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型分贓現場

bookmark

舉子們的試卷,並非收卷之後,就送到考官們面前的。

在那之前,要先經過外簾官們一系列的處理與預審。

首先,‘受卷所’將收好的試卷交給‘彌封所’。由彌封官們仔細檢查試卷,是否有折角、針眼等通關節舞弊的信號。

有的話,挑出試卷,名登藍榜。

然後將沒問題的墨卷摺疊、彌封、糊名、與空白的硃卷對應編號,這才送往下一處——謄錄所。

‘謄錄所’是外簾四所中最重要的機構,負責將考生所答墨卷,用硃筆一字不差的謄錄在空白硃卷上。

內簾考官是不接觸考生墨卷的,閱卷時用的就是謄錄的硃卷。

這是爲了避免內簾考官,從字跡中認出通關節的考生。故而謄錄所連考生的錯別字,都要原封不動的抄上去。並且要在硃卷上標註,墨卷塗改了多少個字……

如果錯字和塗改加起來超過一百個字,挑出試卷、名登藍榜。

此外,在文章中自序門第、沒有一併上交草稿紙者,也皆要一併挑出,列明原因,送上藍榜。

試卷謄錄之後,還要交由‘對讀所’校對。

對讀人員兩人一組,一人對墨卷、一人對硃卷,必須一字一句用心校對。

確認兩份卷子字字無差後,便在硃卷上寫下‘某某讀朱、某某讀墨,對讀無差’的字樣。

如果發現有遺漏或謄錄有錯,則用赭黃筆改正。

謄錄和對讀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僅靠官員自然不成,因此皆以生員充任。

倘若謄錄對讀有誤,抑或字跡潦草對讀不出,生員將被罰爲吏員。

不錯,就是不許你再讀書,直接讓你去政府當處長的節奏……

其實,還挺不賴呢。

~~

經過這一系列嚴格的處理後,試卷最後交到‘外收掌所’。

外收掌的官員會再次覈對硃卷、墨卷的編號,確認無誤後,將墨卷留在所中暫存。

然後把既無考生姓名,又無特殊標記的硃卷,分爲十八束,寫上編號、裝入箱中。由兩位知貢舉官貼上封條,用上關防,親自送到飛虹橋上。

飛虹橋是貢院考試與閱卷的分界點。

橋南,整個考試與外簾四所處理試卷的過程,由兩位知貢舉官負總責,所有官員稱外簾官。

橋北則負責閱卷與排定名次,由兩位大主考率十八房同考官完成,既是內簾官。

貢院鐵律,內簾官不得至橋南,外簾官不得不至橋北,內外雙方要絕對的隔離。

今科擔任正副知貢舉的,乃禮部尚書高儀、禮部右侍郎萬士和。

兩人於第二場結束後,也就是十五日辰時,率外收掌所官員,將分裝在九口大箱中的四千三份考卷,押運至虹橋南側。

當初進場的舉子足有四千五百人,所以差不多兩百份試卷,在外簾便因各種文章之外的原因被黜落,過不了這道虹橋了。

虹橋北側,今科的正副主考李春芳和殷士儋,早已率領‘內收掌所’官員,等候多時了。

四位大佬同時上橋,完成了交接手續,九口大箱便移交給了內收掌所。

~~

當二位主考帶着九口大箱返回‘鑑衡堂’時,申時行等十八房考官,早就迫不及待等在那裡了。

初八進場到現在已經七天了,他們整日裡無所事事,舉辦各種名目的宴會公款吃喝,不少人都長胖了不少。

看着躍躍欲試的年輕人們,兩位大主考以過來人目光交流一下,暗笑道,你們的苦日子開始了。

李春芳便讓人拿來籤筒,讓十八位同考官分別抽籤。

抽到幾號,便批閱第幾束考卷。

同考官抽號之後,殷士儋撕開封條,李春芳打開鎖頭,將九箱試卷亮給他們。

於是申時行等人,便捧起抽到的試卷,坐回自己的桌前。撕掉束封,將兩百多份硃卷在面前擺正。

兩位大主考便坐在堂上,看着十八張桌後的同考官於堂下閱卷。

而負責監視內簾官的內監臨,則背坐在大門口,與主考官遙遙相對,將鑑衡堂內的一舉一動,全都記在心裡。

每位同考官分到手的是兩百二三十份考卷。但爲了公平起見,每份試卷都要經過幾位考官分別批閱。

因此每位考官僅第一場的卷子,就要批閱上千份之多。

而且不像後世批高考作文那樣,掃一眼打個分就完事兒。

他們得逐字逐句閱讀考生的文章,將所有的錯誤都找出來,且自己不能出錯,最後還要用青筆給出評語。

因爲放榜後,舉子們是可以查閱自己的卷子的。

中了的自然歡天喜地,沒中的則怨天尤人,認爲科場有黑幕,憋着勁兒想挑出考官閱卷的錯誤。

要是讓他們挑着了,最輕也要禮部給說法,不客氣的甚至直接鬧到都察院。

一旦查實,考官們輕則罰俸,重則丟官,後果十分嚴重。

故而對待經手的每一份硃卷,年輕的同考官們都得瞪大眼睛,用心評判。

這樣一天下來,每人能批閱一百份卷子,就已經是頭昏眼花了。

而且天黑後,鑑衡堂便立即鎖門,翌日天亮後,考官們再重新回來閱卷。任何一份試卷都不可以帶出至公堂,所以只能白天批閱。

按照規定,同考官們只有半個月的時間閱卷,把第一場的經義題整明白了,就得十天出頭。

剩下三五天時間,要批完二三場的卷子,自然只能草草過一遍,沒有大紕漏就罷了……

所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考官只重頭場的陋習,沒辦法,都是逼得。

