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點頭承認。現今的魏國這些年來屢屢丟城失地、損兵折將,現今的魏國集全國之力不過能調集三十餘萬青壯,而趙國經過長平之戰後也不足三十萬青壯,最龐大的楚國雖然能調集不下五十萬青壯,但因爲楚國特殊的政治制度,五十萬青壯中至少一半是貴族私軍。
所以魏、趙、楚三國無論任何兩國聯合都不是擁有六十多萬青壯的秦國的對手,這一點不用龐癝說魏王也是明白的。
說到這裡可能會有人疑惑,戰國末期的魏國疆域如此狹小,又屢屢損兵折將,爲何還擁有如此多的人口和青壯?
其實在戰國時期各國實力強大與否根本就不說看疆域而是看人口,而魏國地處中原,是華夏開發最早的地區,因而人口也是最稠密的地區。
楚國疆域之大不下於秦國,但人口稠密的地區只有漢水流域和北部的陳丘、彭城等地。至於淮河以南地區人口極其稀少,也就吳、越之地人口尚爲可觀。而漢水流域又早就被秦國佔領,所以楚國可調用兵員並不多。
秦國的人口其實也沒有我們印象中的那麼多,除了關中及河東地區,其他地區也是人口稀少。此時巴蜀地區雖然經過李冰父子的治理有了很大改善,但人口還是很稀少,沒有後世天府之國的景象。
還有一個事情大家要了解,那就是在戰國前、中期的歷次戰爭中,戰勝國佔領他國的領土之後,爲了便於統治,一般是不要戰敗國的子民的,而是把這些戰敗國的子民驅逐回戰敗國,遷自己國內的人口填充新佔領地區。
比如秦國佔領了河東的少樑、安邑等地後就把這裡的魏國子民向東驅逐到了魏國河內及中原地區,而戰敗被俘虜的士兵也被魏國贖了回去。這也是爲何魏國丟掉了大半國土卻依舊能在戰國七雄中佔據一席之位的原因所在。
龐癝開口:“大王以爲如果此次攻破邯鄲而趙國滅亡,那麼秦國的下一個目標是哪一個國家?”
“應該是楚國吧!”魏王的回答極沒有底氣。
龐癝呵呵一笑:“只怕這話大王自己也不會相信吧?請問大王秦王傻嗎?範睢傻嗎?他們放着人口稠密而富庶的韓、魏兩國不進攻而去進攻疆域龐大的楚國?”
龐癝頓了頓又開口問道:“那麼微臣請問大王,如果秦國於邯鄲城外惜敗,那麼短時間內秦國短時間內可會再次進攻趙國?”
魏王搖頭:“不會。”
“那麼請問既然秦國不會進攻趙國,又會進攻哪國?只怕除了韓、魏兩國再無二個選擇了吧?”龐癝反問道。
魏王道:“不是還有韓國嗎?韓國位於我國西面,距離秦國更近。”
龐癝開口道:“那麼大王以爲憑韓國的實力能抵禦秦國多久?”
魏王道:“怕不足三個月。”
龐癝點頭:“是啊,憑韓國的實力不能最多能抵抗秦國三個月,可三個月後呢?要知道韓國都城新鄭距離大梁不過百餘里,大王以爲剛剛滅韓的秦國是否會順勢而下一舉進攻大梁?”
魏王道:“應該會吧!可不是還有楚、趙兩國嗎?如果到了那個地步,楚、趙兩國必定會救援大魏的!”
龐癝哂笑一聲:“大王這話則實可笑。楚國救援魏國還有可能,可趙國爲何又要救援魏國呢?難道是趙王會忘記今日魏國大軍在魏、趙邊境舉足不前,做看兄弟之國滅亡的場景嗎?”
魏王辯解道:“不是還有楚國嗎?”
龐癝道:“大王以爲憑藉魏、楚兩國之師可是秦國對手?”
魏王道:“應該能吧!”
龐癝大喝道:“能?魏、楚兩國又憑藉什麼能戰勝強大的秦國呢?兩國之兵有秦國士兵人員多還是戰力比秦兵強大?是兩國有比白起更優秀的將軍還是國力能夠和秦國抗衡?”
魏王被龐癝一聲大喝震住了,臉上冷汗直流,只怕如果真到了那個地步魏國只有一條路可走了。
魏王連忙起身向龐癝深深一拜,恭敬至極:“還請先生救我大魏。”
龐癝道:“如果要救魏國,那麼還請大王下令駐紮在魏、趙邊境的大軍前去邯鄲救趙,憑藉魏、趙、楚三國之師,此次秦國必敗。而以後如果秦國進攻魏國,憑藉今日救趙之誼,趙國必定不會坐視不管,再加上楚國,三國之師足以抗衡秦國。微臣不知這些時日大王在猶豫什麼?”
“寡人這就派人前去傳令,命晉鄙立刻揮師救趙。”
旁邊的魏無忌見魏王答應出兵救趙,心中興奮不已,連忙從座位上起身,神采連連。
龐癝卻在這個時候喊住了魏王:“大王且慢,此時魏軍統帥晉鄙將軍並不合適?”
魏王問道:“不知先生中意哪位將軍?”
龐癝道:“非信陵君莫屬!”
“無忌?”魏王心中又起了一絲疑惑,魏王向來忌憚魏無忌的才能,怕有一天魏無忌取自己而代之,故而對其頗爲疏離。再想到這個龐癝是魏無忌引薦過來的,只怕其中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龐癝見魏王起疑,神色不變的看向魏無忌:“不知公子可否離開片刻?”
魏無忌想到來之前龐癝對自己說的話,又見魏王對自己起疑便點頭默默走出營帳。
見魏無忌離開營帳,龐癝再次看向魏王:“大王可是心中起疑微臣爲何一定要讓信陵君魏將?”
魏王點頭默認。
龐癝說道:“大王以爲列國之人對信陵君的評價?”
魏王眼露苦澀道:“寡人又怎能不知呢?外人都說寡人這位幼弟尊賢而重士、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等等不一而足。”
龐癝道:“那大王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信陵君既然是明智忠厚之人,又怎會不知自己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說句大不敬的話,只怕大王也覺得信陵君比大王賢而心生忌憚之心吧?”
魏王苦笑道:“先生應該知道寡人心中的苦楚。寡人身爲大魏君主,但無論名聲還是旁的,竟然都比不上寡人的這個幼弟。現在無論其他六國還是魏國國內,人們只知道信陵君的大名而不知魏王是誰?寡人心中又怎能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