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你聽說過汪直嗎?

bookmark

“屁!”

趙立本卻嗤之以鼻,滿臉不屑道:“你小子跟純潔有一文錢關係嗎?”

“爺爺,有這麼說自己孫子的嗎?”趙昊登時委屈壞了:“我從各種意義上,都還是個孩子啊。”

“那也是早晚的事兒。”趙立本哼一聲道:“你別光想着抱大腿,天家的軟飯沒你想象的那麼可口。”

“哦?”趙昊馬上露出虛心受教的神情,畢竟在這件事上,爺爺纔是真正的王者。

“唉,以往覺着你還小,接觸不到那個層面,也就沒跟你提過。沒想到,你小子這麼能折騰。再不跟你說個明白,怕是要惹來潑天大禍的。”

趙立本端起茶盞,輕抿一口道:“今天就跟你好好嘮嘮吧。”

“是,爺爺。”趙昊立即正襟危坐,聆聽受教。

“大明朝不是二祖時代的大明朝了。二祖手中至高無上、殺人無算的皇權,早已被層層裹在了繭子裡。”

便聽趙立本面無表情道:“也就是在北邊這幾個省,因爲還要靠朝廷抵禦邊患,你還能感受到皇權的存在。回到咱們南邊,誰還把坐在龍椅上的那位當回事兒?在東南,別說長公主了,就是聖旨,有時候也跟草紙沒什麼區別。”

‘要是擦起屁股,肯定聖旨更舒服。’趙昊心中吐槽一句,便將此事記入了今生的遺願清單中。

不過,這番話從堂堂兩榜進士、前南京戶部侍郎口中說出來,確實足以讓人毛骨悚然了。

“真有那麼誇張嗎?”趙昊聲音有些發澀。他總以爲,這纔是隆慶朝,情況應該會好一些……

“呵呵……”趙立本卻冷冷一笑道:“皇權是什麼?是紫禁城裡那套大駕鹵簿?還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那都是哄皇帝開心,騙老百姓聽話的玩意兒罷了。”

趙昊聽得心驚肉跳,心說爺爺確實有酒了。

“放心,外頭你奶奶的人已經看好了。”

趙立本一眼看出他的擔心,揶揄一句道:“你都敢當衆打徐閣老的臉,還怕聽兩句閒話?”

“孫兒膽子確實不大。”趙昊訕訕道:“靈濟宮那次,我已經夠小心了,沒想到他老人家還真生氣了。”

“你以爲徐閣老題了‘百家爭鳴’,就允許不同聲音在臺上大放厥詞?”趙立本哂笑一聲道:

“那所謂靈濟宮講學,乃是他利用王學、肉身成聖的道場。只要天下的讀書人都摒棄了理學、信奉王學,那他這位王學的精神領袖,當不當宰相都不重要,反正都是言出法隨,無人敢違背,比聖旨還要好使。”

說着他神出鬼沒的出一腳,踢在趙昊左邊屁股上道:“你倒好,跑到人家的場子去。當着人家老大的面大放厥詞,說什麼心學管好自身,其餘的交給科學。”

“哦,合着心學只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得靠你的科學?”趙立本朝孫子豎起大拇指道:“是我趙立本的種,夠猛,夠狂!”

“一家之言,一家之言嘛。”趙昊現在基本上摸透了老爺子的脾氣,他就是喜歡玩大的、越野越過癮,整天那麼恭恭敬敬、老老實實,反而不討老爺子喜。

難道是因爲一輩子鬱郁不得志,總覺的還沒施展開拳腳,就先下臺休息了憋得慌?

趙昊胡亂猜測一句,然後賠笑道:“爺爺,咱還說啥是皇權吧。”

“以後你少打岔,不知道爺爺這年紀,說了上句往下句嗎?”趙立本笑罵一聲,才接着說道:

“皇權其實就兩個字,兵與稅。沒兵放屁也不響,沒錢你就沒法養兵。但徵稅需要官吏,運糧修路興水利需要壯丁。所以要坐穩江山,還得再加兩個字,官與丁。”

“兵、稅、丁、官。”趙昊默默點頭。這年代,還是可以粗暴的說,稅就是糧,糧就是稅。有兵有糧可以打天下,有官有丁可以坐天下,老爺子不愧是前副部級幹部,看問題就是有水平。

“所以皇權不是你覺得中就中,你得看這四個字,能不能玩得轉。”趙立本呷一口茶水,長嘆一聲道:

“稅,收不上來;兵,調遣不動;丁,招不上來;官,使喚不靈。這樣的皇權就是個屁,誰也不會當回事兒。”

