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節 積年的老妖

那少女扁了扁嘴,心道,奚鵠子根本不知道厲害,能從流石峰鎮妖塔逃脫的妖物,哪是仙都派一名二代弟子可以對付的!她也懶得出言阻止,靜觀其變,反倒是孫二狗按捺不住,放聲道:“那條毒蟒不好對付……”戚都在他腦袋上打了一記,孫二狗只得把剩下的半句話嚥下肚去。

鄧元通看了他一眼,從容道:“師弟不用擔心。”戚都出身崑崙,與奚鵠子同輩,他的徒弟年紀雖小,理應稱一聲師弟。

墓地陰氣沉沉,一片寂寥,鄧元通右肩一晃,青光亮起,一柄三尺長的飛劍脫鞘而出,鋒芒畢露。

戚都“咦”了一聲,頗感意外,孫二狗眼饞不已,拉着他的衣袖道:“師父,那柄飛劍怎麼樣?”

“那是仙都的青蜂劍,你仔細看,劍裡封着一道精魂。”

鄧元通聽在耳中,暗暗冷笑,丹田內道胎震動,乙木之氣如江河入海般涌入飛劍,青光愈來愈耀眼,劍身劇烈震動,一團虛影倏起飛起,輪廓跟胡蜂相似,足足有拳頭大小,在墓地上空盤旋數週,似乎發現了什麼,一頭扎進土裡。

片刻後,墓地兜底沸騰起來,石碑東倒西歪,骨骸漫天飛舞,一條吊桶粗的美人蟒躥出地面,上半身是個"chiluo"的美女,左眼閉,右眼開,嘴角兀自帶着一絲冷笑,長髮擋在胸前,一雙兇器若隱若現,纖腰一握,腰身以下是斑斕的蟒身,盤作一團。

那團青色的虛影圍着蟒身打轉,不時蜇上一下,美人蟒恍若不覺,朝那崑崙派的阮姓少女厲聲叫道:“阮靜,姥姥逃到這裡,你還不肯放手,非要趕盡殺絕不可!”

上半身是美女,下半身是蛇,傳說中的趙靈兒也不過如此!魏十七屏住呼吸,他記起姥姥的小孫兒死在戚都劍下,除了粗大一些,從頭到尾跟普通蟒蛇無異,大概修煉的時間不長,還沒有凝成美人身。

鄧元通將青蜂劍一催,飛劍化作一道青芒,直刺美人蟒的咽喉,疾若星火。姥姥將櫻桃小口一張,噴出一團猩紅的毒霧,青蜂劍鑽進毒霧,如同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抓住,嗡嗡顫動,不得寸進。

孫二狗忍不住叫道:“小心,美人蟒的丹毒能污損飛劍!”

鄧元通引動劍訣,欲將青蜂劍收回,姥姥突然伸出兩條白生生的胳膊,把飛劍牢牢捉住,又是一口丹毒噴出,青蜂劍發出聲聲哀鳴,青光隱沒,靈性大失。

出師不利,魏十七忍不住瞥了奚鵠子一眼,見他還是一副沒精打采的樣子,既像胸有成竹,又像破罐子破摔。

美人蟒連噴兩口丹毒,神情有些萎頓,那團胡蜂狀的虛影卻如同老饕遇到美食,一頭扎進毒霧中,須臾將丹毒盡數吸入體內。青蜂劍少了束縛,奮力一掙,從姥姥手中飛出,略一盤旋,回到鄧元通身邊,姥姥雙手爲劍刃所傷,鮮血淋漓,傷口露出森森白骨。

魏十七目光銳利,早發覺那團虛影比先前濃了一分,隱約可以辨認出開合的口器和尾部的毒針。

戚都對孫二狗道:“青蜂劍中封了一道青鐵蜂王的殘魂,性嗜毒物,美人蟒的丹毒對它是難得的大補之物。”

孫二狗好學不倦,問道:“這麼說來青蜂劍是美人蟒的剋星了?”

