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京師忠臣驅韃虜(一)



天地間的肅殺氣氛越聚越濃,空氣也凝成一個大圓球,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京師的一場惡戰悄然拉開了序幕!

這一日,瓦剌軍的先頭部隊抵達京師城下,也先派出的探子細細回報了京師的守備狀況,也先聽了有些失望,京師守軍遠不像王振說的那麼不堪一擊。

于謙聽說明軍在土木堡慘敗,早就暗中下令,抽調京師附近的兵力,一起守衛京師,而且又快馬加鞭地傳令,讓地方上的軍隊火速趕回,迎戰也先,守衛京師!

也先有些沮喪了,恐怕自己在於謙的手上討不到好處,但自己剛剛大獲全勝,士氣高昂,要是撤兵的話,以後永遠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他下令,讓瓦剌兵先駐紮下來,伺機出戰,自己苦思冥想,等待戰機,然後尋隙進擊!

明朝朝廷這邊,衆臣聽說皇上已爲也先所擒,京師也被瓦剌大軍包圍,登時人心惶惶,在朝廷上爭吵不休:有人建議遷都南京,暫避瓦剌兵鋒,他們認爲現在京師只有十餘萬老兵弱將,根本不是也先的對手,皇上親自帶去的五十萬大軍尚且一敗塗地,這十餘萬人跟也先對抗,豈不是拿雞蛋碰石頭嗎?

監國王爺朱祁鈺六神無主,問于謙道:“於卿,你看現在該怎麼辦?”

于謙朗聲道:“王爺不必驚慌,現在有人主張遷都,臣立即明白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現在的敵人不是韃子,而是我朝害怕韃子的心思,是一些守城之將不思守城,一味主張南逃避敵的歪主意,壞心思!”說道高亢處,他情不自禁地流下熱淚!

朱祁鈺慌忙叫道:“於卿,能守住京師嗎?”

于謙聲振屋瓦:“王爺,我朝一定能守住京師!”他慢慢轉過身來,似乎是對羣臣解釋,又像是給朱祁鈺吃定心丸:“大家都是讀過書的人,應該知道前朝的宋室吧,宋人在金兵的步步緊逼之下,棄都南遷,結果呢,大家都知道了吧,宋朝皇帝偏安一隅,樂不思蜀,眼見國土淪喪,民不聊生,他們仍然花天酒地,時時不忘縱慾享樂,最後國破家亡!我朝能步他們的後塵嗎,大明朝的基業怎能毀於我們這些人的手中?只要我們一心想守住京師,韃子兵鋒再利,又能奈我何?現在我們應該鼓勵京師軍民,和他們團結一心,保衛京師!韃子再強,也會在京師吃一個大大的敗仗,大明必勝,韃子必敗!”

朱祁鈺心下稍安,道:“於卿,本王命你接管京師的一切守備,大明軍隊隨你調用,只要你能保住京師,一切聽你指揮!”

于謙當仁不讓,大聲道:“王爺放心,微臣必不辱使命!”

朱祁鈺長舒了一口氣,笑道:“於卿,你還有何需求,儘管開口,本王能幫你辦到的,一定爲你辦好,順便助你一臂之力,讓你安心守城!”

于謙道:“王爺,石亨原本立下赫赫戰功,只因在大同寡不敵衆,所以遠道趕回京師求救,皇上一時受王振所惑,沒有重用他,現在石亨無事可做,賦閒在家,眼下京師守城正缺人手,臣求王爺讓他官復原職,助臣一臂之力!”

朱祁鈺面露難色:“皇兄臨走時,再三叮囑本王,不可重用石亨,這樣吧,本王折中一下,封他爲右都督,掌管五軍大營,助你守衛京師!”

于謙大喜,只要石亨幫助守城,是否官復原職,他自然不敢深究,道:“多謝王爺,如此甚好,王爺,如果沒有什麼事,臣請先行告退。”

朱祁鈺笑道:“本王沒有什麼事了,你快去想個辦法,打敗韃子,守住京師吧。”

于謙領命,躬身退出,快步回府,低聲對一個屬下道:“快請石亨將軍。”那手下應了一聲,自去傳令。

過了一會,石亨邁着大步,走進於府,于謙快步迎出,二人寒暄一陣後,分賓主坐定。

于謙笑道:“恭喜恭喜,右都督,我向監國大人說了,雖然沒能讓你官復原職,但現在王爺封你做右都督,和我一起保衛京師!”

