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3章 態度

(?)

朱代東一出書房,兆邦文跟席文軒都覺得身上的壓力突然消失了,席文軒趕緊給兆邦文加了水,又遞了根菸給他。朱代東不怎麼抽菸,他們兩杆老煙槍,也只能儘量少抽。

“兆書記,陽市的工作比焦遂要好搞吧?”席文軒幫兆邦文點了煙,笑吟吟的問。

“怎麼會呢,現在想起來,還是在朱書記手下幹事最舒服。”兆邦文說道,他現在很是後悔,當時還在焦遂的時候,沒有早一點向朱代東敞開心扉。如果能早一點與朱代東消除隔閡,他寧願在焦遂當政法書記,也不願意來陽市當這個紀委書記。

“只有失去了,纔會覺得珍惜,看來我得珍惜在朱書記身邊工作的每一天。”席文軒笑着說道,他每天跟在朱代東身邊,並沒有覺得有何不妥。他原來也給龔德榮當過秘書,那個時候龔德榮作風也很正派,但思想並沒有朱代東開放,思路和視野都不可同日而語,他每天做的幾乎都是重複的工作。

可是在朱代東身邊則不然,朱代東本身就是秘書出身,雖然席文軒現在也無需親自動筆,但有些重要的材料,還是必須由他來弄。朱書記對材料的要求,也比較嚴格,如果拿千篇一律的東西,肯定是要挨批評的。所以他倒是覺得在朱代東身邊工作,壓力還比較大,工作也比較緊張。

但兆邦文的話顯然也是肺腑之言,正如他所說,有的時候要失去,纔會懂得珍惜。朱代東的工作方法與思路,跟他所認識的每一位領導都不相同。工作起來非常務實,而且最重要的是。效率非常高。

比如說今天白久文的事實,換成其他的領導,恐怕要仔細斟酌,但是看朱代東的意思,只要跟柳隨風通完這個電話,馬上就會做出決定。並且以席文軒所知。朱代東很少會做出錯誤的決定。就算是他會犯錯誤也會馬上改正,絕對不會以更大的錯誤去掩蓋原來的錯誤。

“那是當然,文軒,我覺得如果你在朱書記身邊再工作幾年,以後出去完全可以獨擋一面。”兆邦文笑道,席文軒原來他也是知道的,在市委值班室可以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但是被朱代東選中之後,整個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劉燁華。現在的席文軒。顯得沉穩而自信,做事有張有弛,已經具備了一個一把手的氣質。

“借兆書記貴言。”席文軒笑着說道,他才擔任朱代東的秘書半年多時間,按照朱代東的任期,在焦遂至少還有兩年半時間,也許到那個時候,他纔會對自己今後的工作。有一個明確目標。

作爲黨的幹部,有的時候並不是完全根據你的能力來分配工作的。體內的職位,遵循的原則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如果沒有那個坑,就算他這個蘿蔔再好,也沒有發揮的餘地。

兆邦文還要說話,突然看到書房的門被推開。朱代東走了進來,他跟席文軒馬上站了起來,兩人異口同聲的說道:“朱書記。”

“邦文書記,剛纔我跟隨風書記通了個電話,他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這樣吧。明天我跟麗蓉書記溝通一下。”朱代東說道,他自然不能直截了當的告訴兆邦文,白久文肯定是有問題的,只能通過這種方式,隱晦的告訴兆邦文自己的想法。

“朱書記,這下我就放心了。”兆邦文高興的說,雖然朱代東沒有說出自己的意見,但是他的做法已經明確告訴自己,他是支持自己的。

“邦文書記,你可不能高興的太早,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朱代東微笑着說,作爲焦遂的市委書記,他是不應該對陽市的事情指手畫腳的。但是兆邦文現在跟他的關係,如果他不出面,就有些說不過去了。再說了,朱代東認爲兆邦文這次做的是正確的,於情於理他都必須支持。

