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相互構陷!官場的爾虞我詐
未央宮大殿內,百官被震驚到了。
侍御史倪寬有事奏劾?
他可是個老好人啊,御史府和廷尉府中少有的良心官吏。通俗易懂的用某部電影中的臺詞形容一下,這位可是資本界的良心!
御史府的官吏,哪個不喜歡奏劾朝堂大臣?
哪個廷尉當差的,不喜歡抓那些跟自己對頭的小辮子?
唯有倪寬不幹正事!
頂多給人寫寫奏章,畢竟他能寫得一手好文章,連陛下看後都讚歎好文采。
現在!
老好人倪寬,居然有事要奏劾?
這下。
連坐居高位的漢武帝劉徹,都有了些許興趣,問道:“哦?朕聽聞倪侍御史向來不喜奏劾之事,今日倒是少見。說說吧,有何事要奏劾?”
倪寬當即雙手捧着笏板,說道:“回陛下。”
“臣要奏劾的是,丞相李蔡!”
“他利用丞相權力,私自圈並侵佔先帝陽陵邊上的土地數十畝,擾先帝沉眠地下,陷陛下於不孝之名,此乃大不敬。”
話一出口。
朝堂上瞬間炸了鍋。
利用丞相權力侵佔先帝陽陵的土地,這可不是小事!
哪怕是漢武帝劉徹聽後,都緊緊蹙起眉頭。
而作爲當事人的丞相李蔡,聽後更是心中一哆嗦。
當下!
李蔡立馬就站了出來,說道:“陛下,老臣冤枉。倪寬侍御史無憑無據,僅憑紅口白牙就要陷老臣於不義之中,這是妥妥的構陷啊!”
然而。
倪寬此刻目光堅定地說道:“構陷?哼,李丞相,我倪寬向來不喜朝堂上奏劾之事。”
“今日。”
“無非你做的太過了。”
“若說我是構陷,那麼請問李丞相,那日發生在大將軍府上的爭吵,是爲何故?”
丞相李蔡想都沒想,當即就喊道:“胡說八道,長安城內那些長舌造謠,豈能當真?我與衛青大將軍關係匪淺,當日何來的爭吵一說,無非是聊天時候說話聲大了一些罷了。”
此刻。
丞相可不想將陽陵的事情再度提起。
畢竟那要是真追究起來。
其中文章可大有來頭,他丞相雖說位高權重,乃百官之首,但朝堂上的政敵還是有的。
遠的不說。
就說近的,那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張湯,便是他李蔡的死對頭。
這不。
張湯見丞相李蔡想要避重就輕地將話題扯開,便站了出來,拿着笏板跟漢武帝劉徹說道:“陛下,此事臣也有聽聞。而且,和陛下還有些關係!”
漢武帝劉徹目光如炬地盯着張湯,有些疑惑不解。
從來不見奏劾的侍御史倪寬,今天居然奏劾朝堂上的官員同僚?甚至他奏劾的,還是百官之首的丞相李蔡!
更離譜的是!
御史大夫張湯說跟他劉徹也有關係?
一時間,饒是聰明過人的漢武帝劉徹,此刻也有些摸不着頭腦,質問道:“胡說八道,這跟朕有何關係?”
話落。
御史大夫張湯連忙回道:“陛下難道忘記了,您曾答應霍議郎,若是他能完成西北災情籌金賑災的事情,就允許他在長安城外四周圈地!”
漢武帝劉徹想了一會兒後,纔開口說道:“是有這麼一回事,但朕記得,許諾霍議郎的是使用,並沒有說給他佔有啊!”
“何況。”
“倪寬奏劾的事情,跟霍光有什麼關係?難不成是這小子侵佔陽陵的土地?”
御史大夫趕忙搖頭,說道:“並非是霍議郎侵佔,而是霍議郎在長安城外北部圈地的時候,正好要圈的那塊地,與丞相侵佔陽陵的地有交接,兩者發生了爭吵。”
“於是。”
“李丞相便帶着人去大將軍府問責去了。”
漢武帝劉徹一聽。
目光中頓時流露些森冷的寒意來,斜瞟了眼丞相李蔡,問道:“李丞相,有這回事?”
然而丞相李蔡卻是在這時一口咬死道:“張湯所言並非事實,那片土地並非在陽陵內,而且,也並非我李蔡的土地。”
“只是那日。”
“老臣正好去大將軍府上做客,並無所謂的衝突一說。”
“若有衝突。”
“老臣爲大漢丞相,霍議郎駁斥於我,豈不是以下犯上,亂了禮數!”
“霍議郎是個懂禮數的人,我想陛下應該明白,他是絕對不會跟老臣起衝突的,所以便也沒了張湯所言的爭吵一說。”
丞相李蔡知道,此時如果承認他侵佔了先帝陽陵的土地。
那麼他這個丞相估計是做到家了!
