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夢醒時分。

第265章 夢醒時分。

皇宮之中,蒼老的皇帝抱着孫子,面前擺放着一份份家書。

“爺爺,這是李武曲寄給家人的家書爲什麼會在這裡?”

“他哪裡有家人,父母早亡吃皇糧長大的。他祖上六代爲軍,曾經幫太高祖打天下。”

“這裡不是有寫嗎?清水村,吾妻衛兮。”

“我讓人去找過了,天底下都沒有叫清水的村子,也沒有住在清水村的衛兮女子。這不過是一個癡人一廂情願,我也就代之配合他演戲。這一封封家書可能是讓朕看看這武朝之害,在於那些皇親國戚,在世家豪族。”

“李武曲是一把舉世無雙的劍,爺爺沒那福分這個歲數才找到。等你登基,一定要重用李武曲。”

“母妃說李武曲是一個壞人.”

“你父王怎麼說?”

“父王不敢說母妃,平時都是聽母妃的。”

“.”

宮殿內忽然變得安靜,老皇帝微微吐出一口氣,問道:“你確定是伱娘說的?”

小皇孫有些害怕的點頭,隨後他便被送出了皇宮。

次日,皇帝賜死太子妃。

太子因大悲暈眩,小皇孫跑入皇宮哭喊,可見到的只是奄奄一息的老皇帝。

“立悌孝爲帝,立你爲太子你們一定一定不要聽信世家的話,士人豪紳都是養不熟的白眼狼。用李武曲……李武曲可以幫你剷除他們。”

“嗚嗚嗚爺爺我母妃死了……”

“大監再擬定一道聖旨,若有朝一日天下王侯作亂,可入京勤王,匡扶正統。”

“陛下萬萬不可,要是他造反怎麼辦?”

“朕信他……朕信他。”

老皇帝發出最後的悲鳴,眼底的那抹光急速消散,最後投向的不是自己的皇孫,而是那一桌不同年份的家書。

一開始他重用這個少年有三個理由,一沒有任何背景,二有能力,三他真的剛正不阿。

哪怕他多次將自己的兒子打的下不了牀,老皇帝依舊喜歡這個15歲的狀元。而後面將他送離京城也是無奈的保命之舉,李長生過於鋒芒畢露,極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特別是這莽撞的小子把宰相的兒子都殺了。

但沒想到對方又給了自己一個驚喜,他不僅僅是一個文狀元,還是一個武狀元。

於是老皇帝再次提拔他,只要有功勞就最大限度的提拔。李長生之所以能夠在三年時間統領整個北郡軍隊,其中有他的功勞在。

真正讓老皇帝託孤的是他不貪,他竟然一分都不貪。

——

【告妻書,離家十載,特書信告平安……】

【武朝各地災情四起,有人言皇帝無德,上天降災。我言官吏無德,吞併良田,禍害百姓。】

【臘月,北郡受災,我放倉救民,落得個牢獄之災。好在西邊有異邦進犯,朝廷又讓我去平定西邊。】

【兮兒,我大勝歸來,可手下弟兄已死傷過半。朝廷發不起糧,兵卒無力,恐生亂軍。朝廷命我鎮壓討軍餉之士兵,我帶他們請世家大族先墊着軍餉,平亂軍之象】

【軍功抵過,天下大亂,民變在即,望家中趕往北郡。】

李長生將信封放好,此時牢房恰好打開,他的下屬捧着鎧甲,道:“將軍,胡騎進犯,朝廷讓您再次出征。”

“軍餉和糧草呢?”

“朝廷說過些時日就送到,據說桃江商鎮那邊大批量商人被抓,應該很快就能湊齊。”

此時武朝已經搖搖欲墜,國庫空虛,連年大災。要不是將軍東征西討維持住大局,這天下恐怕早就亂成一團。前幾年魏王造反也是將軍壓下去的,其他王爺現在不敢動就是因爲李武曲在。

他是真的敢殺王侯,皇帝是真的會保。

但仍然改變不了武朝日薄西山的勢頭,或許真的是天意難違,縱使有一尊無敵的將軍也改變不了天下大亂的趨勢。所有人都在摩拳擦掌,特別是那些王爺。

皇帝年邁,日夜臥牀不起,能保將軍已經是極限。

下屬面露猶豫,說道:“將軍,糧草未到又沒有軍餉,要不我們還是另做打算吧。只要您一聲令下,這北郡都將爲您.”

話還沒說完,李長生只是投來一道目光,便讓他緊繃身體不敢再言。

“誰讓你說的?”

下屬連忙單膝跪下,滿頭大汗的說道:“是屬下一時豬油蒙的心,沒有任何人讓我說。這日子實在是過得太苦了,兄弟們吃飯都快成問題,怎麼打仗?”

