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時分,夜深人靜,只有不時呼嘯而過的狂風帶起一陣陣雪‘花’,漫天飛舞,卷着一個個小小的漩渦,撲打在一座座帳篷上,四周有火把不斷遊走,這是巡邏的士兵!
雖是夜間,但在雪景照耀之下,卻是‘迷’‘蒙’‘蒙’的泛着銀‘色’光芒,大營周圍在火光照耀之下發出朦朧的亮‘色’,在漆黑的夜裡便是一個顯著的目標!
“是誰?”突然一個巡邏的士兵發現遠處好像有動靜,舉起火把一聲大喝,再看時,卻沒了反應,還以爲自己看眼‘花’了!
“呃!”正當他繼續前行之時,突然一支冷箭‘射’來,刺中了他喉嚨,在火光之下還能如此準確,這人箭法當真了得!
其他幾位同行的士兵馬上警覺,還未做出反應,接連便有數支箭矢破空而來,一連串慘呼,又有幾人摔倒在地!
“敵襲!”倖免的士兵急忙大喝,同時往一旁的角樓逃避,敵人在暗處放箭,他們舉着火把無疑便是最好的箭靶!
隨着號角聲和鼓聲在空曠的夜空響起,大營東面突然一陣馬蹄聲震動,接着便是漫天的喊殺聲傳來,不知有多少兵馬夜襲!
公孫瓚指揮第一‘波’人馬衝擊,幷州軍在夜‘色’中匆忙架起鹿角和拒馬樁,公孫瓚不由冷笑,此時才做準備,爲時已晚!
他臨時決斷,讓前面的步兵讓開一條通道,早就準備多時的騎兵列隊衝刺,馬蹄奔騰,飛濺起無數雪‘花’,在火把的照耀之下十分絢爛,宛如公孫瓚此刻澎湃的心情!
步兵本就是爲了清理障礙,爲騎兵衝刺做準備,既然高順一點防備都沒有,直接用騎兵衝擊更見威勢,畢竟步兵衝擊一段時間,便給了對方準備的時間,這正是公孫瓚不想看到的!
噗通,噗通!緊接着便是慘叫和戰馬的嘶鳴之聲,前面衝過去的三千騎兵突然摔倒在地,不知何時,大營前面挖了數道陷馬坑,衝刺在最前面的騎兵倒下,後面的一時無法停止,全部衝了上去,陣形大‘亂’,跌傷踩死着無數!
公孫瓚臉上短暫的笑容凍結了,心中暗覺不妙,但他還是以爲這是對方紮營時的防備,一聲令下,方纔衝到一半的步兵繼續掩殺,衝進了幷州軍大營,點燃了營帳!
火光漫天,風勢更緊,這麼大的動靜,對方愣是一點反應都沒有,除了方纔的那幾個哨兵被他殺死幾個,整個答應都靜悄悄的,這讓公孫瓚頓時警覺起來!
就在此時,突然從遠處傳來喊殺聲,火把如同長龍一般從左右圍攏而來,當先衝進大帳的人馬被當先殺到的騎兵一陣衝殺,各自逃命!
公孫瓚大怒,此時他也知道對方早有防備,自己這一次又是功虧一簣,急忙命公孫範、田疇各自擋住左右的兵馬,自帶騎兵往大營殺來!
“高順小兒,我與你無仇無怨,爲何興兵犯境?”衝殺之中,公孫瓚見到了一馬當先的高順,不由怒火中燒,開口大罵!
高順擡頭看到公孫瓚,大笑道:“公孫瓚,你多行不義,陷害國家忠臣,虐待百姓,我順大義來討伐你,早早下馬投降,我保你高官厚祿,絕不虧待!”
公孫瓚大聲啐道:“信口雌黃之輩,看我斬汝!”說着話便催動戰馬來殺高順!
高順朗聲一笑,也衝了過來,公孫瓚也算是一代人傑,叱吒河北多年,打得烏桓、鮮卑等異族狼狽而逃,鎮守邊關,也有些本事,他早就想試試公孫瓚的身手了!
公孫瓚使得一杆大槊,頭部十分沉重,和狼牙‘棒’有幾分相似,沒有狼牙,卻做了一個奇怪的造型,能夠劈、截、攔、帶、挑,比狼牙‘棒’多了一些使用之法,加上他也有些力氣,舞動起來虎虎生風!
東漢時期,兵器大多都以刀槍爲主,使用這種冷‘門’兵器的還真不多,公孫瓚自幼在幽州長大,卻學了這樣一身本事,與衆不同,卻也讓他脫穎而出,屢立戰功,最終封爲薊侯!
兩人相‘交’,高順的槍法如今更見成熟,明明看起來圓融柔和,似乎不着力,但每每與公孫瓚兵器碰撞,卻震耳‘欲’聾,柔中帶剛,讓公孫瓚有種有力無處使的錯覺,越打越心驚,早就聽說高順不僅文章錦繡,一身本事也不在張遼、趙雲等人之下,公孫瓚還將信將疑,今日‘交’手,方纔知曉!
三十合已過,高順突然槍法一變,十分凌厲,槍風掃過,連雪‘花’都不曾落進來,這等槍法饒是公孫瓚見多識廣,也不曾見過,急忙招架,連退數步,方纔化解!
公孫瓚額頭見汗,大驚道:“你這是什麼槍法?”
高順槍勢一頓,咧嘴笑道:“打狗槍法!”
公孫瓚一愣,隨即大怒,大槊帶着風雷之勢就衝高順砸了下來,他沒想到自己吃驚之間隨口一問,高順居然會臨陣羞辱於他,這讓一向桀驁的公孫瓚如何忍耐得住?
高順卻也十分冤枉,這本事打狗棍法演化而來,叫做打狗槍法也不爲過吧?不過他卻無法向公孫瓚解釋清楚,一聲清叱,槍法如林,直殺得公孫瓚節節敗退,方纔的一股惱怒之氣也被高順生生給打了回去!
“將軍快撤,公子受傷了!”就在公孫瓚疲於抵抗之際,突然身後傳來大喝,公孫瓚心神一緊,這是田豫的聲音!
偷空裡回頭一看,只見一位黑臉大漢手持雙戟,殺得田豫和公孫續二人不住後退,衝上去的親兵直接被橫掃而過,無有一合之敵!
公孫瓚大驚,知道偷襲不成,大勢已去,奮起奮起餘力也高順硬拼幾招,指揮步兵擋住高順,回馬便來相助田豫!
三人會合一處,見公孫續左‘腿’受傷,鮮血滲出來,結成了冰碴子,在火光之中鮮紅刺目,讓他心中一陣疼惜,三人抵住典韋,不斷有士兵過來相救,公孫瓚等人借勢往後撤退,帶領人馬往東逃去!
高順和典韋尾隨追殺一陣,只殺得公孫瓚人馬鬼哭狼嚎,有的實在無法逃命的跪地投降,被後面的士兵一一看押起來!
公孫瓚帶領人馬一路逃至渡河之處,這裡河道窄小,早用沙土鋪滿了冰面,來不及喘口氣,便立即下馬走上了冰面,爲了不被高順發現,他特地挑選的位置比較偏遠,這次敗逃,跟隨他來的大多都是騎兵,步兵失散的十之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