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改變世界的決心!從房地產開始
長安城,此間樂酒樓。
大農令桑弘羊、博陸侯霍光、赤泉侯楊胤,三人正坐於包廂式的雅座上,談論着事情。
聽聞霍光所說。
赤泉侯楊胤直接說道:“我沒什麼好說的,此事我參與的少。你們到時候,賺了錢,別忘記分我就行。”
楊胤身上無官職,靠着父輩的光環,一生吃喝都不愁。
沒辦法。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
不平等!
有的人,出生那一刻,就已經站在了別人一輩子也無法到達的高點。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什麼公平的事情。
那麼毫無疑問。
死亡是最公平的事情。
無論是誰,他這一生,英雄也好,梟雄也罷。到最後一步,一定是塵歸塵,土歸土。
霍光看着楊胤表態,點了點頭,目光又看向大農令桑弘羊。
桑弘羊感受到霍光投來的目光,只好嘆了一口氣,說道:“博陸侯,說實話,之所以我將錢行的事情,拖至現在。”
“實在是我看不懂啊!”
“你說錢行借錢給百姓買了房子,然後買房子錢,按月交給錢行。”
“原本是價錢是一,然後經過錢行,變成二。”
“是,錢我們是賺了。但問題是,百姓還得起麼?博陸侯,你是不知,我朝徭役也不輕鬆的!”
“這各種負壓之下,到時候積重難返,怕是會出事。”
“到時候,你我三人的腦袋,可就保不住了。“
聽到桑弘羊的話。
霍光不以爲意,甚至是有點想笑。
這桑弘羊想賺錢,又良心過不去?
有句話怎麼說來着?
賺錢嘛,不磕磣。
錢沒了,可以再賺,良心沒了,賺地更多了。
所以。
對於桑弘羊的問話,霍光淡淡一笑,道:“桑大農是怕我們這些操作,使得百姓中出現像陳勝吳廣這樣的人?到時候揭竿起義,朝廷拿我們的人頭,消百姓的怒火?”
對此。
桑弘羊卻搖了搖頭,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但確實如博陸侯你說的。”
“這麼吸百姓的錢財,遲早會讓大漢出現不安穩的情況。”
安穩?怎麼安穩?
霍光要是再不操作,大漢可就真不安穩了。
歷史上。
隨着霍去病的去世,使得總想着擴大戰爭規模的漢武帝,消停了很長時間。
而這。
也使得武帝后期,社會百業荒廢的現象,來的晚了。
可現在。
霍光將兄長救活了,漢武帝現在是天天都想着集結軍隊,攻打周邊鄰國。
比如最近。
漢武帝聽說大宛國盛產好馬,其大宛馬在長安頗爲出名。
這種好東西,讓漢武帝知道後。
怎會不心癢癢?
所以近期,漢武帝又在籌劃着,對大宛國進軍,將其歸附大漢。
要知道。
兄長所率領的北大營,這兩年剛將漠北之地收入大漢,正駐紮漠北那等苦寒之地,用以防止匈奴人再次殺回來。
現在。
最主要的問題,是兵員不夠。
漢武帝要打大宛國,要麼,等兄長回來,要麼再次募集鄉勇士,操練爲士兵,讓其拿着武器攻打鄰國。
打仗。
是最損耗經濟的事情。
所以。
如果霍光此時什麼都不做,那麼,漢朝亂子,恐怕真要出現了。
所以。
霍光對於桑弘羊的話,只好解釋道:“桑大農,你說我這賺錢的行業,會令國家出現不安穩狀況?”
“呵呵!”
“那我就有點想問問桑大農了,你覺得,國家安穩的首要條件是什麼?”
聞言。
桑弘羊搖頭,道:“我倒是精於算計,可這種事,我哪知道。”
霍光對於桑弘羊的說法,哈哈一笑,說道:“既然你不知道國家安穩,需要什麼!”
“那我來說一個,你看有沒有道理。”
“國家安穩,若無外憂,首要考慮的條件就是百姓安居樂業。”
“這點,你們贊成麼?”
赤泉侯楊胤與大農令桑弘羊聞言,連連點頭,道:“安居樂業,確實是國家安穩的一個現象。”
霍光見他們同意自己的說法,這才說道:“那我把房子賣給他們,是不是給他們安居呢?”
然而,桑弘羊卻質疑起來,道:“可百姓因爲要買你這房子,正常人,一輩子都要被房子的錢款壓的喘不過氣來。”
“你還說跟我說斷供就要收回房子?”
“百姓哪有那麼多的錢財呢,普通人種田,種地,要交稅,要勞役,孩子要吃飯,老人要安享晚年。”
“你這房子,只有那些富商能買。其餘人若買,那就不是買房子,那是給自己買一座牢籠!”
“這能說是安居?”
