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太平公主的問題

掌握了軍隊,就掌握了一切,在很多時候,這是真理。

因爲掌握了內衛,並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左、右羽林衛及左、右金衙衛,李晨在很短時間內就控制了大明宮和太極宮中的局勢,繼爾將整個長安城的局勢都控制住。

所有不願意支持他的將領,都在第一時間內被清洗出局,換上他信任的人。

裴炎、李敬玄及其他反對他的大臣,也基本被他清洗出去。很多大臣是被免或者被貶,一些是主動提出辭職或者致仕。對於主動提出辭職的這些大臣,李晨也給了他們面子,沒有難爲他們。

經過忙忙碌碌地十幾天,長安城內的局勢基本平靜下來,李晨完全控制住了一切。

李顯的喪事也如期進行,李晨依武則天的授意,給予了李顯高規格的追贈,給予其“孝和皇帝”的諡號,廟號爲高宗,將其墓葬之命名爲“定陵”。

不過李晨並不急於登基稱帝,現在時間已經是接近年末的九月底,他準備過了年後,再登基稱帝。

這段時間,朝事可以假借武則天名義,代爲處置。武則天也是挺配合的,在這些事情上並沒難爲他,而是儘量配合。在公開場合,她也一再重申,她完全支持李晨繼位稱帝,並相信李晨能給大唐帶來繁榮昌盛,讓李晨當大唐的皇帝,會是天下之大幸。

只不過兩人之間的私情卻完全斷絕,兩人即使單獨相處,也沒有一點曖昧。這主要是武則天之故,她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對待李晨,絲毫不流露出熱情和渴望。

李晨知道,武則天肯定恨他,對此他也早做好了心理準備,沒太多的在意。

當然,暗地裡的朝政決策權,還是大部分在他手上。朝中官員的變動,也主要是他的主意。

裴炎被貶,李敬玄主動提出致仕,薛元超也去了職。歸隱了,武則天親自提拔重臣都離開了朝堂,她的影響力也基本在李晨身上。李晨還算尊重她,在朝事及人事任免上,會問詢她的主意。

李顯的喪事結束後。李晨也改組了政事堂,他有了初步往內閣制度改變的想法。

李晨知道,權力過於集中並不是好事,爲了子孫後代,爲了大唐的江山穩固,爲了社會的穩定發展,他必須要有取捨,後世那些成熟的制度,他必須借用,一步一步讓時代朝前發展。選舉制度不可能在這個時代出現。但那些比現在制度先進,可以在這樣時代實施的東西,他可以弄出來。

也在完全控制局勢後,李晨也很快撤換了朝中很多官員。

他重新拔高了尚書省官員的權力,以尚書令爲尊,委裴行儉爲尚書令,爲百官之首。

再以狄仁傑爲尚書左僕射,駱賓王爲尚書右僕射,張柬之和劉審禮爲中書令,魏玄同和岑長倩爲侍中。魏玄同領吏部尚書。這七個人加裴行儉組成政事堂,以裴行儉爲首輔大臣。

郭正一和郭待舉依然爲黃門侍郎,王德真和劉景先爲中書侍郎,魏元忠爲禮部尚書。原任中書舍人的李嶠被任命爲戶部尚書,李懷遠以兵部左侍郎身份主持兵部事務,兵部尚書之職暫時空缺。韋承慶以刑部侍郎身份主持刑部事務,尚書之職也暫時空缺,敬暉以刑部侍郎身份主持刑部事務,桓彥範以工部侍郎身份主持工部事務。

因爲被免及被貶和主動辭職的大臣太多。李晨覺得能信任的大臣已經不夠用,一些重要職位上,他信任的人資歷又不足,只能先以低級官職主持高級事務。

也還好,有了這些官員的重新任命後,國家機器還能繼續運轉。

爲了安撫武則天,武家幾名子嗣,與李晨有仇恨的武三思和武承嗣,李晨也給了他們官職。只是李晨知道,這幾個人物,註定會在歷史長河中默默無聞,再沒機會折騰起風浪。

禁軍將領方面,李晨也做出了大的調整,他以自己的親信王單領內衛將軍職,以吳羽爲左金衙衛將軍,以李凡爲右金衙衛將軍,再以突騎施人達曼爲左羽林衛將軍,以弓仁爲右羽林軍將軍。李多祚和契苾明的左右羽林軍大將軍之職依然保留,在這次行動中,這兩人也給予了李晨以非常大的支持,李晨也以實際行動表示了對他們的信任。

吐蕃人弓仁是李晨想栽培的,所以給予其非常的信任。突騎施人達曼是烏珠的最得力手下,他奉烏珠之命,率兩千突騎施武士秘密抵達了長安,並接受了李晨的統領。

而李晨也充分運用了這兩千武士的力量,在李顯身死後,控制住了長安城內的各軍衛。如果沒有這點私兵可以動用,李晨在做這件事的時候,肯定會多一些擔慮。

就在李晨爲朝事忙碌的時候,這段時間表現低調的太平公主,又來找他了。

“李晨,我有事想問你,”太平公主說話的口氣中帶着嘲諷,“我是喚你名字呢,還是要稱呼你皇帝陛下?”

