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以工代賑不容易

bookmark

待金科心滿意足的離開,吳承恩才進來,把一份賬冊往他面前一丟。

“盤庫完畢。”

“這麼快?”趙昊微微吃驚。

按例,新官上任之後,除了坐轎遊街、升堂接印,拈香拜廟這些體面儀式之外。

當然還要進行清倉盤庫、清釐監獄、傳考童生、懸牌放告、巡城閱鄉、對簿點卯之類的實質性工作。

趙二爺今早做的就是後兩項,而真正要緊的前兩項,則由兩位幕友分別承擔了。

按說清倉盤庫怎麼也得幾天功夫,沒想到吳承恩早早就回來了。

“就是這麼快。”吳承恩坐在趙昊一旁,翻開賬冊給他看道:“庫裡只有不到兩千石存糧,四百兩存銀,還用費多少事兒嗎?”

“這麼點?”趙昊不禁失笑。

怪不得昨晚交接時,那馮知縣支支吾吾不肯說實話,原來是窮的底兒掉啊。

倒不是他爺倆心慈手軟,或者被馮知縣矇騙了。

而是官場上的規矩向來如此,屋檐滴水代接代,新官不算舊官的賬。

只要前任留下的窟窿不太大,後任就得替他兜着。

畢竟將來後任也會離任,要是不希望被後任的後任揪着算賬,就得照着規矩來。

反正虧得是大明的錢,又不用自己掏銀子……

“窟窿多大?”趙昊問道。

“四千兩左右。”吳承恩苦笑道:“其實馮知縣還挺厚道的。”

“是啊。”趙昊深以爲然的點點頭,這麼窮的崑山縣,窟窿還不到五千兩,知足了。

“就是十萬張嘴等着吃飯,咱們拿什麼養活啊?”吳承恩又發愁道。

“兩千石能吃多久?”趙昊問道。

“省着點,三天。”吳承恩愁眉不展道:“但要以工代賑的話,消耗就更大了。”

其實唐宋就有以工代賑的套路了,但是人一旦進行體力勞動,飯量可比躺着不動大多了。

養活同樣的人數,需要的糧食會翻倍的。

十幾幾十萬災民,要是放開了吃,糧山都能幾天給你吃光了!

所以不是那些長官們太蠢想不到,而是實在沒那個實力以工代賑吶。

還不如把粥熬得稀一點,再加點麩子、雜草、沙子,讓老百姓吃個三分飽,躺着捱日子呢。

~~

但在來崑山的路上,趙公子就已經力排衆議,決定在崑山推行以工代賑了!

這法子太合適崑山了。這年代修堤就是拿人堆,人越多效果越好。

而且老百姓都有活幹、有飯吃,社會治安也就穩定了。

另外年終時,還能作爲亮瞎眼的政績,寫進趙二爺的總結報告裡,將來說不能還能青史留名呢。

畢竟‘以工代賑’素來都是跟歷代名臣掛鉤的……

只是這一招千好百好,沒有足夠的糧食,就是玩火自焚了。

“過兩天斷糧了怎麼辦?”吳承恩苦着臉問道:“會出大亂子的。”

“今天最晚明天,伍記的船隊會送來三千石存糧。”趙昊給他吃顆小小的定心丸道:“然後陸續還能有個一萬石左右,差不多半個月內就能送到吧。”

“那也就是半個月的量。”吳承恩無奈的看着趙昊。“這下知道以工代賑的可怕了吧?那就是個無底洞啊。”

“這幾天林中丞就到蘇州了。”趙昊想一想,撓頭道:“他應該會讓府裡再調撥一批。”

“那還成。”吳承恩鬆口氣道:“有巡撫大人親自照會,知府衙門就是再拖延,十天半個月也能送來糧食,正好接上。”

“那個指望不得。”誰知趙昊卻搖搖頭道:“巡撫只能命令知府,不能親自操辦,有的是辦法拖一兩個月。”

“蔡知府幹嘛要拖我們啊?”吳承恩不解問道:“難道崑山縣不是他治下嗎?”

“蔡知府是高閣老的學生……”趙昊癟癟嘴道:“聽說,去年是高肅卿親自打招呼,把他從戶部郎中調升爲蘇州知府的。”

“高拱?”吳承恩一愣道:“那又怎樣?難道你爺倆除了得罪徐閣老,還得罪了高閣老?”

“這跟我父子沒關係。”趙昊不由訕訕道:“是我家老爺子,據說跟高拱有死仇。”

“呃,好吧。”吳承恩的嘴角也抽動兩下,心說這下可好,成孤軍奮戰了。

~~

要是原先徐閣老在位,蔡國熙要夾着尾巴,大家還得和平相處。

現在誰都知道,高拱復出是早晚的事兒,蔡國熙肯定要在老師面前好好表現一番的。

什麼,李春芳?大家都心知肚明,過渡期的擺設而已。

大明首輔之位不是誰都能做穩當的,沒牌面的甘草國老坐不穩的。

“既然蘇州如此不友好,爲何當初還要選這裡呢?”吳承恩大惑不解。

“因爲是蘇州啊。”趙昊笑笑不解釋。

爲了點着商業革命那把火,哪怕是去吳縣他都甘之若飴,何況現在改任崑山還有個緩衝。

只是,就苦了趙二爺了。

想到這兒,趙昊益發覺得責無旁貸了,便沉聲給吳承恩打氣道:

“你只管放糧就是,其餘問題交給我來解決。”

“怎麼解決?”吳承恩卻直皺眉道:“還有件事兒沒跟公子說,今天陪着盤庫的戶房司吏說,上午去蘇州進貨的糧商都空手而歸了。據說是存貨吃緊,只能優先供給府城。”

說着他語重心長嘆口氣道:“公子,這世上有些事,用錢也解決不了的。”

“這個我承認。”趙昊點點頭,卻話鋒一轉,灑然一笑道:“但絕大多數時候,只是給你錢的不夠而已。”

“公子準備加錢買糧?”吳承恩眉頭卻皺的更緊了。“哄擡糧價是大忌啊。”

趙守正口頭下達的救災令中,就有‘嚴禁哄擡糧價’一條。

同樣道理,知府衙門和各縣也不會坐視崑山縣高價收糧的,那樣會擾亂全府的糧價。

這對一個實際八百萬人口,一半以上的糧食靠從湖廣購買的地區來說,是災難性的。

“想避免也很簡單,只要採用場外交易就成。”趙公子淡淡一笑道:“你就別操心了,趕明兒我出去轉一圈,保準把糧食給你湊齊。”

“哎,好吧。”吳承恩是個愛操心的性子,又是初次跟趙昊辦事兒,自然是一百個不放心了。

但這縣衙裡實際上說了算的是趙昊,就連縣老爺也得聽着。吳承恩只能按下擔心,靜候佳音了。

“還有件事要請示公子,這些糧食怎麼入賬?算是縣裡跟公子買的,借的。還是公子捐的?必須要有個明確的章程。”

ps.第三更,繼續繼續哈。求求月票、推薦票啦~~~

第二百二十一章 肥都第八十五章 歡迎回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橋梯第一百四十三章 八斗子盟約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借芭蕉扇第一百四十八章 強敵第二百五十九章 爺爺威武(盟主加更)第二百四十章 天堂地獄一線間第一百二十五章 炮聲隆隆,大俠威武!(求月票)第一百零三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一百五十二章 太后、伯爵、旱地行船第八十三章 西山,又是西山第三十六章 你是誰,爲了誰?第一百三十二章 打個折如何?第二百零三章 祥瑞御免第二十章 獅子貓第六章 陛下要幹甚?第三百零八章 開業第五十章 詞爹第六十七章 玩茅臺第八十五章 禍亂歐洲的罪魁禍首第二百八十一章 爹,這麼快就回來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吾愛吾師,吾更愛大明第一百三十一章 老將出馬第八十七章 講衛生的趙二爺第八十二章 上船第二百零二章 把根留住第二百零五章 罪己詔第一章 我來享福了第五十三章 佛祖顯靈了第八章 上陣父子兵第五十四章 花錢如流水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檄而定第一百二十八章 浦東新區第五十六章 我們只是個微不足道的小門派第二百三十四章 十大罪第三百二十七章 子弟們的道路第一百二十一章 啓航第一百二十九章 吃瓜第八十一章 逆向工程第二十八章 父病速歸第一百四十八章 強敵第一百八十九章 李明月的大危機!第五十五章 總督的野望第一百一十五章 多讀書是有好處的第二百八十一章 爹,這麼快就回來了?第一百七十章 指望破鞋扎爛了腳第一百五十七章 鄂湘贛第二百六十三章 太監也打了,太監被反殺了第六十三章 沙船幫第一百三十三章 徐華亭,華亭徐第二章 公子駕到第一百九十五章 臨行第十八章 海鬥士之家第二十章 大君有約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公子將計就計第七十章 避稅碼頭徐家開第一百五十二章 首輔請吃飯第一百零五章 趙二爺閱卷——高深莫測第一百八十一章 洪熙大炮顯神威第二十四章 徐文長第九十二章 趙二爺超神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秋闈第六十九章 休假與耽羅島海警學校第一百六十章 鐵甲艦vs鐵甲船第一百七十章 江行長第二十三章 把保護打在公屏上第七十章 大奸似忠趙守正第二十七章 我願被侮辱一千次第五十六章 王的天下第一百零九章 縱火犯(月票月票月票啊!!)第一百零五章 汪記困局第一百五十一章 是我不夠馬叉蟲?第三百二十四章 老薑第四十二章 明知山有虎第六十七章 呂大俠第二百三十九章 醋黨中出了叛徒第一百六十九章 菜雞互啄第七十九章 偉大的旅程第十四章 郡縣臺灣、羈縻呂宋第一百六十九章 法師套路深第二百五十五章 蔡國熙的請求第八十七章 悄悄問趙公第二百三十二章 賊巢第二百五十八章 魔法免疫趙公子第三百三十章 開門復動竹第一百八十八章 攤牌第二百零四章 這位將軍實在太謹慎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二十一章 聽君一席話第一百六十九章 德雷克船長第七十一章 關塔那摩第八十七章 長廣煤礦第三百零四章 人選第一百二十六章額滴個神啊第三十九章 返程第三百一十八章 八仙過海第一百五十五章 備件的備件的備件第二章 千古罪人劉大夏號第九十三章 客家圍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