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節 三分天下

趙滎攻下北都龍城,兵敗如山倒,守軍逃的逃,降的降,亂成一鍋粥,大勢已去,聞擒虎跟着丁雙鶴一行棄城而逃,臨走之時,他下令將龍城副留守兼龍城尹唐獻仁放了。唐獻仁滿腹怨氣,家眷還關押在大牢裡受苦,多年搜刮的錢財一毫未剩,他將心一橫,提着官袍主動請降,爲叛軍安撫百姓,封存錢糧,省去了趙滎不少手腳。

趙滎治軍極嚴,連砍十餘顆腦袋,高高掛在城頭,制止驕兵悍將進城擄掠,任誰的面子都不給,趙瀛待要上前分說,也被冷冰冰頂了回來。他心中惱火,卻也無話可說,龍城不是他打下來的,當初爲激勵士氣,“屠城三日”的許諾,權當放了個屁。

叛軍亂了一陣,在趙滎的鐵腕壓制下,很快消停下來,控制住局勢。龍城亂了一陣,唐獻仁瞪起眼睛咬緊牙關,威壓恐嚇,軟硬兼施,使出吃奶的力氣,一一安撫妥當,交了個投名狀。未免趙鴻途之流挑撥離間,趙滎水都顧不上喝一口,斟酌言辭,遣使急報范陽節度使趙鞠,龍城已克,請大人入城主持大局。

胡慕仙巴巴地留在城裡,找上天龍幫少幫主夏荇,甫一見面,頓時吃了一驚,少幫主滿面皺紋,白髮蒼蒼,儼然成了“老”幫主,當是中了什麼邪法妖術,精氣爲人奪去,壽元無多矣。夏荇聽得來人系華山宗上使,不敢怠慢,問明瞭來意,面露爲難之色,羊護並不在城中,而是去了百餘里外的登天山,不知何時纔會迴轉。

胡慕仙向城中耆老問明登天山方位,趕去拜見魏十七,誰知纔剛踏入登天山地界,神魂一陣迷失,不知不覺南轅北轍,掉頭回到龍城腳下,才豁然醒悟。如此三番五次,胡慕仙終於確定塗真人所言“做了手腳”一事確鑿無誤,而魏十七入登天山另有要事,無暇理會他。什麼樣的人物,比仙城華山宗大長老的徒孫更要緊?胡慕仙覺得受了傷害,悻悻然回到龍城,耐着性子等候魏十七,爲免誤事,還特地託夏芊通報一聲。

夏芊承他萬里相送的情分,親手

(本章未完,請翻頁)

奉茶,殷勤致謝,胡慕仙看了她一眼,嘖嘖稱奇,此女只是一凡夫俗子,得修道人指點,從頭修煉道法,年歲雖大了些,錯過了最好的時機,道途卻並未徹底堵死。看到夏芊,便記起魏十七的另一個美貌徒弟李一禾,心中若有所悟,魏十七之所以逗留人間,是想多收幾個徒弟再去往仙城,醍醐宗再怎麼破落,終歸是左道宗門之一,總不能只有宗主孤家寡人一個,連個使喚人都沒有。

想通了這一節,胡慕仙自以爲得計,琢磨着投其所好,爲他多找幾個年輕貌美的女弟子。

等了數日,魏十七終於迴轉龍城,召他相見。突厥草原一別,前後不過數月光景,再度見到魏十七時,胡慕仙幾乎認不出來,他微一錯愕,隨即恍然大悟,原來魏十七又回覆了“羊護”的身份,是華山派的棄徒,河朔羊氏的倖存者,夏荇的妹夫,夏芊的夫君,不過這些人間的身份,遲早會如焰火消失在夜空,浮生如夢,唯有追逐大道,方有一線長存不滅的可能。

二人把酒言歡,談笑晏晏,酒過三巡切入正題,胡慕仙的來意與軒轅青差相彷彿,華山宗欲扶持儲君樑治平,魏十七置身其間,態度不明,他受塗真人之託,問他一句,究竟想要什麼。塗真人的言下之意,若他要求並不過分,不妨退讓一二,結個善緣,這其中的分寸,胡慕仙再清楚不過,符籙,丹藥,寶材,飛劍,仙姬,都可以商量。

大梁國的供奉不可短缺,這是仙城的底線,魏十七沉思片刻,問道:“龍蛇並起,天下大亂,若仙城不插手,你覺得叛軍能不能入主中原?”

胡慕仙早將自己視作正經修道人,哪裡關心過人間的紛爭,不過此番在揚州聽趙德容談及天下大勢,好歹記了一些,當下依樣照搬道:“樑元昊的三個兒子都不成器,守成之材,又不能齊心協力,大梁國岌岌可危,趁早退守江南,尚可綿延國祚,河北三鎮節度使眼光短淺,胸無大志,最多割據一方,西北叛軍中趙伯海是個人物,又得韓大略悉心輔佐,如

(本章未完,請翻頁)

無意外,多半是他打下天京城,佔據中原腹地,至於誰人能一統天下,眼下還說不準。”

魏十七看了他一眼,哂笑道:“這不是你的見識吧?”

