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城十分高大,數百年的建設,讓這座古城看上去十分雄偉,由於荊州未逢戰‘亂’,加之水利豐富,灌溉便利,基本都是豐收之年,又有水中魚蝦等海鮮供應,荊州向來便是中原人士避難的好去處!
雖有歲月的滄桑在城牆上留下痕跡,但劉表對襄陽城的管制也十分細心,每年都有修繕,平定內部賊患之後,更是大修一次,襄陽城煥然一新,每日南來北往者不計其數!
襄陽城十分寬大,但並不妨礙各處消息的迅速傳遞,天使到了襄陽,斧鉞依仗雖然簡陋,但劉表和幾大世家都得到了消息,只是令他們措手不及的是,使者卻去了蔡府,並未前往太守府!
蔡瑁覺得給自己的聖旨,自然是要到蔡府來,但劉表、蒯越等人卻看出了其中的蹊蹺,縱使是讓蔡瑁封侯拜將,聖旨也應當下到太守府,再傳令蔡瑁前來接旨,這才符合禮儀,而黃‘門’將聖旨頒佈之後,便徑直離開了襄陽,自始至終,都未見劉表一面!
劉表面‘色’‘陰’沉,等了半日有士兵報告使者已經離開襄陽,雖然如今皇帝的權威已經對他無法直接構成威脅,但被如此無視,向來重視名譽的劉表又怎會舒服?
未過多時,蒯越、蒯良二人也到了府中,二人也是眉頭緊皺,三人到現在也猜不出聖旨內容到底是什麼,但都下意識的覺得這其中恐怕另有所圖!
三人商議無果,張允、王威等武將先後趕到,自然更加不明所以,幾名重要官員都已到齊,唯獨蔡瑁遲遲不見出現,劉表等得有些不耐煩,便打發人去請蔡瑁!
不多時,那人便和蔡瑁同時回來,蔡瑁方纔正好走到府外,邁着大步走進了堂中,見那些人都以一種希冀的眼光看着他,不由心中暗自得意,先上前向劉表行禮!
“罷了!”劉表一擺手:“聽說將軍剛領了聖旨,卻不知天意若何?”
蔡瑁見劉表都不知道此事,心中稍微一愣,旋即更加高興起來,沒想到朝廷對他如此看重,當下朗聲答道:“陛下隆恩,封本將軍爲‘蕩’寇將軍、烏林候、南郡太守!”
“什麼?”劉表大吃一驚,差一點就站了起來,最終還是穩住了,但下面的那些官員卻無法鎮靜,一個個低聲議論,蔡瑁看在眼中,冷笑不已,果然自己封侯,讓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議!
“南郡已有兵馬分配,襄陽城大軍還需將軍管制,這南郡太守……”劉表深吸一口氣,正想向蔡瑁解釋此時,封侯拜將都是虛名,唯獨南郡太守一職,早有人選,讓蔡瑁獨自去南郡,劉表還是有些不放心!
蔡瑁面‘色’一沉,眼神變得凌厲,饒是劉表乃是荊州牧、又是他的姐夫,但到此時,自然是家族利益和自身的名譽放在第一位,他立即打斷劉表的話:“此乃皇帝敕封,有聖旨在此,末將也不敢抗命!”
蔡瑁說着話,便將聖旨拿了出來,這一下,連劉表也不敢大意,親自走下座位,雙手接過聖旨,打開之後仔細觀看,沉‘吟’不語!
半晌之後,劉表纔將聖旨‘交’到蔡瑁手中,重回座位,掃視衆人:“德珪既得朝廷敕封,光耀‘門’楣,此乃大喜之事,然南郡地處偏遠,德珪若去,難顧襄陽,如何是好?”
蔡瑁笑道:“襄陽還張允,蔡中等人在,足以練兵,末將前往南郡,正好可除山越,解除荊州之憂也!”
劉表面‘色’更加‘陰’沉,張允和蔡中都是蔡瑁的人,讓他二人掌管兵力,蔡瑁還獨自在外帶兵,那他一個荊州牧,哪裡還有半分實權?
蒯通終於想明白了這其中的關鍵,上前言道:“蔡將軍,才乃劉備離間之計,挑撥將軍與主公,又分出兵力在外,還望將軍三思!”
“離間之計?”蔡瑁冷哼一聲,轉頭瞪着蒯良:“我蔡家封侯拜將,此乃陛下隆恩,出兵以當外族,乃陛下信任,怎會是離間之計?”他看着蒯良張口‘欲’言的神‘色’,又道:“若是這道聖旨到了蒯家,恐怕就非離間之計了吧?”
“你……”蒯良大怒,卻又說不出話來,蔡瑁既然已經如此認定,他越加阻攔,更堅定蔡瑁之心,扭頭看了一眼兄長,只見蒯越微微搖頭,只好悶聲退了回去!
蔡瑁冷笑一聲,看看周圍,蘇飛、韓嵩等人雖然也有所覺,但既然連蒯越二人都停住不言,他們哪裡還好上前說什麼,蔡瑁看着大家的神‘色’,很是滿意,轉身又向劉表抱拳道:“主公,聖旨已然降下,吾等皆爲大漢之臣,焉能抗命不遵?還請主公下令!”
