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之後,鄴城還是一如既往的熱鬧,以高順的眼光看來,華北平原當然是好地方,地勢平坦,河湖衆多,‘交’通又便利,加上近十年大型戰‘亂’並無多少,就算高順取冀州,也只是在清河遇到袁紹的抵抗,所以河北之地,已經徹底恢復生機,雖不能說人人富有,但安居樂業卻毫不誇張!
鄴城府邸書房內的虎皮沙發上,再次坐滿了高順屬下的智囊,不過這一次氣氛卻稍微有些沉悶,高順從西涼戰捷歸來,舉行了短短半日的慶功宴,當晚便召集荀彧等人議事!
燭光搖曳,夜風在窗外吹動樹葉,不時嘩啦啦響過,紫檀案几上的茶水已涼,在座的數人卻都各自沉思,半晌也沒人動一下!
高順直起了腰,對衆人言道:“此番召集諸位議事,便是想集思廣議,今日之事,出‘門’之後不必再提,無關皇室,無關對錯,只爲天下百姓計!”
在場的有荀彧、荀攸、郭嘉、田豐、徐庶、法正和沮授,都是可信之人,唐姬的消息的確讓人有些始料未及,更意外的是,劉辯居然有後,皇帝的長子長孫,要在和平年代,可是太子之位,將來要繼任大統之人!
董卓廢長立幼,遭到大多數人反對,不過董卓比較直接,直接一強硬手段鎮壓,事隔多年,大家也默認了這個事實,而劉辯死後,皇室便只剩下了劉協一人,不承認也只能承認了,但劉辯之後的出現,又讓人想起來到董卓當年的專權和殘暴!
法正當先開口:“策立嫡長,乃是祖訓,董卓暴而無行,百官迫於‘淫’威遵從,廢除弘農王,然其奉先皇詔命繼承大統,其子實爲太子,自當順天命而執掌乾坤,董卓乃是****,其所爲之事,本當消弭,方能慰先皇之靈!”
荀攸言道:“孝直所言,甚有道理,今百官黎民遵奉陛下,只因先皇再無血脈,僅有一人而已,然先皇長孫尚存,自當奉天命而繼大統,主公又有‘玉’璽在手,此豈非天意也?”
“屬下以爲此舉不妥,天下分崩,諸侯各立,陛下雖無威行,卻已得萬民心,若貿然改命,宛若朝令夕改,有損國威,恐人心不穩,異族‘騷’動,爲鄰邦所恥笑,若有人將主公比作董賊,豈非‘弄’巧成拙?”
沮授雖然是最新加入高順智囊團的,但他耿直的‘性’格卻絲毫無變,縱然是法正和荀攸二人的意見,但沮授還是敢於反對,他對漢室的忠心不用懷疑,而且天子之選,乃國之大事,既然選定,若隨便一個人便能任意廢黜,的確有損一國之威!
高順心中也是一陣凜然,雖然他可以採用各種手段,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但劉備必然是要反對的,漢獻帝是現在大漢的旗幟,要突然放倒,必定會引起軒然大‘波’,如果劉備再和孫權聯合,一番職責,高順就算不能成爲董賊,也會成爲另一個曹‘操’的翻版!
田豐和郭嘉最早跟隨高順,田豐的心‘性’早已與歷史上有些不同了,是絕對忠於高順,而不是忠於漢室,而郭嘉就更不用說了,就算高順說要稱王稱霸,郭嘉也會全力支持,所以現在意見有了分歧,大家都看向了荀彧,等着他的意見!
荀彧自從高順說出唐姬之事後,便沉默不語,表面上看他神‘色’平靜,似乎並不意外,但高順知道,這樣意外的出現對荀彧這種重視正統,又一心匡扶漢室的人來說,有怎樣的衝擊,他必須要在這樣的抉擇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荀攸和沮授二人的意見實際上代表了大多數人的意見,這是兩種分歧,卻各有道理,但是從己方利益角度來講,當然是設法另立新君,高順又有‘玉’璽在手,蔡邕、黃琬都在晉陽,只要再有荀家的支持,以及冀州、中原等士族的配合,成立一個新的王朝並不難!
但問題是這幾年全天下都承認了獻帝的身份,就連高順,每當任命升免州郡官員,都要向朝廷回報,出爾反爾,於己不利,所以高順需要的只是一個兩全方案,而荀彧等人需要的卻是一個正確的方向,也就是自己的世界觀!
沉默之中,荀彧緩緩開口:“天無二日,國無二君,既然當今執掌乾坤,便是天意,弘農王雖有嗣在民間,然國之大運,豈能輕易逆改?主公此舉,恐被後人詬病,同爲漢室之後,若另立新君,則將當今陛下置於何地?”
無論荀彧做出何種選擇,高順都不會意外,荀彧眼前的意見,便是最穩妥的,乃是真正從大局考慮,並無絲毫‘私’心,既然弘農王之後已經被人遺忘,又何必讓他再出現,而讓另一支皇脈遭受損傷?