趙昊便拿老爺子這套往大明身上一套,登時出了一腦門子汗——

稅。

明明東南一帶富得流油,每年單單走私,從海外流入的白銀怕有上億兩,可太倉卻空空如也,國家陷入嚴重的財政危機。

兵。

衛所營兵糜爛透頂,讓韃子如入無人之境,被倭寇殺得哭爹喊娘。當年一百多倭寇一路殺到金陵城下,二三十萬守軍居然龜縮不出。還得靠戚繼光重新招募礦工來對付倭寇。

丁。

爲了逃避繁重的徭役,老百姓要麼投身勢豪之家爲奴,要麼背井離鄉成爲流民,各級官府基本上已經抓不到壯丁了。

官。

就更別說了。大明朝的官員,根本就不把皇帝放在眼裡。

這一點,放眼歷代無出其右。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科舉取士造成的。

但並不是後人評說的那樣,科舉制度太過失敗。

恰恰相反,是因爲它太成功了。

相對客觀的考試、層層選拔的機制,嚴格的監考閱卷制度,雖不能完全杜絕舞弊,卻足以保證選拔出的官員,絕大部分都是最優秀的。

但這帶來了兩個嚴重的後果,一是嚴酷而漫長的選拔,讓考生必須付出常年的絕對努力。經歷一次次失敗,又一次次重新出發,因此他們只會感謝自身的個人奮鬥,感激選中他們的考官。

雖然嘴上說什麼皇恩浩蕩的,但他們根本不承認自己的成功,來自皇帝的恩賜。

二是越來越高的整體素質,讓文官們有條件將治國精細化、法條化、複雜化。使政務決策的門檻越來越高,高到皇帝和太監、武官們望而生畏的地步。

也就是所謂的‘專業知識導致行業壟斷’。如今大明朝治國只能靠文官集團,這些‘技術型官僚’組成嚴密的體系,負責維持國家機器的運轉。

在沒有外敵入侵的情況下,皇帝反而成了多餘的。

其實還有一個後果,是科舉考試的指定教材——程朱理學造成的。這是一門看上去處處維護皇權,實則將皇帝從具體政務中隔絕出去的學說。

它其實是士紳集團在與皇權的鬥爭中,取得明顯優勢,卻又無意取而代之的情況下,對皇權存在理由的辯護,妥協和約束。

太祖皇帝畢竟讀書太少,他能廢掉看得見的宰相,卻依然被讀書人埋伏了一手——選擇程朱理學爲讀書人指定教科書。

第一百零二章 一個椰子泄露的情報第三百四十章 就這?第八十章 掉進米缸的老鼠第一百四十九章 日寇聞我名無不喪膽第二百三十五章 爲天地立法!第八十三章 臺南歡迎你第一百六十一章 高閣老偷雞不成第一百一十五章 東風不與趙子便第八十二章 上船第一百三十四章 新居第二百九十四章 縱火第九十章 劉員外明白了第十二章 玩我鳥第一百四十四章 何爲王者?第二百八十一章 面額第七十五章 理性喪失第二百五十四章 盆滿鉢也滿(盟主加更)第十九章 花間提壺王大廚第三百三十五章 北京再見第十九章 悄悄的我走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其實不想走第二百一十一章 屁又誒第一百九十四章 小維受驚第八十九章 酷樂,吹着空調吃火鍋第六十一章 一滴都不剩第八十六章 崑山景氣第一百三十八章 我不敢娶第三百二十五章 馬姐姐上課第一百一十一章 開工大吉第二百一十八章 可真準啊……第六十二章 趙家傳統技能第二百一十三章 天賜之地第一百零九章 趙公子深謀遠慮第四十七章 強龍要壓地頭蛇第九章 縣主(盟主加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處決第八十七章 講衛生的趙二爺第一百零四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第一百四十三章 八斗子盟約第一百一十六章 金玉良言第四章 萬丹國完蛋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海第五十六章 甦醒第一百四十五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求月票)第十三章 炮聲隆隆第二百八十九章 史上首次併購(盟主加更)第三百零一章 隆慶帝智勸長公主第一百三十四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生八字不合第六十五章 因爲朕要贏,所以你們都得輸第九十三章 當代袁隆平十天十更,十全十美,十全大補,十分感謝!!第五十四章 李華梅行動之序篇第一百一十八章 其實我想留第一百一十八章 萬曆皇帝不信邪!第一百九十六章 秋石還元丹第十八章 高德(盟主再加更)第二百四十一章 聚日無多第一百五十六章 視察第一百一十章 崇明海塘起第六十四章 趙立本之心——路人皆知第五十二章 除夕第一百零四章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第五十四章 林道乾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移民第二十六章 明受第一百三十二章 唐山保衛戰 (上)第二十六章 公子的道路第七十九章 睡二十七張牀的男人第二十一章 本錢第一百三十二章海警是播種隊第一百五十七章 徐琨症候羣第九十六章 連理快樂船第一百六十九章 法師套路深第十一章 勳卿家的小竈第一百零九章 縱火犯(月票月票月票啊!!)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州之主第八十五章 趙某指鹿爲馬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點都不科學第一百零六章 趙二爺在大氣層第一百一十一章 海運圖說第一百二十章 太閣立志第一百三十章檢閱,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二十一章 趙公子的護衛有槍了……第十八章 高德(盟主再加更)第三章 五等分的花嫁第一百五十一章 西風起第九十一章 哦豁第七十九章 偉大的旅程第三十六章 第三次革命第二百五十二章 陰魂不散的幽靈第六十章 沒有下次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壽第七十八章 農場第一百二十三章 四手觀音第二百零七章 基建狂魔(盟主加更)第十三章 梅子黃時雨第一百五十四章 回到南洋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欲低調過一生第二百零六章 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