劉表見左右無人說話,心中更加惱怒,但蔡瑁手中又是真真切切的聖旨,連他都無法抗拒,只好言道:“南郡也有兵馬,太守新定,突然改變,恐引起慌‘亂’,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德珪若去,軍中之事還需‘交’代,且先準備,容某思之!”
蔡瑁眼神變得犀利起來,看了劉表一眼,見劉表也在看着他,本想發作,又覺得劉表說得有理,便道:“軍中之事,三日之後便能‘交’割完畢,南郡調動,還請主公勿要拖延纔是!”
劉表強擠出一絲笑容:“某自會安排!”
蔡瑁這才向劉表及衆人行禮,在大家的注視下得意而去!
劉表看了看衆人,大家都低下了頭,方纔沒有據理直言,心中有愧,劉表更加惱怒,揮揮手:“行了,都散了吧!”
衆人都躬身退去,劉表長嘆一聲,轉身來到後院,沒想到荊州剛剛穩定下來,劉備便利用天子之力又給他出了個大難題,他雖與蔡家結爲姻親,也不過是爲了穩住蔡瑁等人,如今看來,還是遠遠不夠,荊州尚有許多本地百姓,感念王睿,有的對他的到來也十分不滿,本想等時間推移,局勢穩定,一切都會平靜下來,沒想到關鍵時刻,卻是劉備壞了他的計劃!
劉備如今有天子在手,又有張繡新帶去的五萬西涼‘精’騎,實力大漲,自己雖然兵馬佔優,但無論如何,卻是無法向劉備開戰,而新野乃是送與皇帝,也無法討回,第一次,劉表因爲當初縱容劉備而感到後悔!
“這分明便是劉備離間之計,‘欲’使主公與蔡瑁不和,爲何大哥方纔不說上一句?”出府之後,蒯越疾步趕上蒯良,低聲相問!
蒯良輕嘆一聲:“皆是名利之禍也!蔡家雖爲荊州大族,卻從未有身份顯貴之人,故此最是痛恨他人暗中議論,如今有了如此好事,蔡瑁怎會放棄?”
蒯越眉頭微皺:“若如此,蔡瑁掌兵在外,襄陽又有其爪羽,蔡家聲威日上,主公最是忌諱此事,遲早要有變故!”
蒯良仰頭看了看天空,一片湛藍,有兩行秋雁南飛,頓了一下,他才言道:“劉備既然離間蔡瑁,想必已有覬覦荊州之心,此事之後,恐還有計謀!”
蒯越大驚,看了看四周,低聲問道:“若荊州有變,兄長如何應對?”
如今蒯良雖然不是家主,但威望很高,又加上他處事沉穩、老練從容,已經成了頂樑柱,那些老族長,基本上已將所有事務都‘交’給蒯良處理,蒯越此時相問,自然不是隻問蒯良的打算,這還牽涉到整個蒯家的未來!
蒯良眼中‘精’光閃動,蔡瑁前往南郡,看來已然無人能擋,畢竟聖旨中便要求他帶兵駐紮南郡,抗擊山越,若是他不前往上任,南郡太守便無法做,與此同時,‘蕩’寇將軍和烏林候自然也就要同時無效!
蔡家最缺的就是這個官賜身份,蔡瑁好不容易得到,自然不會放棄,而且帶兵在外,容易培養親信,說來說去,劉表終究是外人,就算到時候要捨棄一個妹妹,想必蔡瑁爲了整個蔡家還是會毫不猶豫!
但是這之後劉備又有什麼後招?蒯良卻想不出來,以劉備現在的實力,無法和劉表在襄陽的兵力抗衡,更別說偌大的荊州了,而且一旦劉備出兵,蔡瑁勢必要從南郡返回,與劉表聯合,劉備之前所做的一切自然也就毫無作用,顯然劉備並不會主動出兵,那劉備又哪來的機會進入襄陽?
蒯良皺了皺眉,言道:“此事蹊蹺,且靜觀其變!”不管怎麼說,眼下的荊州還在劉表的控制當中,他並不想太早做出反應!
三日後,蔡瑁將均無‘交’割完畢,而襄陽城東邊的蔡府,也張燈結綵,喜氣洋洋,蔡瑁封侯之事早已傳遍整個襄陽城,蔡瑁不僅在府中擺下宴席,連府‘門’外的廣闊出也擺了近百桌酒宴,但凡前來的百姓,都可入座!
那道聖旨,更是被他用紫檀木做成的匣子封裝起來,就懸掛在蔡府大堂之上,但凡來人,都能看到,但也是隻能遠遠觀賞,不能靠近,周圍有四名七尺高大漢把守,鎧甲森森,刀光攝人!
大宴三日,行人絡繹不絕,可見蔡家在荊州的實力,月底之後,劉表無奈的同意了蔡瑁請求,命蔡瑁爲南郡太守,帶領襄陽兩萬‘精’兵前往上任,襄陽的兵馬並未全權‘交’給王威、張允等人,暫時由劉表親自掌管!
(到目前,已經寫了一百萬字了,第六卷也告一段落,我一直想寫一本純粹的三國,所以這本書裡沒有勾心鬥角,這可能很不符合當下網文的‘潮’流,以及各位的胃口,但一直還有人在默默支持,有你們,我便滿足了,高順即將平定河北,後續的發展正在向三國的局勢轉變,但這樣的進程,是不是太慢了?我想加快一點節奏,不知道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和意見?最後,多謝大家陪我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