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亂象紛生

bookmark

三月初一,春鬆衚衕。

趙府東院再次進入了,戒備森嚴的狀態。

與上月的閉關不同,這次除了趙昊父子,即將殿試的五個弟子也參加了此次閉關培訓。

趙公子要利用最後這段時間,幫老爹和弟子們,爲半個月後的殿試做好準備。

這還是他第一次正式指導弟子舉業。

之前趙昊總是對此避而不談,被弟子們問急了,最多就是含混的說些‘文風要穩重、切忌賣弄詞藻’、‘立意要正,休得劍走偏鋒’之類。

對此,弟子們在熄燈後的臥談會上,曾進行過數次討論。

後世史學家從諸位親傳弟子留下的筆記中看到,他們討論後的共識是——因爲師父深知自己‘言出法隨’……說過的每一句話,都是要載入《科學傳習錄》中,被萬千門徒奉爲圭臬,指引他們在科學的海洋中乘風破浪。

航海時,領航員是不可帶錯方向的,否則船毀人亡。師父身爲科學的領航員,同樣也不能給門人帶錯方向,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師父必須要謹言慎行,不科學的話不說,不科學的事不做,不科學的活動不參加。

弟子們一致認爲,在那個理學、心學佔統治地位的年代。雖然師父爲了給科學爭取生存空間,矢口否認科學是哲學的一種,以此避免過早的引來仇視和打壓。

但他的一顆心,卻是矢志不渝信奉科學的。

因此這位偉大的先驅者,纔會用終身不參加科舉,不與弟子談論程朱理學、不指導他們八股文寫作的方式,來捍衛自己的純潔性。

也避免誤導後來的科學家。

臥談會最後,每個弟子都對師父深情的表白道——師父,您的用心良苦,我們體會到了。

每每看到此處,後世史學家們也忍不住熱淚盈眶。趙子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犧牲我一個,照明千萬人,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啊!

不愧是開創新時代的聖賢啊……

~~

其實趙昊只是不會而已。

那可是人家二十年寒窗,一心鑽研的玩意兒,趙二爺都能一個打他十個。更別說那些學霸弟子了。

趙昊只能用藏拙的方式,整天變着法子矇混過關……那裝神弄鬼的樣子,像極了後世的氣功大師。

好在他畢竟在其他方面有真才實學,這才苦苦支撐到了今天。

會試一結束,趙昊心口的大石落了地,提心吊膽,唯恐被看穿虛弱本質的日子,終於一去不復返了!

本公子又可以痛痛快快裝逼……哦不,爲人師表了!

因爲接下來的殿試,不考四書五經,不考八股文,不考表判、經史,只靠一道對策論!

什麼叫對策論?就是後世公務員的申論嘛。

而且趙公子知道考題、知道本屆的評判標準,看過好些進士的對策卷,更有一套後來人總結出來,百試百靈的答題套路。

自然可以放開了大侃特侃,給這幫眼高於頂的弟子,留下個終身不可磨滅的印象!

可能有人要問,他這會兒就不怕讓人知道,自己預知考題的秘密了?

還真就不怕了。

因爲策論乃是皇帝就國家大事提問;中式舉人們對此進言獻策的應用文。

你問一幫整天閉門苦讀的書呆子,那些具體而細微的政務,他們能懂嗎?

別說他們,皇帝也不懂。

所以只可能是泛泛而問,泛泛而談。

那就無非是治國總論、教化倫理、經濟理財、文化教育、軍事武略這五大類而已。

既然能提的問題有限,舉子們和他們的師長,必然會花費大量精力去猜題,而且猜中者絕對不在少數。

尤其是隆慶二年這一科的殿試題,幾乎就沒有完全猜錯的,至少也能猜到一半。

因此趙昊也就沒什麼好顧忌了,放開手腳上就是!

~~

東院堂屋裡,趙昊站在一塊黑板前,目光炯炯的看着整齊坐在對面的老爹和弟子們。

“今科乃當今隆慶皇帝登極以來首次大比,是以策論題目極可能由陛下欽定。所問治國之策,勢必爲大明當務之急。所以我認爲有件事,一定會被問到!”

只聽他沉聲說道:“那就是御虜之策!”

弟子們聞言紛紛點頭,這幾乎是一定的。所謂‘北虜南倭’,乃是困擾大明幾十年的嚴重邊患。

“如今倭寇業已被平定,北虜卻愈演愈烈!”便聽趙昊痛心疾首道:

“去歲俺答率領六萬部衆,繞過宣大防線,破偏頭關南下。攻陷石州後屠城,我百姓被殺五萬餘人,焚燒房舍三日不絕。而後又深入大明腹地千里,破莊堡無數!”