“請朱書記放心,我會小心行事的。”兆邦文微笑着說。

“文軒,在省紀委沒有插手調查白久文之前,要注意保密。”朱代東叮囑道。

“好的。”席文軒點了點頭,他相信柳隨風或者劉燁華隨後就會問自己。

果然,席文軒還沒到家,劉燁華的電話就到了,他先問席文軒在哪裡,得知席文軒在回家的路上,劉燁華就問他,今天兆邦文是不是到了朱代東那裡。

“劉總,你的消息還真是靈通,我剛從朱書記那裡出來,你的電話就到了。兆邦文書記確實到了朱書記那裡,但我只待了一會,朱書記就讓我回來了,你也知道,朱書記最是見不得我跟小付加班的。”席文軒解釋道,如果說他一點也不知道兆邦文的事情,那肯定是假的。但若是都告訴了劉燁華,那又違背了朱代東的意願。

“我也是受柳書記所託,既然你不知道那就算了。”劉燁華說道。

“其實兆邦文是柳書記的下屬,他還能逃得了柳書記的手掌心?”席文軒微笑着說。就算自己不說,其實柳隨風和劉燁華應該也很快知道,只是一旦省紀委介入調查,柳隨風想要再阻止,就來不及了。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你的朱書記,也不能在焦遂爲所欲爲吧?”劉燁華說道,雖然柳隨風是陽市的一把手,但他還不能凌駕於市委常委會之上。

柳隨風不像朱代東,朱代東所做的事情,都是以公事爲先,就算他要專權,也是爲了集體或者老百姓的利益,自然就能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

一個星期之後,史麗蓉親自帶着調查小組到了陽市,而省紀委也在陽市市委常委會上,宣佈了省裡的決議,對白久文同志進行雙規。白久文突然被帶走,讓柳隨風措手不及。這次省裡的保密措施做得太好了,他甚至都沒有提前得到消息,只是史麗蓉在宣佈決議之前,單獨通知了他,但也僅僅是提前了半個小時而已,他根本就無法採取任何措施。

白久文被雙規,很快就被查出各種問題,陽市各種傳言都有,但最重要的,還是紀委書記兆邦文公開跟柳隨風唱反調。而兆邦文在陽市,也真正建立了威信。

第665章 防微杜漸第289章 神秘的電話第302章 美國干涉第1197章 一切行動聽指揮第1362章 這不是談判第1480章 腳下一軟第1672章 查吧第1525章 製造傳聞第1386章 朱代東的態度第1441章 聯合檢查組第175章 與丈母孃的第一次交鋒第377章 加更!第1293章 牽線搭橋第1047章 重大事件第1579章 基本定了下來第557章 退無可退第595章 這是真的嗎?第348章 經濟規律不適合官場規則第866章 成功第28章 出了錯第1981章 損人害己第113章 瘋狂的認購證第1060章 營銷第104章 不得不還第774章 觀察第1469章 言聽計從第1126章 城府?第106章 李金的警惕第2083章 前程似錦第1748章 細心第1813章 一萬元的罰單第318章 一開口就露餡第1504章 朱代東的態度第966章 楚都市的數據第728章 澄清第1643章 醒悟第879章 不能過線第377章 加更!第315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第1412章 上報與溝通第729章 對調第1625章 沒有秘密第592章 什麼也沒得到第1543章 又快又好第464章 另闢蹊徑第1593章 減免罰款第53章 去侯家塘村第675章 朱代東感興趣的人第1746章 期盼第1290章 無視?第2072章 影響深遠第2063章 交流第2062章 柳暗花明第636章 袁慶民之意第812章 已經向元書記彙報第843章 還要退讓?第242章 送就要送最需要的第1305章 享受改革成果第1203章 思路決定出路第1055章 嚴重警告、記大過第880章 反映情況第1745章 借勢第1021章 指點第1576章 與時俱進第323章 直接無視!第759章 不可阻擋?第1879章 善意第509章 接近第1130章 新的契機第707章 市委宣傳部第1581章 獨特的吸引力第1687章 禍不單行第449章 市委一秘的出路第1305章 享受改革成果第815章 很重要第1330章 升級第683章 風聲鶴唳第1994章 框架安排第1286章 跑部錢進第656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九月百一十八章 一舉兩得第69章 難以啓齒第1266章 想法第1295章 再給你一次機會第49章 首功第2032章 態度問題第1347章 不聽不信不傳第590章 退讓第2031章 傾聽第1694章 中毒第1258章 出發?第970章 戰時速度第1026章 重大進展第579章 很誇張第1953章 大海撈針第1794章 偷竊禁地第1557章 從政治上考慮第1784章 搶包廂第1182章 錦上添花第7章 清朝神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