但他就是一口咬死說沒有,倒還有一線生氣。
何況。
陽陵的那塊土地,本來就有蹊蹺。是不是他的,還不一定呢。
李蔡也是個老狐狸。
他最後一句話,可不是在誇霍光,而是爲了把霍光綁在一條麻繩上。
如果證實霍光和他這個當朝丞相爭吵,那麼就是以下犯上!
這在漢朝也是大罪。
畢竟古人還是很重禮數的。
只是有時候吧?
聰明反被聰明誤,李蔡越是這麼說,漢武帝就越能感覺到其中有問題了。
別人不清楚。
霍光這個小傢伙,他漢武帝還不清楚嗎?
懂禮數.
呵呵!
想到這裡,漢武帝隨即開口道:“既然說來說去,都說跟霍議郎有關,那就宣霍議郎進宮面議吧!”
“諾。”
宦官聽聞漢武帝的話,便着急忙慌的去尋霍光去了。
等霍光來時,已然過去了好久。
幸虧長安城不大。
一來一回,也沒耽誤太多時間。
雖然霍光還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讓自己被詔入宮中,但進來後,他還是老老實實地給漢武帝行李道:“臣霍光,拜見陛下。”
漢武帝劉徹,此時黑着臉,跟霍光問道:“霍議郎,張御史和倪寬侍御史說你與丞相前些日子有爭吵,是也不是?”
嚯?
自己這事被張公給彈劾了麼?
不對吧!
張湯不是和丞相李蔡是政敵嗎?爲什麼彈劾自己!
一瞬間。
霍光腦海中思緒萬千,他覺得漢武帝話中的意思,是御史大夫張湯奏劾了自己。
可一番思考後,又覺得不對!
霍光試探着問道:“回陛下,那日臣並沒有與李相發生爭吵,只不過是平緩地述說了下事實而已。”
再傻的人,也不敢明目張膽地說自己把丞相懟了啊!
漢武帝劉徹聽到霍光這麼說。
心中已然有了答案。
但劉徹的臉上不僅沒有露出任何表情,反而眉頭蹙地更緊了,繼續追問道:“霍光,朕現在沒工夫跟你繞圈子。伱直接說,與丞相爭吵,是不是因爲丞相李蔡圈的土地佔據了陽陵,而你剛好也在圈那片土地?”
原來陛下要問的,是丞相土地侵佔陽陵的事情?
誒?
怎麼事情發展地這麼快?
霍光心中駭然,以他預估,這件事起碼還要過個一年半載纔會爆發出來呢。
當然。
如果從他口出說出來,倒是能加快此事進程。
說不得。
還能一舉把李蔡從丞相位置上踢下去。
但問題是,他不能這麼幹。
如果是他把李蔡踢下去的,那豈不是相當於直接站在了風口浪尖上?
到時候。
自己身上便多了個張湯朋黨的標籤,這對日後自己的仕途發展,是極其不好的。
念及此處。
霍光便搖搖頭,說道:“陛下,那日臣與李相所爭論的事情,確實跟土地有關。但事有蹊蹺,那塊土地似乎.”
話沒說完。
漢武帝劉徹直接就打斷道:“有沒有蹊蹺不用你說,朕自會派人去查。”
“諾。”
霍光聞言,也只好悻悻地閉上嘴巴。
一時間。
原本還有些喧囂的未央宮大殿內,安靜了下來。
漢武帝沉思片刻後,才又打破了這份沉悶,說道:“李相侵佔陽陵一事,交由廷尉府督查。期間,若無查實,任何廷尉府上的官吏,不得私自羈押扣留丞相。”
說完後。
漢武帝的眼神又在張湯與倪寬身上來回審視着。
似乎在想着,這個張湯是如何把侍御史倪寬這個老好人都拉下水的?
想到此處,漢武帝搖了搖頭,問道:“諸位可還有事要奏劾?”
然而大臣們互相對視一眼,便一同搖頭道:“我等無事再議。”
見狀。
漢武帝便大手一揮,說道:“那便散了吧!”
“諾。”
於是朝會結束,百官紛紛退出宮殿。
而本不想在與御史大夫張湯相互構陷的丞相李蔡,回了丞相府後,眼神多了些許戾氣。
他已爲丞相!
乃百官之首,地位榮譽已然到達頂峰。
因爲有上次皇帝的敲打,所以平常也能容忍張湯的那些小動作。
可如今他忍不下去了!
原因無他,皆是今天朝會上發生的事情,差點害的自己落入萬劫不復之地。
當即!
