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節 想一出是一出

小師弟沙一葫天賦異稟,被譽爲千年難得的璞玉,得宗門上下鼎力栽培,授以“沙陀劍”,修煉“十斷劍訣”,後來居上,一飛沖天。然而這位“天賦異稟”的絕佳弟子,長久以來走不出沙孟春的陰影,大師兄畢竟是大師兄,大師兄始終是大師兄,沙孟春纔是沙陀宗後起之秀中的第一人,雖然他本人並不在意這些虛名。

沙孟春師從掌門沙演法,入門雖早,卻並不受乃師待見,究其根本,沙孟春懶散粗疏,言談舉止隨心所欲,毫無掌門大弟子的規矩,故此沙演法賜下“裂冰劍”,傳了他一門“斬玄訣”,指點一過,便任其自行修煉。身爲掌門大弟子,法財侶地自然諸般不缺,沙孟春也不在意師尊的態度,兜兜轉轉來到清澗崖下,見一道瀑布飛流直下,轟然撞入洗靈潭,激起茫茫水霧,一時心喜,就此安頓下來,日夜修持劍訣。

沙孟春並非驚採絕豔之人,“裂冰劍”在沙陀宗要排到三十名開外,“斬玄訣”也不是什麼不傳之秘,然而就這麼一個人,這麼一柄劍,這麼一門劍訣,清澗崖下修煉二十載,劍法如神,同輩無人可敵,令沙演法看走了眼,淪爲上層的笑談。

旁人不明就裡,沙孟春卻心如明鏡,他修煉“斬玄訣”一日千里,得力於洗靈潭下一道清氣,藉此氣打通周身竅穴,有伐毛洗髓,脫胎換骨之效,然而當其劍法大成之時,清氣恰好消耗殆盡,“斬玄訣”也止步於此,難有長進。

沙孟春存了心思,翻遍宗門所藏典籍,偶然看到一條先人的記述,語焉不詳,說什麼“上古之時,天地重關洞開,清靈之氣倒灌山海,滋生萬物,大道由此萌發”沙孟春心中豁然開朗,洗靈潭下所藏的清氣,正是上界灌注的“清靈之氣”,宗門內僅此一道,機緣己盡。

二十載光陰悠悠,看厭了山,聽厭了水,他靜極思動,稟明師尊下山歷煉,從此踏遍山與海,終於在南海荒島上找到了第二道“清靈之氣”,花費十載光景,將其徹底煉化,丹田之中多出一滴“清靈之水”,圓滾滾,顫巍巍,將“斬玄訣”推向前所未聞的境地。

待到百年之前,下族鬼靈大舉進犯,沙孟春身爲沙陀宗掌門大弟子,無可推諉,他挺身而出,率同門迎戰大敵,沒有辜負同門的期盼。上三宗原本約定兵分三路,遙相呼應,不想須鐵手親率一支偏師,出其不意,千里奔襲沙陀宗,沙孟春身陷重圍,毫無懼色,一劍縱橫決蕩,救出一干同門,孤身斷後,連斬三頭鬼靈,逼得須鐵手知難而退。

沙孟春一戰成名,名動天下。

從那以後,沙孟春走出沙陀宗,成爲十大劍宗年輕一輩的領軍人物,但他並不在意這些虛名,就像不在意沙陀宗掌門大弟子的名分一樣,依舊隨心所欲,想一出是一出,令沙演法無可奈何,恨鐵不成鋼。不過他這個當師尊的當年沒有好生管束徒弟,如今更沒有管束的底氣,爲此沙演法將宗門希望寄託在關門弟子沙一葫身上,誰想天意弄人,沙一葫偏生跟定了大師兄,言聽計從,像條沒主見的小尾巴。

所以當沙孟春一時意動,提議去追妖皇羅霰一行,沙一葫歡呼雀躍,迫不及待附和,偷偷丟下同門,跟着大師兄御劍遁飛,沿着珞珈湖兜了小半圈,沒找到天外鬼物,反倒撞上了魏十七三人,飲酒賞月,恍若遺世獨立。

這百年戰亂綿延,沙孟春四方奔走救火,又找到三道“清靈之氣”,丹田中水滴聚成一團,如一個淺淺水坑,隨着道行愈發深厚,他隱隱察覺此界“清靈之氣”爲天地奪取,所剩已無多,然而丁寧的出現令他大吃一驚,此女體內竟蘊藏“清靈之氣”,如雲霧翻滾,千變萬化!

說見獵心喜也好,一見鍾情也好,沙孟春下定決心,不能錯失眼前的女子。

沙一葫攻勢如大江大潮,節節不斷,體內真氣漸次枯竭,肚子裡暗暗叫苦,沙孟春伸手按在他肩頭,“十斷劍訣”戛然而止,沙一葫長舒一口氣,扭頭赧顏道:“大師兄”話音未落,軒轅青已彈響“幽冥鍾”,“吞天鬼”從第二層飄然而下,舒展筋骨撲上前來。

沙孟春從後背拔出“裂冰劍”,劍刃映照月光,無數細紋蔓延如冰裂,順勢一劍斬下。劍勢才起,一陣輕風已拂過“吞天鬼”,那鬼物微微一怔,似乎意識到什麼,如雪獅子向火,身軀化作飛灰,濃煙隨之滾滾潰散。軒轅青低頭看去,只見“幽冥鍾”上殘缺了一塊,“吞天鬼”再不能復生,對方這一劍,業已將其生機徹底斬滅。

魏十七將杯中美酒一飲而盡,向丁寧道:“此等手段,可是聖靈一族遺留此界?”

