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外察

bookmark

大明外官三年朝覲一次,接受外察。

所謂外察,是與京察相對的。京察考察的是兩京官員,外察自然是針對地方官了。

此例乃太祖皇帝所定。洪武初年,地方官每年都要朝覲一次,但許多州縣因爲路途遙遠,官員要好幾個月才能到京城。結果一年時間全在路上了。

是以後來改爲三年一朝。

平時,州縣每月考察,上報於府。府上下其考,每年上報於布政使司。到了第三年,巡撫、按察使司對本省官員進行通核,開寫評語,造冊具報,作爲朝覲考察的依據。

凡屬貪、酷、浮躁、不及、老、病、罷、不謹八類者,皆由吏部會同都察院,分別給予致仕、降調、閒住、爲民等處分。

今年正是外察之年,所有地方官都要接受考察。但只有一部分表現出衆,獲得褒獎的官員,可以獲准朝覲,當面向朝廷述職。大部分地方官只能在自己的衙門裡,惴惴不安的枯等着結果降臨……

去歲年底,各省獲准朝覲的官員們便雲集京城了。就算限制了入京的人數,也超過了千人。

關鍵是述職之後,就要決定升降去留了。

是以,剛過了上元節,還在正月裡,吏部衙門外就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前來朝覲的各省布政使、按察使、參議、僉事,還有府州縣正堂官們,都迫不及待向考功司述職,好先到先得好職位。

往年述職就是走個過場,因爲考功司是不會輕易駁回,各省按察司開寫的評語的。

尤其是那親自些來述職的二三品大員,考功司郎中更要給他們面子的。不然弄不好哪天就落在人家手下,有他好果子吃。

可今年的情況不一樣了。

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高拱,竟親自坐鎮考功司,挨個聽取官員的述職。

這可就要了親命了。高鬍子神目如電,對各省的情況都瞭然於胸。一眼就能看穿他們精心粉飾過的述職報告,幾句話就能讓他們露餡,還無可辯駁。

結果幾乎每天,都有大量的朝覲官員得到不謹、不及、浮躁、老、病、罷之類的差評,然後很快就會以皇帝的名義,宣佈對他們的嚴厲處分。輕則降調,重則削職爲民,腥風血雨不斷。

趙昊知道,高閣老是在用這種手段搞清洗。清洗哪些人呢?一是年紀大、能力差、不稱職的官員,二是得罪過他、跟他對着幹的官員,三是不跟他一夥的官員。

江南的官員自然也受到了不小的衝擊,不過處置大體還算合理,只是罷免了些不稱職的廢物點心,留下的都是精明能幹之輩。趙昊知道,這已經是高閣老手下留情了,不然高鬍子怎麼會放過這個給江南十府摻沙子的大好機會?

是以趙昊很懂事的壓下了江南幫的噪音,不讓他們跟着趙貞吉還有那幫言官起鬨。

正月初一時,岳父大人就已經預告過了。高閣老要收拾科道,拿下趙貞吉了,這時候還跟着瞎摻合,是嫌殺瘋了的高閣老,沒把刀砍到他們頭上嗎?

~~

當然,有人黜落,就有人得到褒獎升遷。

趙二爺就是第一位得到褒獎的官員,連升三級,由南直隸蘇州府崑山知縣,右遷廣東潮州府同知。

不過他並非唯一得到超擢的官員。事實上,這次得到卓異評價者,都至少升了兩級……

這是因爲,正月底,吏科都給事中韓楫等建言,‘諸臣以卓異舉得賜宴者,宜遂加超擢,以示風勸。其遷敘未久者,量加服俸及首充行取之選。今大察之後,州縣有缺,乞毋論遠近,毋拘科貢,盡行銓補,以漸圖久任。’

作爲高閣老的頭號馬仔,韓楫表達了兩層意思。一是這次得到卓異評價的地方官,應該加以超擢,而不是按部就班的升遷,以才盡其用,鼓勵後來。

二是外察後所有空出來的位置,都應補盡補,而且要不拘出身,以讓官員們長期安心在地方任官爲要。

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爲與熱衷外放的辮子朝官員相反,大明官員愛當京官,卻視外放爲畏途。認爲哪怕在南京蒔花遛鳥,也好過到地方上去與奸猾胥吏爲伍。

