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節 掌門史木魚

役魂宗地處南蠻,傳承鬼魂之道,門下弟子衆多,修爲高下幾乎全部維繫於“魂器”。所謂魂器,指的是拘攝溫養精魂的法器,能容納數十道精魂的魂器,稱爲“十相”,容納數百道精魂的,稱爲“百相”,放眼天下,上好的“魂器”極其難得,高明的制器師能冶煉法器法寶,卻無一敢聲稱冶煉“百相”,“百相”的產生相當於瓷器燒製過程中的“窯變”,不可控制,無從預期。

史木魚投入役魂宗時,宗門業已式微,受毒龍教和獸王宗欺壓,在南蠻之地根本排不上名號,門下人丁寥落,資源匱乏,內外交迫,到史木魚這一輩時,已是連續三代一脈單傳。

史木魚驚才豔豔,花了十年工夫,把師門法術演練純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以他的資質,本可成就一番功業,只可惜宗門的典籍和魂器早在多年前散逸殆盡,不知所蹤,役魂宗幾種極厲害的法術,如分魂術、附魂術、煉魂術就此失傳,他受制於瓶頸,無法更進一步。

師父臨終之時將宗主之位傳與史木魚,叮囑他務必把役魂宗一脈傳承下去,薪盡火傳,綿綿不絕。史木魚是個極有見識的人,他深知欲振興役魂宗,必先找到散逸的典籍和魂器,於是他找了個道觀皈依三清,作道士打扮,孑然一身雲遊天下,大海撈針,期間歷盡艱險,置生死於度外,始終不該初衷。

史木魚用盡種種手段,不拘粗細,明搶暗偷,去蕪存菁,蒐羅到宗門典籍不過十之二三,且殘缺不全,疑難重重。這一日,他行至大江邊,望着奔騰東去的江水,駭然發覺自己鬚髮已白,二十年光陰悄然流逝,他已經垂垂老矣,時日所剩無多,而中興役魂宗的希望依然渺茫。

痛定思痛,史木魚回想過去種種,終於下定決心,在江邊結廬而居,苦思七天七夜,將殘缺的典籍連同二十年來涓滴收羅的雜學拼湊在一起,整理爲內外二卷,命名爲《攝魂訣》。外卷錄法術,詳述攝魂術、搜魂術、安魂術的修煉之法,分魂術、附魂術、煉魂術也有提及,僅存其名,留待後人補全。內卷爲劍訣,共分五篇,第一篇是祭煉飛劍的總綱,後四篇是修煉神通的法門。

史木魚並非劍修,攝魂劍訣也不能修煉劍芒、劍氣、劍絲、劍靈,而是另闢蹊徑,融匯攝魂、煉祭、役魂等多種法門,旨在把妖物的精魂煉入劍中,使飛劍擁有種種神通,堪與法寶媲美,即使本身修爲不足,也能憑藉劍中的精魂與高手抗衡,利在速成,並非劍修正途。

修煉攝魂劍訣,須有一柄魂器飛劍,煉入精魂少則數十,多則上百,數量越多,飛劍的威力越大。只是劍訣易成,魂器難得,史木魚手裡只有一把師門留下的瀟湘短劍,能容納的精魂數量有限,不足以將攝魂劍訣的威力發揮到淋漓盡致。

天道酬勤,或者說,瞌睡送枕頭,不久之後,史木魚便從一處古修士的遺蹟中找到一柄上好的四魂劍,從質地看,是第一等的“百相”魂器,彌足珍貴,只是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這柄飛劍卻只能容納區區四道精魂,威力有限。他嘗試着煉入精魂,發現四魂劍煉入第一道精魂十分順利,與通常的魂器無異,但對第二道精魂極爲挑剔,不是隨便什麼精魂都能煉入劍中,一不小心,精魂湮滅,前功盡棄。

失敗了無數次後,史木魚推測,煉入四魂劍的精魂應該有固定的搭配,胡亂拼湊只是浪費時間。天下精魂如此之多,兩兩相合已是恆河沙數,更不用說“四魂”了,史木魚望而興嘆,他不認爲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夠尋找出合適的搭配。

不過四魂劍給了他另一種啓發,精魂數量並非越多越好,適合的搭配,興許能發揮出非同一般的神通和威力。

役魂宗傳有一門冶煉“十相”以下劣質魂器的秘術,將妖丹熔入器胎,形成“虛位”,一枚妖丹能形成一處“虛位”,一處“虛位”能煉入一道精魂。用此法冶煉魂器,受限頗多,最讓人詬病的是,將多枚妖丹熔入器胎,難度成倍驟增,相傳役魂宗首屈一指的煉器師,最多也只能往器胎中熔入六枚妖丹,這已經是無人可及的極限了。

原本置之高閣、無人問津的“屠龍術”,到了史木魚手裡,一下子變得彌足珍貴。

一開始,史木魚的嘗試並不順利,器胎難得,妖丹難得,精魂更難得,再加上三者物性各異,即便最劣等的魂器,煉成的機會也不足一成,大半時間都花費在收羅材料上,忙活了數年,一無所得。直到有一次,史木魚在西泯江邊的一個鎮子裡蒐羅獸骨,中午在街邊蘸老醋就蒜頭吃餃子,賣餃子的老漢舀了一碗餃子湯給他,說了句“原湯化原食”。

