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鵬程和張小松關係不錯——可能比我想象的還要好。”彭好道。
“我看他們倆在學校從不說話嗎?”翟老師道。
“是啊!我也很納悶。”
“彭好,你是根據什麼說汪鵬程和張小松關係不錯的呢?”鄭峰道。
“有一次,我開汽車到勤將市的時候,在半路上——看到汪鵬程和張小松在一起。”
筆者在這裡要補充交代一下,從水漣縣長途汽車站到勤將市,有兩條路,一條是百貨公司南門市部前面這條路,向西,出縣城,另一條路是湖濱路,經過靜安寺,在靜安寺的南邊和出縣城的路回合。
好事多磨,這是一句顛撲不破的真理。同志們的堅持和耐心終於得到了回報,到目前爲止,彭好是唯一一個看到汪鵬程和張小松在一起的人。這個信息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你是在什麼地方看到他們倆的呢?”
“靜安寺前面。他們騎着自行車——一人騎着一輛自行車。”
“他們朝什麼方向去了?”
“朝靜安寺方向。”
前面,筆者交代過了,靜安寺就在湖濱公園的西邊,在我們這個故事裡面,我們已經不止一次提到這個地方了。
“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是高中快畢業的時候,翟老師,汪鵬程後來不是當兵去了嗎?”
“是的。”翟老師點點頭。
“是在汪鵬程當兵之前。”彭好補充道,“當時,我就很納悶,他們倆在學校裡面連話都不說,上學放學各走各的。”
“彭好,你和汪鵬程同桌,你有沒有其它疑惑的地方呢?”
“汪鵬程當兵是他爸爸找的關係,其實,汪鵬程根本就不想去當兵。有一次,上體育課的時候,他拉單槓的時候,我看見他的腰上有幾條血痕,好像是用皮帶抽的,當時,正在徵兵。”
在鄭峰看來,汪主任逼兒子當兵,可能另有原因。但同志們在和汪主任談話的時候,他卻隻字未提。
“還有一件事情,我估計,汪鵬程不想去當兵,和這件事情有關係。”
“什麼事情?”
“汪鵬程在高三上,曾經談過一個對象。”
“我怎麼一點都不知道啊!”翟老師非常驚詫。
“這件事情,只有我一個人知道。”
“你是怎麼知道的呢?”
“有一次,我陪母親到靜安寺去燒香還願,無意中看見了汪鵬程,身邊還有一個女孩子,汪鵬程大概是看見我了,便很快消失在我的視線之外。後來,我特別留意汪鵬程——我在靜安寺沒有看見那個女孩子的臉,但總覺得和我們班的付凌燕很像。結果有一天,在做課間操的時候,我返回教室拿東西,看到付凌燕往汪鵬程的書包裡面塞了一樣東西。上課的時候,我看到汪鵬程將一個摺疊起來的紙條放進了褲子的口袋。”
“付凌燕,我想起來了,她可是我們班上最漂亮的女孩子,可惜從小就沒了父親。”
“翟老師,您記不記得,付凌燕在高三下學期突然退學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