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白馬

bookmark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自從董遵誨稟報安西節度使陳德奉召入朝以來,宋皇趙炅的心情就出奇的好,這一日竟取出王侁呈上陳德在長江舟中詠出的“滿江紅”詞章觀看。這詞恰好契合了趙炅此刻心境,反覆吟哦之後,拍案嘆道:“王侁,這陳德他辭了朔方,請封安西,倒也知趣。做得出這樣的句子,非是梟雄,便是忠良。待他入京以後,倒要好好考校一番。”

不待王侁回答,趙炅又道:“怪哉,如此好詞,居然缺了兩段,不知是何故?”

崇文館書閣中,王侁侍立在側,苦笑着答道:“此節微臣也問過陳德,他答曰少時不習詩書,長大戎馬倥傯,興致上來便吟詠兩句,雖有文思,章句卻多有缺漏。想要補全時,卻又文思匱乏,只好擱置。”這麼蹩腳的理由原本甚難取信,但王侁與陳德在金陵時相處甚久,知道他確實是胸無文墨,至於偶爾吟詠而出的絕妙詩詞,只能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來解釋。其實到現在未止王侁也未想明白,爲何一個連句讀韻律都不甚通的軍漢,屢屢寫得出驚人的詞章,他幾乎要懷疑陳德剽竊了其它飽學才子的文章了。可是,若是有人身負如斯才華,焉能默默無聞與林下。總而言之,陳德這人便如安西軍勢力的突然崛起一般,籠罩在重重謎團之中。

“原來如此,”趙炅只覺有趣,在他看來,詩詞乃是末節,李煜腹中詩書勝過自己十倍,又能怎樣?“少時不習詩書,倒是可惜了。不然做個學士倒也來不錯。“趙炅自覺頗爲寬厚,又問道:“此子既然乖覺,奉旨入朝,將如何安置家眷和嵐州人衆,他可有計較?”

王侁秉道:“據董遵誨那邊傳來消息,陳德家眷當在嵐州與他會合,然後一同入京,其餘部屬將不日分赴河西,嵐州完城獻於朝廷。”

趙炅笑道:“如此甚好,若是陳德將家眷也送往河西去,他此生便休想離開汴梁了。對了讓你爲陳德選一座府邸,可曾辦妥?”他一邊說,一邊凝神思索,忽然提起鼠須筆,在詞章缺漏之處,寫下“燕雲恥,猶未雪,王師至,盡歡悅”六個字,再將詞句連貫起來吟詠了一遍,搖頭晃腦面有得色。

“下官在隴西郡公的府邸旁邊,爲陳德安排了一座府邸。”王侁一邊說,一邊小心翼翼地觀察者趙炅的臉色,他知道對每日爲鞏固朝局和北伐大計勞心勞神的趙炅來說,換着花樣折辱戲弄李煜乃是一種難得的娛樂。

“不錯,不錯。”果然,趙炅向王侁投以讚許的目光,這個秘權,果真是和自己貼心。他頗有些快意地嘆道:“且看這二人異地重逢比鄰而居,如何君臣相得。”如今在朝廷中地位遠不如陳德的李煜,應該頗爲尷尬吧。趙炅越想越是有趣,居然忘記了保持帝王應有的叵測,嘴角向上牽動,浮現出一絲髮自內心的微笑。

如果讓陳德來解釋,他會毫不猶豫地將這視爲心理變態的一種徵兆。對趙炅來說,我弒兄奪位得國不正,你唐室貴胄溫文儒雅,卻又如何?現在你不過是任我欺凌的奴僕,最終記載史冊上的,是對我的歌頌崇敬,和對你的鄙夷不齒。在真實的歷史上,擁有天下美女的趙炅偏偏要去強暴小周後,也只能理解爲征服者的一種快感。這一點上,趙炅與後世的鐵木真應該是找得到不少共同語言的。