石亨淡淡一笑,不能官復原職,他多少有些失望,但現在也不好說什麼,跟着于謙笑道:“於大人,多謝你的厚愛,屢屢相助,小人如何敢當?”

于謙哈哈大笑道:“右都督,你我之間何必客氣?好了,我們還是言歸正傳吧,我知道你有本事,現在京師被圍,你有辦法解圍嗎?”

石亨聽了,淡淡一笑,道:“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客氣了,於大人,現在京師有九大城門,韃子要想進城,必須先過了九大城門這一關,所以,只要我們守住這九大城門,京師就能夠安然無恙,這樣一來,我們拖住了韃子的後腿,等到地方上的軍隊趕回來,成了我們的援軍,那時強弱之勢逆轉,韃子怎能擋得住大明軍?現在他們圍得我們水泄不通,那時就該我們關門打狗了。”他久經沙場,這番話一語中的,句句在理。

于謙微微笑道:“我們如何守住九大城門?”

石亨笑道:“九大城門之中,正中間的德勝門是最寬闊的,據我猜想,韃子定會千方百計地攻破此門,他們的長處是騎兵的速度很快,衝擊力極強,所以韃

子想要進城,就必須找一個寬闊的城門,好讓騎兵一擁而入,此其一也;二來韃子遠道而來,一旦開戰,定然不敢在門外久戰,他們的糧草可能供應不上,所以現在韃子按兵不動,想必在等後方的糧草,而韃子要想進城,又不敢只派一小部分人先來試探,他們定會傾巢出動,人多就可能擠成一團,也先會找一個寬闊的城門,好讓韃子兵快速進城,以免自亂陣腳,所以德勝門是破敵的關鍵。韃子人太多,全部進城會花一些時間,只要我們在德勝門設下埋伏,先放他們一部分人馬進城,作爲誘餌,韃子戒心一去,我們趁機猛攻他們的中間部分,那時外邊的人進不來,裡邊的人出不去,再讓神機營火炮猛轟,這樣一來,韃子敢來一萬,咱們就炸他一萬,敢來兩萬,我們也叫他們留下兩萬人頭!”

于謙聽他說得頭頭是道,拍手大笑,忽的想起一事:“萬一韃子反應過來,我們豈不是要受他們前後夾擊?”

石亨淡淡笑道:“於大人,這你不用擔心,到時我親自在城樓上督戰,只要我們掌握好分寸,放進來的韃子足夠吸引也先的大軍,又不會對我們造成威脅,如此就夠了,只是這裡面有個麻煩——如何吸引他們的先頭部隊上當入城。韃子現在很沉得住氣,我們又失去了主動權,現在貿然出戰,對我們很不利,萬一地方上的軍隊還沒趕回來,韃子的糧草先運過來了,那時也只好聽天由命了,現在趁韃子糧草還沒運到,我們就得吸引他們,讓他們出戰,只有這樣,後面的計策才能派上用場。”

于謙笑道:“這個容易,你一定想好了對策,快快說來,我好去準備準備。”

石亨面露難色,苦笑道:“於大人,這個有點麻煩,但只要你捨得,那就比較容易了,我在大同時,曾細細研究過也先的攻城辦法,他攻打城池,一向先派出俘虜,擾亂對方軍心,然後乘隙進擊,這一招極其陰毒,我也沒想好萬全之策。”

于謙倒吸了一口涼氣,冷冷地道:“韃子如何用俘虜亂我軍心?”

石亨道:“也先這一招是學成吉思汗的,他們會抓大量老百姓,充當俘虜,等到攻城之時,驅趕俘虜前行,等俘虜來到城下,城門上的守軍稍有婦人之心,顧及百姓的性命,打開城門,韃子就會渾水摸魚,溜進城中;如果守軍不開城門,他們就殺掉老百姓,而老百姓是守軍的衣食父母,城上守軍眼睜睜地看着同胞慘死,軍心就會大亂,韃子就會趁隙出擊。”

于謙厲聲罵道:“夠韃子,好狠毒!不行!不能讓韃子害我大明百姓!”

