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陸氏

將帥們才走,辛琴兒就柔聲道:“老爺,大軍攻佔泉州之後,妾身收羅了泉州公文,竟然發現了周國的任職公文,周國封任了泉州的清源軍爲了平海郡王,也就是說,泉州之主明面上附屬唐國,實則是附屬了周國。

陸七聽了一怔,魚華軒道:“主上,我們攻滅了清源軍,事實上是打了周國的走狗,所以,晉國一旦向唐國稱臣,周國很可能會自海路來進襲晉國,或者還與越國合軍,在陸地進攻我們晉國。”

陸七點頭,道:“難怪清源軍能夠在楚國和閩國之間能夠久存,原來是找了周國做靠山。”

魚華軒點頭,辛琴兒又道:“老爺,如今最急的,是治政官員的缺乏,我們一下子要佔據了六個州域,倉促之下沒有通政的官員可以任用,是不是在原本的官勢裡,提拔一些胥吏爲官。”

陸七默然,辛琴兒所言是非常嚴峻的現實問題,他可以用武力佔據了六個州域,但治理卻是乏人可用,用將帥去治理,不說做不好,日子久了也會成了隱患,軍政必須得分開,不能讓了將帥軍政一身。

“先把縣尉使任了,我會讓蕭府舉薦能吏來治理晉國。”陸七謹慎思索後,說道。

“讓蕭氏舉薦任官?”辛琴兒驚訝道,魚華軒也意外的看了陸七。

“對,蕭氏是支持我的,蕭氏的世家底蘊之一,就是擁有很多的人才,而且蕭知禮是唐國吏部侍郎,唐國有什麼不得志的能吏,蕭知禮必然會知道很多,而晉國初立,需要成熟的能吏治政安民,而且只有蕭氏的推薦,能吏纔會願意來了這裡做官,只要有了很多能吏來了晉國,就會造成一種晉國重才的名聲。”陸七平和解釋道。

魚華軒神情鄭重點頭,陸七又看了辛琴兒,淺笑道:“軍政必須要分開,我們只要抓牢了軍力,蕭氏任官也不會造成了什麼後患。”

辛琴兒認可的點點頭,陸七又道:“事不宜遲,今日就將上書唐國的事情,以及向蕭氏求官的事情發出去。”

辛琴兒和魚華軒一齊點頭,陸七又看了魚華軒,平和道:“魚將軍,我也缺能夠爲國使的能臣,這一次去唐國的國使,你辛勞一下吧。”

魚華軒一怔,但立刻起禮恭敬道:“臣願爲主上分憂。”

陸七點頭,道:“也只有你適合了,別人的應變能力都不成。”

魚華軒平靜點頭,想了一下道:“主上,臣有一言想說。”

“說吧。”陸七淺笑道。

“臣覺得,主上若是用了陸氏爲晉王,易引起唐國對主上的猜疑,臣建議,主上可自命一名,然後在上請的文書中,自言是陸遜的後人,陸遜是漢末三國時期,吳國非常知名的將帥。”魚華軒恭敬說道。

陸七一怔,想了一下,淡笑道:“幾百年前的名將,既然姓陸,那也許是沾親的,可以那麼的書寫。”

魚華軒恭應,辛琴兒忽道:“陸遜是蘇州吳縣人,如今在蘇州就有陸遜的後人,也算一個大族,不過沒落了很多。”

陸七一怔,想了一下道:“琴兒,如果可能,就讓蘇州陸氏,與我扯上族親,一百年前是一家,就說我的祖先曾是蘇州陸氏旁支。”

辛琴兒一怔,隨即明白的點頭道:“妾身記下了。”

陸七淡笑道:“出身的影響,也是很大的,最少能夠讓蘇州本地人,減少了對我的排斥。”

“主上,不只是很大,而是極大,主上若是成爲了陸遜的後人,那對日後進佔越國,甚至是整個的大江以南,都有了一種讓人認可的心態,因爲沒有了排外的地域仇視,屬於了世族的內鬥爭雄。”魚華軒正容說道。

陸七淺笑點頭,繼而道:“若是沒有了什麼議題,我需要快些的離開了。”

陸七帶了一百南鷹衛離開了建州,他要去了饒州,之後依了形勢而應對。

而隨遷民來到建州的撫州官員,如今只有了臨川縣的縣尉和縣丞,他們只能看着陸七馬首是瞻,因爲什麼,因爲私自逃離臨川縣是有罪的,只能指望陸七爲大頂。

撫州其餘的官員,在陸七與昭武軍戰鬥時,結夥的向饒州逃去了,其中就有臨川縣主簿,結果,一行百多人,纔出五里就被陸七安排的五百軍給殺光了,五百軍的組成就是南鷹衛加上人犯兵勇。

但臨川縣的縣丞和縣令雖然來了建州,卻也被陸七下了殺令,他一離開,辛琴兒也會處置了臨川縣的官兵,將臨川縣的官兵押去泉州安置,儘量的封鎖了信息,瞞住是他陸七造成了撫州的大遷民。