聽到此話。
霍光當即拍掌叫好,道:“桑大農,果然是算計過人,一眼就看出精髓所在!”
原本。
桑弘羊以爲霍光會反駁他的話。
然而。
他沒想到,這博陸侯,居然對自己的言語拍手叫好,還誇讚他一語中的。
這是什麼操作?
桑弘羊很不理解。
一旁!
對於房地產事業不是很瞭解的赤泉侯楊胤,也納悶了,問道:“你這是什麼意思,霍光,你先前不是說,咱們這行業是造福大漢百姓麼?”
霍光點點頭,道:“是造福啊,本侯建造的房子,你們也看過了。”
“是不是比茅草屋建築好太多了,花園,小區,池塘,哪一樣不比現在百姓住的地方好?”
“難道你就沒有感覺,生活素質一下就提高上去了?”
聽聞這話,楊胤點點頭,道:“實話實話,你建造的房子,比本侯的府宅都好。要不是不在長安城內,我都想買一座,帶着一家老小住進去了。”
一座?
一棟吧!
霍光沒在意這些,只是微微一笑,道:“既然如此,兩位還有什麼意見?”
楊胤說道:“可桑大農說,那是牢籠啊。”
霍光點點頭,道:“是牢籠,一座,困住躁動人心的牢籠。”
“躁動人心?”
桑弘羊和楊胤,互相對視一眼,均從眼中看出了不解。
霍光這才說道:“因爲買房欠着錢行的錢,百姓首要條件,就要想着賺錢!”
“他一心想着賺錢,還會有躁動的人心麼?”
“想着賺錢的人,是不會去破壞朝廷的統治的,因爲他買的房子,好不容易都還上那麼多了。”
“這時候,買房的人,會想着,再咬咬牙,堅持堅持,這房子就還清了。”
“等以後老了,房子過繼給子孫結婚用。”
“辛苦一代,造福三代嘛。”
被霍光這麼一洗腦,桑弘羊也有些迷糊了,可隨即又問道:“那百姓能怎麼賺錢?種地?穀物不值錢啊!”
五穀雜糧,不值錢。
因爲這些東西不能值錢,一旦它值錢了,國家就不安穩了。
都說谷賤傷民!
但這句話是不正確的,是錯誤的!
聽着很不舒服,但確實如此。
舉個例子吧!
一個麪包賣你五十萬,你能接受這種物價?
保證你那時候,AK壓地比毛子都狠!
對於桑弘羊提出的問題,霍光不是沒有思考過。
甚至!
他搞房地產,最終極的目的,就是爲此而來。
只是。
他不會和麪前的這些人,和盤托出。因爲說了,他們也不懂自己的想法。
與其解釋給別人聽。
不如老老實實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
所以。
對於桑弘羊的問話,霍光只是輕描淡寫地說道:“如何賺錢?簡單,讓百姓樂業不就行了!”
“有樂業方向的,可以錢行欠款的補上的人,我們不管。”
“沒有樂業方向的,但又想買房的,我們去提供樂業機會啊。他們給我們幹活,我們發月錢,月錢中扣除大部分還錢行,小部分讓他保證吃喝,就可以了。”
“如此一來,百姓安居樂業,國家安穩,我們賺錢,朝廷也賺錢。此乃兩全其美之策,有何不可?”
然而桑弘羊卻納悶了,說道:“我們哪來提供那麼多樂業機會?”
霍光淡淡一笑,道:“額,咳咳,剛纔說錯了,是我來提供,是我,沒有們,所以這個你就不要管了。”
桑弘羊狐疑地看了霍光一眼,皺眉問道:“博陸侯,你該不會又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吧?”
霍光當即怒道:“什麼話,這叫什麼話?我提供百姓樂業機會,就是不可告人的目的,那你來,你來!”
霍光當然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嗯。
都說不可告人了。
還能說出來麼?自然是不能啊!
楊胤見倆人要吵起來,當即做起了和事佬,道:“博陸侯勿要動怒,桑大農只是有口無心,說錯話了而已。”
“我們還是談回賣房子的事情吧!”
“別互相攻擊!”
聞言。
桑弘羊這才拱手說道:“抱歉,博陸侯,我剛纔一時口快,若有得罪,請包涵。”
霍光擺了擺手,道:“嗯,我包涵!”
桑弘羊見霍光這樣,一時語塞,不知道說什麼好。
想了半天。
這位桑大農最終還是開口道:“那好,我現在就最後一個問題,就算你讓百姓都安居樂業了。”
“那糧食誰來種?”
“刀耕火種,保證每年糧食產量,這纔是重中之重,你破壞了這點,國家安穩,怕是說笑吧?”
刀耕火種?
大膽!
你這是污染環境。
霍光心中一樂,莫名想起前世的環保少女。
隨後搖搖頭,甩掉那些亂七八糟的思想,說道:“本侯也沒說,不給刀耕火種啊?”