“讓那些王侯出,我上門去要。”

【告衛師書,今日我又殺了一個王爺,從家中搜出了一萬兩白銀,軍餉與糧草皆有。】

【擊胡騎,勝之。】

年末,剛剛擊退胡騎大勝歸來的李長生接到消息,皇帝駕崩,新帝即位。

天下頓時風雲涌動,無數人將目光投向北郡,投向這所向披靡的10萬精兵。

他若在武朝無外敵,他若反天下易主,他若勤王帝位易主。

李長生領十萬北郡軍團動了,剎那間天下風起雲涌,一天之內就有十幾道聖旨從京城裡發出,送往位於各地的王侯。就在全天下都在提防這位戰無不勝的將軍時,連續十日不見兵卒出北郡。

又過了幾日,百餘名騎兵出北郡,他們帶着一批特殊的禮物,北夷王。

李長生籌劃5年,領軍入山滅北夷,開疆裂土百里之地千八百羣巒。一舉剿滅北方最大的威脅,200年來武朝第1次將權力的觸手伸進了大山中。

消息出,天下驚。

搖搖欲墜的武朝國運彷彿被打了一針強心劑。

李長生一如既往的駐守邊關,再也沒有任何的動作,如此持續的一年。他接到朝堂的聖旨,要調走北郡軍團的5萬精兵,用來拱衛京師。

他允了,五萬人照樣打蠻夷,擊胡騎。

這些由李武曲帶出來的士兵被打散,融入了拱衛京師的禁軍之中,部分高級將領被賜婚。與此同時隨着他們的進入,京城開始出現了許多關於李武曲的傳說。

“我們也不知道李武曲是什麼樣的人,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只要將軍衝鋒,軍功就像抓螞蚱一樣簡單。”

“將軍永遠是跟我們同吃同住,他就像一個充滿學識的老者一般,沒有什麼事情是他不知道。”

“李武曲醫術精湛,可治瘟疫。”

“將軍是李武曲下凡,帶兵打仗從未迷路,在大山中行走比那些蠻夷還懂山川走勢。”

“給將軍五百人,能打出10萬人的威力。”

等等諸如此類的傳聞,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底層百姓,對於這個戰無不勝的李武曲都非常感興趣。

但很快這種討論就被禁止了,特別是在禁軍之中,凡討論李長生者,打30大板。

又過了兩年,京師調兵,駐守南方重鎮,5萬兵再去3萬。

2萬人駐守北郡苦寒之地,若是放在以前朝廷肯定是不敢如此魯莽。但現在情況不一樣,北夷已經被李長生滅了,未來百年都不用擔心蠻夷入侵。

至於草原的胡騎,只需要守住城池即可,2萬人綽綽有餘。

李長生同樣允許了,因爲這裡確實不需要太多的軍隊。把軍隊派到其他地方能夠少招收一些士兵,也能夠少一些軍餉,軍餉少了百姓就可以少交稅。

同年底,萬人胡騎北下。

北郡兵力不足,軍需缺乏,部分針對到了無刀可用的地步。向朝廷要錢,朝廷無錢。向朝廷要兵,須鎮守關中。

北郡已然被孤立,或者說有些人對於李長生的恐懼,已經超出了自身的安危。李長生此前得罪了太多人,幾乎沒有給自己留後路。

沒有了老皇帝的支持,又不得新帝的信任,沒人容得下這尊大神。

他們希望李武曲能夠敗一次。

北郡抗胡,天時人和皆不在,李長生領五百精銳騎兵,繞行五百里。在胡人攻城之際,突襲其大本營斬匪首,胡人潰散而逃。

北郡城門大開士兵魚貫而出,前後夾擊之下,滅敵八千,近乎團滅。

後李長生又點了2000名騎兵,長驅直入草原,連滅三個萬人部落,其餘部落東追西趕不得已退出了北郡以外百里。

又一大患解除。

李武曲又贏了,傳到京城大街小巷一片歡呼,傳到皇宮卻是一片死寂。

五年後,李長生二徵大山,滅北蠻。

八年後,李長生徵北原,滅胡部。

十年後,十五年,十八年,十九年……二十年……

李長生45歲已是兩鬢斑白的老將,雖然45歲並不算老,但多年的征戰讓他落下了太多的病根,一副早衰之相。

好在他終於掃平了一切,覺得是時候歸鄉了。而恰好同年皇帝再次駕崩,那個老皇帝有高祖之才的“小皇孫”登基。

“傳李長生回京。”

時隔20載,李長生再次歸京,他沒有帶一兵一卒,獨自一人騎馬進城。不知是否是朝堂打壓,城門放李長生進去後,便不再有專門的人迎接或者護送。

但李長生的威名早已傳遍了天下,無數人擠在道路的兩旁,滿臉崇拜的望着那白髮老將,一些人不斷高呼李武曲,有甚者直接跪倒在地。

反倒是朝廷被狠狠的甩了一巴掌,李長生的威名更讓人心生忌憚。

踏入朝堂之中,見到一名20來歲的青年皇帝。

“李長生,拜見皇上。”

“大膽!”

