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不是說熬煮八種雜糧粥,而是在臘八這一天熬煮。家裡條件好的自然雜糧品種就多些,不過即便再尋常的人家,這臘八粥也定是能尋出七八樣來的。
紅豆、綠豆、黑豆、芸豆各處豆子就已是好幾種,再加上花生芝麻、大米小米、紅棗薏仁、蓮子百合等等,十全十美意頭自然是好,品種多些,味道自然更讓人稱讚。
有些難熬的豆子,都是前一日早早就泡開了,一早煮起來纔不會太費柴火。
這一日的早上全家人必是要在一起吃上一碗熱熱乎乎的臘八粥的,然後再讓家裡的大小子,拎着去四鄰親朋處派送。也會把各家回贈的臘八粥再端回來。
等傅紫萱從牀上被叫起來的時候,臘八粥已是熬好了。
一家人包括家裡的下人都每人一碗,熱乎乎地吃下肚。吃好還不待收拾,陳氏又忙不迭地分派開了,連平日不太使喚上的傅紫萱都不落下。
老傅頭老劉氏一早上陳氏還在熬煮臘八粥的時候,兩人就起身往傅天海家去了。這年代長子還是被寄予了家族傳承的重任,逢年過節,家裡的老人也都是要在長子家裡主持的,一些祭拜的儀式什麼的,也都是要在長子家完成的。
陳氏先打了滿滿一鉢臘八粥讓傅天河帶着紫陽送到祠堂供奉給祖先。等父子倆走後,又盛了滿滿的兩碗讓紫越和紫辰分別送往傅天海和傅天湖家。兩家是傅天河的兄長,小輩要給長輩先派發。
然後再是鄰里。鄰里也是先從族長和幾個族老家先送。
家裡的男人都各有任務,這往族長和族老家派送的任務自然就落在了傅紫萱身上。而其它鄰里則由紫嫣帶着家裡的下人們去送。
族長一大清早就領着家中的長子長孫往祠堂去了,族長奶奶把傅紫萱送去的臘八粥笑眯眯地接了過去,又回了滿滿一大盆。
幾個族老也都去祠堂主持了,同樣是由家裡的媳婦接過傅紫萱的臘八粥。每家同樣回了一大盆。數量都差不多,但品種不盡相同。
回到家看到陳氏正領着丫頭往家中後院的馬房食槽中添臘八粥。旺財旺福也各得了滿滿一碗。所幸這兩貨並不挑食,骨頭愛吃,肉菜雜糧也同樣愛吃。傅紫萱都懷疑是不是她把它們養壞了。
陳氏還要往家中各大小樹都淋上,傅紫萱唬得不輕。這樹可不是喂臘八粥就能長得壯的。家裡樹木又多,都這麼淋上一遍,家裡不得招蚊蠅啊?就是冬天也有各種蟲子吧,到時爬得到處都是,真是有夠恐怖。
陳氏聽了傅紫萱的話,也只在廚房旁邊的兩棵桃樹上淋灑了一些就作罷。
不一會,紫越紫辰也回來了。也各自帶回來傅天湖和傅天海家回贈的臘八粥。又過了不多時,紫嫣和丫頭們也把鄰里回贈的臘八粥帶了回來。
接着,陸續又有別的不與傅家住的相鄰的鄉親送來臘八粥。陳氏每每都要親自過去接。倒在自家的碗裡後,又再添上自家熬煮的臘八粥讓他們拿回去。
一直到這日的下午,都陸續有人送臘八粥過來。就是陳村和劉村也有一些村民送來臘八粥。兩村的村民得了傅家的天香稻默默地以這種方式表示他們的感激之情。
陳氏和傅天河很受感動,除了回贈臘八粥外還送了一些自家做的糕餅點心。
家裡住在玉園的下人陳氏也讓人送了臘八粥過去。郭義和尚月娥也一早送了臘八粥過來。
當初因月娘子招人困難,尚月娥就自動要加入月娘子班。傅紫萱當時也準了。後來看她四處忙碌,家裡也顧不上,最小的貞惠也丟給了郭大娘。
她又是二嫁給郭義的,這麼不着家,傅紫萱也擔心郭大娘會有意見。後來把傅蕊等人招進月娘子隊伍中之後,傅紫萱就想着要把她換回來。
剛好那幾日進城。看她忙得身子發虛,給她探了脈,發現她已是有一個多月身孕了。就趁勢把她叫了回去。
老郭頭和郭大娘聽說後,很是歡喜。她和郭義都成親半年了,還沒個動靜,兩位老人還正擔心是不是月娥以前生孩子的時候傷了身子不能生了。心裡正是油煎火燎時,沒想到這媳婦就有身子了。
兩人一直擔心郭義的後半生。這下不僅娶了妻,還有了後代。兩位老人都恨不得把尚月娥供起來。
這一大早的,婆媳倆就熬好了臘八粥,命小夫妻倆送了整整一大盆過來,還說傅家人多。看那樣子,是巴不得把鍋都捧了來。
陳氏也回了自家熬的臘八粥,聽說她有身子又送了一匹細棉布讓她拿回家給孩子做衣裳。
這一日除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分食臘八粥之外,就是接待來客,除此也沒什麼事了。