“我提供的樂業,又不是讓百姓賣身,有時間段的,好吧。”
“樂業時間結束,他們是自由的,他們想種糧食,就種唄!”
“而且!”
“說起糧食,我就不得不批評大農令你一下。”
“幾年前,本侯曾與你說過,讓你以大農令的身份,向陛下提議尋找一種叫紅皮番薯的農作物,你怎麼到現在都沒跟陛下提過?”
桑弘羊被斥責了一句,當即說道:“這,這咋還怪我身上來了?我派人搜查了啊,全國各地,都沒有你說的這種叫紅皮番薯的農作物!”
“這都沒有的東西。”
“我都不知道你跟我說這個,有什麼用?害我麼?”
見桑弘羊這般說話,霍光也是無奈了。
這桑弘羊該不會是個傻子吧?
國內!
肯定沒有啊!
不然爲何,叫做番薯啊?
番,外來意思。
想了想後,也不怪桑弘羊,只能怪自己沒有詳細介紹清楚。
於是。
霍光只好說道:“番薯,漢朝國內沒有,需要通過漠北之地,渡過白令海峽,抵達美洲中部才能尋到。”
“同時,在那裡,還有一種叫做玉米的農作物。”
“玉米和番薯,能成爲漢朝繼水稻、麥子之後的第三、第四大經濟物。”
“但這些不是我跟你說的重點啊!”
“我當初跟你說的重點,是發展水稻、麥子,減少粟米等糧食作用。”
漢朝的水稻和小麥,還不是主要經濟作物。
最主要的,是粟米。
一來是水稻的種植技術不是很好,二來是小麥作爲食物也不是很方便。
霍光的想法是。
改革水稻種植技術,改進小麥研磨方法,在這種基礎下,尋找外邦的番薯和玉米。
紅薯,在人類的歷史上存在非常久遠。
據說最早可追溯到八十萬年。
真假不清楚,但八十萬年,你說這過去的七十九萬八千年的時間內,難不成就一直待在美洲中部?
會不會已經傳播到周邊各大洲了呢?
要知道。
冰河世紀,海水倒退。
白令海峽乾渴,陸地出現,使得亞洲土地與北美洲土地連接在了一起。
這個時候。
無論是人、走獸、植被都開始互相傳播。
據說北美洲原住民,就是這個時期的亞洲獵戶,通過追蹤獸羣遷徙過去的。
所以。
莫西幹人很像亞洲人種,這可不是說說而已。
說不定往漠北走,能找到這兩種作物。
如果找不到。
那也不是什麼大事!
現在兄長率領的軍隊,一路打向漠北更深處,自己要作爲兄長的後盾,說不定哪一天,真能打到北美洲去呢?
當然。
想想而已。
哪怕是距離最短的白令海峽,也有着四五十千米寬度,以漢朝現有的造船技術,怕是難以渡過。
被霍光這麼一說,桑弘羊頓時老臉一紅。
霍光跟他提這些東西,是什麼時候?
那時候他剛上任大農令,正沉浸在喜悅中,跟本就沒聽進霍光的建議。
索性。
桑弘羊大手一揮,道:“行吧行吧,我沒意見了,錢行的事情,明日就可開設,你這房子開賣,希望不要鬧出亂子來吧!”
“不會,不會,賺大錢的買賣,怎麼會出亂子呢!”
霍光淡淡一笑,隨即舉起手中的酒杯,與二人對飲,道:“來,預祝我們以後合作愉快!”
“喝”
“喝喝喝!”
“.”
咳咳,說兩句。
從很早,就提起主角搞房地產了,然後讀者對此猛噴,我也看到了。但是爲什麼還是堅持這麼寫。
有四點原因:一,民生,古代冬季對於普通百姓是個很難熬的季節,權貴子弟,富商家族自然好過,窮百姓會不會凍死,只能聽天由命,主角搞這個房子禦寒還是不錯的。此處對應董薰,如果董薰沒遇見霍光,她的故事線應該是凍死在馬場。錢沒了,可以再賺,命沒了就什麼都沒了。
二,文中提到的樂業,就是就業嘛,以“低廉”的價格,給自己找工人幹活,
三、後續會寫,霍光要搞的大變革,穿越到古代,故事不可能就這麼普通升官加爵等死,對吧?肯定要大變革啊,肯定要有爲萬世開太平的男主氣魄啊。但漢武帝時期,貿然搞這個,不是找死麼?所以需要一個引子,一個合理的讓漢武帝劉徹都不覺得有問題的引子,房地產就是霍光要的引子,引子是什麼,買房子沒錢,霍光有錢,他們想從霍光這裡賺錢,霍光就用他們潛移默化的改變規則
四、某位狗作者,到現在都沒攢足首付錢,於是惡向膽邊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