陳德毫無徵兆地猛打了一噴嚏,頗爲不巧,劈頭蓋腦地噴在身畔並轡而行的董遵誨臉上。

從靈州出發已經有半月,眼看就要到嵐州,就要見到黃雯母女,陳德心中不禁有些惴惴不安。回想起來,將她們母女,連同數千軍士家眷留置在孤城之中,其中的兇險不言而喻,應該是自己早就應該考慮到了吧,爲什麼還要不惜一切孤注一擲去奪取河西呢?難道真的是因爲權勢的誘惑嗎?的確,歸義軍和甘州回鶻各部攻佔玉門關這千鈞一髮的機會,不容錯失。

一旦甘州回鶻徹底挾制了歸義軍,自己再想染指河西就難於登天。可是,這是將全軍將士的眷屬留置在嵐州的充足理由麼?這一路行來,陳德不停地在心中爲自己尋找託詞和解釋,卻總是連自己這關都過不了。他知道,雖然沒有人責怪自己,自己做的已經比這世上大多數所謂英雄更加地道,可是,良心上的債,卻是永遠欠下了。這也是陳德素來不喜將士們因爲自己親身入朝而感恩戴德的原因。

路上還算太平,就是無聊得緊,再加上身邊這個牛皮糖似地卸任靈州巡檢,就更是無趣。

董遵誨狼狽不堪地躲過這突然襲擊,心中又羞又惱,自從那日被迫下馬向陳德屈服之後,他便滿懷悲憤,想我老董也是做過殿前副點檢的宿將,要不是當年因爲一些小事得罪了太祖皇帝,早該官拜節度使了,誰曾想居然還要遭受陳德這個晚輩的折辱。

他本不是心胸開闊之人,這些天眼看離河西越來越遠,陳德身邊只不過帶了三百牙兵,而自己這邊卻是兩千禁軍精銳,膽氣上來以後,便屢屢相機向陳德尋釁,想要找回那日的場子。

雖然此番同陳德一道進京,名爲護送,實則監視,但面上卻不能完全撕破,董遵誨目光落在陳德所騎白馬身上,忽然靈光一現,故作惋惜地嘆道:“陳節度所乘這匹白馬神駿非凡,可惜,世上難有十全十美之事,只因世人愛白馬神駿,此類坐騎,大多有華而不實之憂。”

陳德瞥了他一眼,心中暗歎,此人當真是個小人,當年以言語挑釁趙匡胤,被髮配西北十數年,這虧吃得難道還不夠大嗎?是了,他在西北受各部藩落奉承慣了的,大概也沒把這靈州巡檢的位置當做是苦差吧。

見董遵誨似乎還有意猶未盡,陳德便搶在前面說道:“這個倒也不盡然,吾所乘這匹白馬,乃是將士們在邊塞捕獲的野馬,雖然談不上日行千里,但腳力輕捷,卻是匹一可以相托生死的良駒。”

董遵誨自言自語道:“當真麼?只怕未必。”

陳德也不看他,轉頭對另外一邊的張仲曜道:“這白匹馬生於野外,乃是虎狼出沒之所。在羣馬之中,最是顯眼,若是腳力不快,氣力不足,恐怕早已葬身獅口狼吻。以馬觀人,若是天資挺拔,儘可以嶄露頭角,不必學那些蠅營狗苟之輩藏頭露尾。”

董遵誨被他譏刺,臉色發白,冷笑一聲道:“不知白馬妨主之說,陳節度可否相信?”他今日打定主意要觸陳德黴頭了,說話便少了許多顧忌。陳德心道果然是小人難纏,自顧自地驅馬前行,也懶得再理董遵誨。

後面張仲曜不與他客氣,沉聲道:我輩武人,這坐騎乃是殺敵的夥伴,並非主僕,何來妨害之說?倒是妄自尊大之輩,一味想要騎在這駿馬的背上,總有一天要被摔得半死。”說完也不管他如何反應,徑自催馬跟上陳德去了。

董遵誨被留在原地,氣得臉色鐵青,發狠道:“豈有此理,老夫乃是三朝元老,官至殿前副點檢,今日居然受此小人折辱。”指着張仲曜背影對林中道:“待到了汴梁,我們再好生整治這幫不長眼的東西。”

此時正值秋高氣爽,瘋長了一夏的野草已經開始有些發黃,在夕陽的照耀下,一浪一浪地隨風起伏,晚風帶來快要成熟的麥穗香味兒,“嵐州近了!”擺脫董遵誨糾纏的陳德頗爲快意地縱馬馳騁,似乎看到了黃雯俏麗的身影正站在嵐州城下。

正當陳德以爲自己因爲思念而眼花之際,張仲曜卻在耳邊道:“主公,那道旁相候的莫不是蕭將軍麼?”