石亨淡淡地道:“於大人,我想了很久,現在纔想出一條計策,勉強能對付這招,我們將計就計,用老百姓做誘餌,吸引韃子上當……”

于謙毫不遲疑地打斷他:“不行,不能讓韃子害我大明百姓,還有沒有別的辦法,讓韃子上當?”

石亨道:“於大人,請你冷靜地想一想,幾十個老百姓,跟大明朝全國的百姓相比,孰輕孰重?現在韃子不出戰,恐怕就是因爲抓不到俘虜,所以纔不敢出戰,大人,戰機稍縱即逝,萬萬猶豫不得啊。”

于謙一字字地道:“我們拼命守住京師,正是爲老百姓着想,只要京師城門沒有被韃子攻破,我就決不讓韃子逞兇,動我大明百姓一根毫毛!我們要是連百姓都保護不住,守這城門又有何用?”

石亨見於謙動怒,連忙好言勸慰:“於大人,請容我好好想想!”

于謙轉過頭去,擡頭望向屋外的天空,一言不發。

石亨想了一會,道:“於大人,我們可以不用老百姓當做誘餌……”

于謙大喜過望,低下頭來,喜上眉梢:“真的?”

石亨垂下頭去,顫聲道:“於大人,我們用守城的士兵作誘餌。但是這樣的話,我們的守衛力量又會減弱,韃子也會起疑,要想讓他們上當,恐怕就不那麼容易了。”

于謙聽石亨用士兵做誘餌,心中暗暗想到:“難道這些士兵就不是大明的百姓嗎?”但他不想讓石亨太過難堪,神色漸漸恢復平靜,反問道:“非用誘餌不可嗎?”

石亨道:“大人,你有所不知,我在大同的時候,眼見韃子一天天強大起來,我就派人專門蒐集韃子的情報,也先的戰法,我也瞭解了不少,我曾仔細捉摸過也先的心性,現在韃子在土木堡大獲全勝,照平常的做法,也先早就乘勝追擊了,但是現在他沉得住氣,這裡面定有蹊蹺,據我推測,因爲沒有俘虜做開路人,也先不敢貿然出擊,所以他在等待時機,可是像這樣拖着,我們耗不起啊,恐怕等地方上的軍隊來了,韃子一聽到風聲,就夾起尾巴逃了,這樣的話,我們傷不到他們的筋骨,他們長不了記性,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心,韃子逃回去,喘過氣來,還會來擾大明,遇上這樣的對手,我們防不勝防啊。”

于謙耐心地聽石亨把話說完,知他說得有理,但自己身負保衛京師的職責,一向愛民如子,現在情勢所迫,要讓老百姓羊入虎口,自己怎能忍心如此損民利己?再說,又有哪個老百姓不

愛惜自己的性命,肯心甘情願地送命?

石亨跟于謙交往久了,漸漸瞭解他的心性,知道現在不能多說,一切都得於謙自己拿主意。于謙心潮起伏,忽道:“把韃子引進城後,能不能想法救下百姓的性命?”

石亨一愣,這問題他從來沒有想過,低頭思索了一會,忽的擡起頭來,卻見於謙滿臉喜色,正要對自己開口說話,他當即閉口不言,只聽于謙笑道:“我有辦法了,這樣吧,我們先在城內埋伏士兵,準備接應百姓,反正是故意放韃子進城,又不對他們立即動手,正好讓伏兵掩護百姓,右都督,你意下如何?”說着滿臉喜色地望着石亨,

石亨跟于謙想的差不多,當下笑道:“大人高見,我們想到一塊去了。”

于謙忽的想起一事:“聽說韃子此番前來,帶了三十多萬人馬,而我們只有十萬軍民可用,這樣一來,恐怕不能將他們一網打盡。右都督,你想個辦法,讓也先嚐嘗全軍覆沒的滋味吧。”

石亨笑道:“現在敵衆我寡,能把韃子打退,就很不容易了,大人還想殺得他們片甲不留?這樣吧,我們各個擊破,韃子這麼多人馬,前後未必能照應的周全,我們集中兵力,趁他們有人掉隊,就上去圍而殲之。要想殺得韃子一敗塗地,定要出一支奇兵,現在德勝門外有埋伏,要是有人從側後攻擊也進,砍斷也先的左膀右臂,那麼也先定會全軍覆沒!”

