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章 過河拆橋是一種境界

夜半時分,李玉龍正在積極的策劃具體行動。同樣的夜半時分,安陽卻已經進入極度緊張狀態,沉重的氣息,讓許仁都有些煩躁。

二十萬大軍傾力撲向安陽,安陽雖然自信,但這終究是二十萬大軍啊!安陽現在滿打滿算也就是五萬多,還要鎮守邊關。

要說安陽爲什麼能抵擋蔡國的無數次攻擊,那是因爲有開平郡等別的地方協防。但如果直接面對二十萬大軍,結果不太美妙。

北方開平郡,李良也在忙碌,一方面將所有的力量撤出新安郡、將新安郡徹底交給大皇子,換取大皇子的袖手旁觀——成功了,大皇子很樂意看開平郡、安陽和鐘山郡碰個魚死網破,然後來一個漁翁得利。

另一方面,李良準備調遣大軍南下,和安陽協防鐘山郡。

但李良手下有個問題、很嚴重的問題,開平郡可不是小小的安陽,李良現在並沒有完全掌握開平郡、也沒有完全掌握開平郡的將領等;很多降臨都是聽調不聽宣。這些將領先前表現都不錯,關鍵時候來了一個釜底抽薪!

李良愁白了頭;而得知信息的許仁等人,也眉頭緊鎖。夏青青直接以“叛賊”稱呼這些開平郡的將領。

而袁庸呢,卻品着香茗,看幾隊歌女表演歌舞,那叫一個悠閒。

袁昭鬼頭鬼腦的,“爹,孔家出兵攻打鐘山郡了耶,我們該活動活動了吧,怎麼也要表現一下啊。”

袁庸微微一笑,“不急不急,先看看李家和孔家的表現再說吧。我們啊,坐等買賣上門就好,不需要太主動。”

正說着,就有人來報,有孔家送信了。

袁庸放下書卷,微微一笑:“看,買賣來了。”

就在袁庸收到孔祥的信時,孔祥也收到了李玉龍的信,相比於上次的白紙,這一次多了四個字——以鄰爲壑。只有這四個字。

“以鄰爲壑?就這四個字,有什麼意思?”跟在孔祥身邊的孔英智有些不解。

而孔祥看了這四個字後,卻是沉思許久,忽然看着孔英智,“小智,你說,如果我們和李家聯手,如何?”

“什麼,聯合李家?那我二叔(孔東華)的仇不報了嗎?”

孔祥看了一眼孔英智,淡淡的說道,“是,李賢和我們有解不開的仇恨;但這仇恨,終究是過去的!如果能夠避免更多的傷亡、如果能夠爲孔家帶來利益,別說是李賢,哪怕是殺父奪妻之人,也可以暫時合作。這就是政治。

但仇恨嗎,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孔英智不應聲,雖然理智上承認,孔祥說的是對的;但親情上、內心中,卻有些無法接受。最後還是問道,“三爺爺,這以鄰爲壑,表達了什麼意思?”

孔祥頭也不回,“以鄰爲壑的本意是什麼?”

“把鄰居的所在地當成溝壑,排泄自家的洪澇災害;這是一種典型的損人利己的行爲。但這……不符合現在的情況啊!”

孔祥開始教導孔英智了,“要聽話外音的。一般的話語,就是表面意思;聰明人的話,話裡有話;政治家的話,話外有音。而最頂級政治家的話,一句話包含上面三層意思。

你現在還只能算是一個聰明人,距離政治家的高度,還有一點距離。距離高級政治家的境界,還有相當的距離。

這以鄰爲壑啊,就有三層意思。第一層所說的,就是損人利己。李玉龍的話,是我們兩家聯手,驅逐袁家。而後,我們兩家共同瓜分利益。

而話裡話,就是:袁家是我們的鄰居啊,鄰居還是弱點好。合縱連橫的計謀中,不是有這樣的思想嗎,拉攏遠方的、攻擊臨近的。

李家在北方,我們在南方,剛好中間夾着一個袁家。

而話外音,就是,南北分制!李家管北方,確切的說是東北,我們管南方。讓袁家夾在我們兩家之間,形成一個隔離帶、受氣包。”

孔英智聽得頭暈目眩,“那三爺爺,我們真要和李家聯手嗎?那太子呢?”

“太子?”孔祥嘴角出現一絲嘲諷,“沒用了!在政治上,過河拆橋、是一種境界。”

“原來過河拆橋是一種境界啊?好高深的樣子!”孔英智迷迷糊糊的。

似乎看出孔英智的疑惑,孔祥難得多解釋幾句:“有些尾巴,就是要乾脆利落的一刀兩斷,別最後把自己拖下水。

這太子不成材,不要和太子一條路走到黑。該拆橋的時候就要拆橋,要拆的毫不猶豫!必要的時候還要落井下石,以此來表達自己的立場!當然,這也是趁機將心懷怨恨的人一棍子打死,讓他永世不得翻身。”

孔英智這下明白了,一滴冷汗流下!政治鬥爭的殘酷,不比大軍團作戰仁慈多少。

天,漸漸亮了,孔祥似乎是踩着朝陽的第一縷光芒,重新回到了帝都武陽城!第一時間就拜訪了李玉龍、袁庸、王川、傅明暉等人。

早朝上,孔祥正式接替大夏國宰相的職位;大夏國的三大能臣、權臣終於再次聚齊。

就在這時,袁庸忽然出列,“陛下,臣要參李玉龍一本。”

蜷縮在皇位上的皇帝陛下立即來了興趣,似乎是一個看熱鬧的觀衆:“哦?說說看?”

