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節 最後的獨裁者

魏十七的歸來如定海神針,將不安的氛圍一掃空,城主一脈的勢力不用去說他,有了主心骨,連腰板都硬了幾分,褚戈和陸葳下意識鬆了口氣,寄希望他能拿出個主張來,解決眼下的難題。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魏十七在赤星城和東溟城走了一遍,走馬觀花,看了個大概。千萬年來,每當末日降臨,人心所想大抵相仿,修士與凡人並沒有太大差別,他能夠設想已經發生和即將發生的一切,求生,絕望,失控,墮落,瘋狂,一步步滑落深淵,黑暗的世界和黑暗中的人性光芒,然後從廢墟中重新開始新一輪的輪迴。

還能有點新奇的東西嗎?

心血不斷來潮,不詳的預感愈來愈強烈,天地發出最嚴厲的警告,魏十七長長嘆了口氣,心知留給他的時間所剩無多。

三天之後,魏十七在沉默之歌設宴,列席的賓客有阮靜,秦貞,成厚,陳素真,樸天衛,褚戈,陸葳,邱天,古齊雲,都是各方勢力的核心人物,羅剎女提前將沉默之歌清場,叮囑女兒們打起十二分精神,小心伺候着,切莫有失。

這一刻,東溟城平靜得就像一座“聖城”,連最桀驁不馴、無法無天的狂徒,也收斂起棱角,等待着什麼。

衆人猜測魏十七有要事宣告,關係到東溟城的未來和彼此的利益分配,沒什麼心思吃喝,酒略沾脣,食不知味,妖嬈美女過眼,心中都有些忐忑。天災**,暗流涌動,局勢是如此棘手,他會施以怎樣的手段,妙手回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們習慣於放棄思考和挑戰,開始緊緊追隨魏十七的腳步?

酒過三巡,魏十七揮揮手,命羅剎女把女兒們都帶出去,將門掩上,然後拿起筷子敲了敲桌子,道:“入我城來,守我規矩,我不在東溟城中,由秦、褚、陸、邱、古五位合議,便宜行事,很好,今後就以此爲定例,不在變更。”

褚戈與陸葳對視一眼,心知魏十七藉此時機,着手佈置後事,移交權力,五方勢力強弱分明,留下了合縱連橫的機會,增加了許多變數,對崑崙派來說,佔得五分之二的席位已是極限,留下相對弱小的南蠻三宗和散修盟會,充分表達了公允和誠意,他們自然樂見其成,連樸天衛都想通了其中的關節,微微頷首。

邱天和古齊雲又驚又喜,這擺明了是將東溟城交於五人共同掌管,對南蠻三宗和散修盟會來說,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分一杯羹的好機會,甚至是強勢崛起的好機會。至於成厚和陳素真二人,雖然覺得這麼做頗有些太阿倒持授人權柄的意味,但在魏十七的積威下,屁都不敢放半個。

秦貞以手支頤,神遊物外,似乎什麼都不放在心上,在衆人眼裡,她只是魏十七的傀儡,一個沒有想法,心甘情願的傀儡。然而褚戈卻看得清楚,他這個徒弟是聰明人,也是灑脫人,東溟城對她來說比不上魏十七的一個微笑,她刻意選擇置身事外,正是不願沉溺太深,以至於無法脫身。

阮靜眼珠滴溜溜轉,瞧瞧這個,瞅瞅那個,覺得十分有趣。早在魏十七把“櫃坊”交由“董事會”掌管時,她就猜到這樣的嘗試遲早有一天會推向整個東溟城,一人獨斷的時代終將過去,取而代之的是合議,是表態,是交換,是妥協,魏十七將是最後的獨裁者。

魏十七道:“末日已經降臨,地裂,星隕,海嘯,汴梁和洛陽都毀了,中原死難無數,許朝完了,下一個也許就會輪到東溟城。不過東溟城不同於汴梁和洛陽,這座城池是洞天至寶瀑流劍幻化而生的鬼城,當年太一宗滅門一戰,瀑流劍在楚天佑手中受損,劍內洞天亦殘留無多,這些年得地脈之氣滋養,盡復舊觀,亦足以護佑天下修士。”

衆人身處東溟城多年,或多或少看出一些端倪,此刻聽魏十七一一道來,無不感到震撼。

“星河倒懸,九州陸沉,天下雖大,無處能夠倖免,中原已兩度遭受星隕,反倒最爲安全,我打算將東溟城遷往星隕之地,暫避天災。連濤山距離東海不遠,恐受海嘯侵襲,洛陽城在中原腹地,已被夷爲廢墟,方圓千里生靈絕跡,正好安置東溟鬼城。”

“從明日起,赤星外城的凡人可陸續遷入東溟內城,聽其自便不強求,從此仙凡混居,規矩如一,再無內外之別。天災之下,凡人也罷,修士也罷,自當戮力同心,相互扶持,如有人不願,請止步於東溟城外,莫謂言之不預。遷民之事,由成厚、陳素真、陸葳三人統籌,內城的修士,由褚戈、邱天、古齊雲三人安撫,崑崙嫡系和旁支,如不欲留人看守宗門,不妨一併遷至東溟城中,前往中原避難。”