“也不能這麼說,青鐵蜂王雖然不懼丹毒,青蜂劍卻是被污損了。”

話音未落,蜂王的精魂化作一道青光,重新投入青蜂劍中,飛劍靈性盡復,猶勝從前。

孫二狗無辜地望着師父,嘴脣嚅嚅欲動,戚都愣了一下,嘿嘿笑起來,讚了句“果然是柄好劍!”

鄧元通再次催動青蜂劍,刺向美人蟒眼鼻咽喉等要害,姥姥見丹毒制不住飛劍,將腰下蟒身舒展開,甩尾一擊,與劍刃相交,發出“錚錚”金鐵之聲。

美人蟒周身鱗片堅硬如鐵,青蜂劍的妙處全在於封存的精魂,劍質本身平平,不以銳利取勝,而鄧元通又是五行親木,以乙木之氣催動飛劍,騰挪殺伐遠遜於銳金、離火,倉促間破不開蛇鱗。

姥姥是鎮妖塔下積年的老妖,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雨,見對手飛劍無力,當即和身撲向鄧元通,緊閉的左眼突然睜開,竟然是詭異的雙瞳,鄧元通被她瞧了一眼,猶如五雷轟頂,一時間癡癡呆呆,不知閃避。

美人蟒力大無窮,一甩尾,輕易就將合抱粗的巨木掃斷,若是讓它近身,十個鄧元通也死透了。奚鵠子嘆了口氣,伸手一指,一道劍光從袖中射出,姥姥頓時大驚失色,待要躲閃,已經慢了半拍,飛劍從它左眼刺入,後腦飛出,繞了個圈子,又回到奚鵠子袖中。

鄧元通回過神來,渾身上下冷汗涔涔,若不是掌門出手相救,他早就變成蛇吻下的一縷冤魂。

姥姥受此重創,雖不致命,暗藏的殺手鐗卻被奚鵠子一劍破去,當下捲起蟒身,將脆弱的上半身團團纏住,伺機而動。

奚鵠子重傷未愈,只有這一擊之力,若是美人蟒窺破玄機,奮不顧身搶上前,說不得,他也只好暫避鋒芒。鄧元通突破“御劍”關不足半年,終究不是積年老妖的對手,他只得向阮靜低頭,苦笑道:“慚愧,阮仙子,我這個徒弟不是對手,還請仙子出手相助。”

阮靜道:“奚掌門破了它的‘攝魂眼’,剩下就交給戚師兄吧。”

戚都長笑一聲,右手五指逐一舒展開,一柄雪亮的短劍從掌心射出,稍一盤旋,化作一抹淡淡的白芒,只一擊,就洞穿了美人蟒的身軀。美人蟒猛地立起,張口噴出一團丹毒,凝而不散,形同實質,直奔戚都而去。

鄧元通全力催動青蜂劍,青鐵蜂王從劍中探出頭來,盡力一吸,將丹毒攝入體內,醉酒一般搖搖晃晃隱入劍中,杳無聲息。戚都趁勢偷襲,一劍斬下美人蟒的右臂,姥姥疼得滿地打滾,口中吐出纖長的蛇信,獨目閃爍着兇光,行動如風,又快了數分,舍戚都不顧,甩尾席地一捲,將鄧元通纏住,張口噴出一團毒霧。

鄧元通竭力掙扎,哪裡敵得過美人蟒的蠻力,他反應極快,當即掉轉頭屏住呼吸,青蜂劍應念飛回,擋在美人蟒的櫻桃小口前,只可惜青鐵蜂王吸取了過多的毒質,陷入沉睡中,根本不聽使喚。

眼看這一口毒霧就要噴在他臉上,阮靜身形一晃,搶到鄧元通身旁,左手輕輕一捉,將毒霧收入掌心,化作一滴猩紅的水珠,滴溜溜亂轉,右手從它額頭拂過,劍光一閃即逝,美人蟒左眼淌血,右眼圓瞪,軟軟地跌落在地。

魏十七心中一顫,他分明看到,姥姥的獨目中留下的最後影像,恰恰是他的身影,是什麼樣的執念,令它如此念念不忘?

鄧元通、奚鵠子、戚都、阮靜先後出手,合四人之力,這才斬殺了美人蟒。若非它逃出鎮妖塔時爲救護小孫兒,被大日陽火重創,一身修爲剩下不到十分之一,以姥姥的神通,又何懼區區幾柄不入流的飛劍?

