一跳。
姚友仲態度十分溫和,這裡可不是他擺上官威風的地方。那就跟“吳起吸膿”一樣,這是他招攬軍心的時候。
哪怕一切都是套路,可只要管用不就好了麼?
楊再興也就在傷兵營裡呆了一夜,當晚並未發燒的他,第二天就被軍醫踢了出去。
他也不去管這個時候的烏蘇城內有多少事情,不管亦都護爲代表的一些人與宋軍是不是會產生一些潛在的分歧,只直奔姚友仲而來。
後者正在中軍帳裡泡茶喝,不是宋人已經發展到登峰造極之境的團茶,而是歷史上朱明一朝方纔興起的泡茶。
趙構倒不是跟朱元璋一樣覺得龍鳳團茶太貴太奢侈,自己喝起來心疼。而是他真心不喜歡團茶。
而對於後世隨泡茶法興起的散茶,他雖然不清楚內裡的製作流程,但宮廷裡有的是人才。然後這東西就迅速的在汴梁城裡流傳開來,接着就在全國上下流傳開了。
對於這一點,趙構一點也不覺得意外。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很正常!
楊再興挺大大咧咧的,昨日在傷兵營大帥沒有於他多言語,只吩咐他出來後就來尋他,楊再興來了。
姚友仲上下打量着楊再興,並不說話,立刻就叫楊再興大大咧咧不起來了。心中直有點發毛,姚友仲這目光太叫人不舒服了。
“昌浩(楊再興字),你固然武藝出衆,但老話說: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我輩武人效命疆場,就難保沒個意外。可據本帥所知,你至今還未有娶妻?”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啊。”
姚友仲怎麼看眼前之人都覺得這真不像是一個書香門第的後人。
楊再興張口結舌來,他又不是傻子,怎能不懂姚友仲這般詢問的隱意是甚?但這話他真不好接口啊,人是面紅耳赤。
姚友仲也沒等他說話,就自行往下說了。
“我有個女兒,年方二八,正好配你,你覺得如何?”招攬出色的人才,引入新鮮血液,這是千百年來大家族維持興旺的不變手段。
姚友仲便看中了楊再興,也虧得他父楊邦乂是個執拗的讀書人,自己以舍選登進士第(宋徽宗詔罷科舉,取士悉歸學校升貢那幾年)了,就想要讓兒子也跟他一樣,也不看看自己那自幼就有神力的兒子是不是讀書科考的那塊料?
一個堅持叫兒子讀書進學,一個則想往着決戰沙場。
結果父子鬧掰,楊再興的婚事也給耽擱了下。
若不然,自己如何還有機會撿到這般好的一個大便宜?
楊再興人都一怔,不過也就是一怔,下一刻,他“啪”的一聲跪下,叫道:“小子拜見泰山大人。”能娶到姚友仲的閨女,那不管是嫡女還是庶女,對他都是一巨大的助力。
他老爹政和五年(1115年),以舍選登進士第。跟朝堂上記得官家信任的趙不試是一屆,可現在人趙不試是什麼地位?他爹呢?自己都只是州通判。
兼之楊家是讀書人,在軍中毫無半點干係,楊再興能有今天,那全是他提着腦袋打拼出來的。而要能有一個根腳身後的岳家在背後支撐,那簡直是如虎添翼啊。
除了被皇帝看重的嶽韓之外,再看現下宋軍中其他的方面大將,有幾個是沒由來的啊?
哪怕是出身不高的李彥仙,都隨着河洛的翟家兄弟與劉正彥關係密切。
楊再興還年輕着呢,心也大着呢,可不願意被人一輩子都死死地壓在頭上。
當初在東北的時候,就是因爲背後沒有支撐,才被人從前線擠到了二線當鹹魚,最後實在沒法才尋人鑽營,從東北調到西北。
楊再興這麼做,本只想着能在一線憑刀槍搏個遠大前程,不像竟入了姚友仲的眼。這要做了姚家的女婿了,豈不是補上了那塊最大的短板?
姚友仲樂得哈哈大笑,更爲這女婿的決然感到高興,軍伍之人要的就是這股勁!
“你不錯,真的不錯。”
他求楊再興做女婿,那第一看中的自然是此人神勇。這是楊再興最爲人樂道的優點,勇冠三軍。自身武藝高強,更每戰爭先,奮勇無匹。這般的性格配合着如此的武藝,在軍中想不出頭都難。
但更叫姚友仲看重的是他的頭腦!
這人雖然神勇無匹,卻不是有勇無謀的莽夫。看他在東北廝殺時候,幾次衝陣廝殺,有進有退,明顯不是那不知後退的鐵頭娃!
這種有勇有謀的年輕俊才,他不爲姚家納之,絕對是瞎了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