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戰鬥在五四的文人們_“精神導師”蔡元培

“精神導師”蔡元培

五四時期,“民主”和“科學”的號角在中華大地上第一次吹響。無數讀書人激流勇進,爲此獻出了青春和熱血。對於五四運動的發源地北京大學來說,這不僅是涌現出青年先鋒的時代,更加是一個大師輩出的年代。這一切,都和一個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他,就是時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蔡元培。

蔡元培,字鶴卿,1868年出生於紹興山陰。他是民國時期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正是因爲他在職期間對新文化運動的支持與保護,並提出了著名的、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幷包主義”的辦學方針。可以說,沒有蔡元培就沒有新北大;沒有新北大就沒有五四運動,即使有也不知要推遲多少年。作爲五四運動的學生領導人之一,許德珩回憶說:在這個運動中,蔡元培先生“不僅僅是精神上的指導者,簡直是實際上的行動者”。

蔡元培的少年時代是在紹興度過的。他曾經在著名的古越藏書樓校對書稿,從而博覽羣書,打下了深厚的文學功底。1892年,蔡元培參加科舉考試,高中進士。辛亥革命後,蔡元培東遊日本求學,開始接觸西學,逐漸轉變成一名心向改革的資產階級革命者。

1912年,蔡元培回國後擔任南京臨時政府第一任教育總長,主張採用西方教育制度,實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確立起我國資產階級民主教育體制。二次革命失敗後,他攜眷赴法,與李石曾等創辦留法勤工儉學會。

民國成立後,京師大學堂改稱北京大學。進行過初步的民主改革,到1916年,北大已經歷五任校長。學校面貌發生了一些變化,學生數量增加到1500人。但由於繼承了清末“老爺”式學堂的傳統,加上受袁世凱“復辟”形勢的影響,校內民主思想備受壓抑,學術空氣淡薄。

1916年12月,蔡元培被任命爲北大校長。許多人勸他不要就任,以免因改造不好而有礙聲名。然而,蔡元培在孫中山等人的支持下,毅然赴任,開始對北大實施全面改革。

蔡元培深知,當時多數教

員的頑固守舊嚴重阻礙了北大的發展,要提升北大的學術氣氛,必須有一批開明而博學的教員。爲了延攬英才,蔡元培專門組織了聘任委員會,協助校長聘任有才能的教員。

1916年12月,蔡元培以“三顧茅廬”的誠意打動了陳獨秀,使其同意擔任北大文科學長。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雜誌也由此遷至北京。此後,蔡元培又聘請了胡適、李大釗、魯迅、錢玄同、劉半農、沈尹默等具有革新意識又有真才實學的新派人物。

蔡元培深知人才難得,所以在教員的選擇上更加註重才學。他包容不同的政治見解和不同學術流派的人。北大既有陳獨秀等人物,也有政治上保守但學術造詣極高的辜鴻銘、陳漢章、黃侃等人。這些人圍繞在蔡元培周圍,爲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幷包”辦學方針的實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使北大成爲了思想自由,學術氣息濃厚的高等學府。胡適在晚年回憶起當時北大的情況時,言語中充滿了對蔡元培的敬重之情:“我在北大任教的時候,校長是那位了不起的蔡元培先生,他是一位偉大的領袖……”

五四運動中的蔡元培是矛盾的。他不希望學生們更多地參與到政治中去,卻又難掩民族危亡的心潮激盪。

5月4日那一天,身爲北大校長的蔡元培曾力勸學生不要上街。學生隊伍臨出發前,蔡元培還在校門口阻止了一下,說有什麼問題,他可代向政府申請提出,希望學生不要影響正常學習與社會秩序,但學生羣情激昂,堅持要上街遊行,他也就讓開了。

當天,北京各校5000名學生遊行示威,有32名學生被捕,關在北河沿,其中北京大學就有20名。蔡元培雖然在“五四”當天沒有親自參加遊行,但他始終站在學生一邊。在當晚的法科禮堂召開的會議上,蔡元培表示會以北大校長的名義營救被捕者,以身家作保要求北洋反動政府釋放被捕的學生。

由於五四運動得到廣大的工人、商人、學生的擁護,他們舉行罷工、罷市、罷課以示支持。北洋軍閥的掌權者害怕弄得不可收拾,過幾天就把抓去的學生釋放了。5月7日,被捕學生獲釋,蔡元培親自率領北大全體教職工和學生在沙灘廣場列隊迎