戚都一劍剖開美人蟒的腹部,尋出一枚蛇膽,鄭重其事交給阮靜。阮靜左手一翻,取出一隻玉盒,收下蛇膽,轉眼又消失無蹤。魏十七凝神細看,這才發覺她手腕上戴着一枚蠟黃的玉鐲,晶瑩潤澤,光華內斂,想必就是傳說中的儲物鐲了。

他不便細看,轉而把視線投向美人蟒的屍身,蛇渾身是寶,肉可以吃,膽可以入藥,皮可以蒙鼓,這種開竅成精的妖物,體內應該孕育出妖丹了,只是戚都爲何棄妖丹,只取蛇膽?

第七十一節 世界微塵裡第四十六節 非戰之罪第一百二十七節 此人已死第八十六節 硨磲佛珠第一百二十五節 銀樣鑞槍頭第一百零一節 天雷引地脈第四十四節 早已望眼欲穿第八十三節 燭陰吹息第一百十五節 知盈道人第三十節 敗家的娘們第八十七節 慷他人之慨第五十七節 仙家結爲道侶第十二節 深淵乙木之力第三十八節 殊途而同歸第二十九節 天崩地裂一聲響第五十二節 蛇不蛇鰻不鰻第十節 如人溺水第二百零九節 一語道破天機第一百十三節 如針如錐如刺第六十八節 恰到好處入局第五十四節 殺一人救一人第二十七節 以色事人者第十一節 禍兮福之所倚第四十八節 一點點期待第七十九節 一發不可收拾第十六節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四十五節 看透迷霧的雙眼第十四節 劫雷之下第二十七節 蒼穹深處十惡星第四十七節 忽忽數月過去第三十九節 一聲淒厲的嘶吼第四十四節 機關算盡第一節 根本法則之爭第十一節 陽春墮入隆冬第十五節 蒼龍煉體術第六十八節 一步一個腳印第三十節 不足與之言第四十九節 心卻依然疏遠第九十九節 陰陽相隔爲無物第一節 帝子沉寂第九十七節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九十二節 釘頭碰鐵頭第三十九節 壯士斷腕第八十八節 接骨木浮宮第九節 翻山越嶺急行軍第六十九節 有些懷念鬼門淵第八十八節 閬苑福地第四十五節 眼中一片茫然第三節 謀定而後動第三十六節 事如春夢了無痕第二十一節 風雷先行第二十節 我們都是同類第一百二十六節 咫尺之遙如無距第八十三節 鎖不住意馬心猿第二百六十四節 擇日不如撞日第二十七節 攪入這潭子渾水第二十七節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六十四節 不足爲外人道第三節 先下手爲強第一百零九節 想到一齣是一齣第二十四節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三十三節 昨日之日不可留第二百二十三節 只能進不能退第四十七節 深淵之人第八十四節 終究難成大器第十八節 胳膊扭不過大腿第九十四節 千枝萬葉血氣丹第四十四節 附骨之疽第八十三節 大道無情第六十四節 吃到嘴的肥肉第一百二十一節 興也勃亡也忽第二十三節 再也挪不開視線第十二節 似乎在圖謀什麼第九十一節 一日縱敵第五十節 人死如燈滅第二百十八節 好馬不吃回頭草第二十九節 憋屈的七年第四十三節 以殺證道第二十七節 興師問罪第十六節 六龍浴血第五十五節 取你一道魂魄第一百零二節 將欲取之第二十四節 八女仙樂屏第二十一節 洞天至寶出世第四十八節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十三節 雲鎖殘鍔山第三十六節 好大一盤棋第二百四十二節 如空箱似深谷第四十九節 心卻依然疏遠第四十九節 食其肉寢其皮第八十一節 送佛送到西第二節 赤星懸於天際第二百五十九節 釘頭碰鐵頭第七十五節 不知疲倦的傀儡第三十八節 怕什麼來什麼第四十節 熱得不大對勁第三十六節 八字還沒一撇第三十四節 返老還童第七十節 法則之線第七十六節 深淵舍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