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功力再漲

琅玡山的山腰,有一塊寬敞的平地,琅玡祠便建在那兒。

元嬰真君鄭宏不辭勞苦,親自帶着桑子明和張澤,登上琅琊山,走進了琅玡祠,將幾個手下留在外面。

琅玡祠分爲東西兩院,東邊有一個祭壇,上面有塊石碑,供奉的是“四時主”神,並不是鄭宏先前提到的四位神君。距離祭壇不遠有一株蒼老的棗樹,樹幹很粗,至少要五六個人才能抱得過來。

鄭宏領着兩人來祭壇邊,上了一炷香,然後便領着他們,轉身去了西院,要去觀摩琅琊石刻。

他雖然是元嬰真君,又是琅琊郡的郡守,似乎來這裡的次數不算很多,所以顯得有些急切。

他站在西院門口,神情嚴肅的對兩位年輕人說道:“西院從外帶內,一共分成三進,每一進院落,都有數十座石碑,然而以你們的功力,只能在第一進院落觀摩!不能冒然進入第二進、第三進,切記,切記!”

桑子明大致聽懂了,連忙點頭答應:“多謝城主提醒,弟子明白了。”

張澤卻有些迷糊,遲疑着沒有說話。

鄭宏只好進一步解釋道:“第一進院落裡,都是步虛階的賢人留下的墨寶;第二進院落,在石碑上刻字的,都是合道修士;第三重院落,所有的石碑,全都是地仙所書。我是不准你們前去,而是怕你們受到傷害,萬一走火入魔,本郡守也救不了你們。”

張澤連忙躬身道:“原來是這樣,弟子清楚了。”

最後,鄭宏又叮囑一句:“即便是最外面的碑文,也可能帶來危險。你二人一定要小心,只要能領悟一座石碑,就可以滿意了,不要貪得無厭,記住了嗎?”

兩人齊聲回答:“記住了,大人。”

交代完這些話,鄭宏便急匆匆跑到第二進的院落中去了。看來,他也想借這個機會提高自身的實力,請桑子明和張澤過來反倒變成了一個藉口。

桑子明和張澤彼此分開,各自選了一座石碑靜悟。

那些石碑都有兩三丈高,有的直接落在地上,有的馱在石龜背上。上面的仙文有梳有密,有的石碑密密麻麻刻滿了字,也有的石碑只有很少的幾句話。但是不管怎樣,那些個碑文看起來都很玄奧,張澤只看了一會兒,就覺得有些頭暈,那些仙文不停的在他眼前旋轉,就像一個個剛剛誕生的新世界,無數星雲和天道法則交織在一起,變得無比的複雜。

好在張澤爲人很聰明,所以只看了一小會兒,就趕緊閉上眼睛,等過了盞茶功夫,覺得好受了一些之後,他再睜開眼睛看一眼。

桑子明跑到另外一側,盤膝坐在草地上,雙眼一眨不眨靜靜的看着。

他一直在服用養神丹以擴充髓海,夜晚看書寫字的時候,則點燃安神香,每隔三個月,更要飲一壺悟道茶,將新生的髓海強行填滿,知道幾乎撐爆爲止。

每次喝完悟道茶之後,都能讓他的髓海得到開拓,雖然說兩個時辰之後,悟道茶的效果基本上消失了,但是學到的知識和領悟的天道並沒有失去,仍然保存在髓海之內。

在衆多天道法則的刺激下,在用大量知識反覆刺激髓海的過程中,讓他的神識增長了很多,髓海也大了一圈又一圈。

一般人以爲,髓海就是指人的大腦,容量幾乎是固定的,其實這個觀念有誤。

修真界的事很玄奧,不能以常理來衡量。譬如說納須彌入芥子,一個指甲蓋大小的儲物戒指,都能容納十丈的空間,更何況作爲修士最複雜的腦袋呢?

你能想象一個小小的頭顱,裡面能容納天和地,還能變成一個小世界嗎?

修真人有三個丹田,肚臍附近是下丹田,是煉精化氣的場所;膻中位置是中丹田,是煉氣化神的地方;泥丸宮是上丹田,是煉神還虛的要地。

這三個丹田,都能開闢成小世界。築基之後,下丹田能變成紫府世界;結成金丹之後,中丹田能變成璇璣世界;修長元嬰之後,上丹田則變成元神世界。

此時桑子明的功力才只是煉氣十一重,還沒有築基,所以三大世界連一個都沒有成型,但不耽誤他不斷的擴充髓海,髓海相當於初級的元神世界。

修真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功力越高,髓海會變得越大,形成元神世界,最後變成虛無。

現如今,他的神識之強,也就是閉上眼睛對外界的洞察力,已經不在築基後期的黃瑞之下,髓海的廣闊和複雜程度,已經不下於金丹真人了。

再加上,他掌握的一部分仙文,已經達到大成、圓滿乃至於入道的層次,這是他學習和領悟碑文的基礎,比張澤強太多了。

因此之故,他纔看了盞茶功夫,就漸漸看透了石碑上一部分法則,隱約看見一條條綵帶,從碑文中發散出來,從天空中轉一圈,將他的肉身包裹進去。

很快的,他又一次聽見“砰砰”的聲音,就像竹節爆開一樣,他身上剩下的一條半還沒有打通的經脈,竟然被石碑上發散的天道法則強行打通了!