宦官掐着嗓音怒斥道:“爲何不稱臣?李將軍,縱使你有天大的軍功,也得盡臣子之道。”

“閹黨也敢與我犬吠?”李長生僅僅是眼眉微擡,便嚇得對方憋不出半個字來。

“信我者,方爲君。”

臺上的青年皇帝神色有些難看,強忍着怒火說道:“李老將軍三朝元老,算是我的長輩,不必在意這些禮節,李老將軍不知今年幾歲了?”

“四十五,不惑之年。”

“看您的樣子好像有60了,真是辛苦李老將軍了。現在天下已經太平,將軍是否想要休息一下?總不能一生操勞,這未免有些太苦了。”

青年皇帝剛剛登基沒多久,顯然是城府不深,說話是如此的直接。讓默不作聲的大臣神色微,更多人是露出了不明所以的笑容。

李長生選擇入京就是最大的錯誤,縱使你有天大的本事,最終也不過一杯毒酒的事情。

“我確實累了,當解甲歸田。”

早朝結束,李長生提交辭官書信後便坐着馬離開了京城,哪怕往日的下屬極力的勸阻,也沒有留下來。

其實他都知道,如果老老實實待在京城還可以安享晚年,皇帝與羣臣是不會允許自己活着離開的。

縱使有天大的威名與功勞又如何?

不過他現在只想回家。

一人一馬走在官道之上,身後上千名着甲禁軍緊隨其後,其中捧着一壺酒身穿紅衣的太監異常顯眼。

李長生彷彿沒有察覺一樣並未理會這些,只是順着記憶中的方位,尋找名爲清水的村子。

是夢該醒了,若不是夢便沒必要醒來。

(本章完)

第324章 古之龍王與仙人第一次交手第592章 李易之所能,非李長生所能第194章 通玄書第300章 化吾爲天第507章 習得長生雷,蕩平天下不平事第390章 淵之所向,輪迴之意第252章 幽州聞仙威第202章 爾等亂世賊子當殺!當滅!當誅!第465章 去看繁華,去見盛世第500章 回首長生四千年第333章 魔羅:羅飄零半生……第494章 無相有九,長生非其一第297章 缺失的記憶。第168章 兩虎相爭,莉莉兔兒受難第156章 奪天地之造化,歷萬劫而不滅第506章 人族聖器天樞儀第321章 龍族復甦第522章 逆天而行第41章 雲海鯤鵬第462章 十萬年老樹精第234章 兔子甦醒第355章 李某人喜歡講道理第551章 嚮往盛世的生物第339章 兵者長生之道第278章 秦國之力,世無雙第165章 必須支開那個女人!第85章 李兄喜歡狐狸耳朵?第249章 黃泉第53章 論劍第134章 序幕第63章 既然上清宮管不了,那就讓他來管。(第160章 仙長,我們這樣子不好吧?第594章 宇宙毀滅進行中第372章 明靈王,宣天下城隍第77章 李家的能量第327章 各方吃席賓客第121章 要跟我回去吃飯嗎?第411章 告人無門第592章 李易之所能,非李長生所能第437章 輪迴之李長生第368章 仙人後輩碰上仙人正妻第68章 封神第326章 可以吃席嗎?第577章 婚禮第364章 鳳媧之腸第341章 仙道大洪水。第227章 捨得一身書生氣,尚顯一分英雄蓋。第20章 問劍天闕山第179章 高考風波第436章 李長生:天底下還是好人多第343章 仙長他們不相信您第425章 舉頭三尺有真仙第5章 轉世者第554章 清玄不似仙人第14章 不殺非傷己第110章 將死之仙,以一己之力鎮壓魔淵。第414章 另起爐竈第72章 天心魔尊,卒第109章 欲出魔淵昇天者,上前一步第507章 習得長生雷,蕩平天下不平事第586章 無相劫第317章 仙人的疲倦第327章 各方吃席賓客第137章 因爲我是你哥,所以你能金丹。第558章 李易有起牀氣第596章 終不悔第593章 天道歸來第325章 泥鰍龍王第3章 李長生的結束第480章 小空間術第87章 欲爲諸佛龍象力,何須假借衆生相第423章 個體偉力的具象化李長生第106章 如果世界上有仙,他們可能找到了。第240章 李易的元陽第302章 既生仙,何需佛第572章 以力證道,問道無相第388章 李易壓道尊,鳳媧第514章 邯鄲學仙第341章 仙道大洪水。第439章 李易出手第563章 入神州,見仙人第237章 一家四口,李易的下一個五千年第391章 李易授位第362章 仙臨落雷第490章 入神州,尋真仙第233章 劍仙:太陰,你竟然敢欺騙我!第83章 我既佛請假一天第183章 金榜題名榮歸狀元。第175章 你們忍辱負重之心性可嘉第187章 天瞳通輪迴第238章 太陰:兔兒就做小的吧第572章 以力證道,問道無相第460章 是他登臨,還是被束縛看牙,卡文,請假第168章 兩虎相爭,莉莉兔兒受難第421章 清玄之死第483章 藥王請假一天第218章 以紅塵洗殺伐,以煙火洗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