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慷慨激昂舌戰四方

正如後世無數人說的那樣,李氏原本就是北方部族,在建國李唐之前就已經繁榮了幾代人,血脈中糅合了不少異族的血統,所以在民族問題上也頗爲開放。這其中,太宗李世民以其超級強大的人格魅力和大唐強大的實力,使好些赫赫有名的異族勇士效力於麾下,甚至在死的時候,還有三人爭搶着要殉葬,由此可見一斑。

然而,放眼朝野番將固然不少,而且待遇個個很高,但由於府兵制的關係,除了北衙禁軍之外,大唐倒是沒什麼番兵,甚至將帥私募親兵其實也違反律例。將帥在外頭小小招募幾個人還行,哪怕是因爲逃兵過多而私自大規模補充兵員,被御史彈劾之後,一個圖謀不軌的罪名至少就逃脫不掉了。

正好比劉仁願在百濟鎮守多年,卻因爲畏懼人言而力主調防,由此卻反過來失了聖心一樣。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也就只是說說而已,沒看人家李衛公那麼大功勞,到頭來還是憂饞畏譏鬱鬱而終。自古以來,在外打仗的將領,從來都是朝廷提防的重點。

而府兵制縱有千般不好,卻有一點好處,那就是戰時打仗戰後卸甲歸田,怎麼也不可能讓將帥能夠隨時指揮大軍。

正因爲這些亂七八糟的道理,儘管府兵制已經瀕臨崩潰,但朝中耿着脖子不肯變的還是大有人在。雖然李治和武后這對夫婦閒來無事把朝中上下地官職名稱改了無數遍。但究竟沒怎麼觸動這些根本,因此,當李賢授意裴炎提出來的時候,朝野一片譁然,那種鬧哄哄的場面幾乎就和菜市場似的。

第一天的結果,贊成一半,反對一半。贊成的大多數是年輕氣盛的壯年官員,反對的是老成持重的高官。總而言之是脣槍舌劍,那引經據典地架勢讓他爲之驚歎。好好學習了一把語言的藝術。比他這個儲君還會裝聾作啞地則是皇帝李弘,整個朝會期間基本上一句有用的話都沒說。盡在那裡和稀泥了。

而至高無上的太上皇后陛下,現如今還在休養當中。順便提一句,武后往日用來對付李上皇的法子,現如今被以己之道還施彼身。李治口口聲聲地說身體最重要,其他的暫且往後擱,恨不得把武后再拉去九成宮度一次蜜月。雖然最終計謀沒有得逞,但武后不得不答應再休養幾天。戀戀不捨地暫時把大權全部下放給了兩個兒子。

這是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所以若不能趁着這機會把準則定下來,那以後就甭想那麼輕易了。所以,這天下朝之後李賢就找來薛仁貴碰了個頭,讓他第二天的時候慷慨激昂一點。

然而,等次日薛仁貴上朝說話之後,他不禁有些後悔昨天地提醒----薛仁貴張嘴分析完西域局勢之後,那張嘴便開始危言聳聽----至少在別人聽起來是危言聳聽。擺事實講道理道興衰,也不知道不喜讀書的薛仁貴怎麼做的功課,總而言之。他生動詳細地描繪了一張西域的圖卷,一張不那麼美妙的圖卷。

最後,老薛慷慨激昂地說,倘若西域還是維持昔日的策略,那麼結果就不止是安西四鎮岌岌可危,就連河西那幾個城池也會遭到前所未有的威脅。

這一番話頓時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反響,譏諷的人說薛仁貴是老邁昏庸,憤怒的人說薛仁貴是危言聳聽。更有善於計算地則說大唐在西域經營多年,根底牢不可破如是云云。吵到最後,李賢聽得直打瞌睡,到最後實在忍不住了,這纔沒好氣地敲了敲笏板。

他掃視了一眼安靜下來的官員們。慢悠悠地說:“各位舉出西域各場實戰的戰例。說明大家都很關心大局,這當然是好的。但各位是不是搞錯了一件事?以少勝多固然是好的。但每一場戰事都以少勝多,這又意味着什麼?我雖然不是什麼功勳彪炳的將軍,但我還知道一點,奇兵雖可收一時之效,但一旦被人掌握了七寸,在戰略上就完全輸了!”

