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腳下,爲放置乾坤鼎而專門開闢的校場中,大旗隨風飄動,獵獵作響。
曹旭站在高臺上,看着臺下數十名精幹的五嶽劍派護衛隊隊員,暗自點了點頭。
這些隊員本來就都是各派優秀的弟子,在曹旭手中磨鍊,和思過崖進修後,更顯不凡。
當然,其中最多的是華山、衡山兩派弟子,嵩山、泰山兩派都只有幾個人,聊勝於無。恆山派人數居中,這些尼姑都被曹旭劃爲了後勤人員,不需要打打殺殺。
曹旭清朗的聲音傳來,只聽他說道:“自從日月神教火燒少林寺後,邪魔外道氣焰囂張,肆意妄爲,中原地區雖然已經被少林寺的諸位高僧所平定,但是西北地區現在還處於動盪之中,這一次我五嶽劍派應崆峒派邀請,西進除魔,替天行道,定要一舉功成,將我們五嶽劍派護衛隊的名號打響。你們聽懂了嗎?”
“聽懂了。”數十人齊聲高呼,倒也頗有幾分氣勢。
嘉靖二年七月,曹旭率領着剛剛組建的五嶽劍派護衛隊西進平涼府。
平涼府位於六盤山東麓,涇河上游,橫跨隴山(關山),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自古爲屏障三秦、控馭五原的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
於江湖中人而言,平涼府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地方。
平涼府內有一座名山,崆峒山。
崆峒山上有一個門派,崆峒派。元末明初之際,曾經位列天下六大門派之列。
時移世易,今日的崆峒派在當地依舊財雄勢大,能夠嚇得住普通的江湖客,但是實力卻一直在衰減。其門中皆因長期安樂,漸漸失去了江湖鬥爭的血勇,雖然看似勢力龐大盤根錯節,深入當地各階層,實際上門中弟子的武功水平下降的很厲害,遠不如多年來一直和日月神教頻繁廝殺的五嶽劍派。
這些事情是瞞不過有心人的,所以現在便有人將目標對準了崆峒派。
崆峒派無奈之下,只能向江湖同道求援。
少林寺遭逢大難,武當派日益衰落,關鍵時刻,華山派領導的五嶽劍派伸出了援助之手,這讓崆峒派上下感激涕零,解除劫難後,自願併入全真道統,成爲全真教支脈,更易爲全真教崆峒派。
不感激也不行啊,曹旭利劍在手,不服就砍。安逸太久,失去了血勇的崆峒派根本沒有人膽敢進行抗爭。
而曹旭此行最大的收穫,是崆峒派獻上的武學秘籍,其中最高深的便是絕世拳法七傷拳。
這門拳法出拳時聲勢煊赫,一拳中有七股不同的勁力,或剛猛、或陰柔、或剛中有柔,或柔中有剛,或橫出,或直送,或內縮,敵人抵擋不住這源源而來的勁力,便會深受內傷。
七傷拳總綱有云:“人體內有陰陽二氣,金木水火土五行,心屬火、肺屬金、腎屬水、脾屬土、肝屬木,一練七傷,七者皆傷,五行之氣調陰陽,損心傷肺摧肝腸,藏離精失意恍惚,三焦齊逆兮魄飛揚。”
這七傷拳的拳功每深一層,自身內臟便多受一層損害,所謂七傷,實則是先傷己,再傷敵。
當然,若是內功達到化境。修煉七傷拳不僅不會傷身,反而能夠強健人身五臟六腑,淬鍊體內五行之氣,脫胎換骨。
默默翻閱着崆峒派七傷拳總訣,曹旭逐字逐句的參悟七傷拳法,好一會兒,才嘆了口氣,自言自語的說道:“調動五臟之氣的法門粗糙生硬了些,發拳運勁卻着實精妙……。”
曹旭已經臻至真身無漏之境,五臟六腑早已淬鍊完畢,且單論調動陰陽五行氣機的精微之處,混元掌比之七傷拳猶有勝之。
但是混元掌講求的是內外兼修,在掌法變化,克敵制勝方面,卻顯得有些不足。七傷拳則恰好相反,混元掌內煉己身,七傷拳外用對敵,二者相輔相成,恰能補益不足。
曹旭合上手中的七傷拳譜,想着是不是應該去尋一門腿法,然後拳掌腿三絕就湊齊了。腿法應該和輕功聯繫在一起,補足他在這方面的短板。
比較出名的腿法有哪些,黃藥師的旋風掃葉腿,少林寺的如影隨形腿,還有風神腿,降龍神腿什麼的……。
搖了搖頭,將這個無稽的念頭拋開,曹旭再次將心神投入到了手中的七傷拳譜之中。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否則永遠都無法突破前人的桎梏。
繼衡山派、青城派併入全真道統,成爲全真教支脈後,崆峒派的加入,所引起的反響,就沒有那麼大了。
但是在有心人的眼中,卻像是催命符一般。
嵩山太室山山巔的封禪臺上,左冷禪來回走動着,就是在這裡,他被曹旭一眼擊敗,五嶽盟主之位拱手相讓,雄圖霸業變成了一場空。華山派趁勢崛起,時至今日,已然整合了大半個江湖,嵩山派的前路在哪裡?
當華山派打出全真教的旗號後,左冷禪便立刻對全真教的教義進行了研究,全真教尊崇三教平等,三教合一,主張“儒門釋戶道想通,三教從來一祖風”。
在左冷禪看來,這“三教合一”說法,乃是吞併其他教派的絕妙藉口。面對着華山派咄咄逼人的攻勢,嵩山派又該如何應對。
與此同時,泰山玉皇頂,一場爭論也在同時爆發。
和青城派、崆峒派相比,泰山派與全真教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一些。
山東在金國統治時期,就是全真教傳教的重點區域,元蒙時期,全真教執掌天下道門,北方更是其根基所在地。三百年前,東靈道長創立泰山派,要說沒有收到全真教的影響,那是在自欺欺人。
現在,擺在泰山派面前有二條路,一是像衡山派一般,認祖歸宗,併入全真教;二是聯手嵩山派,恆山派,共同應對來自華山派的壓力。
首位的天門道人站起身來,聲若洪鐘的說道:“泰山派自祖師爺東靈道長創派以來,已三百餘年。貧道無德無能,不能發揚光大泰山一派,可是這三百多年的基業,說甚麼也不能自貧道手中斷絕。這併入全真教之議,日後莫要再提起了。”
這時,一名白鬚道人站了起來,正是曾經敗於曹旭掌下的玉璣子,只聽他高聲說道:“天門師侄這話就不對了。泰山一派,四代共有四百餘衆,可不能爲了你一個人的私心,阻撓了利於全派的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