郭嘉搖着羽扇的手不知何時已經停止,聽了荀彧之言,輕聲問道:“獻帝尚在荊州,劉備控天子而令諸侯,今河北、中原、西涼皆定,莫非便要南向稱臣,以爲漢室天下統一之策?”
既然荀彧不同意擁立新君,劉備已然掌控朝廷,高順要想平定江南,便師出無名,郭嘉此言並無責難荀彧之意,只是言辭有些鋒銳,只是爲了讓荀彧表明自己的立場而已,如果按照眼前的局面,高順要是投效劉備,似乎便是天下大一統的局面,到時候孫權和劉璋都已經不算障礙了!
荀彧搖了搖頭,顯然事情不會這麼簡單,他也並不爲郭嘉指摘而動怒,言道:“劉備乃沽名釣譽輩耳,此人極善隱忍,口懷仁義,卻窩藏禍心,似此等‘奸’佞之輩,豈能鑄國之大器?”
高順知道荀彧既然做出這個選擇,自然還有後招,以荀彧的‘性’格,已經思慮周全,絕不會如此草率行事,而方纔荀彧所言,顯然對劉備也不感冒,他所忠心的,還是整個漢室天下,而非劉備這個自詡漢室之後的虛僞之人,或許到了某種情況,荀彧也能爲了漢室捨棄獻帝,只是現在還不到那個時候!
高順言道:“文若既有此言,想必定有對付劉備之法,奉孝莫要‘性’急!”
荀彧繼續道:“漢室江山,起於長安,光武中興,帝都東移,歷經一百七十餘載,洛陽乃是龍氣匯聚之地,漢室根本所在,‘欲’復漢室,長安、洛陽可選其一,襄陽背水離山,豈能據之而執掌天下?”
荀彧此言一出,以現場這幾人的能力,自然也聽出了荀彧話中之意,尤其是郭嘉,又恢復老神在在的神態,羽扇有一下沒一下的搖着,但目光卻不經意的掃過了高順!
高順神‘色’不動,問道:“文若有何良策,且先說出來!”
荀彧答道:“主公可將重建洛陽之事大肆宣傳,並以氣運之說散佈天下,再上書朝廷,迎納天子,重歸洛陽,此乃衆望所爲之事,劉備挾天子而據荊州,定不肯輕易放手,若如此,則可以劉備有不臣之心而出兵討之!”
郭嘉眉‘毛’一挑:“若劉備送歸天子,又如何?”
如果獻帝真的到了洛陽,這和當年高順與郭嘉的討論便無二致,當年高順便問過郭嘉的意見,二人認定以高順的實力,並不需要獻帝這杆大旗再來做掩護,他當時的局勢比曹‘操’要強得多,退可守進可攻,不像曹‘操’在中原,必須要做出一搏,所以高順一直沒有做出迎納獻帝的舉動,如果有心,恐怕獻帝早在高順手中了!
但荀彧的這個計策,似乎讓高順饒了一圈又走回來,到最後還是不得不迎納獻帝,又要面對種種局面,稍有不勝,便是竊國之賊,身敗名裂!
荀彧輕輕搖頭,語氣十分肯定:“劉備隱忍多年,今掌控朝廷,必有爭雄天下之意,豈能輕易放手?又其以大漢皇叔自居,若將天子送歸洛陽,主公只需稍加改動,言劉備脅迫天子,篡改皇室宗譜,此等大逆不道之事一旦公諸天下,其定然身敗名裂,民心盡失,置於萬劫不復之地,劉備乃潛龍之資,又豈能不明其利弊?”
郭嘉再次停住了羽扇,眼珠一轉,忽然笑道:“文若果然思慮周全,嘉不如也!”
其他幾人也都微微點頭,顯然荀彧的這個計策比另立新君還要直接,可謂一石二鳥之計,既不用新設朝廷,惹人非議,又能讓劉備左右爲難,而高順可以“清君側”爲由,發兵江南!
高順心中一陣感慨,到此時,連他都不知道荀彧心中究竟是如何想的,這個計策不僅讓他省去了許多麻煩,另立新君,就要有朝廷,這牽扯到的東西實在太多,荀彧一個計策便爲他解決了這個難題,而且荀彧似乎也沒有半點爲獻帝考慮的意思,自始至終獻帝的出境並無好轉,莫非荀彧是想先平定天下,再論君王之事?
高順臉上的憂愁盡去,荀彧既然已經爲他規劃好了大局,接下來便是慢慢做文章的時候,對付僅有一個荊州的劉備,高順並無所懼,他現在要防備的是,如何防止孫劉聯合?
孫劉聯合讓曹‘操’首次下江南大敗而歸,自此曹軍數年無力南下,而曹‘操’也遺憾病逝,後來的數十年,正是這個聯盟,讓北方強大的曹軍束手無策,江東已經經營了近十年之久,十分穩固,又有周瑜、魯肅之流,的確是一個強勁的對手!
見大家都同意荀彧的計策,高順便說出了第二個問題:“若徵荊州,劉備勢孤,恐會聯合江東孫權,如何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