“不說別的,單單就說在吐蕃偷襲吐谷渾之前,蘇大將軍曾經在涼州來過多少次以少勝多?最後怎麼樣,還不是來了一場大仗!別說什麼那場大仗大唐在兵力上照舊少於吐蕃,這不是不想增兵,而是迫於遼東戰局沒法增兵!奇兵突進永遠只是兵家小道,在西域那種地方,我大唐的兵力形不成一定地威懾力量,那麼就永遠不能奢望一個安定的後院。”

李賢少有在這種事情上長篇大論,因此底下衆人一時間都沒反應過來。而李弘亦沒有想到自個的懶惰弟弟會在這種時候忽然發難,細細一想便領悟了其中道理。大唐如今的名將還是不少的,打仗地時候要考慮地反而是缺兵的問題,想當初他自己還上書赦免過逃兵,足可見此事地影響。

按照大唐律例,若有逃兵,一家連坐,若是嚴格追究起來,大唐屢次徵東後戍邊,逃兵連帶家屬至少要入罪數千人乃至數萬人。

難道真的非改不可?

這一天的朝會在李賢的暴起發難下,暫時不了了之,而會後想滑腳開溜的李賢,卻遭到了四個內侍的嚴密包夾----不消說,李弘領教多了他的脾氣,生怕逮不着人反而讓人給溜了。等李賢一到徽猷殿,李弘便劈頭蓋臉地丟出了一堆問題,差點讓他手忙腳亂。

好容易安撫下焦躁的兄長,李賢這才說:“五哥,府兵制在戰時自然是好的,因大唐重軍功,這有了軍功便可賞爵進勳,而且幾乎都是勝仗,所以自然人人爭勇。但自從東征高句麗之後,這打仗幾乎就沒有了,零星的小仗並不需要那麼多人上陣,更多的便是戍邊。府兵多是農夫,讓那些留戀家園田地的人在邊疆三年五載不能歸,試問怎麼可能沒有逃兵?”

李弘自個還是太子的時候就上書爲逃兵減罪,此時再聽這麼一說,免不了更覺得發愁。再想想如今抽調上番拱衛大內的禁軍,也往往會有這樣那樣的麻煩疏漏,他更是皺起了眉頭。可朝堂上有人提出的募兵制,會不會讓將帥權力坐大?

“當然會。”李賢聳了聳肩,心裡頭想到這些年地方上的府兵甚至有淪爲豪強家奴的,均田制也是名存實亡,不禁感到某種頭痛,同時也慶幸自己不是皇帝,偶爾還可以撂挑子,“所以纔要在朝堂上討論,就算各有私心,勉強也能把各方面考慮周全了。趁着正好沒有大戰事,把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考慮周全了,至少能定出一個一段時間適用的準則。”

這種引起討論便撒手不管的態度讓李弘爲之氣結,情知李賢就是這麼一個人,他只得惡狠狠地瞪了這傢伙一眼,隨即問道:“你口口聲聲說西域應該增兵,究竟需要多少人?“兵力無需太多,有兩三萬就足夠了,多了亦是負擔。只不過,一味羈縻不行,最好在幾個重要的地方設州縣,派幾個能幹的邊官前去管理,就像當初太宗皇帝打下高昌之後的做法一樣。不過,邊將易得邊官難求,這一點就要靠五哥明察秋毫了。”

聽了這種典型的我說話你辦事腔調,李弘頓時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這官吏若是沒有經過實任,誰也不知道究竟怎麼樣,而在此地官聲卓著的官員,到了異地是否仍能發揮實效,誰也說不準。若是碰到好大喜功的人,則更有可能激起民變。

兄弟倆你眼看我眼,到最後彷彿心有靈犀似的嘆了一口氣。尤其是從小就受到太子教育,如今皇帝也當了好些年的李弘。他現在算是明白了,什麼無爲而治,這麼大的疆土要是都無爲而治,指不定大唐什麼時候烽煙四起他都不知道。他實在是想不明白,爲何高祖太宗時用的好好的制度,現在爲什麼就不行了?

而李賢雖說有不少現代知識撐腰,又好歹是李績的弟子,衛公兵法的不記名傳人,但在大多數時候也不過就是紙上談兵的主,怎麼也不可能是萬能百科全書。知道歸知道,明白歸明白,但執行上的問題,他實在是睜眼瞎一個。

穿越者不是萬能的,這句話絕對是真理。這要不是看着西域那邊危機四伏,看着老薛要去上任,他纔不會那麼未雨綢繆去管那種事。當下他便再次很不負責任地提出,仿照之前的納言令,向天下官員求言。

當然,那些不務實事說什麼要親賢臣遠小人的東西,休想他會瞅上一眼。

於是,在兄弟倆的兩個時辰會談之後,李賢回去之後就找來政事堂的宰相們把任務分派了下去。得知又要發納言令,四個或年輕或老邁的宰相不禁面面相覷----似乎,之前的求猛士詔,也就是李賢折騰出來的。如今猛士有了,該納言了?

