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討董檄文

bookmark

高順來到東漢當官的第一個年,過得十分祥和,雖然談不上歌舞昇平,但也其樂融融,近半年時間,他從一名小小的校尉成爲一州之主,手下文武將領人才濟濟,高順屈指數着手中的牛人,心中一陣暗爽,總算初具規模了!

三天的年剛剛過完,幷州便接到了一道檄文,高順看罷深吸一口氣,他知道三國大幕已經正式拉開,亂世造英雄,就看各自的本事了!

檄文正是曹操和袁紹聯名發佈的,以天子密詔的名義,號召諸侯集結義兵,討伐董卓!高順看罷啞然失笑,難道這兩人都不過年嗎?算算路程,檄文估計是大年三十寫的吧?還真有劃時代的意義!

“大人,曹操奉密詔集結義兵,各路諸侯響應者定不在少數,請速定奪!”田豐看罷檄文說道!

“此乃義舉,吾等焉敢作壁上觀?”高順點點頭,心中早就有了計較,不管此番討董成功與否,他都必須做出自己的姿態,何況此次關東兵集合正是董卓滅亡的開始!

郭嘉等人見高順已經有了主意,便不再多說話,靜待安排!

“此番討董,兩萬人足矣!”高順言道:“各路諸侯齊聚一堂,縱使董卓有滔天本領,必會震驚,一旦搓其銳氣,則大事可成!”臨戰在即,他也不好將郭嘉和陳宮那天的話說出來,就算在座的都是心腹之人,但怠慢軍心的事可不能拿到檯面上來說!

“此番吾當親率兵馬前往,只是幷州境內有白波、黑山賊作亂,不得不防,州內事宜,便交於文若調度!”作爲曹操當年大後方的鎮守之人,高順對荀彧的能力毫不懷疑!

“大人儘管放心前去,幷州之事,彧當全力爲之!”荀彧起身答道!

“有文若在,吾出兵無憂矣!”高順點點頭,掃視衆人:“文遠、子義、奉孝、典韋四人隨吾一同出征!”

“是!”四人出列答道!

“張頜、宋憲二人留守幷州,待月底與滿寵等人前往雁門一帶防備匈奴,先將屯田之法於各縣推行!”

“遵命!”太史慈和宋憲抱拳領命!

“關外匈奴並雖然不如往年頻繁劫掠,但開春之後亦不得不防,公臺便一同前去,若有戰事,可協助一二!”高順想了一下還是將荀攸派到了雁門關,萬一有匈奴兵搗亂,有陳宮在,也好就地部署!

“大戰將起,定會禍及無辜,孔璋可書文書告知天下,若有願至幷州避難者,凡至河套地區落戶俺家,面三年賦稅!”高順想起從此之後大多數人都往荊州跑,估計也是劉表這個傢伙藉着文人做了不少宣傳,粉飾太平,幷州雖然有些偏遠,但名人不來,無處可去的流民總會來吧!“對塞外匈奴也用同樣的政策!”高順又加了一句,只要是人口,他都來者不拒!

“遵命!”陳琳也起身答道!

“至於幷州的錢糧問題!”高順淺笑着把臉轉向焦急的趙雲和徐晃二人,說道:“便要着落在二位身上了!”

“大人,此事萬萬不可!”趙雲還未說話,早就混熟來的徐晃急忙擺手道:“吾等乃是粗人,帶兵廝殺自無怨言,若是這催繳錢糧,實在是……”說到後來聲音變小了!

“放心吧!”高順笑道:“吾雖不能知人善任,但也知二位乃大將之才,讓你們去催繳錢糧,豈非明珠暗投乎?不過此時需從長計議,稍時在與二位商議!”

徐晃見高順如此說,便鬆了口氣不再多問,退到一旁!

“大軍明日開拔,州中各項事務還請諸位多與文若協調配合,尤其學堂之事不可懈怠!”高順安排完畢,又對衆人說道:“大家各司其職,萬勿疏忽,爲扶持王室,拯救黎民略盡微薄之力!”

“遵命!”衆人齊聲答道!

遣散衆人,高順將田豐留下來,親筆寫了書信讓他帶人去請王烈,不論成功與否,至少也要把名譽院長的名頭拿到手!

第二日一早,高順和張遼等人率領兩萬人馬往河內進發,除了趙雲和徐晃、廖化三人前往上黨,其餘人馬留守幷州!

高順在上黨停留半日,又與趙雲、徐晃二將密議了幾個時辰,這才繼續趕路,誰也不知道高順對二人做了什麼安排,都在臆測是防止白波餘孽乘機攻打併州,雖然郭太戰敗後楊奉已經投降朝廷,但韓暹、李樂等人還在到處流竄作亂,實力不容小覷!

“奉孝,在幷州半年,你已掌握州中情形,如今百廢待興,奈何府庫空虛,奉孝有何良策?”雖然郭嘉不是內政高手,但出出主意也是可以的,高順這幾日經過幷州,突然發現許多大戶及富商人家還是很有錢的,不禁動了心思!

“此時大哥已與文若商議多次,今日忽然動問,莫非有了計議?”郭嘉並未回答,反而盯着高順問道,看來他對高順還是很瞭解的!

