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亂象紛生

三月初一,春鬆衚衕。

趙府東院再次進入了,戒備森嚴的狀態。

與上月的閉關不同,這次除了趙昊父子,即將殿試的五個弟子也參加了此次閉關培訓。

趙公子要利用最後這段時間,幫老爹和弟子們,爲半個月後的殿試做好準備。

這還是他第一次正式指導弟子舉業。

之前趙昊總是對此避而不談,被弟子們問急了,最多就是含混的說些‘文風要穩重、切忌賣弄詞藻’、‘立意要正,休得劍走偏鋒’之類。

對此,弟子們在熄燈後的臥談會上,曾進行過數次討論。

後世史學家從諸位親傳弟子留下的筆記中看到,他們討論後的共識是——因爲師父深知自己‘言出法隨’……說過的每一句話,都是要載入《科學傳習錄》中,被萬千門徒奉爲圭臬,指引他們在科學的海洋中乘風破浪。

航海時,領航員是不可帶錯方向的,否則船毀人亡。師父身爲科學的領航員,同樣也不能給門人帶錯方向,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師父必須要謹言慎行,不科學的話不說,不科學的事不做,不科學的活動不參加。

弟子們一致認爲,在那個理學、心學佔統治地位的年代。雖然師父爲了給科學爭取生存空間,矢口否認科學是哲學的一種,以此避免過早的引來仇視和打壓。

但他的一顆心,卻是矢志不渝信奉科學的。

因此這位偉大的先驅者,纔會用終身不參加科舉,不與弟子談論程朱理學、不指導他們八股文寫作的方式,來捍衛自己的純潔性。

也避免誤導後來的科學家。

臥談會最後,每個弟子都對師父深情的表白道——師父,您的用心良苦,我們體會到了。

每每看到此處,後世史學家們也忍不住熱淚盈眶。趙子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犧牲我一個,照明千萬人,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啊!

不愧是開創新時代的聖賢啊……

~~

其實趙昊只是不會而已。

那可是人家二十年寒窗,一心鑽研的玩意兒,趙二爺都能一個打他十個。更別說那些學霸弟子了。

趙昊只能用藏拙的方式,整天變着法子矇混過關……那裝神弄鬼的樣子,像極了後世的氣功大師。

好在他畢竟在其他方面有真才實學,這才苦苦支撐到了今天。

會試一結束,趙昊心口的大石落了地,提心吊膽,唯恐被看穿虛弱本質的日子,終於一去不復返了!

本公子又可以痛痛快快裝逼……哦不,爲人師表了!

因爲接下來的殿試,不考四書五經,不考八股文,不考表判、經史,只靠一道對策論!

什麼叫對策論?就是後世公務員的申論嘛。

而且趙公子知道考題、知道本屆的評判標準,看過好些進士的對策卷,更有一套後來人總結出來,百試百靈的答題套路。

自然可以放開了大侃特侃,給這幫眼高於頂的弟子,留下個終身不可磨滅的印象!

可能有人要問,他這會兒就不怕讓人知道,自己預知考題的秘密了?

還真就不怕了。

因爲策論乃是皇帝就國家大事提問;中式舉人們對此進言獻策的應用文。

你問一幫整天閉門苦讀的書呆子,那些具體而細微的政務,他們能懂嗎?

別說他們,皇帝也不懂。

所以只可能是泛泛而問,泛泛而談。

那就無非是治國總論、教化倫理、經濟理財、文化教育、軍事武略這五大類而已。

既然能提的問題有限,舉子們和他們的師長,必然會花費大量精力去猜題,而且猜中者絕對不在少數。

尤其是隆慶二年這一科的殿試題,幾乎就沒有完全猜錯的,至少也能猜到一半。

因此趙昊也就沒什麼好顧忌了,放開手腳上就是!

~~

東院堂屋裡,趙昊站在一塊黑板前,目光炯炯的看着整齊坐在對面的老爹和弟子們。

“今科乃當今隆慶皇帝登極以來首次大比,是以策論題目極可能由陛下欽定。所問治國之策,勢必爲大明當務之急。所以我認爲有件事,一定會被問到!”

只聽他沉聲說道:“那就是御虜之策!”

弟子們聞言紛紛點頭,這幾乎是一定的。所謂‘北虜南倭’,乃是困擾大明幾十年的嚴重邊患。

“如今倭寇業已被平定,北虜卻愈演愈烈!”便聽趙昊痛心疾首道:

“去歲俺答率領六萬部衆,繞過宣大防線,破偏頭關南下。攻陷石州後屠城,我百姓被殺五萬餘人,焚燒房舍三日不絕。而後又深入大明腹地千里,破莊堡無數!”

