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陳到、張遼等都先後到來,代郡的小縣聽聞高順大軍前來,大多開城迎接,幽州和幷州相鄰,尤其是代郡的百姓大多常去雁門一帶,加之商隊來回走動宣傳,盛讚幷州百姓生活之美,所以劉虞死後,就有部分百姓進入幷州,這一次高順率軍討伐公孫瓚,可謂是民心所向!
冬日的黑夜來得格外早,天幕十分還在點兵,不到半個時辰,天已經完全黑了,高順命人派出哨馬,命黃忠守代郡,與張遼、陳到帶領三千精兵往七家口關隘而來!
夜風呼嘯,山頭之上光禿禿的樹椏輪廓彷彿怪獸一般,張牙舞爪,在風中不時發出嗚嗚的響聲,三千人行走在山谷之中,哨馬來回奔馳,以免被人發現行蹤!
到了關前一處山坳,兵馬屯駐,高順幾人藉着地勢掩藏身形,來至關下東側,只見關上火光點點,不時有士兵來回巡邏,那幾十個硬弩看上去十分猙獰,頭部揚起,怒指星空!
“幹!”關內府衙之中,一羣人正圍着火爐,面目發紅,推杯換盞!
關外冷風怒號,關內卻是一片暖融融的氣氛,不由得鄒丹不高興,他正擔心自己的四千人馬恐怕受不住七家口,已於兩日前派人向公孫瓚求援,卻毫無音訊,焦灼之際,涿郡太守齊周帶領三千人馬前來援助,讓他安心不少!
雖然探聽得高順有五萬人馬來至幽州,代郡已經落入高順之手,但這七千人卻足以守住七家口,在這個窄小的關隘前,多少人馬都沒有用,只要自己輪換的士兵足夠,就算高順消耗掉所有的人馬都無法攻下七家口!
今夜,鄒丹特意破例,取出珍藏的一罐老酒來接待齊周,沒想到齊周也是個好久的,居然隨軍帶來了一車好久,這讓鄒丹大呼其爲同道中人,除了今夜當值的,召集關中守將齊來赴宴!
閻柔和尾敦混在軍隊之中,在校場內等候了一個時辰,裡面不時傳出歡笑之聲,有的人甚至舌頭都不靈光了,便知時機已經成熟,二人一對眼,閻柔帶領一千人馬出了大營來至關上!
關上的八百人正頂着冷風巡邏,見閻柔率軍上城,神色有些戒備,畢竟閻柔乃是援軍,沒有接到上方命令,不允許私自帶兵登城!
閻柔獨自上前,抱拳大笑道:“各位兄弟們辛苦了,鄒大人在城下宴請齊大人,我等已經吃飽喝足,奉命前來守關,各位先去喝兩杯暖暖身子,一個時辰之後再來接替俺們!”
那名頭領聽說有酒,眼睛一亮,但還是小心問道:“可有鄒大人將令?”
閻柔擺擺手,隨即拍着自己的胸膛:“鄒大人都在宴請齊大人,兄弟還有何憂慮?只是鄒大人口頭傳話,你要是不信,可以下城之後去問,再等等,酒可就要喝完了
!”
那人見閻柔一臉義氣,對方纔的懷疑也有些不好意思,笑道:“俺也是職責所在,兄弟勿怪!”
閻柔抱拳道:“兄弟盡忠職守,哪有責怪之理?”
那人謝過閻柔,交代了巡邏注意事項,一揮手,帶領人馬下城,早有尾敦帶着兵丁等候,徑直帶着這隊人往東面府宅中喝酒!
閻柔接管關防,並未急於打出信號,而是在關隘之上四處查看,這裡果然是一道易守難攻的險關,若要強攻,恐怕要付出數倍的兵力才能拿下,不多時那名將校還是有些擔心,派人上城來看,見閻柔十分仔細,才放心而去!
又等了一個時辰,有士兵報告鄒丹已然大醉,不省人事,替換掉的那些士兵雖然還未喝醉,畢竟拉來的酒已經被鄒丹等將官喝掉了三分之一,但也讓這些士兵心情舒暢,一個個都沉沉睡去!
閻柔聽罷,命人點起火把,在東側晃動,打出信號,不多時,便見遠處人影晃動,一隊人馬迅速來至關下,整齊而又無聲,讓閻柔看得一陣驚歎,這樣的兵馬作戰,哪有不勝之理?
關下早有士兵得到命令,悄悄打開關門,陳到帶領人馬當先而入,在閻柔的帶領之下往東面殺去,張遼則帶領另一部人馬和接應的尾敦殺向西面,高順命典韋守住城門,帶着親兵來至關樓之上!
喊殺聲在關內響成一片,不時有慘叫聲傳來,內外夾擊,還有齊周的三千人接應,高順根本不用擔心戰況,他登上城牆,遠處羣山巍峨,在夜色中只見輪廓,如通過一條條蒼龍橫臥!
他主要是來看看這座擋住無數胡人的關隘之上的設備,硬弩雖然在漢代早已有之,但無論是虎牢關還是函谷關,甚至潼關,高順都沒有見過這種兵器,這次他想要一看究竟!
中國的歷史上,十年橫掃**、統一天下的秦軍就非常重視使用弩箭,據後人研究秦始皇兵馬俑,發現秦的弩機制作得十分標準,部件可以互換;秦軍用的箭更是精準,以三棱箭頭爲箭鏃,放大投影同現在的步槍子彈驚人地相似!
這樣的箭飛行平穩、速度快,命中率又極高,秦軍在作戰時,先用強弩投射,而敵軍弓箭射程遠不及秦弩,這使秦軍面對衆多對手時都處於不敗之地,出關之後橫掃關東諸侯,一統天下!
後來曾經橫掃亞歐大陸的蒙古騎兵尤爲擅長騎射。當強弓與騎兵結合得幾乎完美之時,冷兵器時代的其他對手就陷入滅頂之災,這樣的部曲佔領了主動和無法彌補的優勢!
三國時期最有名的莫過於諸葛連弩,能夠一弩十發,這對於敵軍也是致命的打擊,如果佔領有利地形,比如守城、守關,雖不能增加十倍的威力,但至少也有三倍的作用!
高順的陷陣營、呂布率領的騎兵、公孫瓚的白馬義從都有騎射的本事,但弓箭的射程和強度一直是高順無法滿意的,他一直想不通爲何秦軍能夠完成的軍事裝備,到了漢代,反而被棄之不用,是失傳,還是被遺棄了?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