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地球是圓的

bookmark

雨花臺觀星樓上。

趙昊又將一根筷子,置於半滿的水晶杯中,讓兩個學生明白了,光線是可以折射的。

“知道了光線可以折射、反射,我們就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趙昊說着,拿出了讓磨鏡師父特製的一面凸透鏡。

“這是靉靆?”華叔陽果然懂行,指着那東西道:“我爹現在就靠此物看書,它可以將字放大,不過好像沒這麼厚。”

“原理是一樣的。”趙昊說着,將那放大鏡對準了陽光,然後讓王武陽舉着一張宣紙,在對面站定。

趙昊調整角度,讓陽光通過透鏡,在紙上形成了一個耀目的白點。

一會兒功夫,那張宣紙便冒起了煙。

趙昊一擡手,將焦點移開,那火纔沒燒起來,只在宣紙上留下一個黑點。

兩個弟子又是一陣大驚小怪:“這樣點火可太方便了!”

“沒想到,靉靆還有這種妙用!”

“師父這是什麼道理呢?”二陽又齊聲問道。

“不過是通過折射,將光線匯聚起來。”趙昊彷彿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收起了那枚放大鏡道:“陽光的熱量也隨之聚集到一點上,溫度不斷升高,直到點着了宣紙。”

“光學的妙用何至於此?”趙昊說着,又拿出了高鐵匠精心打製的簪花黃銅管。

他先指了指嵌在兩端的透鏡,向二陽介紹道:“這個大的是物鏡,用的類似老花鏡的凸透鏡。另一端小的是目鏡,用的是類似少花鏡的凹透鏡。”

說着,他將銅管遞給兩人道:“你們將眼睛貼在目鏡這頭,看看外面是什麼情形。”

王武陽便先拿起銅管,將右眼貼在目鏡上,然後趙昊引導着他將物鏡,對準了窗外。

窗外正對着金陵城。

“啊!”

王武陽一看之下、驚叫一聲,猛地移開了視線。

要不是趙昊早有準備,他非得把銅管摔地上不成。

“怎麼會這樣?”王武陽臉色蒼白,指着窗外叫道:“聚寶門方纔朝我奔過來了!”

說完,他揉揉眼,定睛一看,不由奇怪道:“咦,這不還在那兒麼?”

“我看看,我看看!”華叔陽對自然科學的好奇心,本就強於王武陽,他將師兄擠到一旁,然後也有樣學樣,用銅管朝外望去。

“哇,聚寶門真跑到跟前來了!”

有了王武陽的鋪墊,華叔陽沒有嚇到,只在那不停驚呼道:“非但聚寶門,鳳凰臺、長幹裡都變得近在眼前了。呀,我連長江上的貨船,都看得清清楚楚了。咦,那個人在朝江裡尿尿……”

“我再看看!”王武陽聽得心癢,跟華叔陽你爭我搶起來。

“這下不害怕了?”趙昊從旁打趣笑道:“聚寶門撞你臉上可如何是好?”

“師父,徒兒剛纔是頭回見嚇到了。”王武陽一邊貪婪的看着那些由遠變近的風景,一邊訕訕笑道:現在想來,定然是這管中的兩片鏡子,將遠處的景象拉近了。”

“對,肯定是利用了光的折射!”華叔陽拿起那三棱鏡,將光線偏轉到牆上道:“光學果然神奇啊!”

趙昊欣慰的點點頭,大明的士大夫果然如傳說的那樣,好學穎悟、善於接受新鮮事物。

不過想來這也正常,因爲就在幾十年後,隨着利瑪竇等傳教士,將西方科學陸續傳來,大明的士大夫馬上就興起了一股西學熱。徐光啓、李之藻、方以智、梅文鼎、孫雲球等無數飽讀詩書的士大夫,欣然接受了泰西之學,紛紛投入到翻譯傳播西方科學的浪潮中!

整個大明當時已有奮起追趕的勢頭,只是時運不濟,天災人禍,意外打斷了過程,這才退回到矇昧的年代,讓華夏大地啊沉淪三百年。直到四百年後,還在苦苦的追趕……

所以趙昊在反覆糾結之後,還是琉璃塔上,做出了那個決定。

他要將這些科學知識提前幾十年傳播開來,給士大夫們更多一點時間。看看這大明,能還他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

王武陽和華叔陽像兩個得到新奇玩具的孩子,一直看到太陽落山,天色變黑,纔將那銅管依依不捨還給了趙昊。

“對了,師父,這東西叫什麼名字?”

“你們隨便給起一個吧。”趙昊笑笑道。

“此物可以遠望千里,我看就叫千里筒吧。”王武陽便提議道。

“我覺應該叫千里鏡。”華叔陽搖頭道:“筒太難聽了。”

“師父覺得哪個好?”兩人便望向趙昊。

“我覺得望遠鏡好。”趙昊呵呵一笑,覺得還是原名好聽。

“就聽師傅的。”二陽之前還對趙昊只是盲目崇拜。此刻他們卻終於清晰的認識到,師父的學識之淵博深奧,怕是今世無人能及,恐怕只有那些古之聖賢能比擬了。

“不過,師父,我們得趕緊回去了吧。”王武陽看看天色,提醒趙昊道:“不然待會兒城門關了,就回不去家了。”

“誰說今晚要回去的?”趙昊笑着從木箱中,拿出一具更長、更大的單筒望遠鏡,架在窗臺上道:“今晚咱們看月亮。”

“太好了,師父好雅興啊!”王武陽聞言大喜道:“看來今晚,又有名篇問世了!”