“遼東土蠻部也同時進犯薊鎮,掠昌黎、撫寧、樂亭、盧龍等地,直至灤河。所到之處,殺掠焚燬不可勝計,京師震動。朝廷不得不宣佈京師戒嚴,直到兩部韃子結束劫掠,滿載而歸後才解除了戒嚴。”

“在這期間,大明軍隊的表現稀爛無比。比方在俺答部進犯時,正值秋雨連旬。馬匹多病死,路又泥濘,許多韃子水土不服、征途勞頓,也紛紛生起了病。俺答只好下令丟棄掠奪的財物和人口,士氣低落的狼狽撤退。”

“此時,只消遣數千輕騎追擊,俺答必然潰不成軍,損失慘重。然而大同、太原駐軍騎兵兩萬,竟無一人敢於邀擊。北面薊遼防線就更不用說了,二十幾萬大軍陳兵險隘,居然讓幾萬土蠻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直接殺入京畿劫掠!”

趙昊是越說越生氣,在黑板上寫下了‘強兵破虜’四個張牙舞爪的大字。

然後重重拍着黑板道:“你們說,這口氣誰他孃的能咽得下去?這樣的官軍,誰他孃的能信得過!”

“投筆從戎!”金學曾忽然站起來,激動道:“先殺韃子,後攻倭國……”

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棋推演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戰第三十二章 挖礦吧,小鹿第九十二章 溪上行第三百零一章 瘋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下一站,臺灣第六十章 全殲第一百八十九章 藍胖子和時光雞第一百一十章 娘送的第八十七章 儀式感第一百七十一章 高老莊第六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第二百一十九章 諱莫如深第六十五章 謝少爺不殺之恩第二百零九章 嚇死人了第一百六十章 趙二爺又理解了和尚第四十八章 趙公子不講武德第三百零一章 隆慶帝智勸長公主第二十三章 才子罪人第十八章 海鬥士之家解釋一下陽泉和正陽線的問題第二百四十八章 賬面意義上的千萬(兩白銀)富翁第一百零五章 悠閒假期第二百三十二章 賊巢第四十九章 接戰第五十七章 王家山第四十三章 呂宋總督府第一百五十九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五章 外察第一百六十二章 轉眼到香山第八十二章 用生命保衛它第二百四十四章 倒郭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滿貫第五十八章 大場面都是加特效的第一百七十二章 高家莊的高老漢第二百三十八章 疾風驟雨第二百零八章 招待視察團第一百五十五章 橫插一槓第七十九章 偉大的旅程第五十一章 活着的門神第二百七十章 巡撫的決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浪更比一浪浪第七十一章 太湖神龜第三十六章 你是誰,爲了誰?第一百五十六章 成國公和李春芳第七十九章 好日子來了第二百零一章 真正的殺器第七章 祖傳的手藝要失傳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趙二爺超神了!(求月票)第七十九章 家庭農場第二百零七章 有人開掛了!第九十四章 要留清白在人間第九十八章 過年第一百八十一章 洪熙大炮顯神威第一百五十五章 備件的備件的備件第一百七十二章 血戰第四十四章 休整第四十四章 武達燒烤第五章 一木和一森第二百七十三章 爲人師表第八十二章 上船第三十四章 人心第五十八章 東臨一黨第一百六十三章 土地公公趙公子(求月票)第九十一章 十具禾日第四十三章 偏向虎山行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奸大惡趙守正第三十章 世間再無張居正第十九章 無可逃避第一百三十四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試第二百四十章 語言學天才第八十章 王六、王七和八妹第一百七十章 遵紀守法的趙公子第十四章 郡縣臺灣、羈縻呂宋第十二章 惟吾德馨第六十四章 首輔出馬第六十七章 抗洪第一百六十六章 基建狂魔第四十三章 雜佐第二百零七章 有人開掛了!第五十四章 陸戰隊之歌第一百八十三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九十章 一箭數雕第一百九十六章 英雄的葬禮第一百一十二章 起飛吧,潮州!第一百零三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一百四十章 上元節(求月票)第二百二十八章 並不艱難的決定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已經知道真相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屁又誒第七十九章 偉大的旅程感謝大家,十分完美。第一百九十八章 雙贏,但漢奸輸了第六十二章 趙家傳統技能第一百零九章 趙公子深謀遠慮第十五章 給錢給錢給錢!第二百四十四章 徐閣老不想努力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廷議第一百四十七章 漕黨點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