接。大家見面後,分外激動,彼此相對欲言無語,許多人竟至大哭起來。

蔡元培勸大家應當高興,不要哭泣,話未說完自己也禁不住流下眼淚。當時被捕獲釋的學生許德珩在回憶當時的情景時說:“當我們出獄由同學陪伴走進沙灘廣場時,蔡先生是那樣的沉毅而慈祥,他含着眼淚強作笑容,勉勵我們,安慰我們,給我們留下了極爲深刻的印象。”

雖然京城政治圈內一些官員也或多或少同情學生,迫使總統徐世昌、總理錢能訓無法完全聽從段祺瑞擺佈,壓制學生的計劃因而不能實現。但是,親日派系的實力不容小覷,學生遊行示威之後,段祺瑞的有力助手、陸軍次長徐樹錚就命令他的部隊把大炮架在景山上,炮口對準北大示威。在這樣嚴酷形勢的壓迫下,爲緩和親日派的憤怒,蔡元培不願因個人去留致使事態進一步擴大。於是,在被捕學生全部釋放回校後的第二日,蔡元培於向大總統和教育總長遞交辭呈,剃掉了留長的鬍子,於次日清晨悄然出京,去了歐洲。校務由秘書長蔣夢麟暫時維持。

蔡元培堪稱五四青年的保護神。他爲北大開啓了一片自由天地,民主主義、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等各種思想、流派,可以在北大自由地傳播。

“九·一八”事變後,蔡元培主張抗日,擁護國共合作。1932年,蔡元培與宋慶齡、魯迅等發起組織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積極開展抗日愛國運動。他曾發起援救許德珩等愛國民主人士的活動,並營救了丁玲、朱宜權等共產黨員。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病逝,終年72歲,葬於香港仔山巔華人公墓。他逝世的消息傳出後,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震動,紛紛發出唁電祭奠。

國民政府教育部在致北大的悼文中說“當中西文化交接之際,先生應運而生,集中西文化於一身;其量足以容之!其德足以化之!其學足以當之!其才足以擇之!嗚呼!此先生所以成一代大師歟?”

毛澤東特發唁電:“學界泰斗,人世楷模”。

周恩來親書輓聯表達敬重之情:“從排滿到抗日戰爭,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從五四到人權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本章完)