于謙聽了,心下大喜,不住點頭稱讚,待石亨說完,笑道:“這樣吧,你快去五大營,跟那裡的將軍商量一下,好好準備德勝門一戰,我去想法子,找到一支奇兵,我們一定要殺得也先一敗塗地,讓韃子長足記性!”

石亨見狀,笑道:“既然如此,末將告辭了。”說完轉身退出。

于謙目送他遠去,隨即擡起頭來,深深吸了口氣,笑道:“我也該和九個城門的守將商量一下了。”當下匆匆出府,前去尋找守將,商量守城事宜。

京師東面的三個村莊,現在卻是另外一番景象。

也進聽從也先的命令,親自帶兵,從東面殺氣騰騰地襲向京師。

不料朱祁鎮爲湊夠五十萬大軍的人數,幾乎將京師周圍的防守力量抽空了,這樣一來,也進撿了個大便宜,一路東進,幾乎沒遇到明軍的抵抗力量,當即下令加速行軍,此時他所率領的瓦剌兵,已經趕到京師附近三個村莊的交界之處。

這三個村莊分別有一隻“虎”:劉村的劉虎、張村的張虎、李鄉的李虎。“三虎”的父輩就是結義好兄弟,到了他們這一輩,更是親如手足,“三虎”身強力壯,武藝高強,而且各有一手拿手絕活:劉虎會舞獅子,張虎最拿手的是跑馬,李虎專造花炮。當地村民口中流傳着這樣一句話:‘張村的馬,李村的花,劉村的獅子人人誇’。

也進率領大軍,一路快馬加鞭,到了這三個村莊交界處,他漸漸感到力不從心了:也先率領中路軍,跟明軍正面交鋒,也先就以此爲藉口,把多數糧草給了中路軍,也進東路軍的糧草一開始還能撐一會,現在卻捉襟見肘了,沒有糧草,人馬餓着肚子,如何打仗?

也進聽說也先在土木堡打了個漂亮的大勝仗,他也想打一個大勝仗,撈一些軍功,只有這樣,他才能在瓦剌人面前,挺起胸膛,擡起頭來,以免被也先比了下去。否則,在瓦剌人面前,他一輩子也會擡不起頭的。

也進一向足智多謀,現在遇到了麻煩,聽說也先也在京師外面停了下來,似乎糧草也不夠了,現在問他要,多半白費口舌,不如省些力氣,免開尊口罷了。要是現在退兵的話,這個麻煩也就迎刃而解了,反正這裡離瓦剌邊境也不是太遠,只是這樣的話,兩軍交戰,自己不戰而逃,回到瓦剌,笑也被人笑死了,哪還有臉說話?爲今之計,只有以戰養戰,就近搜刮漢人的糧草,纔是解決這個麻煩的上上之策。

主意打定,也進叫道:“傳令,叫這裡所有的漢人把糧草交出來,有牛羊馬匹的也一起交上來,若是有人膽敢藏私,格殺勿論!”也先早就對明朝懷有野心,他和也進一起學說漢話,瞭解漢人的風俗傳統,因此他兄弟二人漢語比較流暢,說起漢人的典故,他們也不陌生。

瓦剌兵四下呼喝喊叫,逼着村民交錢納糧,送馬獻羊,一時之間,只聽得到處人喊馬嘶,亂成一團。

三個村的村民們被激怒了,他們早就聽說過瓦剌兵先前的暴行,見人就殺,見東西就搶,臨走時還到處放火,韃子所過之處,都已經化作片片焦土。

村民們立即聚集起來,準備反抗韃子,經過簡單的商議,大家一致推選三虎爲首領,三村的村長作爲他們的副手,幫助他們出謀劃策,一起趕走瓦剌兵。

三隻虎商量一番:瓦剌兵人多勢衆、兵強馬壯,只有先避開他們的鋒芒,趁天黑之時,暗中偷襲,才能打退韃子,守好家園。

三虎決定各用拿手絕活,殺韃子一個措手不及,現在先虛與委蛇,交上一點糧草,敷衍了事,等到天黑入夜時,再跟韃子細細算賬。

(本章完)

