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澗內

bookmark

與很多人的認知相反,呂宋距離大明一點也不遠。

呂宋羣島與臺灣島之間,只隔了一道海峽,其最北端的小島距離臺灣的蘭嶼只有不到二百里。

從墾丁的後壁湖海警基地出發,向南直下七百里,便可抵達呂宋島的最北端。

還有一串島嶼散落兩者之間,可以充當天然航標,讓往來其間的船隻不至於迷航。

是以從漢朝時,就有中國的商人到呂宋經商。唐代時,下南洋的人數開始增多,不過那時移民的去向,大都集中在安南暹羅一帶,農耕文明比較發達的地區。

漢人移民呂宋的第一個高峰期,出現在宋末元初,大量的漢人寧肯出海逃亡,也不願做亡國奴.便有許多人來到了呂宋,後來被任命爲呂宋總督的許柴佬,祖上就是那時候移民過來的。

到元末時,呂宋聚居的漢人已經多達四萬了。

然而本朝太祖頒佈法令,吸引百姓歸鄉安居,掀起了海外漢人的歸國潮,結果呂宋華僑不增反減。

直到開國百年以後,土地兼併嚴重,閩粵一帶又多山少田,百姓無立錐之地,才又開始下南洋了。

但依然是去西洋的多,尤其葡萄牙人到來之後,東西方貿易大增,馬六甲、北大年、爪哇這些地方賺錢的機會更多了。

呂宋本島連西方最緊缺的香料都不產,完全被排除在大航海貿易之外。原本在呂宋定居的華僑紛紛遷居到西洋,或者棉蘭老這種產香料的地方,去做香料生意。

轉折發生在九年前,嘉靖四十四年,西元1565年,西班牙人爲了打破葡萄牙人對東方貿易的壟斷,以及尋找香料的產地,經過幾十年的不斷探索後,終於找到了當年的麥哲倫航線,跨越重洋在呂宋羣島中部的宿務島再次登陸。

同年六月,‘聖·巴布洛’號大帆船滿載香料從宿務運往墨西哥出售,開闢了連接亞洲和美洲的太平洋航線。隨着一船船的南美白銀乘着西班牙大帆船運抵宿務,嗅覺靈敏的華商蜂擁而至,呂宋的華僑數量開始激增,沒幾年就與當年的巔峰期持平了。

哪怕三年前,西班牙人大舉進犯馬尼拉,這些年在呂宋一直大搞屠殺,馬尼拉華僑的數量依然只增不減。

講起賺錢不要命來,誰也沒法跟這幫福佬仔相比。

ωwш✿ttκд n✿c o

~~

呂宋,馬尼拉。

一座百米長的木橋,橫架在渾濁的巴石河上。

黃昏時分,成羣結隊的華僑推着車、挑着擔,蝟集在橋頭,等待通過這道狹窄的木橋。

橋頭上,一個穿着靴子,腰裡懸着短銃的紅毛鬼,領着一隊拿着皮鞭和木棍,戴着草帽赤着腳,長相身形與呂宋土著相仿,但頭髮捲曲,鼻子也高一些的墨西哥士兵,似乎在維持秩序。

華人過橋速度稍微,或者稍微擁擠,都會遭到那些老墨的拳打腳踢。甚至沒有犯錯都會被鞭子抽,只是單純爲了取樂。

華人手無寸鐵,敢怒不敢言。因爲膽敢頂撞紅毛鬼的,都會被當成叛亂分子當場處決。原先只是土人有這種遭遇,這二年華人也愈發不受待見,一樣會被西班牙人隨意殺害,把屍體往巴石河中一丟,不用負任何責任。

華僑們只能自我安慰說,我們是來求財的,等賺夠了錢離開就是,犯不着爲爭口氣把命丟了……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這麼慫,人羣中幾個年輕人雙目噴火,死死盯着紅毛鬼和他們的狗腿子。一個叫陳永泉的小夥子,已經把手伸進揹簍裡,緊緊攥住了一塊香瓜大小的石頭。

跟這些年新來的華僑不同,十八歲的陳永泉是出生在大明街上的第三代華僑了。

他爺爺那一輩從泉州來謀生,靠從當地收購硬木,販運回國內起家。到他父親這一輩,便在大明街上開起了一家木材店。後來西班牙人來了,布匹綢緞成了搶手貨,他父親陳美便從國內購入棉布絲綢販賣,遂成大明街上有數的富豪。蘇丹都要尊稱一聲陳先生,問一句能不能賒兩批綢緞那種?

