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責任

bookmark

自打那道石牆砌好,潘季馴就寸步不離,圍着牆打轉。

連午飯都是端着碗,蹲在河邊上,就着那堵牆解決的。

這麼說並非誇大其詞,因爲他是真正的拿這堵牆當菜。每隔盞茶功夫,就要扣下點砂漿來嘗一嘗。

等趙昊吃完飯過來看他時,那堵牆上已經被挖了個好幾個酒盅大小的洞洞,也不知吃下去怎麼消化。

“中丞,嚐出變化來了嗎?”趙公子走到潘季馴身旁,高武馬上給他支上交椅。趙昊施施然坐下,讓高大哥也給潘總搬一把。

“老夫習慣蹲着吃。”潘季馴卻敬謝不敏,然後認真回答道:“這會兒砌成一個時辰了,砂漿開始變硬,用手捏沒法變形。口感卻更好了……”

趙昊聞言苦笑,口感是什麼鬼?

“這個勞什子混凝土,這會兒已經跟三合土、還有糯米灰漿,表現的完全不一樣了。”只見潘季馴神情鄭重道:“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吧。”

“嗯。”趙昊點點頭,看着潘季馴專注的盯着那堵牆,就像老農在盯着他的莊稼一樣。

讓人很難想象到,這是一位進士出身的三品大員。

趙公子感覺,他是自己見過最不像官員的大明官員了,甚至比海瑞還不像。

不禁輕聲感嘆道:“像中丞這樣熱愛治水的官員,實在是太少了。”

“你才熱愛治水呢,你全家都熱愛治水!”誰知潘季馴卻大翻白眼,不勝煩言道:

“老夫都討厭死這個活兒了,每次一上堤都煩躁。你說我一個書香門第出身的兩榜進士,怎麼就整天泡在泥湯子裡,成了泥腿子!”

說着,他指了指自己蒼老的臉道:“老夫當年也是細皮嫩肉,號稱‘玉面小白龍’,你看幹了幾年河工,直接成了‘半截棗樹皮’,比那些發配充軍的還顯老。”

“其實我原先是個很儒雅的讀書人,在地方做官時,還得了另一個綽號叫‘潘菩薩’,你想那得多好的脾氣?都是上堤之後才變成這樣的,整天對着一幫蠢惰官員、刁滑胥吏、無知百姓,能不天天發火嗎?”

“嗯嗯。”趙昊沒想到,大明朝治水第一能臣、馴服黃河的潘季馴,居然對自己畢生功業,懷有這麼大的牢騷。

“那中丞爲何對這水泥如此上心?”

“這很難理解嗎?老夫就想趕緊完成自己的使命,將那該死的黃河治理好。有了這東西,我才能儘早擺脫泥腿子的命運,重新穿上靴子!”潘季馴一臉你好白癡的神情道:“前提是,你沒有誆騙老夫。”

“怎麼會呢,牆都在這兒了,你慢慢嘗就是了。”趙昊搖頭笑笑,又忍不住問道:“既然這麼不喜歡,想辦法調任就是了。實在不行,辭官回家悠遊林下就是了。”

潘家乃烏程縣鉅富,‘世號鼎族’,外公乃弘治九老之一的故太子太保、刑部尚書閔珪。他兄弟幾個也全都做官,自然不存在要靠他光耀門楣,庇護全家的必要。完全可以學陶淵明掛冠而去,悠然見南山。

“哎。”面對這一靈魂拷問,潘季馴只嘆了口氣道:“黃河總得有人治吧?吳淞江氾濫,你崑山縣十幾萬人受災。黃河年年氾濫,可是一百多個縣,上千萬人受災啊。”

“那可以讓別人幹嘛。”趙昊幽幽道:“沒了你潘屠戶,還吃不了帶毛的豬嗎?”

“你還別不服。”卻聽潘季馴臭屁道:“那可是黃河啊,歷朝歷代,有幾個能玩得轉的?如果連老夫都治不好,旁人就更沒指望了!”

“呃,好吧。”趙昊沒法反駁了,誰讓人家是潘季馴呢。

不過老潘兒這樣責任心強到變態的官員,還是很值得尊敬的,在大明朝更是鳳毛麟角。

肅然起敬之餘趙昊便也不藏着掖着了,向他講解起混凝土的凝結過程。

趙昊告訴他,從加水拌和開始半個時辰,水泥中的凝膠開始凝結,這過程叫‘初凝’。

六個時辰水泥凝膠的形成大致終了,稱爲‘終凝’。

但這時所形成的水泥凝膠仍處在軟塑狀態中,還需要等幾小時以後,才能逐漸硬化,變成固體狀態。

硬化過程也是水泥產生強度的過程。通常要在這個過程中,進行灑水養護,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混凝土的強度。

而養護的時間跟溫度和溼度呈反比,像江南雨季時,象徵性養護幾天就差不多了。但在北方的話,需要正經蓋上草蓆子,定時灑水一個月,才能將混凝土的效果達到最佳。

潘季馴聽得十分認真,生怕自己忘記還拿出小本子記下來。

然後就真的在那毛石混凝土牆旁,寸步不離守了一宿……

~~

當天天黑前,他發現石牆已經徹底凝固,用手摳已經摳不動了。

第二天一早,砂漿變得十分堅硬。

而且表面出了白鹼,貼上去舔一舔,淺嘗一下閉上眼,感覺上有些苦再回味又變成澀,快樂得好像環遊全世界。

等到了上午時,俞奔果然帶人過來往牆上灑水。

潘季馴發現被水浸溼的砂漿,果然沒有像三合土那樣發潮變軟,而是依然硬得硌牙。

這說明水泥這玩意兒不怕水,而且喜水,簡直就是天生用來修河道的寶貝!