究其主因在於,大明開國兩個世紀,已經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地方利益集團,胥吏與鄉紳牢牢把持州縣,根本不是三年一任的流官,帶着幾個師爺家丁就能對付的了的。

地方官鬥不過地方利益集團,那能做的事情就很有限,甚至大都政令不出縣城,這樣如何幹出成績?自然升遷就慢,弄不好就是三年又三年,在一地幹九年還挪不了窩。再看人家在京裡當官的同年,已經升爲六部郎官了,自己還在那裡當知縣,換誰都受不了啊……

其實升遷難還不是最要緊的。最大的問題是,地方官權力小責任大,雖然你明明能做的事極有限,但地方上出了什麼事兒,追究責任的時候準沒跑。稅收不齊要吃掛落,催收緊了釀成民變還要丟烏紗。河道決堤了要罷官,得罪了上頭有人的鄉紳,還是要罷官,總之就是一個大寫的‘衰’字。

好比這次朝覲時,戶部忽然橫插一槓,上本請核天下來朝官員,其省府州縣有無欠賦。

這不廢話嗎,大明朝哪個縣沒欠一屁股稅?

結果一番覈查下來,九成的州縣都有積欠。於是輕者停俸,重者降級,毫不留情!而且都寫了今年一定補清的保證書。那些大老爺們,都是哭着過的年啊……

所以還是京官好啊,事兒少責輕升遷快,一直是官員們的上上之選。因此外官平級入京被視爲高升,哪怕降個一級半品的,也依然可喜可賀。而京官外放若不升個一品兩級,則被視爲貶斥。

甚至有很多兩京官員,哪怕升遷外放也依然不願上任。通常他們會稱病乞休……

高情商的說法是,回家悠遊林下,侍奉老母。

低情商的說法是,回鄉作爲地方利益集團一份子,開心的侵吞民田、欺男霸女。然後等待機會起復。若是得不到心儀的官職,他們寧肯一輩子不再出仕,也不願意去外鄉遭罪。

所以說,這幫士大夫之所以能‘不爲五斗米折腰’,根本不是因爲道德高尚。狗日的剝削階級,哪怕滿嘴仁義道德,也改不了一肚子男盜女娼。

只是因爲他們都是剝削階級,所以廣有家業,根本不指着做官那點俸祿罷了……張四維的例子雖然極端,但趙昊這麼多年來,還沒見過一個出身貧寒的進士呢。

這並不奇怪,在階級業已固化的當下,大明早已是寒門無貴子了。說考中進士的盡是大戶人家的子弟固然絕對了點,可十之八九確實如此。

就算是天賦異稟的貧寒士子,考中了進士後,也會很快如那‘范進中舉’一般,帶領整個家庭實現階級躍遷——會有數不清的田產投獻到他名下,僅此一項收入就遠超那點兒俸祿了。

說白了,明朝士大夫稀罕的只是進士頭銜帶來的特權,清貴的官職帶來的地位,所以纔會表現的那麼強項,那麼視自己的一官半職如浮雲。

至於辮子朝爲什麼會翻過來呢?是因爲老四搞了‘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和‘火耗歸公’……廢除了官員和士紳的特權,又讓地方官貪污合法化,以至於‘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此消彼長間,官員們自然熱衷於外放,好大撈特撈,撈不夠本決計不肯輕易辭官了……

所以說,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自古至今,概莫如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實乃顛破不滅的真理。

~~

爲了避免官員稱病逃避外放。高拱於正月廿八日奏陳,‘今後兩京官陛遷外任以疾乞休者,俱予致仕,不許病癒起用。有規避者即降級改用,敢違抗不赴者除名閒住。外官稱病乞休者,必其事情迫切,始爲代請。其奏薦起用病癒官員,須由撫按官考覈裁酌,不得徇私濫舉。’

隆慶皇帝自然無所不從,當即應允。

這下逃都沒地兒逃了,徹底要了親命了……官員們只好委委屈屈的收拾好行裝,在同僚們同情的目光中,不情不願的離京上任去了。

其中得到最大同情的,居然是遠在崑山的趙二爺。

這很好理解,以趙二爺堂堂狀元,從六品的翰林修撰,正常是根本不該外放的。更別說外放知縣了,那是很嚴重的貶斥。他於人生得意時直墜谷底,卻沒有氣餒,也沒有躺平任擼,反而勵精圖治,在崑山縣幹出了一番驚天動地的成績來。

這充分展現出了士大夫‘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寵辱不驚,爲趙二爺贏得了極高的聲譽。

何況他還是東廠太監認證過的‘鐵尻狀元’。皇帝也不待見他,居然不許他這個連續三年卓異第一的官員朝覲,而且還把他發配到潮州那種險惡之地當佐貳官!