第四章 賢相輔國多事秋(一)第四章 賢相輔國多事秋(三)第二章 土木慘敗國蒙羞(五)第六章 廿年風雲化水流(一)第二章 土木慘敗國蒙羞(六)第五章 奪門恩怨亂未休(五)第四章 賢相輔國多事秋(一)第四章 賢相輔國多事秋(一)第六章 廿年風雲化水流(四)第四章 賢相輔國多事秋(三)第四章 賢相輔國多事秋(一)第六章 廿年風雲化水流(六)第六章 廿年風雲化水流(四)第五章 奪門恩怨亂未休(七)第六章 廿年風雲化水流(五)第二章 土木慘敗國蒙羞(六)第五章 奪門恩怨亂未休(二)第三章 京師忠臣驅韃虜(一)第二章 土木慘敗國蒙羞(五)第四章 賢相輔國多事秋(二)第二章 土木慘敗國蒙羞(二)第四章 賢相輔國多事秋(三)第五章 奪門恩怨亂未休(七)第二章 土木慘敗國蒙羞(三)第六章 廿年風雲化水流(六)第四章 賢相輔國多事秋(一)第三章 京師忠臣驅韃虜(一)第六章 廿年風雲化水流(一)第六章 廿年風雲化水流(六)第五章 奪門恩怨亂未休(六)第五章 奪門恩怨亂未休(一)第五章 奪門恩怨亂未休(一)第六章 廿年風雲化水流(三)第二章 土木慘敗國蒙羞(三)第三章 京師忠臣驅韃虜(二)第五章 奪門恩怨亂未休(三)第二章 土木慘敗國蒙羞(五)第五章 奪門恩怨亂未休(六)第二章 土木慘敗國蒙羞(四)第二章 土木慘敗國蒙羞(四)第六章 廿年風雲化水流(四)第五章 奪門恩怨亂未休(二)第六章 廿年風雲化水流(二)第六章 廿年風雲化水流(一)第六章 廿年風雲化水流(六)第三章 京師忠臣驅韃虜(一)第二章 土木慘敗國蒙羞(五)第六章 廿年風雲化水流(六)第二章 土木慘敗國蒙羞(六)第六章 廿年風雲化水流(六)第三章 京師忠臣驅韃虜(一)第六章 廿年風雲化水流(四)第三章 京師忠臣驅韃虜(三)第三章 京師忠臣驅韃虜(三)第六章 廿年風雲化水流(三)第六章 廿年風雲化水流(一)第六章 廿年風雲化水流(二)第二章 土木慘敗國蒙羞(二)第六章 廿年風雲化水流(四)第五章 奪門恩怨亂未休(四)第三章 京師忠臣驅韃虜(二)第五章 奪門恩怨亂未休(三)第二章 土木慘敗國蒙羞(三)第五章 奪門恩怨亂未休(六)第六章 廿年風雲化水流(二)第二章 土木慘敗國蒙羞(二)第三章 京師忠臣驅韃虜(三)第五章 奪門恩怨亂未休(一)第三章 京師忠臣驅韃虜(三)第二章 土木慘敗國蒙羞(三)第五章 奪門恩怨亂未休(六)第三章 京師忠臣驅韃虜(二)第三章 京師忠臣驅韃虜(一)第六章 廿年風雲化水流(三)第五章 奪門恩怨亂未休(四)第二章 土木慘敗國蒙羞(二)第六章 廿年風雲化水流(一)第三章 京師忠臣驅韃虜(二)第三章 京師忠臣驅韃虜(二)第三章 京師忠臣驅韃虜(一)第六章 廿年風雲化水流(三)第五章 奪門恩怨亂未休(三)第五章 奪門恩怨亂未休(六)第三章 京師忠臣驅韃虜(二)第二章 土木慘敗國蒙羞(五)第四章 賢相輔國多事秋(三)第二章 土木慘敗國蒙羞(六)第六章 廿年風雲化水流(五)第二章 土木慘敗國蒙羞(五)第五章 奪門恩怨亂未休(一)第二章 土木慘敗國蒙羞(五)第二章 土木慘敗國蒙羞(六)第二章 土木慘敗國蒙羞(一 )第三章 京師忠臣驅韃虜(二)第六章 廿年風雲化水流(六)第五章 奪門恩怨亂未休(七)第二章 土木慘敗國蒙羞(三)第四章 賢相輔國多事秋(二)第二章 土木慘敗國蒙羞(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