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9

動聽的鑼鼓敲起來;悅耳的嗩吶唱起來。整裝待發的青年人,胸前戴着大紅花,滿面春風的站在插滿紅旗的車廂裡。廂板上掛着紅色標語,車頭紅花朵朵。送親友的人,不斷向孩子們揮手。車上的青年人高呼,“再見了父母、親人,再見!”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車隊,跟隨閃過的片片綠洲,風馳電掣的行駛在遼闊的原野上。

車上,知青領隊給青年人講述知青的趣聞軼事,講當年熱烈而難忘的場面。時不時傳出動人的歌聲,美如畫的大自然,傾聽着人們的歡歌笑語……

在歡呼聲中,知青車隊駛進前進公社。歡迎的公社幹部、大隊書記、主任、生產隊長、知青代表到車上搬行李卸箱櫃。一切就緒後,公社書記簡短的致辭,贏得了熱烈的掌聲。接着,知青辦主任宣佈知青名單。其中兩名男戶員,一名女戶員,落戶前程大隊第一生產隊。

此次簡截的迎接儀式是從前幾屆繁瑣的儀式中總結而來。以前把知青請到禮堂,大家循規蹈矩的坐在那兒開歡迎會。領導講話,各界人士的發言,知青代表的表態。知青們無可奈何的再次拿起自己的物品。這一進一出,原本充滿熱情、好奇的青年人,瞬間被一盆冷水澆了個透心涼。於是,公社廣泛徵求知青等各方面的意見,纔有了今天的場面。

所有的知識青年都“名花有主”。大夥一起把他們的物品裝上車。

昂頭靜候的棗紅馬,腦門兒上帶着紅花,脖子上掛着鈴鐺,馬鞍子、褡腰上飄着五顏六色的綵帶。“嘚、嘚……”迎接青年的馬車行駛在回家的路上。

丁贊東把新奇與想象藏在心裡,她十分安靜的坐在車上,不錯眼珠的看着綠油油的莊稼。當她知道英俊帥氣的伍一就在眼前時,她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同時一股強烈的思念使她有些躁動。

車上的王書記講着大隊的發展史,介紹着生產隊的狀況。集體戶在的隊是全大隊收入最高的生產隊。“哪天也沒有掉下三塊錢,並且是按每天十分計算。咱們的整勞力每天掙十二分。”王書記接着說:“知識青年上山下鄉,使我們認識到農村是個廣闊的天地;使我們懂得責任與擔當。”他信心百倍的說:“貧下中農、知識青年是一家親。讓我們挽手並肩共同治理好、管理好農村。”這位農民打扮的書記說起話來和藹可親。“現在農村生活好了,幾乎家家都殺年豬,我們家給你們留的鹹肉己經拿到戶裡,還有一瓶白酒,隊長也拿了酒。”

王書記坐在車後頭,兩條腿垂到下面,時不時還前後蕩着。

“隊裡也送上禮物,”隊長說:“一盤豆腐,一盆黃豆芽。”

“隊長,這豆芽是?”老戶員不解的問。

“我讓豆腐坊生的。”

“隊長處處爲我們着想,”伍一欣喜的說:“並且時間掐得這麼準。”

隊長抿嘴笑了。

伍一深情的說:“隊長知道我們沒有菜,專門成立了豆腐坊,時常還讓家裡人給我們送米(小米、黃米)、送菜。”

“能評上先進集體戶,首先要和生產隊、社員搞好關係。”王書記接着說:“當然和你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你們是茁壯成長的花朵,農村、農民是綠葉。”

“貧下中農是我們最好的老師。”伍一說道。

“大有作爲的廣闊天地,是青年人的未來和希望。”王書記深情的說:“咱們戶的丁同志,可以到單位上班,但她執意來到農村插隊落戶,這種精神是值得稱讚的。”

“你好書記、隊長。”靜靜聽着人們說話的丁贊東,聽到王書記說到自己,馬上轉過身向坐在後頭的書記、隊長報告。

當丁贊東轉身說話的時候,書記、隊長才見到她的笑容。王書記驚愕地發現,“戶裡的女同志,一個賽過一個。”聽到王書記的話,丁贊東白皙的臉龐頓時紅潤楚楚,星星般玲瓏的眼神與太陽般明朗的微笑。或許,這就是父母的成功之作,打造出靚麗的容顏與纖細的身材。

聽到書記、隊長的讚賞,伍一卻說:“集體戶人才輩出嘛。”

