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

當藤原忠通引着日本使團人物再次回到江南時候,時間已經是春光明媚的三月了。

長江北岸,瓜洲渡裡,一羣個頭矮小的小鬼子望着與自己來時已經大變了模樣的長江兩岸,一個個咂舌不已。

雖然他們早就聽說了宋人善用水力,無分公私州縣,皆大起水車。但先前來到時候正值冬季,江邊的水車早已經停下。沒奈何,小冰河時期天寒地凍,即便是寬闊激流的長江都免不了冰封的下場,更別說其他了。

那水車盡皆立於岸畔,彼處冰層最厚,亦是最早結凍,別說小鬼子來的忒晚,那便是再早倆月那也無能看到水車在轉動,江畔水岸一座座作坊工坊熱鬧的沸反盈天。

但是現在,這些人一路沿着東南的官道下淮南,彼時冰雪消融,水車復動,一家家昔日冷清的工坊現如今再度熱鬧了起來,那一種迥然有別城池市井的蓬勃動力,叫日本使團上下全都震動。

這是日本之人所沒有見到的一種力量。

他們那裡也有各種各類的工坊,所屬不一,大小也不一。但他們從沒有見過這麼多這麼密集的工坊。

將一座座工坊隱藏在莊園內,再強大的一股力量被無形中分割的七零八碎。封建農業時代的日本是不可能誕生出‘工業’的。

哪怕這‘工業’是初級的不能再初級了。

而在大宋呢,工坊雖然還不能隨眼可見,可水力、風力、畜力驅動的器械卻已經有點遍地開花的勢頭。

日本使團經過徐州的時候,也就是利國監所在。他們看到的就是一副完全超出了他們大腦天際的畫面——一股股濃煙直衝到天上,遠遠的望過去,日本人都以爲是有妖魔降世。

利國監,趙宋有數的冶鐵基地之一。現在這裡光是冶坑就超過了五十數。

哪怕技術還十分的落後。可質量不夠數量湊。這裡絕對是當今世界上最最頂級的冶鐵鍛造中心之一。

五十多處冶坑,每處冶坑都在百人朝上,過半爲大戶掌控,所產鐵料三中取一上交。

這稅率較之先前着實升高不少,因爲之所以冶坑所產鐵料運銷都是有官府統一安排。可現在其餘下的鐵料是由礦主自行販賣,利潤大增。故而稅率水漲船高,他們也無話可說。

可着極限設置稅率,這本身就是趙宋的老傳統麼。

利國監每年歲入鐵料可超五百萬斤,遠遠超過了先前最是鼎盛的神宗朝時。

這是因爲利國監現在監查嚴格,往日裡的潛規則——瞞報漏稅——蕩然無存。而官府對剩餘鐵料的放寬,也讓冶坑戶主的生產動力大大升高。

整個利國監各冶坑的從業人員數額都在普遍上升,內中被官府直接掌控的一些冶坑,採礦伐炭人數都能超過五百人丁。

這兒本就是趙宋的四大鍊鐵基地之一,現在它的實際地位是有些在下降,可規模卻越發龐大。

就是因爲趙構的推動。雖然他無能力去跨越式的開發礦產,但轉手推動一下宋朝的冶鐵業卻也是輕而易舉的。

畢竟這東西是有利可圖的,只需要朝廷鬆一鬆口,有的是人願意出巨資來經營鐵礦。

而徐州更是因爲鐵料市場的興起而直接觸發了其鍛造業的蓬勃發展。

別的都不說,有了鐵料後,只是去打造鐵鍋、菜刀、鐵剪,那都是有多少就能賣出去多少。

成船的鐵器沿着運河被送到了大江南北,或是在中原銷售,或是被出口到日本、南洋,乃至是遙遠的天竺、天方,鐵鍋等器物絕對是眼下貿易的搶手貨。

這就使得徐州境內的鍛造工坊扎堆,其有限的河段(泗水)兩側更是匯聚了一座座工坊,一輛輛水車聳立。配合着這些工坊的工匠,以及水陸間往來不絕的客商和那一船船的貨物,可不就有一股無言的偉力叫日本上下都爲之禁喏。

如果這些工坊是日本的……?