李蔡便讓人叫來了他的馬前卒。
也就是丞相府的朱買臣、邊通、王朝這三位長史。
只見李蔡說道:“今日在朝會上發生的事情,你們也是親眼所見,那佞臣張湯欲要陷我於不義之地。”
“本相若是不反擊,倒是顯得怕了他。”
“三位同僚。”
“你們身爲我丞相府上的長史,與本相該是一榮俱榮。所以,還請多動動腦筋,想想如何對付這位佞臣?”
三位長史聞言,相互對視一眼,皆是從對方眼中看出喜悅的神色出來。
丞相終於又下定決心,要對付這個張湯了。
這不正是他們三人想要的麼?
於是。
年齡最大的丞相長史朱買臣便開口說道:“李相何須擔心,吾有一計,可誅張湯!”
丞相李蔡聞言。
頓時眼睛一亮,說道:“買臣快快說與我聽聽!”
朱買臣當即拱手道:“丞相可知廷尉府減宣?”
“減宣?”丞相李蔡點點頭,淡淡說道:“我自是聽說過他,但廷尉府那邊,與御史府更爲親近,怎麼會幫本相呢!”
朱買臣聞言,當即哈哈大笑起來。
見他笑的開心。
丞相李蔡的眉毛頓時蹙成一團,問道:“朱買臣,你有什麼好笑的?是本相哪裡說錯了麼!”
朱買臣這才伸出手擺了擺,解釋道:“丞相誤會了,這張湯以前雖然也在廷尉府裡任職,與廷尉府關係不錯。但是,人與人處事,總是會有那麼些個關係不好的。”
“這減宣便是那關係不好的!”
“他倆是對頭。”
“聽說,陛下此前對張湯的調查,也是交由減宣處理。”
“可惜啊。”
“就是此人才能不行,鬥不過張湯。”
聽聞長史朱買臣的話,李蔡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道:“你的意思是,讓減宣去對付張湯?可我與減宣又不熟,該如何安排?”
其實。
這個時候李蔡還是有些疑惑的。
都說減宣的才幹不行了,爲何還要讓他對付張湯?
疑惑歸疑惑。
丞相李蔡還是忍住沒問這個。
長史朱買臣聽聞丞相的問話,當即笑着回道:“丞相何必擔憂,您雖然不熟悉,但有人跟減宣熟悉呀。不然,我們養那些門客幹什麼?”
“哦?你有認識減宣的人?”李蔡好奇的瞅了一眼朱買臣。
朱買臣隨即點點頭,說道:“自是有的。”
聞言。
丞相李蔡心情好上不少,甚至連原先黑着的老臉,都浮現出一絲笑容來。
“哈哈哈,如此甚好。”丞相李蔡連笑了幾聲後,說道:“三位同僚,今晚留下,本相要請你們在長安樂不醉不歸,正好商議商議此事。”
“好!”
三人異口同聲的答覆道。
漢朝的朝會並不是每日都會召開的,只會在特定的時期,又或者有什麼大事,陛下主動詔令羣臣進諫纔會開啓朝會。
所以。
丞相宴請三人,完全不需要擔心什麼明日趕不上朝會的事情。
夜晚,長安樂的生活好不快活。
朱買臣等三位丞相長史,與丞相李蔡痛飲幾盞過後,紛紛扛不住出來小解。
畢竟不像丞相李蔡這種武將出身的人物。
飲酒方面,三人加起來也比不過一個李蔡。
這時。
三人放着水,其中的長史邊通有些害怕地說道:“朱長史,那件事情,丞相不會發現是我們害他的吧?”
“閉嘴!”朱買臣頓時呵斥了一聲,道:“此事休要再提,只要你守口如瓶,便無事發生。”
“噢,我知道。”
“.”
兩日後,霍光伸着懶腰,從自家酒樓裡走了出來。
自從上次因爲丞相李蔡的事情,害得霍光被舅舅衛青訓斥了一頓,便再也沒有回過大將軍府了。
畢竟他又不是衛伉,纔不受氣呢。
這時。
霍光邊打着哈欠,邊跟不三問道:“讓你準備的新馬車,你準備了嗎?”
因爲不住在大將軍府了。
那平時騎乘的馬車,自然也用不着了,只能自己花錢打造個新的馬車出來。馬車好辦,就是馬不好辦,得花點心思才能搞到手。
不過這些都難不住霍光。
誰讓他是冠軍侯弟呢!
不三聽到霍光的問話,連忙回道:“公子,馬車已經準備好了。不過因爲是新馬車,還沒坐過,不知道里面待着舒不舒服。”
霍光擺了擺手,道:“無所謂,能當個出行工具就行。”
“行了,你快點把馬車牽來吧。”
“我要去大農令那辦點事情,要用上新馬車。”
不三聞言,便立即去牽馬車了。
霍光本想轉身回酒樓裡休息等着,然而,他剛往回走,身後就有人拍了拍他的後背。
回頭一看。
發現拍他肩膀的人,是個溫蘊如玉少年。
“誒,你不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