不留人看守宗門,意味着棄下祖師開創的基業,將歷年歷代的珍藏盡數投入東溟城,斷絕傳承,數典忘祖,魏十七的提議究竟是出於公心,還是暗藏禍心,一時間誰都看不明白。衆人不約而同將目光投向崑崙掌門樸天衛,看他如何應對,樸天衛在衆目睽睽之下捻着鬍鬚沉吟良久,道:“茲事重大,需從長計議。”

衆人又不約而同將目光投回魏十七,魏十七並不在意,頷首道:“好,此事聽憑樸掌門自決。諸位,以十日爲限,十日之後,東溟城閉城,遷往洛陽。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言盡於此,來,滿飲此杯,今日就此作別。”

衆人舉杯同飲,各自辭去,沉默之歌只留下阮靜和秦貞,一個殷勤地爲他斟酒,一個笑靨如花,道:“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這是什麼意思?”

魏十七喝下杯中溫酒,摸摸她的頭,道:“意思是,再濃烈的感情,都會變淡薄,唯有利益,才能長久維繫彼此的關係。”

阮靜怔了一下,若有所思,回頭望了秦貞一眼,她報以淡淡一笑,提着袖角拎起酒壺,美人似玉,皓腕凝霜雪。

美酒注入杯中,醇香撲鼻,魏十七食指在桌上輕點數下,道:“着小白把火鴉殿遷入東溟城,接天嶺上的妖物,如有可觀的,一併帶來。”

阮靜答應一聲,道:“那麼闔天陣圖下的妖魂呢?”

魏十七忖度片刻,“暫且由它去。大浪淘沙,若能熬過這一場天災,再來收它們。”

阮靜將下頜磕在手背上,歪頭望着他,嘆息道:“數十年匆匆而過,轉眼又要離去,這一去,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什麼時候變得多愁善感了?想太多容易老,開開心心就好。讓羅剎女進來,歌照唱,舞照跳餘瑤呢?叫她一起來!”說着,魏十七將酒杯推到她面前。

第二十二節 眼下不同往時第二十節 燉一鍋蛇湯第一百一十八節 抱團取暖第二十六節 打了一條狗第十四節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二十一節 世界的盡頭第九十五節 往死裡得罪第三十二節 論跡不論心第三十六節 雜學小道第十九節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十二節 獅子大開口第二節 瑤池宮柱石殿第六十四節 勿謂言之不預第五節 口中食杖頭錢第二十九節 獸頭人身魚尾第八節 風暴前的寧靜第七十七節 多做多錯第四十一節 子在有失遠迎第一百八十六節 你不仁我不義第三十五節 讓她情何以堪第十七節 無事一身輕鬆第十五節 待如何又如何第十六節 大境界大手筆第四十七節 小小孤島第二十二節 子午煉妖壺第三十節 始終很痛苦第八十三節 大道無情第六十六節 真人待怎樣第四十八節 吃不了兜着走第二十七節 鎮將不可力敵第三十九節 一不做二不休第二十二節 金剛血胎藥第三十二節 南斗六星浮現第七十節 七星大日真身第七節 總是笑而不語第六十八節 一步一個腳印第一百二十一節 我醉欲眠君且去第五十八節 軟刀子割肉第二百五十節 一發不可收拾第五十三節 胸腹孕魔人第十節 財帛動人心第十六節 今夜無人入眠第八十九節七寶金湯第七十四節 過眼雲煙第二十九節 血戰重啓第一百零二節 琵琶一曲動人憐第八節 拿得起放得下第二十九節 幕後黑手第一百九十五節 吃一塹長一智第三十八節 英雄無用武之地第七十六節 兵敗如山倒第二十五節 封山一甲子第九十二節 殺雞用牛刀第二十九節 憋屈的七年第三十二節 當你凝視深淵時第七十六節 僥倖逃過一劫第八十二節 脫不開干係第七十八節 不急於一時第四十四節 機關算盡第七十五節 壯士斷腕第一百五十九節 翻臉不認主第十一節 一聲清冽的鳳鳴第一百五十五節 混沌鎖鏈第三十二節 像野獸一樣第四十九節 失控之虞第八十一節 報之以李第四十七節 離合神膽第五十七節 胳膊擰不過大腿第四十五節 救命稻草第三十九節 跟對了人有湯喝第四節 上尊大德第三十九節 清靈之湖第六十九節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七十五節 一口老血哽在喉第四十九節 龍吟虎嘯之聲第七節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二十節 一聲嘆息第二百零一節 五十溼人頭第七十七節 大瀛洲的命運第二百十三節 只在一念間第九十八節 泥菩薩供在堂上第一百零五節 只落得兩鬢斑白第十節 百歲谷鬼門關第四十節 我是打不過你第二節 船大難掉頭第八十三節 終非池中物第四十八節 託生死共富貴第二十八節 陽火龍象劍第二十二節 字面上的意思第一百一十六節 得之幸失之命第三十三節 劍絲塑形第一百零四節 鳥不渡山第四十三節 佛前娑婆燈第八十七節 天時不如地利第三十三節 千不甘萬不願第十五節 染缸裡落白布第一百一十節 閣下意欲何爲第一百二十三節 赤額龍鯨第十節 財帛動人心第三十七節 就是不走尋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