從徐州到瓜洲渡的一路上,藤原忠通不止一次的這樣想,整個日本使團上下也都不止一人的如此遐想過。

如果這些工坊是日本的,那該多美啊。

宋人只是區區一個利國監的產鐵就甩了日本十條街。

兩國國力差異之大,由此可見。

“宋人工商之盛遠越我國,財賦之巨亦勝過我國許多,吾憂國事,多日冥思,有所得。”藤原忠通下筆有如神,在一個隨身的小冊子上連連寫道:“宋人報紙有言:商旅不行,貨不能通南北,物不能盡其用,民不能得其利。民無利則不富,民不富則國無稅,國無稅則兵不強,兵不強則天下危。……

立國之本首在賦稅錢糧。然今日之日本,半數土地化爲莊園,餘下雖屬知行國,卻多爲皇族、廷臣所得。”

朝廷的賦稅在連年減少,情況已經危及到了什麼地步,作爲太政的藤原忠通心知肚明。

在全國半數土地已經莊園化的現在,日本的莊園領主制已經徹底建立。

大量的農民成爲莊園的專屬農民,莊民生產糧食、農副產物、山林產品和家庭手工業品,這些產品除少部分用於滿足莊民本身需要,餘下的就是莊園主的財富。他們或是用來享樂奢靡,或是用來維繫莊園武力。

作爲朝廷的官員,或是寺廟僧侶,莊園的領主通常具有使莊園免於外界干涉騷擾的權勢。這就像中國漢末三國時期的地方豪強。想也知道他們能拿出多少錢糧交稅,又有多少財富民口被他們隱沒在莊園內。

而且一個個莊園就是一層層隔閡,莊園經濟作爲一種農業同家庭手工業緊密結合的自給自足型經濟,整個莊園便是一個同外界很少聯繫的經濟整體。

以至於日本民間的商業還相當原始,便是平安京、奈良等貴族雲集的地方,定期市外都少見固定集市和小賣店。某種程度上,與中國往來頻繁的平戶港都是日本商業最是繁華之地了。

日本與中國的貿易,看似很多貨物已經流入了日本,但卻是直接進入貴族手中,進入莊園的。

民間的商業實在有限的很啊。

藤原忠通自負是不敢去動莊園的,那太燙手了。別看他是藤原一族的頭臉人物之一,還是鳥羽的心腹,當朝的太政,但要是真想不開去冒天下之大不韙,卻也只有身死族滅的下場。

可要是在商業上動手呢?

舊有的利益不去觸碰,而是去開闢新的利益,那就是狠狠地咬下一口,想必也是應該的!

想到這裡,藤原忠通臉上閃出一抹喜悅。腦子裡的思路徹底貫通了。

“總算沒有白走這麼一遭!”

雖然沒能探明趙皇帝的心意,是一大遺憾。可能從中尋到一條可行之路,另闢蹊徑,則爲大善也!

第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第一百九十三章 幫一把李自成(求訂閱)第三百一十四章 陽謀第四百五十九章 出榆關第三十四章 陷阱第三百一十二章 殺不盡的南蠻,打不完的炮第四百一十章 農民和商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五十三章 反轉大戲(求收藏)第五百八十七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四百六十四章 過了這村兒沒這店兒第四百零八章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第三百七十五章 燕王趙構第五百零九章 活例子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四百零七章 士大夫的苦日子真的要來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恥第五百八十七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三百三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二百二十九章 日本人已經完了(求訂閱)第四百五十六章 海東總管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四百一十二章 相州韓氏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五百六十章 希望第四十章 大難題第五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寒冬到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構:老子真想多了第七十 八章 斬了鄭芝龍第五百八十一章 奶一口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二百七十章 太嚇人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軍必勝!第二百九十六章 揭開鄭芝龍的真面目第五百零一章 銅臭第四百四十八章 安定,朔方第五百一十七章 首鼠兩端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宋巨諜第四百六十四章 過了這村兒沒這店兒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一百八十一章 李自成的‘王者’馬甲能保住嗎?第三十四章 陷阱第三百七十二章 耿南仲獻策第二十四章 說好話不花錢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險第三百三十二章 北狩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腳抵京,後腳攤牌第四百六十四章 過了這村兒沒這店兒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火,火!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三百四十八章 河北大元帥府第九十章 無恥第三百零六章 排槍擊斃與排隊送死第十一章 去遼東打醬油嗎?第三百一十七章 奸臣啊,大奸臣第五百八十章 西遼第八十六章 沒吃到羊肉還惹了一身的騷第五百九十一章 邢文閣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順有天命,開局就王炸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四十八章 突圍(求收藏)第七十章 韃子殺來了(求收藏)第五百七十五章 濃郁的挫敗感第一百八十三章 師傅都不管用,徒弟很能耐麼(求訂閱)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笨蛋千千萬萬,許爾安爲什麼這麼突出?第四百三十一章 勢不如人,無可奈何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西鹽商第三百九十一章 無可奈何第一百五十九章 南遷(求首訂,1/10)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十章 好法子第四百六十二章 壓箱底的寶貝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明公主做兒媳第二百零三章 南明怕是不成的(求訂閱)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五百九十二章 給宋人當刀第三百四十六章 風光一時,後悔一世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一百五十四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紙和奏疏第五百四十四章 好演員,好演技第二百二十六章 切肚子太疼,還是槍子打死好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再添實力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賊,殺虜!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順皇帝要見血第九章 閩地來的海蠻子第二百九十章 保定已先敗第七十六章 清軍南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朕是不會虧待她們的第二百七十章 太嚇人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