丁寧掃了沙孟春一眼,搖首道:“‘清靈之氣’灌注下界,歷千萬載,殘留於天地罅隙,劍修僥倖煉化一二,斬破邪靈,剋制鬼物,與聖靈無關。”

軒轅青收起“幽冥鍾”,微有些躊躇,對方這一劍引動“清靈之氣”,鬼物煙消雲散,無從抵擋,他在“大裂谷”中孜孜不倦修持“幽冥之力”,恰爲其所剋制,只怕也討不得好。魏十七擱下酒杯,拂袖祭出“子午煉妖壺”,小人兒陶貼跳將出來,摩拳擦掌,笑嘻嘻拜見主人,眼珠朝四下裡一轉,頓時放下心來,捋起袖子拍着胸脯主動請戰。

魏十七指了指沙孟春,陶貼扭過頭去,哈哈一笑,嘴角裂開到鬢角,露出尖利的牙齒,雙足一蹬埋頭衝上前。沙孟春臉色微變,提起小師弟向後甩去,急命他先行退避,提起“裂冰劍”正待斬去,頭頂“喀喇”一聲巨響,九霄神雷驀地劈落,晴天霹靂,毫無徵兆。

沙一葫從未見他如此慎重,頭也不回御劍遠遁,他自知劍術遠不及大師兄,留下來只會礙手礙腳,拖他的後腿。劍遁之快,疾如流光,沙一葫全力施爲,倏忽掠過百里,忽聽得一個熟悉的聲音在耳畔道:“葫蘆兒,怎地如此慌張?”

第四十一節 他化自在天第六十九節 盡人事聽天命第二十八節 一語道破天機第五節 石中兇物第十二節 過去的好時光第九十節 極北雪域第七十一節 或可倚爲臂助第十節 打爛這座破城第七節 深淵一日第五十八節 未到山窮水盡第一百十四節 不足爲外人道第二百三十四節 螻蟻尚且偷生第一百零一節 太陰元命珠第二十九節 心卻已無所擾第四十節 損不足以奉有餘第五十五節 傀儡侍女沈幡子第六十六節 劍氣衝斗牛第五十九節 真仙多涼薄第二十四節 幻象照進現實第五十三節 便棄了往日的姓第四十四節 早已望眼欲穿第八十節 觀海者難爲水第一百十七節 李代桃僵第二節 天崩地裂第九十二節 蠍子尾巴獨一份第九十七節 但見新人笑第一百零六節 靜極思動第十八節 渾不當回事第一百零二節 先殺己再殺敵第三節 三花五氣消元散第一百零六節 靜極思動第四十八節 樹倒猢猻散第七十九節 窺一斑可見全豹第二百零七節 窺一斑而知全豹第七節 備上一份厚禮第二十九節 幕後黑手第二十八節 腰扭得像沒骨頭第八十節 鏡花水月一場空第一百三十三節 鐵板一塊第二百五十六節 再塑存世之身第五節 要出大事了第五十二節 自家事自家知第五節 如果我死了第七十九節 新鮮的人肉第四十七節 一瞬即一世第十九節 有些絮絮叨叨第三十四節 天有不測風雲第八十二節 冒天下之大不韙第十八節 初見李靜昀第五十二節 江湖風波惡第七十節 迦耶古佛第十四節 一步錯步步錯第七節 血魔解體**第九節 這死人妖第二十三節 演了一齣戲第十七節 看來收穫不小第十三節 山澤如一第一百七十六節 玄妙論道第六十七節 直面慘淡的命運第十五節 不成功便成仁第一節 有的時候自嘲第一百三十四節 碾殺一隻螻蟻第八十二節 如泣如訴如注第六十節 月華輪轉鏡第七十三節 汝還有何手段第九十四節 千枝萬葉血氣丹第四十八節 一切彷彿在重演第四十二節 尺蠖小界第四十八節 山人自有妙計第六十八節 泣血蒸骨瀝神丹第七節 總是笑而不語第九十六節 一碗水端平第二十節 驚天之變第一百二十二節 渺小如螻蟻第三十八節 銅頭鐵腳麻桿腰第八十九節 道胎是什麼第二百零八節 圖窮匕見第四十四節 還有一事相托第六節 累得像死狗第四十一節 水火深處第六十六節 心有餘而力不足第十三節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一百二十一節 爲他人作嫁衣裳第四十五節 兩耳不聞窗外事第十二節 投桃報李第三十五節 後來居上第八十八節 六字真言第八十一節 聖靈巨人第十七節 大丈夫能屈能伸第五十二節 了不得的東西第六節 此乃上境風光第三十五節 耐久力不行第四十二節 三步並作兩步第一百十八節 一語成讖第十一節 陽春墮入隆冬第四十節 無法拒絕它第七十一節 山水終有相逢時第四十四節 擡頭不見低頭見第二十節 翻雲覆雨手第九十八節 壺中酒已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