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雍熙

“韓德讓既然肯將他的子嗣託付給陛下,將來吾國進軍關中,無後顧之憂矣!”勾落安頗爲興奮地秉道,現在韓德讓在遼國的地位可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若是他從中阻撓,或是暗通消息,遼國就不可太能攻打夏國。

“這個還要小心,到時候大軍在外,安東軍司須得防着遼人輕騎偷襲。”陳德也笑道。

“蜀地王祈伯差人傳言,宋人盤剝越來越烈,民不聊生,希望早些起事。”勾落安接着道。

“讓他暫且忍耐,特別是宋遼交戰之際不可猝然起事,否則演變成便宜契丹人的局勢,中原塗炭,我等都百思莫贖,你把我的話告訴他。”陳德皺着眉頭,王安的個性始終是過於剛強、嫉惡如仇,若只是做一個教派的首領還好,若是謀幹大事,卻不免過於急進。

他頓了一頓,又道:“軍情司一定要掌握好宋遼交戰的進程,若是過早發動關中之役,和遼人形成夾擊之勢,甚至一舉擊潰了宋國,我等就要遺臭萬年了。只有當宋國穩定住和遼人的戰線之後,我們再進兵關中。”陳德倒不是和趙炅講究一對一的君子之道,而是擔心宋國如果在夾擊之下忽然全盤崩潰,遼人趁機進兵中原,蕭綽有韓德讓的輔佐,這回就不會像當年耶律德光那樣容易被趕出去了。陳德相信,韓德讓寧願犧牲他的妻兒,也會不惜一切地抓住在一統中原的大好的機會。

不經意間,過去幾度寒暑,夏國推行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大獲成功,據丞相府的計算,全國糧食增加三成五的產量,農牧曹所推廣的良種羊,改良後的棉花,都獲得了不錯的效果。其它如同冶鐵、織布、磚石、木工等工場的規模也有了很大提高,在三成分潤的刺激下,西域發現了好幾個大的鐵礦,而淘金人也真的在阿爾泰山脈中發現了金子,授田和金子,即便是在宋國封鎖邊境的嚴令之下,也吸引了許多關中人冒險遷徙到夏國境內,他們的足跡沿着天山一直向西,就連河中的漢人數量也在增加。

隨着夏國的強大,在宋國朝中有心人的安排之下,朝廷不斷往西北增兵,但開拔過來的多是這兩年由趙炅的心腹將領訓練出來的新軍,而調走的卻被石守信、劉延讓、曹翰等宿將統帶過的禁軍老營,幾年下來,駐屯西北邊境的禁軍大部分都換成了老兵不足一成的菜鳥營。

在兩國默契的和平下,甚至汴京的禁軍也隱隱傳聞,駐屯西北延涇環慶州皆是美差,不打仗,去時兩手空空,回時腰包鼓鼓,而駐屯河東河北前沿則是苦差,不但沒有黑錢拿,還要時時與契丹人拼命。這時節不比五代前朝沙場搏命能換來風光榮寵,現在賣命的漢子只圖個錢多而已。

在綿延邊境上的戈壁和沙漠中,有不少禁軍與夏軍秘密交易的地點。

“多好的戰馬,帶回汴梁去不好麼?”的盧軍校尉梁園頗爲惋惜地看着兩百多匹瘦骨嶙峋地戰馬,當初將它們交付給宋人的時候可不是這樣子的,雖然以極低的價錢回購這批戰馬,再養上一陣子就能上膘,這筆交易對他是大大有利的。

龍捷軍田固被頭上的烈日曬得有些頭昏,梁園是老交道了,兩邊交付過馬匹,分過私鹽,還分過馬賊的首級,夏國人講信用,田固對梁園的信任甚至超過許多禁軍中的同袍。他頗爲憤憤地罵道:“兵部的糊塗官只勘合他們配發的馬匹,吾等奉調移防,回到汴京以後,不但底下沒有額外進項,還要自己出錢養馬,還怎麼養家餬口。”

梁園奇道:“田兄將馬匹賣給我們,不怕上官怪罪?”