李賢、或者說李家給皇帝陛下修皇陵,能讓李家拒絕各個力量的拉攏,能夠保持中立;但這種保護並不是絕對的。說穿了,還是看誰的計謀、手段更勝一籌,誰的臉皮更厚些。

而能混到一品大員的人,自然無須複述。

袁庸好整以暇,“陛下,鐘山郡造反的事情,臣認爲完全是李賢、李玉龍父子兩人聯手促成的!歸根結底,是李賢貪得無厭、逼反鐘山郡刺史石成鬆。

且現在內有李玉龍,外有李賢、李良把持地方,臣以爲,此事不妥。

(轉向李玉龍)李大人,爲大夏國穩定,懇請李玉龍李大人主動辭去太師之位。”

袁庸竟然要將李玉龍踢出帝都!踢出權利中心!別看現在大夏國名存實亡,但——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如果沒有李玉龍在中央撐着,李賢和李良哪有現在的安穩環境。

只是李玉龍畢竟是太師,想要扳倒一個太師可不容易。

更何況,還有過河拆橋的!

孔祥在太子和袁庸期待的眼神中走出,“老臣拜見陛下,回家幾月,老臣反覆思慮大夏國現在的情勢。臣現在有幾點疑問,想要請教一下袁庸袁大人。”

咦?氣氛不對啊!袁庸心中一緊。

孔祥轉向袁庸,“袁大人,你是太尉,執掌全**政大權。幾個月之前,郎中令傅明暉奉命北伐蔡國,卻遭背叛、慘敗而歸。這事雖然看上去是有外人暗中插手,但這畢竟是軍國大事。如此大事,袁大人真的一絲都沒有察覺嗎?”

袁庸登時就呆了!關鍵時刻,從背後射來的冷箭,最傷心、最致命!

這個問題如何回答?說不知道,失職——你這太尉‘太無用’;說知道,其心可誅——你當初爲什麼不勸阻!居心何在!

然而孔祥不等袁庸解釋,繼續說道,“陛下,現在武陽城竟然無兵可用,這事,恐怕也還需要袁庸袁大人給大家一個解釋。”

第三二三章 半空的截殺第一零三八章 邪惡第一一六章 艦炮第三四三章 亂象第六一六章 拯救1第一零四章 震驚第四七一章 救人!第九五零章 接見第一八七章 陣法之論第一一七四章 禮到情意到第七二五章 秋後算賬,下第一九三章 求救第八八八章 頑強應戰第五五四章 新的時代第四二四章 戰爭氣息第二三六章 請陛下回帝都第六十章 雲集第一二一九章 百萬年的等候第二二四章 盛況1第五五九章 弒神四劍第一一八章 通牒第八十八章 殖民條約第一二五零章 好玩不第一零五章 斷章取義第一五一章 飛向太陽第五三六章 毀滅!!!第一七五章 送禮和釣魚第三三三章 長驅直入第五六零章 四聖圍主神第五三零章 倒計時1第五二二章 挖商國的牆腳去第二四六章 等待多時第六五零章 李賢被罵了第八三零章 洲際導彈第三六八章 分身第六零二章 ‘吾不孤’第七七三章 大包圍第二四零章 曦和修書第一一二零章 出任第四七八章 臨危出手第八八四章 昇天了吧第七九六章 較量第四三二章 死亡部隊,下第五九八章 核動力第四十四章 宴無好宴第二十六章 八百路鐵騎第六五五章 捎過去第九十一章 宰相下獄第三二三章 政變第三三零章 亡國之危第七三三章 補救第一零八章 變數橫生第四八九章 毒計第一一五七章 觸角第五七二章 一個巴掌第八七二章 張全出招第二零二章 智者謀略第八十章 談判要這樣來第三八二章 攪動一方風雲第一零四四章 戰爭預演第二五四章 東方會戰,2第一二一四章 忉利天第二一零章 折服第一二零章 有人飛昇第一一六七章 投放拜帖第六七六章 撞死第八四六章 萬藏全書第四三八章 顫抖吧第二四九章 語出驚人第三八六章 修真大會2第二五五章 誰更邪惡?第七章 戰區劃分第一七六章 狩獵遊戲第一二三一章 強勢降臨第四八二章 天地無情第六二五章 卞國新變第一一一五章 自由第二二五章 飛昇太麻煩第四六二章 十日滅國-終第九一三章 再聞‘天語’第九一一章 腳印第一五八章 齊聚孤竹第五五七章 時間第七二零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五九二章 夜戰2第一三二章 劍指湯谷第五十八章 招標第九九八章 第一次接觸第四七六章 非想界第四五五章 你們打,我們路過第七九二章 會見第五二三章 宣戰第一六一章 末代煉丹師,下第八四二章 救救我們吧第一一七章 壞姐姐第五七六章 突下殺手第八三八章 鐵血軍國第二五七章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第五七六章 突下殺手第八一五章 初露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