直到再沒旁人來送臘八粥之後,一家人才聚在一起圍着炭盆取暖說話。紫嫣和紫辰又鬧着要烤紅薯花生吃。兩人把鐵絲網架在炭盆上,忙得不亦樂乎,吃倒沒看他們吃多少,就是爲了玩鬧一通。
紫嫣自從去了趙家後,整個人變得不一樣了,走路好看多了,說話做事也顯得更知禮了些。小小的才十歲的娃,走起路來就已是嫋嫋婷婷,頗讓人有賞心悅目之感。
讓傅紫萱不得不嘆一聲大門戶裡培養出來的閨秀就是不一樣。這紫嫣自去了趙家之後,明顯就已是與鄉下的姑娘不一樣了。
過了臘八,年就近了。陳氏也越發忙碌,帶着家裡的下人又是打掃又是裁剪做新衣的,又要忙着備年貨,忙得團團轉。
沒幾日,楊忠和葉文華的好日子也到了。
臘月十七這天,楊家早早就來請了。
鄉下人家辦喜事,鄰里鄰居的都會搭一把手,也不要工錢,就爲了沾一沾喜氣。辦喜事也有好吃的有油水的菜食可吃,大夥都巴不得能過去幫忙。所以只要主家開口。都是極樂意過去幫襯的。
楊家自來了傅家莊之後,也好幾個月了,早與村裡的人相熟了,再加上楊盛又在學堂裡當先生。這時代先生的地位都是極高的,加上楊老夫人不時又指點一下村裡媳婦們的繡活。傅家莊的鄉民對於楊盛一家很是友好。
對於外來人口,這一點傅家莊做得很是不錯。傅家莊除了楊家還有好幾家是外來的,族長和村裡的鄉親都帶了包容的態度,對他們很是友好。
村裡有什麼好事都樂意叫上他們,他們的孩子送到學堂裡唸書,待遇也跟傅家族人一樣。都是免費的。只不過若要在食堂吃飯,就要自掏腰包,這一點傅家族中子弟也不例外。
雖十八纔是正日子。不過十七這天桌椅碗筷等都是要事先借來擺好,竈臺也是要事先搭好的。並且這天晚上那一頓謝親宴也是要招待村裡人和來幫忙的人吃的,所以一大早村裡人就聚在楊家幫着忙活開了。
過年前過喜事的人多,專門做租賃桌椅碗碟生意的人那邊已是租不到足夠桌椅碗碟,於是鄉民們就自動自發把自家裡的碗筷和桌椅都搬來了。
村裡的大小媳婦們也領了活到田間地頭砍草披準備搭竈臺。大冬天的。大夥也都不懼風寒,樂滋滋地挑着筐拿着鏟子就走。楊老太太和楊孔氏眼眶溼潤,對大夥謝了又謝。
到中午時分,桌椅就已是擺好了。楊家因沒有在傅家村裡起房子,住的還是書院給先生備的房舍。所以他們家辦喜事擺桌也不好放在書院裡頭,孩子們都還沒放假。
楊盛跟族長及族老們商議妥後。就借了祠堂的大院及祠堂周邊的空地給他家用。到時空地四周種上柱子,柱子頂上和四周再圍上厚氈布,也能抵擋一些寒氣。
所幸楊家在此地並沒有多少親朋。請的多是傅家莊的鄉親,鄉親們也沒那麼多講究。
下午採購的人拉回了滿滿幾牛車的菜肉,村裡的媳婦們都不用人吩咐就動起手來。摘菜擇菜、泡乾菜泡腐竹木耳等。
燒火的鄉民也把竈臺燒了起來,請來的大廚也試了竈,開始開火了。
到日落的時候。鄉親們就拉朋結派擇桌坐下享用美食了。
十八正日子。
天難得放晴,雖然還是冒着涼氣。呼出的氣還是帶着白霧,但是顯然今天會出現暖陽。這着實是讓人高興的事。不然大冬天裡辦喜事,還真是件吃苦受罪的事。
大廚們把菜炒好,端菜的媳婦子再把菜端上桌,若是坐得離竈臺遠,這一路端過去,菜涼了不說,油都結一塊了。
這時代還多是燒的豬油,這豬油一到冬天很快就凝了。就是再美味的菜,只看這賣相,也吃不下去。所以冬天吃酒席就跟打仗一樣,得快些下嘴。像夏天那樣細嚼慢嚥,猜拳拼酒是不能的。不下雪不好,要是下雪更是受罪。
今天學堂並沒有放假。
因楊盛是學堂的先生,他也想學子們感受他家的喜氣,而傅天河也一直想表達他的感謝,這麼多傅家莊以外的學子能來長山書院讀書,他心裡一直帶着感動。
所以兩人私下裡商定,中午學子們下學時,會在食堂裡擺桌宴請這些學子,讓城裡的學子也感受一番鄉下人家辦喜事的熱鬧勁。費用就由兩家均攤。本來傅紫萱是想自家出了這部分費用的,楊盛不同意,最後就變成了兩家均攤。
一大早上的,楊家就喜樂宣天,學堂裡的學子們早就坐不住了。聽說中午也能上桌更是屁股跟長了釘子一樣。
還不待中午下學,就呼嘯着出了書院,跟村裡的娃娃們一起往村路上迎新娘去了。
PS:??感謝:豬may?,13901297131,?680722,樂兒投的粉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