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我坦白,我倆在一起了

bookmark

半個月多前,會試放榜。

當長公主得知自己預言成真,便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她要把自己和趙守正的事情,一股腦兒告訴皇兄。

其實就是不擔心趙郎中狀元,她也早就想跟隆慶坦白了。

嗯,沒人管的寡婦就是這麼任性。

但這並非腦袋一熱,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

首先,她府上的安全是由錦衣衛負責,雖然錦衣衛如今麻煩纏身,不大敢管閒事。但東廠的人都從北鎮撫司調配,難保三傳兩傳傳到馮保耳朵裡去。

馮太監知道了,皇兄就知道了——到時候萬一皇兄摟不住火,讓人把趙郎喀嚓嘍,她可就哭都沒地兒哭了。

所以不如自己先告訴皇兄,爭取主動,大不了一哭二鬧三上吊,保準皇兄不敢動趙郎一根指頭。

其次,她判斷皇兄雖然會火大,但應該不會怎麼着趙郎,更不會怎麼着自己。

因爲皇兄他是個善良,且極富同理心的人啊。裕邸時惶惶不可終日的那段生活,讓皇兄很容易同情和他有相同遭遇的人。

比如她這個遭遇比皇兄還可憐的妹子。

皇兄他就忍心棒打鴛鴦?看到自己唯一的妹子,從此失去靈魂,青燈古佛了卻一生?

嗯,長公主準備以出家威脅皇兄,估計用不着上升到自盡的程度,心軟的跟棉花似的皇兄,應該就會妥協的。

第三,則是因爲西山煤業的緣故了。

趙昊在西山大舉收購廢煤窯的事情,自然要跟長公主通氣了。

殿試閉關前一天,也就是二月底,他讓孫胖子把二月的賬算了算,果然如所料,大概能賺五萬兩銀子左右。

這樣加上之前賺到的三萬兩,兩月就賺了八萬兩。

趙昊讓孫胖子去開了張四萬兩的會票,揣在懷裡去長公主府報喜。

長公主雖然知道煤藕賺錢,還是讓趙昊拿出的鉅款嚇了一跳。

京裡那麼多的皇莊皇店,一年下來也就是淨賺七八十萬兩左右,難道就抵一個盧溝橋煤場?

當然帳不能這麼算,皇莊皇店開銷多大?養活了多少蛀蟲?

能有這麼高的淨利,主要還是長公主以身作則,除了自己應得的那份,從不貪公中的錢財。

只有上面人不貪了,纔有底氣去管下面人。所以長公主管皇室產業這些年,其實下頭那些管事的、掌櫃的全都苦不堪言。

想想吧,連雞公公這位大總管,一年辛辛苦苦,也才撈個萬把兩……

有人說萬把兩夠多了,可你知道皇室多少產業嗎?光在京畿一帶的田莊就有十幾萬頃,佔順天府耕地面積的三成還要多。更別說北京、天津、保定等地的上千個店面、買賣了……

要是上頭管的鬆一點,下面隨便一個油水大的管事,說不定就能撈到雞公公的水準。

~~

而且宮裡的用度多大啊。

去歲朝廷又總是哭窮,任憑皇兄如何討要,就是一個字,沒錢。

皇兄無奈,只好不斷向妹子伸手,結果辛辛苦苦賺來的那幾十萬兩,又陸陸續續全都補貼了宮裡。

問題是,就這麼個費心費力撈不着好的差事,還有人整天惦記着……

李貴妃的老子清河伯李偉,隔三差五就讓老婆子去找閨女吹風。說什麼長公主終究是個外人,你得自己得替太子看好了家業。

不然咱老李家撈什麼……哦不,不然將來等太子長大了,恐怕也不剩什麼家底,早就長公主掏空給她兒子了。

這些話,都是李貴妃以在陳皇后面前抱怨父親不懂事的方式,讓當嫂子的傳到長公主耳朵裡去的。

在景陽宮聽皇嫂說完,長公主當時就掉了淚。

她就知道李貴妃一家早瞄上自己手裡的皇產了,只是怕因小失大,一直隱忍不發罷了。

果然一立太子,她就迫不及待開始了。

陳皇后也拿自己做例子,勸長公主不要跟她爭。

人家李綵鳳雖然是個泥瓦匠的閨女,可天生就是命好怎麼辦?當年她不過是裕王府的一個普通宮女,偶然被還是裕王的隆慶看上來了一發,結果肚子就有了動靜。

十個月後,便一舉誕下了王長子,而且皇長孫,徹底替風雨飄搖的裕王穩住的地位。

自那以後,她的地位便扶搖直上,由一個小宮女晉身爲裕王側妃,然後又成了貴妃。

而陳皇后雖然是正宮皇后,但膝下無所處,如何與李貴妃爭鋒?