這句話像一點火光,照亮了黑暗,爲史木魚指明瞭方向,冶煉魂器,器胎、妖丹、精魂需彼此相配,最好取自同一類妖物,同出一源,自然物性相似,契合無礙。

史木魚深入崑崙山,從最常見最簡單的材料出發,用血蟒的骨骸製成器胎,熔入兩枚血蟒的妖丹,煉成有兩處“虛位”的魂器蟒骨鞭,再反覆攝入蛇妖的精魂,發覺一道血蟒精魂配上一道土龍蛇精魂效果最好,蟒骨鞭開山裂石,威力驚人。

他大受鼓舞,進而煉成有三處“虛位”的魂器蟒骨鞭,花了十年光陰,終於發現依次攝入一道六翅水蛇精魂、一道六翅水蛇精魂、一道血蟒精魂,蟒骨鞭具有種種不可思議的神通,堪比上品法寶。

曙光在眼前,只可惜史木魚行將老朽,壽元無多,沒有時間精力繼續冶煉魂器,嘗試不同的精魂組合。他在攝魂訣內卷的卷末附上魂器冶煉之術,與四魂劍一起封存在洞府中,佈下禁制,留待有緣,而後孑然一身離開崑崙山,重返南蠻之地,秉承師父遺命,尋找良質美才,傳承役魂宗的衣鉢。

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

讀完最後一行,魏十七若有所思,他將史木魚手書的帛書卷起,重新放回儲物袋中。

困擾史木魚的難題,對魏十七來說,根本不值一提。四魂劍就相當於四孔的長劍,可以鑲嵌馬爾、烏姆、古爾、法爾成爲“弒君者”,也可以鑲嵌夏、普爾、馬爾、盧姆成爲“誓約”,但是第一個孔一旦鑲嵌了馬爾,後三個孔必須鑲嵌烏姆、古爾、法爾,否則的話,就不能相配。

那些奮戰在電腦前的青蔥歲月啊,屏幕的光照亮了疲倦的臉,鼠標急促的噠噠聲迴盪在寂靜的夜,魏十七抿起嘴角,想微笑,最後卻化作一聲嘆息。

第五十節 不見活物的死地第九節 日月雙轉輪第二百六十五節 兩害相權從其輕第五十四節 一朝明悟於胸第五節 能坦蕩何不坦蕩第二百十六節 百利而無一害第八十三節 終非池中物第五節 如果我死了第二十九節 快刀斬亂麻第七十一節 敗是敗勝亦是敗第三十一節 上族言咒第九十三節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四十一節 事有輕重緩急第七十二節 埋骨之地第一百四十四節 成則一飛沖天第四十九節 心卻依然疏遠第一百零三節 人死如燈滅第六十五節 獸紋臂甲第七十一節 天不從人意第六十七節 大字不識一籮筐第二十七節 招子放亮些第三十八節 墳頭上跳舞第三十二節 思緒變得紊亂第二十九節 荒北荒漠第一百零一節 朝天一炷香第四十節 菩提宮彗月殿第四節 天魔殿堪輿圖第七十七節 終於燈枯油盡第十九節 運數不可避第一百十四節 機緣到時自無礙第四十二節 六月債還得快第六十三節 真仙亦非全無敵第三十七節 好心計好手段第十五節 太歲頭上動土第七十七節 有棗沒棗打三竿第三十七節 多看了一眼第一百三十節 猙獰如蜈蚣第六十七節 快刀斬亂麻第三十九節 打還是不打第五十九節 吉人自有天相第一百二十二節 事了拂衣去第四十四節 皇叔郝巫第七十二節 雷電之力第五十四節 快刀斬亂麻第二十六節 十惡星現第五十節 兩害相爭取其輕第二節 姜性老辣第八十九節 富貴險中求第四十五節 既非深淵之人第四十九節 我要這天下太平第五十三節 是禍非福第三十一節 不顯山不露水第一百零四節 一輪孤月懸山巔第六節 撐不了多久第八十二節 一點小默契第三十五節 當面鑼對面鼓第五十節 見見往日的同僚第一百十一節 壯志未酬身先死第三十節 同處一殿第十節 心如一片玉壺冰第一百十四節 如入無人之境第五十六節 是龍也須盤着3第二百二十九節 遠水不解近渴第九十八節 瓦罐不離井上破第二十四節 且看你運氣如何第六十二節 彷彿蒼蠅見了血第五十八節 如入無人之境第二十節 此物焉能傷吾第三十五節 廣寒宮小界第三十節 自家事自家清楚第一百三十八節 相時而動第十節 買塊豆腐撞死第八十四節 拖延一時是一時第八十節 恭敬不如從命第二十節 萬事隨轉燭第四十節 人人得而誅之第四十五節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四十九節 心卻依然疏遠第七十一節 既來之則安之第一百十一節 一根繩上的螞蚱第四十節 損不足以奉有餘第八十二節 一點小默契第七十四節 依三數而發第六十五節 嬰兒持金過鬧市第六十五節 乾坤寶幡傘第二十七節 招子放亮些第五十四節 屠之如同一狗第二十五節 三小關一瓶頸第三十三節 委身與他又何妨第十六節 符詔兩道第七十六節 瞻馬首附驥尾第八節 有風自海外來第二十八節 睜隻眼閉隻眼第一百二十八節 合則兩利第七十九節 好了傷疤忘了痛第七十節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百零七節 小患不弭成大災第五十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六十九節 人前親如兄弟第十八節 保他二十年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