種種不公疊加在一起,士林能不同情他嗎?簡直要沉痛哀悼了好不好。甚至有人去趙家巷當街一哭,搞得趙昊兄弟大爲光火。我們爺爺還沒死呢,急着哭什麼喪啊?

不過無論如何,經此一番,趙二爺如今在士林中的聲譽,可謂如日中天,說一聲名滿天下也不爲過了。

第五十四章 陸戰隊之歌第二百四十章 天堂地獄一線間第一百三十章 趙二爺力挽狂瀾第八十三章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第二百三十八章 疾風驟雨第一百九十章 好閨蜜一輩子第八十七章 儀式感第六章 立本第一百八十五章外夷內寇,敢犯我者,必戮!第二百八十一章 面額第十八章 榮譽勳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通關獎勵第九十二章 趙公子,我錯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馬六甲會議第三十一章 銀山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壽第一百八十四章 血海煉獄第一百七十章 真正的成績(求保底月票)第三百二十一章 趙公子的護衛有槍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君子如劍第四十七章 強龍要壓地頭蛇第十二章 春芳的心第二十三章 老鐵和澱山湖第一百五十三章 奧特曼打小怪獸第一百六十七章 碧瑤【賀歲特別篇】隆慶二年的春節(下)第一百九十章 親親好岳父第四十五章 苦吟派詩人趙守正第七十六章 不勝嬌羞第一百六十二章 轉眼到香山第六十七章 一本盜的男主演第一百零五章 汪記困局第九十六章 連理快樂船第一百八十八章 攤牌第一百三十二章 唐山保衛戰 (上)第一百零八章 過日子的侯爺第三十九章 暗流涌動崑山城第一百零九章 表叔受驚記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壤,日寇墳場!第六十九章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第二百零二章 這纔是生活啊……第一百五十章 毒計第六十三章 請俞大猷喝汽水第六章 公子漸漸開竅了第七十七章 琴師有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四鰓鱸魚佔松江(盟主加更)第二百零六章 視察第七十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安撫第六十六章 從心曰天第四十三章 呂宋總督府第一百一十九章 趙公子有些飄了(盟主加更)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有疾第一百三十六章 通州保衛戰?第三百一十二章 謎一樣的安排第七十八章 林鳳海峽第六十一章 又送王孫去第一百四十一章 聯合戰疫第二百零六章 視察第五十章 有其女必有其母第一百九十四章 少年郎不該承受修羅場第六十四章 征服第一百九十五章 臨行第八十章 王六、王七和八妹第一百四十三章 徹底完蛋第七十七章 無爲而治第二十四章 未雨綢繆趙公子第二十二章 吳——時來運轉第二百零一章 勞動的快樂第七十章 滸墅關第一百四十八章 自由的滋味第三百零七章 運命第二十五章 地圖開疆趙日天第七十一章 祈雨化干戈第七十八章 天賜東灘第八十章 官復原職第十二章 航運公司第一百九十二章 堂·吉訶德第三十八章 迎接第一百四十五章 來賓第一百五十七章 鄂湘贛第六章 夜難眠第一百零三章 張相公破防第十九章 忽如一夜春風來第九十一章 趙公子輸出的方式第六十九章 拉清單第三百一十章 正太(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三章 趙二爺特長第一百三十一章 老將出馬第四十六章 趙公子的小幸福第一百三十九章 東北亞的明珠第八十四章 返航第一章 我來享福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自助者,天助之第四十八章 蔡家巷首富第二百零三章 耽羅警備區第一百五十六章 成國公和李春芳第十五章 立威第三百零五章 趙博士和李博士狼狽爲奸了(盟主加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