他已經迫不及待要用這玩意兒修一道真正堤壩實驗一下了!

便興沖沖的跑回南山寺,拉着昨晚在這兒過夜的趙昊,來到自己的房間。

潘季馴將早就畫好的平面設計圖,展示給趙昊看。

“目前最切實可行的修建方法,是在現有的土堤十丈外,再加築一道防潰的遙堤。遙堤和土堤之間,再每隔一里修一道格堤。這樣一段大堤決口,洪水將爲格堤阻攔,不至於氾濫開來,侵害別處的遙堤。”

“爲了保險起見,還應該在要緊處加築月堤和越堤,這樣層層保護、才能安心。”然後他又慎重道:“雖然土堤換成了石頭堤,材料保障的話,最好還是都修上。”

“具體怎麼修,都聽中丞的,不用跟我商量,我也聽不懂。”趙昊把手一揮,朗聲笑道:“你就告訴我,需要多少工,多少料吧?”

“咦,你爲什麼不問需要多少錢?”潘季馴奇怪問道。

趙昊笑而不答。

潘中丞懂了,能用銀子解決的問題,趙公子才懶得操心呢。

ps.抱歉諸位,今天做了一天大綱做的腦殼痛,寫字感覺像吃了水泥一樣,能寫多少算多少吧,明天再加油。

第一百零七章 趙狀元打坐潮州府第一百三十四章 是時候表演真正的技術了第二十七章 作家助手趙公子第八十章 掉進米缸的老鼠第一百七十七章 鳥槍換炮第一百五十三章 無所不在的大帥第一百三十六章 籠中捉雞(求月票)第五十一章 會商第二百九十六章 欺負老子不識數嗎?第一百九十八章 回蘇州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打五第一百二十二章 都瘋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偉大的遠征第一百一十三章 高質量東廠報告第六十七章 惡少的基本修養第十四章 取燈兒(盟主加更)第一百三十六章 內幕交易第二十章 101旅館第一百零七章 假日經濟與少女密謀第六十二章 有錢就是了不起第一百二十章 把大象關進冰箱裡第七十四章 絕不放人曹府尹第四十四章 震啊震的就習慣了第八十二章 日出太湖第九十五章 一體化與互助會第十七章 房奴第一百九十三章 絕對的實力第一百三十三章 後悔藥有賣嗎?第四章 鋼鐵直男相親記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師兄實在太諂媚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投毒第十章 明月使人愁第二十六章 明受第一百零八章  稽績法(三更求月票)第一百五十九章 不氣盛能叫年輕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沒那麼簡單第一百八十三章 決戰萊特灣,獵火雞!(二合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孤乃攝第一百三十六章 寶藏男孩小六子第四十章 開演之刻已至第八十七章 長廣煤礦第八十六章 太湖水波平第一百八十六章 林鳳突擊第二十八章 大明病人第一百六十章 隆慶二年的第一場颶風第四十三章 戲精縣主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生八字不合第二百五十一章 是時候喚醒地窖存銀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你聽說過汪直嗎?第十三章 有人眼紅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可怕第一百七十二章 亂象紛生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預言術的新功能第八十八章 機智的小閣老第一百四十章 寶島臺灣第一百三十一章 老將出馬第三十章 不可輕易招惹海鬥士第一百六十章 五光十色第一百五十九章 鐵甲船第一百四十五章 辛卯倭亂中的難父難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英靈公墓第一百三十九章 敗家子第九十五章 錢府受難日第一百八十八章 三鼎甲由中門出宮第一百七十四章 體系優勢第十九章 兩難第十一章 狀元路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贏家俞大爺第一百六十六章 徒弟們的名次第一百九十三章 公子報仇,一年不晚第一百八十八章 舉杯邀明月第三百零七章 運命第八章 三女夜談第八十六章 江湖救急第二百九十九章 狗攆兔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動畫第六十三章 四大金剛第一百六十一章 廷議第二百四十八章 萬曆第六十二章 有錢就是了不起第一百一十章 陛下何故造反?第九十六章 祖墳的青煙向哪飄第一百三十九章 崑山開發公司第一百九十六章 錚錚鐵骨樸成性第六十四章 到訪第三十二章 寧安第一百六十二章 認賊作父第二百九十五章 烈火金剛第一百一十七章 其實不想走第一百二十四章 講道理的大老爺第六十二章 打人啦第二十六章 大狸子與小浣熊第五十八章 知縣的春節很忙碌第三十二章 軟飯硌牙第二十五章 果阿總督號第一百三十六章 暴躁老哥第二百三十九章 什麼,你還會預測地震?第二百四十二章 人生三大錯覺第一百零一章 自己嚇自己第六十一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建牆