在蕭九率領的一百軍士護衛下,黃雯和周後走出了馬車,正立於道旁翹首西望,爲避開閒雜人的灼灼目光,兩人都戴上狀若斗笠的冪蘺,從帽檐垂下的輕紗籠罩全身,微風輕輕吹拂,透出輕紗籠罩中的麗人窄袖襦裙,婀娜動人。

注1:有一天,成吉思汗問孛兒出,人間最快樂的事情是什麼?孛兒出回答道:在陽光明媚的春天,跨上駿馬,手臂上跨着鷹去狩獵,看獵鷹把飛鳥擒來。接着成吉思汗又用同樣的問題問及其他將士。他們的回答,或似孛兒出,或附合孛兒出。成古思汗昂然說道:“我說不是。人生最大的快樂是擊敗敵人。窮追到底,奪其財寶,看到他的親人悲傷,聽到他們的哭聲,乘其馬,奪其妻小帶到後官。”注2:環州守將董遵誨,是高懷德的外甥,也是趙匡胤少時相識之人。他的父親叫宗本,當年曾任隨州刺史。趙匡胤小時候做客漢東,曾在隨州宗本署所小住了幾天。宗本很器重趙匡胤,而董遵誨卻看不起趙匡胤,常藉故欺侮趙匡胤。有一次,董遵誨問趙匡胤:“我經常看見隨州城上空紫雲如蓋,還遇到過一條黑蛇長有百丈,忽然化爲一條巨龍騰空而去。這是什麼徵兆?”趙匡胤笑而不答。

十六章 譁變四十章 生意二十九章 危局第八章 防身二十八章 整軍第三章 大比四十五章 胡旋四十章 權衡第十四章 先知二十二章 天時二十二章 和親二十二章 和親十九章 共富貴遏住需求的文明第十五章 憐子二十七章 亂局十六章 女史邀二十六章 勢爭八十五章 晉陽第一章 生聚三十八章 追奔第十一章 進退二十七章 故人二十二章 弩戰李煜和南唐社會的命運第七章 劫糧二十三章 文戰參考戰史:突然的打擊-閃擊奧斯陸三十八章 忠誠十七章 國殤二十八章 宿敵六十三章 折現六十五章 復仇十二章 漢人二十一章 籌劃一 家國天下十二章 漢人十五章 奪門十九章 復仇十一章 財路第三章 重逢六十四章 海議三十五章 彈歌第一章 穿越者五十九章 信仰古代中國瓷器如何賺全世界的錢十四章 半日閒第八章 察奸四十七章 約定二十二章 必勝三十四章 迫和三十五章 龍升性格鮮明的南唐羣臣二十三章 歸義二十一章 王佐七十五章 焚書第二章 北風惡九十章 屯田三十三章 進軍第九章 宮變二十三章 辱使第一章 嵐州二十六章 詞祭十六章 爭城五十一章 棄城十二章 分家二十三章 歸義三十六章 黃雀第十七章 流言二十八章 瓊琚十七章 決死第七章 風折草二十章 爭短長九十三章 遇襲第十四章 先知二十章 綢繆二十五章 恩義第七章 航海八十二章 問策第六章 冬至三十章 完卵第一章 嵐州三十一章 驟雨三十三章 鼎成二十六章 堅壁第五章 二郎神三十七章 盲戰二十八章 地運三十九章 驟雨外篇:上三軍之承影袍澤 教戎軍二十七章 謗書六十五章 復仇三十九章 心腹十二章 蕭韓二十三章 歸義六十四章 降否古代中國瓷器如何賺全世界的錢第四章 競土六十九章 三百十六章 女史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