便識趣的藉口信佛養病,搬出了坤寧宮,到這犄角旮旯的景陽宮居住。

是以如今後宮大事小情全都由李貴妃說了算了。

而且陳皇后告訴長公主,李貴妃又要生了。太醫看過說,八九不離十,還是個皇子……

長公主聞言,一顆心拔涼拔涼的。好麼,雙保險了。這下怎麼跟她爭?

只怕她誕下二皇子之日,就是跟皇帝攤牌之時了。

那種情景下,隆慶皇帝連個不字都沒法說……

~~

所以長公主這陣子,一直在琢磨着該如何抽身,才能將損失降到最小了。

其實何止這陣子?她早就有這覺悟了,只是一直不願承認罷了。

去歲給趙昊那麼重的改口禮,年初又一口氣撥給他一百管事,其實都是她在有意識的轉移了。

只是長公主有長公主的驕傲。就算要把皇產讓出來,也得有個體面的退出才行。

而不能讓李綵鳳那娘們,得了便宜還賣乖!

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不說別的,單說一旦決定退出,有多少人要安排好去處?

李偉父子不會用她留下來的人,她也不捨得自己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人才,都讓個瓦匠頭子給糟踐了……

看着趙昊奉上的四萬兩會票。長公主萬萬沒想到,當初愛心氾濫、母性發作的拍腦袋決定,居然就給了自己一個絕佳的機會。

尤其是當趙昊告訴她,收購那些廢煤窯的光輝前景後。

長公主當即決定,立即讓出皇產,把全部身家都砸到這上頭去。

但這又帶來一個嚴重的問題,如此大手筆的投資西山煤礦,一定會驚動地方官、錦衣衛的。

不用收購幾千個,怕是幾百個煤窯買下來,那幫聯想力豐富的官兒們,眼前就已經出現流民大軍殺入紫禁城的畫面了。

第一百六十四章 徐階跌倒,李贄賺到第一百八十六章 丈母孃看女婿第一章 我來享福了第一百二十章 太閣立志第二十三章 大同第二百三十七章 晉西北全亂了第一百零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九十八章 神一樣的公子第七十七章 無爲而治第八十六章 好事成雙第六十七章 玩茅臺第一百五十章 諸位辛苦了第二十九章 本少爺現在有錢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東風不與趙子便第二百六十三章 太監也打了,太監被反殺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敗家子第四十九章 請叫我兒小李白第七十一章 能幹的大姐姐第一百四十章 徐階訓子第一百五十章 開眼看世界第一百四十四章 艋舺第四十八章 以德服人趙二爺第二十八章第三十三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一百八十九章 李明月的大危機!第一百六十一章 等候守正(新的一月求月票)第一百一十二章 中等風險第六十二章 緝私大隊甕中捉鱉第五十九章 李華梅行動之決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請君入甕中捉鱉第六十章 爸爸我來了第九十五章 一體化與互助會第一百八十七章 典史出差第一百章 五羊通商行第一百三十四章 玉佩名寧安第一百八十六章 逐客第九十七章 可憐弱小又無助第一百五十四章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第一百八十四章 過三關第九十三章 客家圍屋第一百九十六章 秋石還元丹第五十六章 方攤主謝過公子啦第一百三十二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四十章 老王今晚沒法寫了,別等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趙公子上來啦!第六章 陛下要幹甚?第四十二章 一報還一報第十章 初吻第一百一十章 饒你奸似鬼,也要喝本公子的洗腳水!第一百七十三章 皇帝、元輔和科道第七十四章 穿越無風帶第八十六章 好事成雙第五十七章 王家山第四十八章 日月之旗,七星之文第四十九章 我們的道路第一百零五章 華公子就是不信邪!第五十四章 花錢如流水第一百五十一章 趙公子與山寨貨不得不說的故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趙二爺斷案——看個熱鬧第三十六章 你是誰,爲了誰?第一百一十三章 真正的公子第十三章 炮聲隆隆第一章 送別第六十七章 走後門第十章 新狀元郎第八十一章 逆向工程第一百七十八章 劈歪了第一百三十章 說服第二百三十七章 晉西北全亂了第二十八章 請老王吃最貴的冰淇淋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點都不科學第一百六十章 鐵甲艦vs鐵甲船第二百九十九章 狗攆兔子第三十八章 阿依努人永不爲奴第一百五十四章 春江水暖鴨先知第一百零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五十八章 李華梅行動之計劃通第二百四十八章 出殯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一百零六章 趙二爺在大氣層第一百三十章 倒春寒第一百四十二章 基業昌隆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們中間出了個叛徒第一百九十三章 私掠許可證第四十三章 戲精縣主第一百一十三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三十二章 唐山保衛戰 (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高質量東廠報告第二百二十五章 地震(求月票)第一百五十三章 紅樓詩社第二百一十二章 別問,問就是深仇大恨第九十一章 我們西山嚇煞人香第一百二十六章 菊與刀第六十四章 趙士禧立功了!第一百零六章 理想主義者的愛情第六十七章 走後門第五十二章 除夕第八十四章 返航第九十九章 公子真乃神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