“現在我還沒稱帝,所以還不是皇帝。不過即使我稱帝了,也隨便你叫,在宮中,你有這特殊的權力,”李晨絲毫沒在意太平公主的挪揄,笑着回道:“別把我想的那麼不近人情,那麼陰森可怕,我比任何人都陽光,都大量。你一直對我這麼不友好,我不是一直沒計較。呵呵,說起來,我還是你的堂兄呢,當兄長的,呵斥一下妹妹,也是應該的。你有什麼問題就儘管問我,我不會隱瞞的。”

“我的皇兄李顯,是不是你殺死的?”太平公主咬着嘴脣問李晨。

李晨知道太平公主想問的就是這個問題,也沒什麼意外,坦誠地將那天的情況解釋了一下,再道:“其實那天我出的殺了你的皇兄也沒什麼,畢竟他刺劍準備殺你的母后。連自己的母親都要殺的人,與禽獸何異?所以你也不要計較這事,不必爲你的哥哥耿耿於懷。我承認,我是利用了你的母親,利用她的信任,掌握了禁軍,才能成今日之事。”

“或許你不知道,我一直在母后面前說你的好話,說你是個很不錯的人,值得信賴,並說你是我心目中最出色的男人,我真的想嫁給你。母后這般信任你,與我的態度也是有關係,但她是不會讓我嫁給你,你我是族兄,更不可能成爲夫妻,”太平公主似乎挺感慨,說話間也有點語無倫次,“只是我沒想到,事情會變成這樣子。我的父皇,我的兄長都死光了,只剩下母后。”

頓了頓後,太平公主又很認真地問了李晨一句:“李晨,有朝一日,你會不會對付我母后,會不會對付我?”(。)

第75章 驪山感懷第129章 武則天的心思變化第182章 案件被定性第87章 攻擊開始第35章 窩囊的武家人第168章 輕輕一吻第4章 密議第12章 衝口而出第4章 肅州刺史王方翼第42章 原來如此第140章 吐蕃第一武士第67章 李晨的陰謀第120章 李賢來訪第4章 驚世之語第11章 相互利用第145章 心思各異第39章 管閒事第14章 你是否願意第88章 怦然心動第181章 李賢的失望第17章 要兌現承諾嗎第37章 羞辱李顯第34章 天機泄露第58章 皇后武則天第3章 麻煩又來了第152章 相約佳人第114章 武則天召見第30章 忍無可忍的武則天第48章 雷霆震怒第112章 機會將來臨第71章 送別裴行儉第19章 和裴行儉的密議第33章 應對之法第81章 敵情第22章 朝堂上的巨大變化第3章 麻煩又來了第25章 纏綿時第94章 朝堂上的爭執第27章 乞求第123章 目的第109章 武則天的醋意第17章 露一手第33章 各自心思第85章 李賢的示好第74章 武則天的安排第51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32章 決定第68章 正是如此第64章 坦誠相待第164章 下定決心第68章 正是如此第172章 有權有勢的女人就是任性第11章 士別三日第197章 走之前,讓我成爲你的女人第1章 結婚了第155章 武則天吃醋了第73章 裴行儉請戰第81章 敵情第90章 武則天的召見第162章 勃然大怒第97章 上官婉兒的緊張第75章 上官婉兒的傷悲第2章 娘娘想給微臣什麼獎賞呢第89章 擴大戰果第177章 有點迷醉第32章 受到冷遇第30章 偷香竊玉第188章 悲憫第188章 悲憫第185章 情意綿綿第91章 民生之策第89章 擴大戰果第23章 離開肅州第34章 抵達長安第29章 坎坷的青海往事第35章 情況複雜了第90章 裴行儉的自信第126章 李治和武則天都瞎了眼第7章 恫嚇第111章 又遇太平公主第67章 李晨的陰謀第28章 作賤自己嗎第25章 豪爽之人第176章 記住我的話第86章 新的任務第54章 請求武則天第102章 封賞第194章 拜祭第30章 我只是擔心這個第10章 兩名同伴第104章 荒唐第62章 武則天的埋怨第118章 新的建議第80章 解釋第52章 假如第97章 後續安排第23章 沒問題第40章 又一位可用之人第1章 青海戰事將展開第11章 爲誰爭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