“知我者,奉孝也!”高順點點頭,輕輕說了兩個字:“士族!”這個問題他只對郭嘉說起,也是因爲郭嘉出身寒門,與世家弟子毫不相干!

郭嘉微微皺了皺眉頭,沉默了一下,高順也知道郭嘉的憂慮,東漢末年已經搞了好多場這樣的活動了,靈帝期間的黨錮之爭,搞得本就烏煙瘴氣的朝堂矛盾重重,就算董卓入京以來也不得不重新提拔和重用士人,得以鞏固自己的地位,比如蔡邕、荀爽等人都是被強行徵辟的,雖然如今大多數都已經起兵造反,如冀州韓馥、豫州孔伷等等,但也說明士人的影響力!

何況現在幷州大多數官員都是士族之人,被高順看作後方定海神針的荀彧便是潁川世家,若是高順貿然行動,引起的震動肯定不小,得罪了這些人,以後進軍中原便寸步難行,誰還肯來爲你效力?

高順也知道就連曹操那樣雄才大略的人,也因爲殺害兗州士人而被陳宮和張邈叛亂,差點就丟了大本營,當曹操成爲丞相之後仍然遭到這些人暗中作亂,屢禁不止,高順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他除了後世的一點優越感外,和曹操比手段,還是差遠了!

“奉孝放心,就算我想從這些人手中摳出一點東西,也不敢得罪了這些人!”高順自嘲的笑笑,他雖然政治學得不好,但也明白事物發展規律,這是封建社會,他怎麼可能把槍頭對向地主呢?還是等幾千年之後再說吧,畢竟生產力決定社會關係他還是很認可的!

“如此最好了!”郭嘉似乎鬆了口氣,嘆道:“幷州境內士族以王家、郭家爲最,河東又以衛家、裴家爲首,其餘各族盤根錯節,繁不勝數,皆爲當地名望之族,或有人在朝中擔任要職,不知大哥如何下手!”

“此等士族雖府庫殷實,又有私兵,卻不肯爲州中之事獻出一毫之力,究其根本,乃無所獲也!”高順陰險的笑着說道:“其一不缺錢,而不缺糧,卻只重一個字:名!我想以此爲突破口!”

“自古名利不分家!”郭嘉聞言也笑了笑:“沽名釣譽者古往今來數不勝數,大哥可謂一語中的,只是這些人自命清高,只恐不肯響應!”郭嘉以爲高順要給這些人封官,不得不出言提醒!

“奉孝此言差異!”高順搖搖頭,他知道就算以郭嘉的才智,也不會想到後世那些亂七八糟的名號來,畢竟如今社會圈子決定了一個人思維的高度,“吾並非要徵辟這些人,若其有意,早在招賢令發佈之時已然到來,又何必去請?”以爲都是諸葛亮,要我親自去請才肯出山?

第243章 誅除國賊第109章 通敵之人第1章 入戲太深第649章 盜用瑜計第272章 一反常態第661章 故伎重演第33章 王佐之才第80章 坐地生金第491章 從何而來第275章 郭圖獻計第365章 入主天水第267章 箕山賊寇第422章 搬弄是非第661章 故伎重演第452章 英雄遲暮第434章 各施手段第12章 金玉良言第442章 巡視司隸第142章 賊酋授首第316章 清除兵哨第83章 入世隨俗第619章 兵臨巢縣第99章 別有用心第642章 全軍調動第237章 各除異己第407章 實力養成第208章 孟德藍圖第528章 桃園秘辛第688章 梟雄末路第68章 常山子龍第497章 失鳳求龍第710章 故技重施第579章 呂蒙用計第302章 暗流涌動第256章 事出意料第470章 烏巢煮酒第288章 名利之間第247章 追悔莫及第16章 一見鍾情第260章 英雄末路第54章 心存漢室第536章 我有令牌第504章 諸葛設謀第643章 兩面求援第648章 謀算荊州第687章 竊國之賊第652章 突現其後第347章 彭城之戰第248章 保護國士第509章 早有防備第406章 勝券在握第34章 儒雅之相第483章 神威將軍第702章 全線壓進第323章 帝王之都第548章 賣個破綻第468 故人來投第535章 當年之約第436章 不留大神第272章 一反常態第306章 虛張聲勢第168章 風淚眼第499章 龍騰紫氣第12章 金玉良言第504章 諸葛設謀第395章 憂心失態第57章 飛將之威第587章 幡然醒悟第652章 突現其後第38章 黑山賊寇第168章 風淚眼第97章 貌合神離第239章 剪除賊軍第82章 英雄美人第155章 幷州實力第118章 廣告招商第527章 兵種齊全第343章 截斷糧草第465章 智取北海第546章 虎豹出動第318章 冀州消息第599章 疲兵之計第497章 失鳳求龍第717章 焉知是計第15章 二次結拜第348章 夜渡泗水第700章 終極武器第91章 揮師北上第495章 議立新君第712章 不解之謎第270章 河北名將第269章 微妙僵局第154章 大煞風景第603章 噩夢之地第661章 故伎重演第212章 李儒對策第488章 引火燒身第125章 暗箱操控第331章 是非成敗第600章 烏桓絕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