“上官?”田固嘿嘿一笑,他左右看看,湊近過來低聲道,“軍主拿得比我還多呢。”又放開嗓子道,“軍中戰馬損耗本來就大,吾營裡的馬匹比別家養得好,幾年下來死的少,結果回到汴梁還要自己多出錢養馬,哪裡來的道理?”

梁園苦笑一聲,無法理解田固的邏輯,他難道不明白多些馬匹在戰場上可以救命的麼?

田固似乎看出他的疑惑,嘿然笑道:“樑老弟,你們夏國人,打仗是沒得說的,就是缺心眼兒,就算吾將這些戰馬帶回去,好生養起來,到了上陣之前,校閱全軍,將軍們見你營頭裡面馬匹超編,一個將令過來,那戰馬就不知歸到那個裙帶官兒孫子那裡去了。倒不如換點錢財,在京城置個宅子來,買上兩畝地來的實在。”

田固說得坦蕩,梁園反而不好意思起來,他對田固拱手道:“契丹人向稱兇悍,田兄此去,多多保重。”田固咧嘴一笑,道:“多謝樑兄弟,對契丹人,不是咱吹,在符魏王、石節度、曹觀察底下,那次不殺得他們屁滾尿流,對了,在高粱河那次,吾還跟隨你們夏王陳節度斷後呢。”他言下頗爲唏噓,聽說關南出身的朱導在夏國已經是出鎮一方的軍指揮使,自己這個校尉,看來要當到死了,死在戰場上之前,先給家人多積累些田產錢財吧。

駐紮西北延慶環涇諸州以來,龍捷軍和夏國白羽、的盧兩軍不打不相識,其間有交情的甚多,辦完正事,各自道別後,梁園與衆軍士目送着他們離去,夕陽的映照下,是血一樣的晚霞,西風勁吹,龍捷軍的軍旗獵獵飛動,四百餘騎逶迤東去,滄桑的背影逐漸隱沒在無盡的黃色沙丘之後。

雍熙三年正月,在趙炅的暗示下,知雄州賀令圖,文思使薛繼昭、軍器使劉文裕、崇義副使侯莫陳利用等人相繼上言。稱契丹主幼母壯,朝中牝雞司晨,韓德讓寵幸用事,國中權貴各懷異心,幽燕漢民盼望王師,請乘官家其釁以取幽薊。趙炅深以爲然,召集羣臣,再次商議親征幽燕之事,丞相趙普、參知政事李至等力勸官家打消了親征的念頭,趙家便頒下陣圖,禁軍主力三路出兵。

東路軍統帥爲天平軍節度使曹彬,河陽三城節度使崔彥進爲副,內客省使郭守文爲都監,侍衛馬軍都、彰化軍節度使米信爲幽州西北道行營馬步軍都部署,汾州觀察使杜彥圭爲副。二十餘萬禁軍屯駐雄州,按計劃應當徐徐前進,沿平坦大路大張旗鼓地北伐,牽制遼軍主力。

中路軍統帥爲侍衛步軍都指揮使、靜難軍節度使田重,右衛大將軍吳元輔、西上閤門使袁繼忠爲都監,自定州北上,先攻打遼人重兵把守的要隘飛狐口,然後攻打蔚州。

西路軍統帥爲忠武軍節度使潘美,雲州觀察使楊業爲副,崇儀副使侯莫陳利用,軍器庫使、順州團練使劉文裕爲都監,出雁門關,直取遼境雲州,準備與中路田重進匯合,然後揮兵東進,從北面會攻幽州。