“遼東土蠻部也同時進犯薊鎮,掠昌黎、撫寧、樂亭、盧龍等地,直至灤河。所到之處,殺掠焚燬不可勝計,京師震動。朝廷不得不宣佈京師戒嚴,直到兩部韃子結束劫掠,滿載而歸後才解除了戒嚴。”

“在這期間,大明軍隊的表現稀爛無比。比方在俺答部進犯時,正值秋雨連旬。馬匹多病死,路又泥濘,許多韃子水土不服、征途勞頓,也紛紛生起了病。俺答只好下令丟棄掠奪的財物和人口,士氣低落的狼狽撤退。”

“此時,只消遣數千輕騎追擊,俺答必然潰不成軍,損失慘重。然而大同、太原駐軍騎兵兩萬,竟無一人敢於邀擊。北面薊遼防線就更不用說了,二十幾萬大軍陳兵險隘,居然讓幾萬土蠻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直接殺入京畿劫掠!”

趙昊是越說越生氣,在黑板上寫下了‘強兵破虜’四個張牙舞爪的大字。

然後重重拍着黑板道:“你們說,這口氣誰他孃的能咽得下去?這樣的官軍,誰他孃的能信得過!”

“投筆從戎!”金學曾忽然站起來,激動道:“先殺韃子,後攻倭國……”

第一百八十八章 父愛如山第十七章 老父母別走第三十八章 阿依努人永不爲奴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開眼界第八十二章 用生命保衛它第四十五章 三峽小壩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六十二章 崇明島第二百七十五章 完美的人選(求月票)第七十七章 我不演了第八十四章 我看好你哦第一百三十章 有沒有信心?第二百零一章 銀山金山第二百三十四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水銀第二十五章 燈塔的光輝照南洋第二百一十一章 屁又誒第三百三十五章 北京再見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後諸葛亮賽神仙第二百六十二章 喝茶第八十章 舟山基地第五十七章 新年快樂第六十章 爸爸我來了第一百零三章 嚇死寶寶了~~第十五章 永樂洪熙宣德炮第十七章 科學預測,百發百中!第八十五章 貸款修河,收費還貸第一百一十一章 各自的任務第一百章 又是一年春闈時,歲歲年年人不同第七十章 抄徐第九十四章 輕輕的,他來了!第一百五十章 臺灣警備區第一百一十一章 第一爐鋼第一百四十二章 土地經濟第二十三章 獨特要求第一百零二章 一個椰子泄露的情報第七十八章 唯獨此事,不可缺席!第六十一章 又送王孫去第六十二章 拔刀相助第一百三十一章 趙二爺的大機緣第一百四十五章 寶島臺灣,名不虛傳!第四十章 開演之刻已至第一百四十一章 趙部堂太難了第六十二章 兒子的愛在千里外第二百九十三章 廷議第一百零四章 徐家的臉面第三百零五章 趙博士和李博士狼狽爲奸了(盟主加更)第八十七章 講衛生的趙二爺第一百五十章 開眼看世界第八十章 官復原職第一百零五章 悠閒假期第一百三十一章 喜相逢第二百零一章 勞動的快樂第八十二章 上船第四十六章 小透明第八十六章 江湖救急第四十二章 一條路二十年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品鍋第十八章 高德(盟主再加更)第二十八章 鳳雛乘二第三十四章 明月何皎皎第一百七十二章 贏定了?第九十四章 知法纔不會犯法第三百二十七章 子弟們的道路第七十七章 我不演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神劍出匣第一百六十四章 希望第八十六章 太湖水波平第三十七章 五口通商第六十四章 都是大猷的錯第二百一十二章 老趙家的人就是心態好第一百零一章 老李是個文化人第二十四章 徐文長第一百八十二章 第一炮第六十五章 高配版趙二爺第五章 張鑑式蒸汽機第一百零五章 華公子就是不信邪!第二百六十四章 江南銀行第七十二章 ?老哥哥這是怎麼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目瞪狗呆徐閣老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冰河第二百一十一章 南洋歸心第四十三章 戲精縣主第十一章 趙家四郎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天一杯奶,強壯大明人第四十六章 不接受投降第一百零七章 乖徒兒快到我碗裡來第一百六十一章 等候守正(新的一月求月票)第一百七十章 指望破鞋扎爛了腳第六十二章 誾千代是個好姑娘第二百零二章 百年海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趙立本出山第一章 大明西海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凶兆第二百一十一章 屁又誒第三百零六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第三十五章 大明首輔趙守正第七十五章 高嶺之花第九十四章 要留清白在人間第八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