“是啊,”王書記說:“今天慶祝新人的到來,慶祝老戶員下鄉兩週年。”

“慶祝雙喜臨門。”車上的人異口同聲的說道。

“小小年紀,離開父母、親人紮根農村,我們的責任是關心好、照顧好、保護好、帶好你們。”

道路兩旁的莊稼和生長在裡面的昆蟲,彷彿在靜聽着清脆的馬蹄聲和悅耳的鈴聲。棗紅馬一邊前行,一邊“咴兒咴兒”的叫着。它已經看到遠方的“家”了。

“小伍很能幹,嘴一份,手一份。”愛才的王書記向公社領導推薦伍一的時候,說的就是這句話。

的確,自從伍一插隊到前程大隊。經過一段時間的勞動和接觸,王書記有了自己的結論:小夥子不簡單,說話辦事頭頭是道兒,並且文筆又好,有超前的意識和能力。幾個月後,大隊民兵連長空缺。王書記向大隊班子提出自己的意見,大隊一致同意伍一任大隊民兵連長。

伍一任民兵連長後,對大隊積壓、公社掛號的幾起案子,進行深入細緻的查辦。原來棘手難辦,百查無果的原因是捲入親戚套親戚的怪圈裡。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只有營私舞弊,不了了之。當伍一查清這層關係並快刀斬亂麻,很快就人贓俱獲。偷盜者再想抵賴,這回得看清楚是誰辦的案子了。

當公社領導聽完伍一的彙報便脫口而出,“小夥子的口才不錯嘛。”

由於伍一揭開並解決、處理了社員窩心、憤恨的事兒,排除了不安全的隱患,社員的心裡敞亮了。從此,社員把伍一當成自家人。

轉眼到了一九七四年元旦、春節,公社舉辦多種形式的聯歡活動。伍一在聯歡會上,朗誦了自己創作的三首詩歌一一《迎新年》、《祖國讚歌》、《五.四之歌》。伍一賦有感召力的朗誦,使參加聯歡的人眼前一亮。至今公社領導幹部、大隊書記還在背誦……如同樹木增年輪,枯老伐去,辭舊吐新芽……隨着日曆的撕下,古去今來,新春來到了!元旦,新年的第一天……然後公社領導、大隊王書記召開碰頭會;然後公社領導和伍一談話;然後公社領導委派招待所的工作人員,把一套嶄新的被褥放到公社文化站的炕上。於是伍一便開始了公社文化站的工作。

然而儘管王書記是衚衕裡扛扁擔直來直。但伍一認爲:王書記起碼在今天這個場合……

“知道了,”王書記舉手製止了伍一,同時糾正自己的言行。“知錯必改,就是好同志嘛。”

車上的人爲王書記拍手叫好。

王書記平復一下激動的情緒,說:“伍戶長,戶裡來了新人,可以住幾天?”

“能住幾天。”伍一爽朗的答應着。

這位新中國伊始參軍入伍的老兵,在部隊光榮的入了黨。退伍回家鄉不久,就被任命爲大隊書記。由此,改造前程大隊一窮二白的農田基本建設打響了。他夜以繼日的帶領全體社員,治鹼防沙,改造農田,並遵循“水利是農業的命脈”,修渠打井。經過幾年的奮戰,貧瘠的土地變桑田,糧食產量連續翻番兒。他永不懈怠,始終戰鬥在農業生產第一線,帶領社員羣衆向穩產高產挺進。自從知識青年落戶到前程大隊,王書記高度重視青年的成長和教育。城裡的“老大哥”把孩子交給農村,作爲大隊的當家人,他時刻體恤青年的衣、食、住、行,關心他們的學習、勞動和生活。每當他聽到戶員那些海闊天空又厚今薄古的知識,他受到鼓舞和鞭策。每個人的知識、實踐和經驗,都可以互爲所用。所以,伍一帶着文化站的工作下來,大隊、生產隊、集體戶會有新的氣象、新的朝氣。他們可以談集體戶的建設與發展;談大隊、生產隊的遠景規劃;談知識,談古今多少事。作爲大隊書記,他知道有伍一、丁贊東這樣的熱血青年,紮根農村幹革命,農村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他想,我們的農村天地一色鬱鬱蔥蔥。勤勞樸實的人用自己的雙手建立起美好的家園,讓我們共同托起農村的美好明天。

歡聲笑語迴盪在綠油油的田野上。

“架……”車老闆兒快馬加鞭。車上的人,已經看到屯子裡迎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