一股股暖流衝擊着他的穴位,數十個穴位同時被衝擊,就像有許多的螞蟻在咬他樣。

這種感覺既痛苦又舒暢,體表感到痠麻難忍,心底深處卻有一種難言的欣快感,桑子明忍不住發出一聲呻吟。

“唔,好爽啊,怪不得黃師傅說,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不枉我辛苦考一場。”

半個時辰之後,第十一條經脈完全貫通了,他的功力進入煉氣十二重!

一個時辰之後,第十二條經脈也打通了,他的功力到了煉氣巔峰!

按照一般的功法,人類只有十二條正經,每打通一條經脈,功力提升一層。在煉氣巔峰之上,還有第十三重,煉氣大圓滿,這是煉氣期最後一重,也是最重要的一重。很多人之所以築基失敗,就是因爲在這一重打磨不夠。

有人或許會問,既然十二條經脈都打通了,那麼再繼續不斷的打磨,究竟是爲什麼呢?

這是因爲,十二正經之上,還有奇經八脈、絡脈和孫脈。奇經八脈除了任督二脈之外,其餘的六條經脈都沒有自身的穴位,比較容易打通,但是絡脈和孫脈就比較難整了。

舉個例子,十二正經好比大江大河,絡脈和孫脈則像是小河溝。大江大河的數量有限,小河溝的數量無限。

要想達到真正的煉氣大圓滿,需要從外界吸納無窮無盡的靈氣,將大江大河和所有的小河溝全部填滿,然後才能服下築基丹開始築基的過程。

有的人自以爲耗費了三十年光陰,早該將經脈填滿了,然而事實上並未完成,所以他們築基失敗了。

第403章 天賜寶物第320章 京師狐族第150章 功力再漲第314章 器、雷、箭第782章 一星古神第397章 夸父血脈第164章 天劍秦斬第473章 冥界寶地第228章 仇恨第3章 學宮第411章 洛水老龜第294章 炎龍藤第138章 出行第219章 翰林仙院第213章 窩囊廢第65章 功名與祭祀第651章 古佛星第436章 進階合道第289章 大戰第233章 五火七禽扇第361章 張炎歸來第92章 嚴師袁瑩第30章 雌者納之?第135章 陸九韶第710章 元始天尊第716章 天皇伏羲第617章 空桑樹苗第七章 老道士第601章 疑慮重重第38章 紅塵多劫第496章 告別第62章 天儒心法第410章 九尾法相第32章 科舉功名第593章 太極之氣第486章 萬斛珠璣第210章 陽雷再起第147章 山河鼎第178章 驚天造化第31章 紅袖添香第223章 文叔叔第483章 蓬萊仙島第237章 洞天內府第287章 道不同第721章 二次封神!第792章 再見青帝第645章 三聖奴第32章 科舉功名第162章 自找苦吃?第235章 南嶽霍山第95章 妖修洞府第239章 一劍梟首第218章 鬼修師姐第700章 生死有命第634章 家破人去第496章 告別第377章 詩與春秋第592章 天雨鬼夜第514章 天人五衰第188章 書香門第第23章 寶符第481 龍伯釣鰲第361章 張炎歸來第533章 五宮琴心第712章 仙品閣主第695章 虎頭蛇尾第596章 道成肉身第751章 屢遭羞辱第320章 京師狐族第587章 穩紮穩打第388章 難唸的經第757章 倉頡迴歸第321章 伯爵府第651章 古佛星第683章 鉢盂中的秘密第494章 大展神威第267章 雨夜第566章 三女呈威第149章 誰主四時?第164章 天劍秦斬第118章 罕見的詩文第134章 陰池聖火第621章 紅雲老祖第533章 五宮琴心第548章 張暢主祭第427章 地仙聚會第709章 哪吒的心思第746章 仙脈泉涌第570章 不周山巔第102章 火池修煉第500章 驚退天仙第77章 獻金第775章 高山仰止第151章 肉身變化第736章 鏖戰玉帝第592章 天雨鬼夜第31章 紅袖添香第525章 畫地爲牢第324章 仙院洞府第784章 天庭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