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衆仙之閣

傍晚,很多人聚集在貢院門口看榜,一張巨大的橫幅懸在半空中,上面寫着一千五百個名字,這些人有資格參加後面兩關的測試,其餘的的人都已經被淘汰了。

桑子明一眼看見自己的名字排在最前頭,總共得到了一百八十分。

除了他以外,其餘成績最高的人,也只有九十分而已,大部分都在四五十分。

單就這一項,桑子明的成績就比別人高了一大截。

看到這樣的結果,幾乎所有的人都感到震驚。

“這怎麼可能?差距也太大了!這人是什麼來頭?難道說他是某位地仙的徒弟,過來逗我們玩的?”

“就算是地仙的徒弟,這成績也難以讓人理解,按照科舉規矩,參加鄉試的人不能超過一百八十歲,參加會試的人不能超過三百六十歲,我不信這人能在短短的一百八十年內,竟然修成了元嬰!你說這有可能嗎?”

“是啊,科舉爲國選秀,揀選的都是年輕人,過了歲數就不能參加考試。這位姓桑的,功力到了什麼境界?怎麼在嘯音這一項,超出我們這麼多?”

“不會是他作弊了吧?難道說,他攜帶了放大音聲的法器?”

“或者說,這人是妖獸變化成人形,因此才能發出震撼人心的嘯音?”

“這件事有古怪,我們應該要一個說法。”

一時間沸沸揚揚,很多人都在議論個不停。

然而,貢院始終沒有人出來解釋。

此時,桑子明已經看完了榜單,早早的回旅店修煉去了。

對於這個成績,他自己也覺得有些詫異。他原本不想這麼高調,可是除了湊巧學會龍吟之聲外,他也不會別的嘯音之法啊!再者說,這門嘯音完全是他自學來的,並沒有投機取巧,是他個人實力的表現,不管走到哪裡,都能說得過去,唯一的麻煩是,如何解釋嘯音傳承的來源?

龍吟之聲,屬於秘傳心法,一般人是得不到的。

難道說,又要用神仙託夢的方法來推脫?

好在暫時也沒有考官過來詢問,他也就得過且過了。

第二天早上,田剛矇矇亮,一千五百名考生,都已經來到貢院門口。

辰時,貢院的大門敞開了,所有人接受檢查,走進大院內,準備進行仙文考試。

貢院正中,有一個氣勢宏偉的殿宇,門楣上寫着“仙文殿”三個字。

這座宮殿又高又大,足有五十丈長,三十丈寬,足以容納兩千名考生。

這種仙文測試,也不怕考生之間相互抄襲,因爲就算別人寫的仙文拜在面前,如果功力不到,也沒辦法模仿出來,空有其型而無其實,得不到天道認可,那是沒有用的。

大殿的邊上,點了一圈明亮的蠟燭。頂上還有一顆顆的螢石,照得殿內十分明亮。

正前方有一個香案,香案的後面有幾個雕像,分別是三官大帝堯舜禹,至聖先師孔子,仙文集大成者倉頡祖師,還有一位新近崛起於仙界的春秋老仙。

這些人都是仙帝,分身影像無處不在,這些雕像就像他們的分身一樣,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黃昏界的天道。

因此之故,這場考試等於在幾位仙帝的眼皮子底下舉行,孰優孰劣,很快就能出結果,也沒有人敢在這種壞境下作弊。

曾經有人試着抄寫別人的文章,然而只要有十五個字以上的雷同排列,抄襲的人就會當堂暈倒,然後被監考官扔出大殿,不但今科的成績沒有了,連以後參加鄉試的資格也被剝奪了。

桑子明靜靜的坐着,擡頭看着大殿橫樑上極其複雜的符文,心裡感受着仙文殿的神秘之處。

他的呼吸變得越來越慢,整個身心融合到大殿的空間裡。

他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這座大殿莊嚴肅穆,似乎承載了數萬年的文韻和傳承。

他隱約看見,一道道七彩的法則絲線,交織在大殿之內,還看見這些絲線的源頭,似乎出自前面香案後的六位仙帝,其中三官大帝堯舜禹的身上光彩有些暗淡,倉頡祖師身上的光彩較強一些,至聖先師孔子身上的光彩更強了,而最強的光源竟然來自看似年輕的春秋老仙。

他心裡感到驚異,不知道春秋老仙年紀輕輕,爲何會有老仙之名?老仙身上的光彩,爲何這樣醒目呢?難道說,他的分身真的抵達此處了嗎?

