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姚虹橋家是豆腐坊的老主顧了,一般情況下,姚虹橋的老婆李銀杏一個星期要到豆腐坊來買兩次豆腐,而在張家堡,一般人家一個月能賣一次,那就算不錯了了,豆腐坊磨出來的豆腐,大部分用獨輪車推到街上去賣,再就是有紅白之事的人家買去了。
去年冬天——這個時間和張福清所說的時間是一致的,李銀杏來買過幾次豆腐,間隔的時間和以前差不多,也是一個星期兩次左右,但每次買的斤兩大不一樣,過去,每次頂多買一斤多一點,那幾次卻買了三斤多。張東旭出於好奇,問過李銀杏,豆腐這玩意,時間擺長,就不新鮮了,姚家住的地方又不遠,豆腐坊天天都做豆腐,幹嘛要買這麼多的豆腐呢?
“李銀杏是怎麼說的呢?”
“她說,分幾頓吃,冬天,把豆腐放在水裡泡起來,不會壞,免得一大早跑到豆腐坊來,她說的也是實話,我們豆腐坊每天六點鐘左右就要上街買豆腐去了。”
張東旭提供的情況進一步印證了啞巴張福清的說法,姚家有四口人,加上剛來的三個人,一頓吃三斤豆腐,斤兩應該差不多。
“按照這個斤兩,李銀杏一共買了多長時間?”
“時間倒不長,也就十來天吧!半個月左右。後來就恢復正常了,一次買一斤多。大概是我說了不該說的話。”
“你說了什麼?”
“我問她是不是家裡來親戚了?在咱們這裡,只有來親戚了,纔會買這麼多的豆腐。之後,她就恢復正常了。但從那以後,李銀杏上街的次數多了。她上街肯定要經過我們豆腐坊。過去,逢趕集的時候,李銀杏纔去,那一段時間,李銀杏兩三天就要去一次。”
“李局長,一定是姚虹橋和李銀杏擔心張家堡人疑心,所以沒有繼續在豆腐坊多買豆腐。”卞一鳴道。
“張東旭,李銀杏經常上街,持續的時間有多長呢?”
“一直到第二年春天,具體時間,不知道,反正時間比較長。”
“在此期間,姚虹橋有沒有在夜裡出去過呢?”
“沒有。”
這就對了,家裡面來客人,主人外出,肯定是不妥的,根據張福清的說法,三個不速之客應該是男人,家裡面放着老婆和兩個黃花大閨女。
從張福清和張東旭提供的情況來看,三個不速之客從一九六九年的冬天,到第二年的春天,在姚家呆了不短時間,在此期間,姚家人一點都不聲張,張家堡人也沒有看到這三個人,顯然,姚虹橋是不想讓鄉親們知道。試想一下,如果是正常的走親戚,用得着這麼藏着掖着嗎?家裡面來親戚,這應該是一件好事啊!在農村,不管哪家來親戚,也不管來什麼樣的親戚,一眨眼的功夫,鄉親們都知道了。
這是爲什麼呢?
答案只有一個,因爲這三個人是盜墓賊。姚虹橋是盜墓賊,姚虹橋不想讓張家堡的鄉親們聞出味——看出端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