第三章 庶民的勝利_妥協的軍警與強勢的學生第二章 歲月中的那一天_山雨欲來的激盪第四章 戰鬥在五四的文人們_“總司令”陳獨秀第四章 戰鬥在五四的文人們_“社會主義旗手”李大釗第六章 探索信仰的年代_新文化運動的新發展第四章 戰鬥在五四的文人們_“自由思想倡導者”胡適第四章 戰鬥在五四的文人們_“精神導師”蔡元培第四章 戰鬥在五四的文人們_時代先鋒——許德珩第二章 歲月中的那一天_火燒趙家樓第二章 歲月中的那一天_山雨欲來的激盪第二章 歲月中的那一天_東交民巷外遭拒第六章 探索信仰的年代_科學社會主義的探索者們第四章 戰鬥在五四的文人們_青年才俊——羅家倫第五章 “五四人”憶“五四”_瞿秋白:五四前後中國社會思想的變動第二章 歲月中的那一天_京城總罷課第一章 凍雷驚春欲昭蘇_迷茫中的探索——20世紀初的中國第四章 戰鬥在五四的文人們_時代先鋒——許德珩第二章 歲月中的那一天_星火燎原第五章 “五四人”憶“五四”_管易文:五四時期參加赴京請願活動的回憶第四章 戰鬥在五四的文人們_“五四之子”——傅斯年第三章 庶民的勝利_普通人的五四生活第五章 “五四人”憶“五四”_郭沫若:回憶五四前後的思想和文化活動第五章 “五四人”憶“五四”_鄧穎超:五四運動的回憶第五章 “五四人”憶“五四”_何思源:五四運動的回憶第二章 歲月中的那一天_天安門集會第二章 歲月中的那一天_天安門集會第五章 “五四人”憶“五四”_何思源:五四運動的回憶第三章 庶民的勝利_普通人的五四生活第五章 “五四人”憶“五四”_郭沫若:回憶五四前後的思想和文化活動第三章 庶民的勝利_拒籤合約運動第六章 探索信仰的年代_科學社會主義的探索者們第四章 戰鬥在五四的文人們_“與國無疆”——毛澤東第三章 庶民的勝利_普通人的五四生活第五章 “五四人”憶“五四”_吳玉章:回憶五四前後我的思想轉變第五章 “五四人”憶“五四”_郭沫若:回憶五四前後的思想和文化活動第六章 探索信仰的年代_新文化運動的新發展第四章 戰鬥在五四的文人們_時代先鋒——許德珩第四章 戰鬥在五四的文人們_“總司令”陳獨秀第四章 戰鬥在五四的文人們_“五四之子”——傅斯年第一章 凍雷驚春欲昭蘇_啓蒙之光——新文化運動第一章 凍雷驚春欲昭蘇_弱國無外交——巴黎和會的恥辱第二章 歲月中的那一天_火燒趙家樓第六章 探索信仰的年代_科學社會主義的探索者們第五章 “五四人”憶“五四”_郭沫若:回憶五四前後的思想和文化活動第三章 庶民的勝利_新、舊文化的碰撞第三章 庶民的勝利_拒籤合約運動第二章 歲月中的那一天_火燒趙家樓第一章 凍雷驚春欲昭蘇_迷茫中的探索——20世紀初的中國第四章 戰鬥在五四的文人們_“與國無疆”——毛澤東第五章 “五四人”憶“五四”_瞿秋白:五四前後中國社會思想的變動第三章 庶民的勝利_拒籤合約運動第四章 戰鬥在五四的文人們_“與國無疆”——毛澤東第四章 戰鬥在五四的文人們_“精神導師”蔡元培第四章 戰鬥在五四的文人們_“社會主義旗手”李大釗第四章 戰鬥在五四的文人們_“精神導師”蔡元培第三章 庶民的勝利_普通人的五四生活第五章 “五四人”憶“五四”_鄧穎超:五四運動的回憶第四章 戰鬥在五四的文人們_“自由思想倡導者”胡適第一章 凍雷驚春欲昭蘇_弱國無外交——巴黎和會的恥辱第二章 歲月中的那一天_火燒趙家樓第六章 探索信仰的年代_新文化運動的新發展第四章 戰鬥在五四的文人們_青年才俊——羅家倫第五章 “五四人”憶“五四”_冰心:回憶五四第六章 探索信仰的年代_新文化運動的新發展第三章 庶民的勝利_妥協的軍警與強勢的學生第一章 凍雷驚春欲昭蘇_復辟醜聞——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第五章 “五四人”憶“五四”_鄧中夏:六三以後上海工人的大罷工第一章 凍雷驚春欲昭蘇_迷茫中的探索——20世紀初的中國第一章 凍雷驚春欲昭蘇_迷茫中的探索——20世紀初的中國第四章 戰鬥在五四的文人們_“自由思想倡導者”胡適第六章 探索信仰的年代_“烏托邦”在中國的幻滅第三章 庶民的勝利_新、舊文化的碰撞第二章 歲月中的那一天_火燒趙家樓第一章 凍雷驚春欲昭蘇_弱國無外交——巴黎和會的恥辱第一章 凍雷驚春欲昭蘇_弱國無外交——巴黎和會的恥辱第三章 庶民的勝利_山東請願風波第二章 歲月中的那一天_山雨欲來的激盪第五章 “五四人”憶“五四”_郭沫若:回憶五四前後的思想和文化活動第四章 戰鬥在五四的文人們_“自由思想倡導者”胡適第五章 “五四人”憶“五四”_郭沫若:回憶五四前後的思想和文化活動第三章 庶民的勝利_妥協的軍警與強勢的學生第四章 戰鬥在五四的文人們_“總司令”陳獨秀第一章 凍雷驚春欲昭蘇_啓蒙之光——新文化運動第五章 “五四人”憶“五四”_吳玉章:回憶五四前後我的思想轉變第五章 “五四人”憶“五四”_吳玉章:回憶五四前後我的思想轉變第三章 庶民的勝利_山東請願風波第五章 “五四人”憶“五四”_鄧中夏:六三以後上海工人的大罷工第五章 “五四人”憶“五四”_瞿秋白:五四前後中國社會思想的變動第五章 “五四人”憶“五四”_瞿秋白:五四前後中國社會思想的變動第一章 凍雷驚春欲昭蘇_迷茫中的探索——20世紀初的中國第六章 探索信仰的年代_“烏托邦”在中國的幻滅第四章 戰鬥在五四的文人們_“與國無疆”——毛澤東第二章 歲月中的那一天_黃埔灘頭的怒吼第一章 凍雷驚春欲昭蘇_啓蒙之光——新文化運動第二章 歲月中的那一天_天安門集會第二章 歲月中的那一天_黃埔灘頭的怒吼第三章 庶民的勝利_新、舊文化的碰撞第五章 “五四人”憶“五四”_管易文:五四時期參加赴京請願活動的回憶第五章 “五四人”憶“五四”_何思源:五四運動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