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雍鼎煲骨頭湯,這不算什麼稀罕事,去年在萬元山營地,五族百姓爲了過祭尤節,曾經還用葉小川搶來的那尊大青鼎燒開水給野獸蛻毛呢。
現在小七等人有大雍鼎煲湯,已經算是很高大上了。
滿滿的一鍋水,整整熬了三天三夜,只剩下十分之一的老湯,這老湯可全都是精華啊。
人家喝湯用碗,他們三個喝湯用盆,一人抱着一個大木盆,手裡還抓住一根大肉骨頭,啃的不亦樂乎。
一頓飯吃到了後半夜,三個人胃囊有限,根本吃不了這麼多食物,都撐的宛如即將臨盆的小孕婦,實在吃不下去了,便不吃了,挺着個大肚子躲到了一堆大木材的後面。
沒多久,黑暗中出現了一頭漆黑的龐然大物,兩隻巨大的眼珠子虛懸在空中,綠油油的,比人都大,頗爲嚇人。
這怪獸不是旁物,正是死澤陸地上的霸主黑水玄蛇。
黑水玄蛇仰着巨大的三角鋼鐵頭顱,吐着長長的蛇信,慢慢的靠近。
然後開始將巨頭探進了大鼎內,開始吞噬大鼎裡的食物。
咿,味道不錯,比前幾次好多了。
於是黑水玄蛇一陣獅子搖頭,將大鼎裡骨頭與肉湯全部吞進了肚子裡。
躲在不遠處的三人似乎對這一幕並不陌生,見怪不怪了。黑水玄蛇吃完了之後,並沒有一抹嘴就走了,長長的蛇尾從黑暗中卷出,嘩啦啦的掉落了十幾根大木頭,還有一隻不知道是什麼品種的野獸,十分巨大,看樣子像是崑崙
高原上特產的犛牛,但體型又比犛牛大兩三倍。
鬼丫頭道:“又送來一頭大野牛,這條大長蟲真是越來越過份了!真當咱們是它的御用大廚?”
花和尚看着漸漸隱入黑暗中的黑水玄蛇,道:“俺們和黑水玄蛇的這種合作方式不是挺好的嗎,俺們給它做飯,它不吃俺們,各取所需啊。”
小七道:“不是俺們,是我和小鬼,這麼些天,你除了吃就是睡,屁事都沒幹,所有的工作都是和小鬼做的!”花和尚道:“怎麼說俺也是前輩啊,總不能讓俺照顧你們兩個年輕力壯的小姑娘吧?對了,乘着這大野牛剛死,你們兩個趕緊把野牛給處理了吧,剝皮去骨,庖丁解牛,再
把這大鍋給洗涮了,人家黑水玄蛇還等着吃飯呢。”
鬼丫與小七氣的牙根癢癢,幸虧她們兩個聯手都幹不過花和尚,否則花和尚早就被丟進大鍋裡煮成一鍋肉湯了。
現在撐的肚子溜圓,誰有力氣去庖丁解牛啊。
再說了,那口大鍋洗涮起來可不易啊,沒幾個時辰,都洗不乾淨。
彩虹七色瘴內,葉小川等人過的可就不怎麼瀟灑了,死澤,又稱雷澤,死亡沼澤。
既然是沼澤,那就是多水。乾燥的地面沒瞧見幾處,到處都是水塘水窪,有時候明明是踩在一片青青的小草上,結果整個人都立刻陷了下去。幸虧都是修真者,如果是凡人,陷下去後連跟頭髮絲都
拔不出來。
旺財與富貴都不喜歡這裡的環境,尤其是身在彩虹七色瘴,讓這兩隻神鳥都有些不安。
一行人沒敢過於深入死澤,就在當初葉小川操練法陣的那座川葉山休息,這裡有許多被當初巫師與趕屍匠挖掘出來的山洞,此刻正好可以當做他們的臨時居住的營地。
花錢買了地圖的人,此刻都乘着休息的夜晚在研究地圖,葉小川沒研究,因爲那張地圖是他親眼看着封於彥畫出來的,他身上從玉玲瓏那臨摹來的地圖纔是真的。根據當初花和尚所言,虛空洞府並不在死澤的彩虹七色瘴之中,而是位於中間沒有瘴氣的區域,現在研究地圖壓根就沒用,等明天晚上突破了彩虹七色瘴,再看地圖也不
遲。
葉小川煮了一鍋米粥,烤了幾塊饢餅,結果大家都沒什麼食慾,一個個興奮異常,似乎這些人看來,空虛洞府已經就在眼前似得。
葉小川見他們不吃,就給雲乞幽與流雲仙子盛了一碗,然後就坐在山洞裡嚼着饢餅。
他對空虛洞府並沒有期待了,主要期待的是妖小魚與夢魘獸和他說空虛洞府連接着崑崙仙境,而傳說中的女兒國,有可能就在崑崙仙境裡。
他一直想搞明白,女兒國到底是不是如《山海經》、《神魔異志》等古籍中記錄的那樣,整個國度都沒有男人,女人只要喝一口神秘的泉水,就能自動懷孕。
這事兒,在他鐘愛的小人書《齊天大聖》裡也有提到過。
葉小川始終覺得這事兒不靠譜,陰陽交合乃是生靈繁衍的根本,夢魘獸那種雌雄同體的怪物,在三界之中絕無僅有。
女兒國的女人也是人啊,也沒有跳出三界外,都還在五行中,爲什麼不需要和男人媾和,只需要喝泉水就能生孩子呢?
葉小川覺得,這一次如果真的能找到女兒國,一定能弄清楚隱藏在心中多年的這個大謎團。
想了一會女兒國,然後就開始想左秋。
葉小川覺得此行有點失策,就該將夢魘獸也給帶來的,沒了夢魘獸,葉小川都不知道左秋現在在哪裡。
左秋對乾坤子說她將赤霄神劍藏在了死澤一個安全的地方,今天一大早,左秋就和玄天宗弟子離開了蒼雲,現在應該已經到了死澤。
如今赤霄神劍在自己的身上,左秋如果不能拿出赤霄,玄天宗的人會不會對她又下殺手呢?
葉小川甚至擔心,赤霄如果回到了左秋手中,玄天宗還是會對她下手。
一塊饢餅沒啃完,他已經唉聲嘆氣了好幾聲,坐在一旁喝着小米粥的雲乞幽都側目看他三次了,似乎有些擔心他。
當葉小川第七次嘆息時,雲乞幽終於忍不住,道:“小川,你怎麼了?似乎有些憂心忡忡。”
葉小川輕輕搖頭,道:“沒事,只是覺得這一次死澤之行恐怕沒那麼簡單。”
雲乞幽道:“你在擔心什麼?”葉小川看了周圍一眼,輕輕的道:“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