胡慕仙毫不猶豫賣了師門的老底,道:“華山宗有一趙姓女弟子,奉命在樑元昊後宮充當貴妃,這些內情都是她透露的。”

魏十七讚了一句:“能有此等見識,了不起。”

胡慕仙會錯了意,道:“那趙德容資質雖差了些,爲人甚是精細幹練,過些年迴轉華山宗,我命她轉投醍醐宗,供宗主驅使。”

魏十七不置可否,岔開話題道:“趙伯海勾結妖物,罪不可恕,天下戰亂已久,亦儘早休養生息,不如北以渭河爲界,南以大江爲界,渭河以北藩鎮故地,乃邊境屏障,仍令三鎮節度使駐守,江河之間中原沃土,歸儲君樑治平所有,大江以南魚米之鄉,歸淮王樑治中所有,各守其境,剿滅趙伯海,將妖物逐出夾關,不得越滄嶺半步……如何?”

胡慕仙稍一琢磨,心下了然,華山宗支持儲君樑治平,軒轅派支持淮王樑治中,劃江爲界,各得其所,庶幾可免除一場紛爭,至於河北三鎮,分明被魏十七視作禁臠,有意命趙滎拿下。三分天下,茲事重大,魏十七尚未入主仙城,便從華山宗、軒轅派虎口奪食,令他爲之乍舌。胡慕仙不敢自專,只答應向塗真人陳說此議,結果如何,誰都無法預料。

魏十七提起酒壺,爲他斟滿美酒,胡慕仙受寵若驚,雙手端起滿飲一杯,覺得芳冽醇香,滋味綿長。魏十七不經意說起,過去數日在登天山頂,與軒轅派掌門軒轅青坐而論道,相談甚歡,再過些時日,他將攜門人將去往仙城,至於是入左道,還是歸玄門,尚在猶豫中。

胡慕仙聞言豁然開朗,魏十七並非真正的醍醐宗棄徒,血氣秘術亦不一定歸於左道旁門,待價而沽,莫外如是。

第二十四節 鏡花水月一場空第二十七節 以色事人者第六十二節 萬劫不復之地第二十六節 委屈得想哭第三十五節 讓她情何以堪第一百零七節 頭疼醫頭第一百三十九節 風物長宜放眼量第一百二十節 江山代有人才出第六十七節五丁開山符第十九節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六十五節 五刖劍氣第十五節 染缸裡落白布第五十節 時日無多第四節 病急亂投醫第五十一節 南疆多異物第五十五節 人形的靈寵第四十五節 不容她置喙第四十二節 冶煉魂器之法第六十三節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四十八節 一切彷彿在重演第三十八節 銅頭鐵腳麻桿腰第五十七節 看清了自己第一百五十四節 定不負所托第四十九節 鎮妖塔下不知年第四十六節 如插天巨劍第四十六節 手掌滾燙如火第一百零六節 陰陽雙照第四十九節 也不改主意第二十四節 天帝之命星第二十三節 有舍有得第八十一節 吃一塹長一智第十節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九十八節 來無影去無蹤第八十一節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九十三節 功行七晝夜第五節 頗有些仙風道骨第十一節 賜你一場造化第五十一節 深淵血神丹第六十一節 冥族龔定勢第七十九節 窺一斑可見全豹第七十一節 敗是敗勝亦是敗第十二節 神通相剋第二十七節 蒼穹深處十惡星第七十七節 大瀛洲的命運第三十六節 事如春夢了無痕第七十七節 從雲霄到泥潭第十四節 入寶山而空回第六十五節 乾坤寶幡傘第四十四節 皇叔郝巫第八十三節 一粒金丹吞入腹第四十四節 當除之而後快第二十二節 金剛血胎藥第二十七節 蒼穹深處十惡星第二十一節 妖體初合第四十九節 海嬰法相第五十七節 男怕入錯行第二百二十三節 只能進不能退第三十七節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七十九節 無定汪洋第七十二節 往事並不如煙第二節 留一頭給我第三十五節 當面鑼對面鼓第二十六節 陰溝裡翻船第三節 屠夫姜二毛第三十一節 但求無違我心第九十節 吃一塹長一智第六十五節 獸紋臂甲第二百五十七節 殺雞用牛刀第九十九節 求人不如求己第三十五節 北方之主郎祭鉤第五十四節 殺一人救一人第一百節 窮則變變則通第五節 靈機點化鐵猴第一百零七節 合則存分則亡第七十九節 禍從天上來第五十七節 鐵佛出世之日第五十一節 果然不能小覷第五節 口中食杖頭錢第八十五節 各人的緣法第一百二十一節 甕中之鱉第五十四節 神龍見首不見尾第一百零四節 一輪孤月懸山巔第七節 釜中魚砧上肉第六十五節 盡人事聽天命第四十七節 一飛沖天第九十六節 空積山過境第一百九十七節 解脫因果第七節 北斗七星符第七十一節 或可倚爲臂助第十四節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二十一節 只有一個聲音第一百零八節 非是吾黨中人第四十七節 人間留給凡人第一百八十一節 不可以常理度之第八十八節 士可殺不可辱第六十二節 不禁有些幽怨第五十七節 男怕入錯行第十四節 渺小如螻蟻第十四節 遙遠的傳說第二十節 惹不起躲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