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莊城內外,十數股濃煙升騰。
幾處刀光劍影,喊殺連天,宋軍已經洪水一樣涌進了城去。
劉正彥“呸”的一聲,說道:“本想那密禮遏還有三分膽,敢有抵抗,卻不想連一擊都撐不住,真是螳臂擋車。”
郭永在一旁聽了這話,不由苦笑。
夫戰,勇氣也,現在宋軍大勢已成,誰會拼死抵抗?
城頭的兵將能一直強撐着不主動開城納降,那就已經很不錯了。
話說到了現在,郭永他都不覺得寶莊這一戰有必要打!
密禮遏強撐着不開城,怕也是覺得宋軍不敢冒大不韙,真的開打。畢竟這影響是很惡劣的。
要知道,高昌權貴在內附一事上,大多數人是持積極的支持態度。
一切都和和美美其樂融融的不香麼?
真要刀兵相見了,豈不是大煞風景?
如此,寶莊事件便能變成一種可以坐下來商談的‘外交事件’。密禮遏最後再是低頭認輸,他輸掉的牌面實際上也不大。
可劉正彥卻不管不顧的立刻發兵,可以說是叫密禮遏頓時懵逼。那城頭上做架子的兵將也立馬全掉了馬甲,一個個驚慌失措的,如何能夠抵擋?
哪怕宋軍根本就沒有石砲等重型器械,甚至連登城梯都是很簡單的長梯,但守軍人心已亂,就只能表現的不堪一擊。
高昌城王宮內。
畢勒哥臉色蒼白,看着一份報告,良久,嘆息聲微不可聞:“已經到了這地步了嘛?”
只是一天的時間,當宋軍在寶莊動武的消息傳入高昌城裡,那滿城的貴族官員們就用自己的真實表現向畢勒哥表明了自己最真摯的態度——他們都是親宋的。
這效果怕是劉正彥都不會想到。
他在寶莊城前毫不猶豫的堅定態度彷彿是一把利刃,叫高昌滿城的貴人都感受到了死亡的氣息。
宋軍用自己的堅定態度,表明了他們對高昌回鶻的安排。
——一切都是不容置疑,也不容有異聲的。
歡聲笑語和和美美固然是很高,突然間的露刃也的確叫一部分高昌貴人感到不滿,但是軟中帶硬的態度也叫更多的高昌人明白趙宋不容置疑的態度。
密禮遏的死,就是在告訴他們,大宋的意志不容違背。
想到這裡,畢勒哥渾身禁不住一寒,雙手都顫抖起來。
擺了擺手,畢勒哥先讓侍從退下去,自己微眯着雙眼思索起來。
一旁的亦都護和火赤哈兒也沉默着,對於剛剛得到的消息,他們雖然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卻也沒想到局勢會有這般的惡劣。
尤其是火赤哈兒心中更加複雜。
要知道,那日畢勒哥吐露真心的畫面彷彿還就在眼前,可事實上卻是大宋的兵馬都已經殺到高昌了。更糟糕的是,高昌城內的達官顯貴們也十分的不靠譜。
如此就顯得,他是那般的可笑!
支持畢勒哥抗拒趙宋,還自詡一片赤膽忠心,現在的結果那真是叫他有種說不出的滑稽感。
趙宋的大軍已打到了家門口,這不僅僅是軍隊的問題,還是大勢和信心的問題。
幾乎所有人都已失去了信心,甚至包括眼前的畢勒哥,因此戰無鬥志,不然就西域之廣闊,多的是可供周旋的地方。
“陛下,宋人來勢洶洶,不可不防啊。”斟酌了一下後,火赤哈兒率先開口,算是打破了沉默。
他覺得畢勒哥如果真下決心跟趙宋抗衡,那麼現在收拾東西逃出高昌城也爲時不晚。因爲不管是王宮的宿衛,還是亦都護手下握着的那支人馬,都還被畢勒哥把持着的。但問題就在於畢勒哥,他能下的這個決心麼?
畢勒哥心煩意亂下,自不會做出斷然決定,亦都護和火赤哈兒很快就告退出來。
但作爲宮廷的總管,作爲一個宦官,火赤哈兒是不會離開王宮的。
退回自己的房間裡,火赤哈兒一點都不爲自己的將來感到擔憂,人左右不過一死,他一個活了半百之念的宦官,還會怕死麼?
忠誠於畢勒哥家族纔是他心中最神聖的所在!
可樹欲靜而風不止。
火赤哈兒身爲畢勒哥最是信任的人,這個時候怎麼可能沒人打他的注意呢?
第二日從睡夢中醒來,火赤哈兒就在外室見到了魏彥明。
此人是姚友仲留在高昌城的‘坐探’,與城內很多回鶻貴人關係交好,比如那已經失去的前任丞相馬木刺。這個時候他能瞞過火赤哈兒的耳目進入宮廷,也不叫火赤哈兒驚奇。
只不過哪怕有這樣的認知,在看到魏彥明的那一刻,火赤哈兒的心中卻也是無限悲涼的。
高昌王宮竟然被一外臣進出自如,這說明宮廷宿衛之中必是有人背叛了畢勒哥。
而且那人地位還是很高!
“見過火赤總管。”魏彥明是開封府人。曾任延安府通判,西寧州知州等職務。是一個膽識、手腕、智慧全都不缺的人。
那馬木刺的突然病逝並沒有叫他警惕,但寶莊一戰的消息傳入高昌後,畢勒哥的反應就由不得他不提起心思來了。
依他此時在高昌城內的能量,想要探明畢勒哥的言行,也不是不可能。
哪怕不能看的一絲一毫不差,卻也能叫魏彥明瞧個大概。
在他眼中,畢勒哥顯然是存在着猶疑的。不管是心中本就有不甘,還是被劉正彥的無情給嚇到……
雖然趙宋大軍開進高昌城,指日可待,但畢勒哥作爲高昌回鶻的大王,他的一舉一動,還是能牽動很多高昌軍民的心的。
魏彥明不敢有半點疏忽大意。
現在尋上火赤哈兒,就是爲確保萬無一失。
畢竟先丞相馬木刺已經死了,火赤哈兒就是畢勒哥的第一心腹。
想要寬慰畢勒哥,魏彥明直接找上門去並非善策,經過火赤哈兒傳話過去,才更妥當!
“火赤總管,如今高昌與大宋,喀喇與大宋,孰強孰弱,一目瞭然。此乃根本也。大王與我大宋素來友善,不舉現有之軍馬城池乖乖降宋以保全己身,保全家族,做那螳臂擋車之舉,豈不是下下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