後來隨着蘇丹國滅亡,西班牙人成了馬尼拉乃至整個呂宋島的主人,並將這裡改名菲律賓。起先大家還有點緊張,但見生意可以照做,西班牙人也刻意對華人加以籠絡,大家也就漸漸安生下來了。

誰知西班牙人反覆無常,這兩年又變了臉。一改從前對華人拉攏優待的態度,變得愈發戒備甚至仇視起來。

終於在去年,態度轉化爲了行動,西班牙新上任的總督桑德下令,所有在馬尼拉和宿務的華人,都必須將包括姓名年齡、家庭成員、財產狀況,籍貫之類的個人信息,在總督府進行登記。逃避登記或者登記不實者,統統驅逐出菲律賓。

華僑們無奈進行了申報,誰知這卻是噩夢的開始。桑德接着下令,所有華人都必須在三天以內,遷出聖地亞哥城……也就是原先的馬尼拉王城,到河對岸的澗內居住。

華僑們登時就炸了鍋,這小呂宋是先有大明街,然後纔有馬尼拉王城的!

明明是我們先來的,憑什麼一句話就攆我們走?

憑什麼?當然就憑人家拳頭硬了!

三天後,見大部分華僑都沒按時搬家。桑德一聲令下,西班牙軍官和軍士們,便帶着他們的墨西哥士兵,手持着之前登記的信息,開始在城中挨家挨戶的清人。

他們行動極爲野蠻!華僑稍有遲疑就招致痛毆。稍有反抗更是格殺勿論!

而且還不許華僑帶走他們的財物……

待華僑一走,西班牙人就讓店裡給華人打工的土著接手了店鋪和生意。

誰知別看那些土著已經在華僑的店裡幹了好多年,有人從年輕就開始幹了半輩子,卻除了自己分內那點兒事兒,啥都不會幹,把買賣做的一塌糊塗,根本經營不下去。

更別說城中的裁縫、木匠、鐵匠、郎中、開飯館的、彈棉花的,乃至剃頭修腳的,全都是華僑。當地土著統統不會……

沒了華僑的聖地亞哥城,連基本運轉都維持不下去,很快就變成一座死城,廢城。

桑德總督無奈,只能放棄排華政策,下令華僑白天到城中工作開店,但晚上必須統統出城。

爲了防止他們作亂,西班牙人還不允許華人持有武器,甚至連砍刀、鐵錘之類鐵器,都不許帶進城來。

西班牙人有豐富的管理殖民地的經驗,他們還在澗內實行連坐法,將住的近的華人按照十戶編成一隊,十隊編成一聯。

如果有華人作奸犯科了,則全隊連坐。如果有華人傷害西班牙人了,則一聯連坐。

也就是說,如果死一個西班牙人,就要有一百戶華僑陪葬。

在這種非人的高壓歧視下,很多華僑紛紛離開呂宋。但依然還有兩三萬人留了下來。

一是因爲這幫東洋紅毛鬼人傻錢多,比西洋那幫紅毛鬼闊綽多了,在馬尼拉幹一年,能頂在馬六甲幹兩年。

二是還有大半像陳永泉這樣土生土長的呂宋華僑,這裡就是他們的家,是生他們養他們的地方。離開呂宋,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去哪。

自然,比起這些年剛來的華僑,陳永泉這些人也就格外憎恨這幫,奪走他們家園的侵略者了!

~~

積蓄已久的怒氣,讓陳永泉失去了理智,就要用石頭去給那紅毛鬼開瓢!

這時,一個戴着斗笠的高大男子,忽然伸手按住他。

那人的手如鐵鉗一般,讓那叫陳永泉的年輕人,登時動彈不得。

“哼!”陳永泉只好放棄了出口惡氣的打算。

他就這麼被攥着胳膊,一直過了橋,來到對岸位於三角洲上的村落。

那村落只有一圈木頭柵欄,裡頭也盡是竹屋和茅草屋,但華僑們一進來就放鬆下來,因爲他們終於回到家了。

“放開我!”

