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醒後,隨着對世界的認知越來越多,不禁感嘆太初的良苦用心。
因爲久在黑暗空無的太虛尋覓探索求解、歷經千百萬劫的混亂,最終,太初決心徹底告別黑暗,便修成了能長時間光芒綻放的星系帶。隨後,他又發現了諸多大問題,爲此,又繼續獨自在黑暗空無中勤修不輟,連續修出了八個各具特色的星系帶以試圖解決那些大問題。
都有什麼大問題呢?首先就是衆生的生存空間問題。無論是野心慾望,還是生命進化後智慧族羣增多,或是智慧生命普遍失了空性,都會使得生存空間看起來狹隘了。更別說,還有大身體內大器官中誕生的一些有特殊習性的生衆。是的,一些衆生與生俱來的習性,也會成問題。如胃這個位置誕生的生命,多半都喜吃、能吃。
爲此,太初在修了第一個星系帶後,便又根據大身器官誕生的生命的特色特點修出了八個各具特色的星系帶。因而,他要多次、長時間進入微觀中,探索在這些大身器官內如何真正的大成起來,完成完美的小而大的蛻變,這才修出了附合這些大器官特點的星系帶。
修成地球者記錄下了這些星系帶的形狀特點,即便歷經滄海桑田似的變化,從如今的地球地貌,仍能看出端倪。如地球的南北美洲,很明顯是大腿的模樣;非洲,是另一條“大腿”;而澳大利亞,很明顯是“胃”的模樣。。。
我相信,除了第一個星系帶,太初修的其他星系帶,只怕全是身體大件器官的模樣、特點。
而咱們,經常還爲了高高低低而耿耿於懷,有的爲此甚至有了重大矛盾和仇恨。殊不知,即便小鳥要飛翔,也要曲腿才能飛起;人要跳起來,也得屈身才能跳得高。
沒有足夠的歷練,即便有絕代天資,想大成,也沒戲。而要歷練,那肯定要到微觀中吃很多苦頭才行。真正練到不以諸苦爲苦,這纔是修煉的起步,也是必備因素之一。
而咱們往往吃不得那麼多的苦,又喜好高騖遠,有了點成績便沾沾自喜了。如此,如何能夠大成在太虛“成家立業”?
若說,非得學太初嗎?僅在宇宙中生活生存行不行?行啊。規規矩矩本本分分生存生活,這是太初賦予所有生命的權利,在正常秩序時也應受人文律法的保護。可是,莫忘了一切一切,都有生有滅,就連亙古存在的宇宙也不例外。不求上進,那就會面對紅塵中諸般苦楚,包括靈魂性進化與退化的反覆。
話頭再說屈原。無論如何,屈原的思想理論,都是讓大家找到解決靈魂性玉玦總如月之陰晴圓缺一般變幻的辦法。蘋果損一小口,同樣適用於靈魂性玉玦的守持,尤其是適用於居重要位置者。若是玉玦殘缺得非常厲害,那便要好好看看他的著作,並及時擦拭心靈塵埃了,以及勇於去吃苦再尋求玉玦的圓滿。當然,要有相對合理的政策匹配。我想,無論屈大家如今若何,他的思想、著作哪怕被一時否定,最終仍會綻放出璀璨的智慧之光。
再次提醒那些被仇恨矇蔽心靈的兄弟姐妹、長輩晚輩,沒人能跟仇恨過一輩子。仇恨雖然也能對成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必然有限。若存在卻找不到最終的、最合理的大目標,往往就如漢字的“義”字少了一點一般,不是走偏了,就是走錯了。
請大家認真對待生活,莫辜負了太初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