華叔陽也使勁點頭。對傳統的士大夫來說,天上那輪明月,幾乎是他們的精神伴侶。

從‘舉頭望明月’,到‘千里共嬋娟’;從‘明月幾時有’,到‘月落烏啼霜滿天’……不知多少文人騷客,將他們的滿腔心事講給那月宮的嫦娥,化作一首首絕世名篇,滋養着華夏百姓的精神世界。

這時,高武買來了簡單的晚飯,趙昊一邊吃着糖藕粥,一邊讓兩個弟子,給高武講講他們關於月亮的知識。

王武陽便講起了月亮上的廣寒宮,桂花樹,嫦娥、吳剛和玉兔,還有蟾蜍……

“那廣寒宮有千百丈高,玉宇瓊樓如山連海,裡面住的嫦娥仙子,原先是后羿的妻子……”

“月宮中還有一棵五百丈高的桂樹,仙人吳剛手持巨斧,日復一日的在砍那棵桂樹。但斧頭一離開,桂樹的創傷就馬上癒合。因此吳剛常年伐桂,卻始終砍不倒這棵樹……”

“那吳剛爲何要砍樹呢?”等到王武陽講完了,高武終於問出一句。

“這……”王武陽聞言撓撓頭道:“還真不曉得。”

“我猜,是玉帝答應他,只要砍倒那棵樹,就可以跟嫦娥睡覺……”華叔陽忍不住嘿嘿一笑,說完纔想起師父還沒成年呢,趕忙使勁拍了自己嘴巴一下。

“我胡說的!”

ps.保底第一更送到,求月票推薦票~~~~

第四十九章 跑不掉了吧?第九章 較量的關鍵第十八章 富與貴人之慾也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氣預報第五章 市政廳第六十六章 通牒第一百八十七章 這理由硬不硬?第一百九十六章 秋石還元丹第五十五章 感人的記憶力(祝大家元旦快樂)第二百九十章 查賬第一百三十四章 玉佩名寧安第四十三章 種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神劍出匣第一百一十一章 王大才子第七十七章 無爲而治第一百四十二章 麥黃水第一百四十六章 鏖戰馬哈贊河第五十一章 趙公子的秘方第三十四章 吾誰與歸?第六十六章 通牒第二百五十五章 蔡國熙的請求第三十六章 天堂地獄一線隔第一百一十四章 琉球琉球,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一百五十四章 春江水暖鴨先知第一百七十一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五十九章 下一代第一百一十五章 擊鼓第一百八十五章 筱菁不是杜麗娘第九章 新生·瓷都第九十九章 漿染局第一百八十二章 第一炮第一百二十五章 爲石昆玉檄暴君文第一百二十二章 神女應無恙第四十三章 憑本事借的錢憑什麼還?第一百一十四章 兩難第五十四章 爸福第四十九章 跑不掉了吧?第一百三十一章 老將出馬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壤,日寇墳場!第一百一十四章 兩難第四十六章 人家還小第一百二十六章額滴個神啊第八十八章 善財童子趙第二百五十一章 是時候喚醒地窖存銀了第一百零九章 上車焊死門第一百八十四章 前十(盟主加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品鍋第十三章 黃花蒿第四十四章 趙二爺引導崑山第九十一章 我們西山嚇煞人香第二百零九章 嚇死人了第六十七章 凱旋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答案第三十四章 佐渡島攻略第四十七章 這樣的要求,算不算太高?第一百七十七章 鳥槍換炮第一百五十章 諸位辛苦了第七十章 避稅碼頭徐家開第八十七章 悄悄問趙公第五十六章 首輔難當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已經知道真相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夢幻之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人人過關第一百一十三章 文明終焉第一百六十六章 望潮市第一百八十二章 血與火的交響曲第六十四章 海盜旗飄揚在加勒比第一百三十八章 責任第一百六十九章 徐州第七十七章 大娘贈我孟婆湯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飛第十九章 來,叔叔給你糖吃第一百六十七章 蓮臺仙會第一百一十七章 其實不想走第三十四章 賞美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清明節,小趙公子要上天【賀歲特別篇】隆慶二年的春節(上)第九十一章 我們西山嚇煞人香第一百零三章 張相公破防第一百五十一章 趙公子與山寨貨不得不說的故事第三十三章 崑山大基建第一百一十章 娘送的第五十一章 必有我師第二百二十二章 浦東第三十九章 臼杵城的好城主第四十八章 趙公子不講武德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移民第一百六十一章 固若金湯第一百五十三章 紅樓詩社第一百八十九章 通關獎勵第八十一章 趙二爺擔保,我兒沒吹牛第一百九十章 好閨蜜一輩子第三百零三章 虛假宣傳終害己第一百零七章 乖徒兒快到我碗裡來第一百零八章 來自師兄的關愛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陽的成績第一章 賀歲片第一百一十章 陛下何故造反?第二十七章 是時候展示真正的技術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雖沒逛過秦淮,秦淮有我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