那大個子也放開了陳永泉,摘下斗笠,露出一張相貌堂堂的俊臉。

竟然是已經晉升爲海警陸戰隊偵察大隊副大隊長的西門青。

但西門青沒說話,說話的是他身前那個白白胖胖的年輕人——南海集團董事兼南海貿易總經理唐保祿。

“阿泉,別衝動!會害了大家。”唐保祿一團和氣,笑眯眯的用閩南話勸他。“來,吃塊糖放鬆一下。”

“哼!”陳永泉甩手打掉了唐保祿遞來的糖塊,額頭青筋直跳道:“就是因爲你們這些新來的太慫,我們纔會被紅毛鬼騎在脖子上拉屎的!”

說完他卻有些後悔了,因爲對方是南海商館的新任館長,背靠着新近崛起的南海集團。所有往返於大明、琉球、日本的船,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只要這唐保祿一句話,他父親的木材生意和綢緞生意,統統都不要做了。

但年輕人是不會認錯的,他挺着脖子依舊嘴硬道:“放心,好漢做事好漢當,我不會連累你們的!”

“是,你當然連累不了我,我跟你又不是一聯的。”唐保祿也不動怒道:“可是你會連累這澗內的一百戶同胞。”

頓一下,他又淡淡道:“西班牙人正愁沒借口對我們動手呢,你就這麼想給他們遞刀子?”

“哼,膽小鬼!”陳永泉被擠兌的沒話說了,便又哼一聲,掉頭跑掉了。

ps.理順了,看看明天能不能把昨天那章補上。今晚沒了哈。

第二百四十七章 煎熬第二十七章 三不禁洋令第三百三十四章 趙公子的牛皮兌現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趙公子與山寨貨不得不說的故事第二百一十八章 可真準啊……第一章 送別第十四章 取燈兒(盟主加更)第二百六十三章 可轉債第三十一章 林若雨面授機宜,趙守正陣前領命!第一章 南非快遞第三十四章 史上最強知縣班子第三章 崽賣爺田不心疼第二百一十七章 熱氣球的奇幻漂流第二百四十一章 聚日無多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蜜蜂第六十五章 都在想桃子第二百零二章 抵京第一百八十二章 餓了別看,吃飽再看第七十七章 無爲而治第一百三十九章 你想上天嗎?第二百零八章 婚禮第二百二十三章 制霸西洋第二百四十五章 歸去來兮第三百零三章 虛假宣傳終害己第二百五十九章 爺爺威武(盟主加更)第一百零一章 自己嚇自己第一百二十九章 進攻吧,皇帝!第二百一十八章 可真準啊……第六十八章 攔路打劫第一百七十七章 毒計第九十九章 趙公子唱空城計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已經知道真相了第一百五十章 沒人比我更懂微生物第七十七章 莽就完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全殲第一百一十九章 人人過關第一百六十章 肅卿與叔大第一百五十三章 山不就我我就山第二百九十九章 狗攆兔子第三十七章 有限代差理論第三百二十九章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第五十章 第二戰場第十五章 給錢給錢給錢!第三章 榮譽勳章第十一章 比較優勢第八十四章 行走江湖,全靠套路第二百四十二章 人生三大錯覺第一百七十八章 懷秀姐也想入一股第十六章 高閣老痞幼誒第一百六十二章 認賊作父第一百零八章 龍江夜雨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試第一百章 二百五千年殺第二十二章 一旦春來不自由,遍行天下壯皇州。第一百三十一章以身飼虎第七十四章 擂濤,阿布瑞樂第三百二十二章 翠兒第八十九章 歸心似箭第七十章 抄徐第二百二十四章 沈陳氏第一百七十三章 獻土第四十一章 槍與弓的比試第四十五章 苦吟派詩人趙守正第一百八十七章 誰都不容易第一百四十四章 盡職盡責二人組第一百二十五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橋梯第三十章 溫泉津第二百九十三章 廷議第一百三十八章 責任第九十一章 母親大人第三十三章 衆道之愛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帥上天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打點滴第一百六十三章 土地公公趙公子(求月票)十更畢!理直氣壯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華家的(五更求月票)第六章 陛下要幹甚?第十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十二章 太爺駕到第二十一章 聽君一席話第二十三章 三姐妹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氣預報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有疾第一百五十三章 紅樓詩社第三百零四章 人選第二十六章 蒔花尚書第一百三十五章 真狀元的手腕第三十九章 剛與月工第一百七十三章 備胎轉正第九十三章 來都來了第六十五章 老戲骨第九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三十五章 北京再見第一百七十六章 裝伯夷誰不會?第二百一十九章 諱莫如深第八十章 官復原職第一百一十一章 王大才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目標,南澳島!第三百三十二章 壽宴第二十八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