“別用那種眼光看我!”面對裴炎那種大有深意的目光,李賢輕輕咳嗽了一聲,“羣策羣力嘛,也好讓吐蕃知道我們大唐正在提防他們,如此也好讓他們少些小動作!”

第85章 御駕回來了 擠兌老狐狸第264章 翩翩上官上朝去 李家六郎做大媒第476章 與未婚妻和情人的密謀第661章 一世人兩兄弟第492章 仇人不見也眼紅第265章 一枝獨秀本難事 羣芳爭豔纔是春第96章 宰相不是吃素的第321章 九九重陽 才子佳人登高日 卻道天涼好個秋第737章 郎才女貌惹人羨第291章 打虎英雄的接風宴 父與子的默契第720章 大棒子落下來了第227章 滿腹詩詞無所懼 番人面前任豪俠第18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587章 急轉直下 接踵而來第262章 妾有意 郎可有情第706章 永不言老的武后第271章 男兒當俠骨柔情第359章 坑蒙拐騙僅手段 我一向最講義氣第659章 火上澆油的小丫頭們第661章 一世人兩兄弟第137章 怒髮衝冠 殺氣騰騰第610章 武皇后的臉色 朝中的晴雨表第648章 出主意就得靠兄弟第146章 蓄勢待發各顯神通 卻蒙老於贈書卷第393章 武皇后驚流言 小賀蘭說太子第751章 - 這究竟是準備幹什麼!第164章 半路殺出個皇帝來第513章 生米終成熟飯第730章 新人換舊人第498章 送別 逛街 遇親第624章 別打我兒子的主意!第587章 急轉直下 接踵而來第98章 不打仗的人廢話最多第250章 偷雞摸狗見神仙第478章 大馬士革刀攻略第407章 送上門的肥羊 不宰白不宰第293章 母后駕到第519章 不談仁義 火上澆油第35章 韓國夫人失蹤事件之大出意料第422章 冰天雪地伴紅顏第566章 是相思病還是戀母癖第182章 溫泉水滑洗凝脂第575章 我就是不信命第446章 找人還得大姊頭出馬第348章 家門被人堵了 禍水東引第418章 李大帝樂極生悲第132章 就算你是我老爹 也別想動我的人第63章 大變活人 高人指點第616章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第343章 羣美匯聚 是好男人還是古怪男人第544章 開打第685章 恰原來是談條件第508章 冠禮後的逼婚和賜婚第77章 上賊船易 下賊船難第126章 醉入佳人閨室第51章 高帽子送上 薛丁山拿來第534章 想不想當女王第73章 不是不報 時候未到第630章 精彩紛呈的傳位大典第221章 惡名傳千里 捨命陪君王第305章 天差地別的登門推銷 六郎vs神秘人第618章 大不了同歸於盡第304章 老媽殺機再現 這回是誰倒黴?第294章 奉母命勾搭?第36章 爲什麼託付的人是我第320章 冠禮前夜的偷雞摸狗第261章 居然是狄仁傑第684章 平生唯敬英雄第739章 東宮印鑑的價值第406章 做人就應當以牙還牙 以眼還眼第43章 越老越不是省油燈第642章 悠閒的春日時光終究過去了第594章 閉門思過 愈演愈烈第469章 李六郎訓弟 太子心血來潮第415章 拉拉手攀交情 背過手捅刀子第476章 與未婚妻和情人的密謀第632章 太上皇后的滋味第501章 從天而降的“重任”第719章 第二招是母子唱大戲第63章 大變活人 高人指點第376章 醍醐灌頂 遊說老上官第189章 美人出浴 烏雲終難掩明月第300章 老爹放權 老媽執政 孰知是福是禍第176章 新羅公主新羅婢 指着和尚罵賊禿第368章 玲瓏心思誰人及第99章 柳宅殺人事件第8章 李敬業有了 駱賓王呢?第383章 榮國夫人巧說武皇后 老劉仁軌智服小太子第280章 天雷勾地火 倩女勾六郎第397章 戰俘是資源 資源要利用第154章 大醉之後 卻有麻煩送上門第372章 毒蛇的獠牙第647章 喜事臨門也有憂 六郎告病 五郎探病第23章 借太子的大旗第351章 小蘿麗也能派大用場第63章 大變活人 高人指點第609章 御史臺的茶很好喝……第103章 望氣 望王氣 望王霸之氣第559章 倒黴的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