其實哪怕頭場的七道題,考官們也沒時間全都細品。便心照不宣的將大部分功夫,都用在頭一道四書題上。在其餘六篇文章沒有大紕漏的基礎上,對首道四書題錙銖必較,用以評判考卷優劣。

故而後來人說起哪年哪科的考題,指的就是這頭道四書題。其餘六道題,根本不配擁有名字。

~~

第四十八章 日月之旗,七星之文今晚沒法寫了,別等了。第二十七章 澗內第九十五章 千里送人頭,禮輕情意重第五十九章 勝利突如其來第三十六章 天堂地獄一線隔第二十四章 又見兒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第一塔第九十二章 溪上行第八十六章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趙昊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月同輝照碧海!第二十七章 我願被侮辱一千次第一百六十章 肅卿與叔大第一百五十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第二百三十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三百一十一章 爸爸去哪兒第三十二章 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第二十八章 大明病人第二章 千古罪人劉大夏號第一百三十七章 朕欲親征!第二百九十章 趙公子的硬道理!(求月票)第一百一十三章 月黑風高夜第二百零五章 礦石第一百四十六章 二次閉關,全靠演技第一百二十章 把大象關進冰箱裡第四十三章 秋天裡的一把火第一百七十一章 我是人間惆悵客第三十九章 返程第一百七十六章 失眠的人兒成雙對第三十一章 隨我投降去第一百四十九章 膠萊海運第四十八章 以德服人趙二爺第九十九章 國人夙願第一百八十七章 這理由硬不硬?第二百三十八章 藥丸第二十三章 獨特要求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比錢更寶貴的第四十一章 槍與弓的比試第四十八章 趙公子的話第三百三十六章 畢業典禮【後記】第四十三章 雜佐第十二章 檢閱第一百五十章 毒計第二百一十一章 趙公子被安排上了第三十六章 第三次革命第五十三章 佛祖顯靈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三姐妹和不速之客第六十六章 好黑心的唐胖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好飯不怕晚第一百八十八章 攤牌第二百一十六章 中南半島第三十四章 明月何皎皎第四十九章 接戰第七十四章 究極無間第四十章 交接第八十五章 一葉幽蘭一箭花、一日回本頂呱呱第一章 留雲山居第六十六章 英歌舞第一百九十二章 熊典史終於明白了第二十一章 聽君一席話第二百二十章 砸場子第七十八章 林鳳海峽第一百五十四章 鏖戰第二百零八章 招待視察團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試第一百二十八章 京師米巨貴第七十三章 蛋民第二百八十二章 爺爺來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花錢容易掙錢難第八十一章 信者,國之大寶也!第一百零六章 不知秋香安在?第二百二十五章 西沙第四十章 開演之刻已至第九十一章 我們西山嚇煞人香第十四章 無線電之爺爺第二百三十四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水銀第一百六十四章 徐階跌倒,李贄賺到第一百七十七章 懷秀姐的六分儀第一章 留雲山居第二百三十一章 徐克第二百九十二章 鋌而走險第三十章 不可輕易招惹海鬥士第二百零八章 曇陽子和龍沙讖第一百五十一章 是我不夠馬叉蟲?第一百八十九章 最後的晚餐第二百九十四章 縱火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真傻,真的第八十三章 西山,又是西山第十七章 鼠哥(盟主加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崑山縣由我來守護!第二十二章 一旦春來不自由,遍行天下壯皇州。第十五章 鶴立雞羣趙二爺第一百五十章 開眼看世界第一百四十一章 給你個終身遺憾第一百七十八章 海王行動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蜜蜂第一百四十九章 沒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