“趙炅的意圖是以用兵持重的曹彬統領正兵,二十萬大軍徐徐前進,牢牢的將契丹主力粘在幽州附近,不能分兵去救其它幽雲州縣。而潘美、楊業、田重進諸將皆是用兵剽厲,他們攻打山後諸州,略定大局後,再和曹彬合攻幽州。”張仲曜頗爲欣賞地指着地圖上三路進兵的路線,“吃一塹長一智,和上次倉促北伐相比,這次不但聲東擊西,根據軍情司的消息,趙炅還發布詔書,號召幽燕漢人攻殺契丹首領和搶掠馬匹,還向高麗派出使者,希望共同伐遼,甚至還打算派出水師在遼西登陸。”他頓了一頓,臉上帶着惋惜之色,嘆道,“爲了收復燕雲,趙炅可謂殫精竭慮了。”進兵關中在即,他率領花帽軍、止戈軍、橫陣軍回來參戰,河中安西軍司暫時由解煩軍指揮使米荻代署。

蕭九卻道:“幽州乃是燕雲之腹心,得到幽州,遼人才不能立足於燕雲之地,被迫退出,得不到幽州,便難以將契丹援軍堵在關外,分了那麼三路,到頭來仍舊是要和敵人決戰幽州城下,若是敗仗,還是前功盡棄。”他指着地圖道,“從涿州到幽州多是平原,利於騎兵奔馳,不如從易州一路依循山路持重而行。”

李朗的目光卻投注在幽州之北,遼西走廊的咽喉要道平州上,又看着與平州隔海相望的滄州,嘆道:“若是水師得用,一支勁兵自滄州出,渡海攻平州,奪取榆關,切斷遼人援助幽州的大道。”

陳德笑而不語,旁觀衆將在地圖前面謀劃蜂起,有的說宋軍當如何經略幽燕,有的說遼應當如何反擊。因爲夏國對關中攻略計劃早已研討了多年,此刻衆將聚集在一起,反而是關注宋遼大戰的多些。衆將在陳德的薰陶之下,都大致清楚宋遼之間保持一種平衡的敵對狀態對夏國最爲有利,最壞的結果莫過於宋滅遼,或者遼滅宋,到時候任何一國都會立刻窮天下之力發動對夏國的戰爭,雖然衆將並不懼怕戰爭,但對夏國而言,時局會比宋遼相爭艱難得多。

十八章 同仇四十一章 潛伏六十五章 復仇十二章 分家三十五章 龍升第十七章 兒戲第七章 劫糧三十五章 彈歌21章中藤甲的創意來源—唐代的複合盔甲四十六章 寒食第十五章 馳獵三十七章 逆轉古代的爆炸性武器,爆破城牆三十五章 拔刀二十六章 堅壁二十八章 校閱四十三章 春寒九十二章 榷場四十六章 笑談二十五章 意氣七十九章 黑雲二十九章 中堅四十一章 沙場三十九章 驟雨三十二章 兩難三十章 承影五十一章 棄城第五章 讓國八十五章 晉陽十六章 女史邀五十章 食肉十三章 香餌三十七章 逆轉三十四章 變化第五章 冰釋古代商路的財富四十三章 安西二十五章 王侁十八章 震怒二十八章 校閱三十六章 內應十三章 理財四十四章 戰象三十章 佛血三十三章 偶遇李煜和南唐社會的命運七十三章 殉國第六章 閒差三十九章 虛實第四章 競土五十四章 驚聞四十二章 冰火第十一章 進退二十章 強弩九十章 屯田三十一章 奴隸四十二章 冷箭三十二章 兩難四十三章 擁立第八章 防身十七章 決死四十章 生意十一章 決斷四十五章 胡旋二十四章 冷暖二十四章 歸義宋代積弱積貧,主要是內政的問題六十五章 復仇第二章 擊賊三十六章 聯姻二十二章 天時十九章 箭陣七十章 倉惶三十六章 聯姻二十三章 國策十七章 完勝四十五章 拜別第八章 生死關三十六章 聯姻二十二章 國賊三十四章 變化第五章 誤會三十六章 黃雀十六章 鐵鷂第十五章 馳獵四十六章 笑談第一章 生聚三十九章 心腹五十六章 大局二十六章 先生第九章 陸權九十六章 絕地十一章 軍校第十八章 誤解六十一章 試膽二十六章 唏噓二十七章 賣刀三十一章 燒殺三十一章 胡漢二十四章 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