正在桑子明感到驚訝的時候,忽然有一位考官,拿着一塊白板,出現在大殿之中,上面寫着考試的題目“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

這句話出自《中庸》,原話是: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

意思是說:君子的道深藏不露而日益彰明,小人的道顯露無遺而日益消亡。君子的道,外表平淡而內具意味,外表簡樸而內含文采,外表溫和而內有條理,知道遠是從近開始,知道教化別人是從自己做起,知道細微之處影響全局。這是歷來公認的爲人之道的至高境界。

桑子明拿出了青狼筆和琅玡硯,一面磨墨,一面構思文章。

他雖然實力很強,但也能猜測得到,這些考生中有不少厲害的人物,至少有人具備了考中進士的實力,也就是說他們已經掌握了三千六百個仙文,而且能寫出“大成”境界的文章。

桑子明如果不留餘力,寫出一篇圓滿境界的文章大有希望,但如果放水太多,也有可能會落榜。

因爲他跟別人不同,學習仙文的時間太短了。

他掌握的仙文參差不齊,截至目前爲止,大約有四百個入道級別的仙文,一千五百個圓滿境界的仙文,剩下的還在大成和小成之間。

以他的功力,如果去寫入道級別的仙文,還是有些吃力的,所以他拿出青狼筆和琅玡硯,至少能讓自己節省幾分力氣。

趁着磨墨的功夫,他轉頭看了看周圍的考生,發現使用好筆好硯好墨的大有人在,並非只有他一個人。

這裡畢竟是南都,家境富足的人很多。即便自己家沒有好筆好硯,也可以從親朋好友那裡借來用一用。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這也算是到了關鍵的時候了。

第125章 蓬萊、仙木第337章 陰井丹第406章 花翎第497章 斬斷塵緣第461章 破解碑文第162章 自找苦吃?第245章 養鬼第456章 進階地仙第324章 仙院洞府第665章 傳說中的園子第47章 誠意第191章 畫地爲牢第677章 六星祈禳第338章 拜託尋找第771章 腥風血雨第731章 召見星主第498章 崑崙仙路第165章 靈鶴傳訊第142章 大賢墨寶第13章 窮困的城主第748章 天羅地網第203章 神都史第555章 修仙不輟第614章 古渡仙城第686章 最後翻盤第406章 花翎第143章 被逼出手第510章 盤問追查第56章 白山君第436章 進階合道第32章 科舉功名第221章 鬼骨築基第451章 金仙土隕第211章 九州鼎第105章 火湖邊第436章 進階合道第15章 早夭之相第281章 新府第672章 滿飲此碗第378章 助力多多第39章 糾纏第632章 雷淵第685章 道法展示第675章 斬殺宮煞第729章 偏神和毛神第273章 歸土第593章 太極之氣第405章 煉器第145章 琅琊劇變第486章 萬斛珠璣第367章 洞天石第215章 象山先生第586章 五行大道第580章 仙品閣第648章 多種劍術第733章 大戰鯤鵬第263章 瘦馬第687章 天道枷鎖第546章 大道仙階第336章 文質彬彬第469章 再見鬼桑子第456章 進階地仙第155章 遊街、三陸第165章 靈鶴傳訊第653章 佛門大勢第383章 教坊司第475章 天魂石第120章 功力暴漲第298章 抱鼓石第244章 轉世三劫第193章 書中之秘第467章 教書千年第386章 楊雄與蔡京第689章 敲詐長生第581章 驚魂一暼第710章 元始天尊第761章 衆帝密會第697章 諸帝迴歸?第624章 暘谷第695章 虎頭蛇尾第273章 歸土第758章 仙文聖典第330章 積攢靈晶第358章 盤古嶺第414章 半個徒弟第618章 擂臺交手第670章 仙帝證道第248章 天祀大法第415章 底蘊深厚第716章 天皇伏羲第794章 重塑天庭第606章 逃走第716章 天皇伏羲第397章 夸父血脈第78章 蟬翼面具第473章 冥界寶地第83章 多家醫館第443章 再入王屋第234章 鍾老祖第158章 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