陸七的迴轉之途很謹慎,他不知道西部的形勢怎麼變化了,原本的斥候都用於了引路遷民,所以他對撫州的信息出現了空白,只能使出斥候探路。

但他才入撫州不久,就不得不逃往了信州,原來撫州竟然有了大量楚軍,據斥候回報,楚國可能出動了二十萬大軍攻唐,十萬大軍直乳州,十萬大軍分攻了袁州和吉州,如今袁州和吉州已然失陷,楚軍都進擊到了撫州。

陸七一面迂迴信州逃往饒州,一面使人送密信給宋老青,並且也讓信使送了明信給周正風,說楚國突然攻唐,如今昭武軍竟然叛投了楚國,撫州已然淪陷,他建議周正風能夠回軍三萬抵禦楚軍。

陸七迂迴信州的跑去了饒州,他到了饒州,周正風也接到了他的信,周正風見信大驚,楚國攻唐,昭武軍叛投,太難讓他置信了,昭武軍怎麼可能叛投了楚國,他揪着信使一通厲問,信使也只能回答,因爲昭武軍兵變佔據撫州,陸大人正好在外面治河,發覺不對才及時的逃離了,如今去了饒州。

周正風真的要瘋了,他打敗了武勝軍和鎮西軍,佔據了衢州和婺州,正自歡喜的想着滅越國有望,可如今楚國攻唐,昭武軍叛投,那他的大軍攻越就成了一種嚴重錯誤,也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退軍擊楚,那衢州和婺州就會得而復失,而且越軍肯定會藉機反咬了興化軍,使得興化軍陷入夾擊之中。

怎麼辦?帶信使進來的宋老青說話了,建議放棄衢州和婺州,帶大軍直奔饒州,就說昭武軍的叛投,以及楚國的攻唐,讓興化軍不敢倉促應戰,直接去護了南都。

周正風聽了怔思良久,周鋒也認爲退軍去洪州是上策,因爲楚國攻唐,昭武軍叛投,是非常意外的變故,周正風只要將興化軍無損的帶去了南都,那反而是一種戰略性的撤退,不但能夠避免了陷入夾擊,還會爲朝廷所嘉許,就能夠抵消了擅自進擊越國的罪名,甚至進擊越國之事,壓根就不會讓如今的國主所知悉。

周正風聽的覺得大有道理,立刻下令撤軍,不過卻是多下了一道軍令,允許將士退走時劫掠,結果,近十萬大軍如同蝗蟲經過,留下了殘敗的衢州和婺州,而陸七新立的晉國,卻是佔據了處州和溫州之後,對近鄰可得的衢州和婺州,採取了放棄策略,只接受逃災的難民。

陸七當然不願給周正風擦屁股,殘敗的州域,去佔據的後果,只能惹來負擔和仇恨,而且晉國如今的兵力,不能應付了太長的戰線,八萬蘇州軍必須得回去一半,新得的降卒和遷民之兵,在短期內,存在了不穩定和戰力低下,如今的晉國需要時間整頓內政。

第78章 信仰第25章 君臣第101章 李川第47章 營中話第21章 稱心如意第106章 戰沙第161章 ‘軟刀子’第56章 陸天明第93章 偷天換日第92章 應邀第100章 奇襲蘇州(六)第25章 策略第93章 危第96章 心傲第87章 以逸待勞第109章 意外之求第208章 勢不可擋第128章 策反第122章 詢問第122章 詢問第136章 兄弟第113章 ‘借糧’第48章 又一局奇襲第31章 訓軍第23章 夜話第73章 運財致用第4章 治軍第60章 亭遇第40章 抱得美人歸第159章 趙匡義第210章 惜情第49章 巡邏軍制第115章 放飛第159章 巡撫第220章 北巡第19章 雲錦東第68章 流求島(二)第176章 守護第1章 重返蘇州第102章 歸鄉第55章 美人蜂第96章 驚心第142章 謀害第81章 古浪峽第103章 征戰第15章 總鏢頭第115章 楊家第16章 職官之威第35章 控城第24章 石守信第17章 懼外壓內第63章 屯田第19章 師姐第138章 魚氏第12章 意外的見面第3章 途中語第113章 太常寺第75章 千牛刀第150章 論人第20章 談心第82章 引見第91章 表心跡第107章 喜日第103章 征戰第205章 徐鉉第108章 歸家第57章 言商第122章 過路錢第50章 擊匪第86章 榮氏第142章 謀害第12章 買得第124章 老虎第52章 崩軍第47章 翁婿第28章 遊說第187章 奪軍轉戰第117章 拿兇第76章 千牛衛第110章 巡第109章 承諾(二)第56章 句容縣之戰第77章 常州大戰(五)第170章 良臣第1章 重返蘇州第90章 抉擇第98章 刺殺第31章 行軍第18章 再臨蕭府第12章 馬行街第91章 表心跡第19章 憫心第153章 心橋第133章 安置第105章 將封侯第67章 扯虎皮第103章 攏心第121章 廷議第77章 常州大戰(五)第118章 今昔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